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15772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docx

修改完的绿色方案

重庆金隅大成南山郡(南岸区

黄桷垭组团B、C分区宗地)8号地块

绿色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单位:

重庆市阜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

编制时间:

2017年10月21日

绿色施工方案审批表

工程名称

重庆金隅大成南山郡(南岸区

黄桷垭组团B、C分区宗地)8号地块

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

建筑面积

平米

层数

-1/4

建设单位

重庆金隅大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重庆阜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部门

技术部

编制人

黄太华

编制时间

2017年12月25日

报审时间

2017年12月25日

审批部门

审批时间

审批人

审批意见:

 

 

一、编制依据

1.1施工组织设计

《两园之间棚改安置房(一亩园项目)一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1.2主要规范、规程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3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3-2011

4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

5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6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10

7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GB50242-2002

8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15

9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T104-2011

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2016

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5

1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

DB11/T945-2012

16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

DB11/513-2015

1.3法规文件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关于在全市建设工程推行绿色施工的通知

京建施【2008】651号

2

《北京市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建筑材料目录(2014年版)》的通知

京建发〔2015〕86号

3

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工程预拌混凝土使用质量管理的通知

京建法〔2015〕24号

二、工程概况

工程西侧紧邻向黄路,北侧为大成一路,西侧中部为220KV、35KV高压线塔,与该场地之间形成的边坡已采用锚杆挡墙支挡。

本工程现场场地基本平整,出入交通便利,施工用水用电已有接驳口至现场,已具备施工条件,施工场地较为狭窄,但只要精心策划,周密布置,能勉强满足施工需要。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3118.35平方米,主要拟建物为地下车库(-1F)、4F商业北楼(C8-1#)与4F商业南楼(C8-2#)及2F/吊1F幼儿园(C8-3#)。

拟建物重要性等级二级,框架结构,采用桩基础、浅基础。

本工程建筑类耐火等级为:

耐火等级为地下一级,地上一级。

主要结构类型为:

框架、地下剪力墙结构类型。

三、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绿色施工涉及施工的全过程,与各参建位紧密相关,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总承包商、各分包商、供商、生产厂家、检测机构等,成立绿色施工领导小组,进行施工的组织管理工作。

3.1领导小组

组长:

刘彬

副组长:

张隆基

组员:

何雪毅袁伟罗明雄邓伟林平黄太华陈用疆张能安

3.2岗位职责

3.2.1领导小组组长岗位职责

组长为本项目施工过程认证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认证管理各项目标,审批认证实施方案,建立认证管理组织机构,主持领导小组例会或各类专题会,配合项目认证其它相关方工作(设计、业主、认证策划部门、认证咨询公司)。

3.2.2领导小组副组长

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受组长委托主持领导小组例会或各类专题会,协调各分包及相关方认证管理工作。

3.2.3领导小组组员

负责本单位施工管理工作,按经小组批准的管理方案实施。

3.2.4技术部

负责绿色施工方案的编制,指导绿色施工全过程。

3.2.5工程部

负责绿色施工方案的实施,组织对工人进行绿色施工方面的培训,在技术、安全交底中明确绿色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方案要求实行,并按要求保留相关记录。

3.2.6物资部

在材料、设备采购合同中,明确绿色施工相关要求(包括技术、质量要求和资料要求);对分包单位的采购提出相要求;在材料、设备进场时按绿色施工要求验收,保留相关记录。

3.2.7安全部

监督施工过程按绿色施工实行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垃圾处理等,保留相关图片和音像资料。

3.2.8合约部

拟定、审查分包合同、采购合同,明确绿色施工要求(包括技术、质量要求和资料要求)。

3.2.9试验员

熟悉绿色施工对相关材料(粘结剂、密封材料、油漆、底胶、涂层、复合木材、纤维制品)及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按绿色施工要求编制检测计划、提供相关检测报告。

3.2.10资料员

负责绿色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

3.2.12劳务分包商、专业分包商

对工人进行相关培训,按交底要求执行绿色施工相关要求。

四、施工过程污染防治方案

4.1施工过程污染防治目标

4.1.1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表层土堆储备以便再利用

4.4.2防止雨水排放或冲击使受体造成沉积

4.1.3防止扬尘和颗粒物造成大气污染

4.2土壤保护控制

4.2.1对施工现场和生活区不同的区域100%硬化,道路采用200厚C30混凝土,其他场地采用预制空心板进行硬化;不能硬化的地方种植草皮或覆盖等,以保证现场没有裸露的地表土防止水土流失。

4.2.2在基坑四周等适当位置设置排水沟及相的滤网和沉淀池来沉积雨水中的泥土,定时清理防止流失。

4.2.3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

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4.2.4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4.2.5施工后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

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4.3大气污染物控制

大气污染物分为扬尘和废气。

4.3.1扬尘控制措施

4.3.1.1现场场地扬尘控制

1)大门口设置洗车池,车辆出入现场保证100%清洗。

钢筋加工棚、木工棚、材料存放地面、道路等均采用混凝土土硬化,并做到每天清扫,经常撒水降尘。

2)施工现场道路必须100%硬化,坚实、平坦、清洁、畅通,凡能进入大型运输车辆的工地,在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备及相的排水设施,使退出工地的车辆不带泥土。

3)运土方、渣土车辆有专人用苫布密封,100%覆盖,以防止遗洒。

4)建筑垃圾清除必须采用容器吊运,严禁用电梯井或在楼层上向地面抛洒施工垃圾。

现场垃圾要分拣分放,及时清运,并洒水降尘。

清运建筑垃圾要办理准运手续。

5)施工现场砼浇筑,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确因各种原因必须在搅拌的,必须在搅拌设备上安装除尘装置,散装水泥罐做围挡,防止粉尘飞扬。

4.3.1.2材料堆放、储运引起的扬尘控制方法

1)对粉尘性松散材料,在转运过程中100%覆盖,作业人员戴防尘口罩,搬运时禁止野蛮作业,造成粉尘污染。

2)对砂、灰料堆场,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堆放在规定的场所,按气候环境变化采取加盖措施,防止风引起扬尘。

3)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颗粒物、粉状物在库内保存或严密遮盖,运输和卸运时要防止遗洒、飞扬。

4.3.1.3对作业活动的扬尘控制方法

1)工人清理建筑垃圾时,首先必须将较大部分装袋,然后洒水,防止扬尘,清扫人员戴防尘口罩。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设专门的垃圾存放棚内,以免产生扬尘,同时根据垃圾数量随时清运出施工现场,运垃圾的专用车每次装完后,用苫布盖好,避免途中遗洒和运輸过程中造成扬尘。

2)在涂料施工基层打磨过程中,作业人员一定要在封闭的环境作业配戴防尘口罩,即打磨一间、封闭一间,防止粉尘蔓延。

3)拆除过程中,要做到拆除下来的东西不能乱抛乱扔,统一由一个出口转运,采取溜槽和袋装转运,防止拆除下来的物件撞击引起扬尘。

4)对于车辆运输的地方易引起扬尘的场地,首先设限速区,然后派专人在施工道路上定时洒水清扫。

5)五级风以上不得进行土方施工,砂、灰料的筛分,在大风的气候条件下不得作业。

回填工程时运土车辆在出大门口外,马路上铺设草垫,用于扫清轮胎上外带土块。

现场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进行洒水压尘。

每天收车后,派专人清扫马路,并适量洒水压尘,达到环卫要求。

4.3.2废气控制

4.3.2.1工地的茶炉、火灶,必须使用电、液化石油气等清洁燃料,不准随意焚烧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4.3.2.2禁止焚烧沥青、油毡以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

严禁用废油棉纱作引燃品,禁止烧刨花、木材余料等。

4.3.2.3凡使用柴油、汽油的机动机械(车辆),必须使用无铅汽油和优质柴油做燃料,以减少对大气污染。

4.4噪声控制

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执行GBl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的噪声限值,昼间不大于70分贝,夜间不大于55分贝,并按GBl252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进行声级测量。

4.4.1机械设备的噪音控制

4.4.1.1进行土方施工作业的各种挖掘、运输、运输设备,保持机械完好,在施工前按照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作好维修保养,在施工中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不得带病作业。

所有土方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后禁止鸣笛,以减少噪音。

4.4.1.2现场租用的塔吊、施工电梯、混凝土输送泵等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前进行状况检查验收,对塔吊、施工电梯必须取得地方行政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才可投入使用,在使用中,操作人员对有可能发出噪声的部位进行清理、润滑、保养,控制噪音的发生。

4.4.1.3设备在使用前要检查鉴定,使用进行中要督促开展正常的维修保养,必要时对设备采取专项噪音控制措施,如对混凝土输送泵等设备设置隔音防护棚,转动装置防护罩,尽量采用环保型机械设备等。

4.4.1.4对有可能发生尖锐噪音的小型电动工具,如冲击钻、手持电锯等,严格控制使用时间,控制使用的频次的设备数量,在夜间休息时减少或不进行作业。

4.4.2、施工作业噪声控制

4.4.2.1工程项目在开工之前,项目部向城管部门申办噪音监测委托手续。

4.4.2.2严格控制施工作业中的噪音,对机械设备安拆、脚手架搭拆、模板安拆、钢筋制作绑扎、混凝土浇捣等,按降低和控制噪音发生的程度,尽可能将以上工作安排在昼间进行。

4.4.2.3在脚手架或各种金属防护棚搭拆中,要求钢管或钢架的搭设要近搭拆程序,特别在拆除工作中,不允许从高空抛丢拆下的钢管、扣件或构件。

4.4.2.4在结构施工中,控制模板搬运、装配、拆除声及钢筋制作绑扎过程中的撞击声,要求按施工作业噪音控制措施进行作业,不允许随意敲击模板的钢筋,特别是高处拆除的模板不得撬落自由落下,或从高处向下抛落。

4.4.2.5在混凝土振捣中,按施工作业程序施工,控制振捣器撞击模板钢筋发出的尖锐噪音,在必要时,采用环保振捣器。

4.4.2.6上下电梯严禁呼叫,严禁敲打钢管,必须安装呼叫电铃。

4.4.2.7在清理料斗及车辆时,采用铲、刮,严禁随意敲打制造噪音。

4.4.3在运输作业中的噪音控制

4.4.3.1在现场材料及设备运输作业中,控制运输工具发出的噪音的材料、设备搬运、堆放作业中的噪音,对于进入场内的运输工具,要求发出的声响符合噪音排放要求。

4.4.3.2在材料如钢管、钢筋、金属构配件、钢模板等材料的卸除,采用机械吊运或人工搬运方式,注意避免剧烈碰撞、撞击等产生噪音。

4.4.3.3在易发出声响的材料堆放作业时,采取轻取轻放,不得从高处抛丢,以免发出较大声响。

4.5光污染控制

4.5.1夜间照明灯假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区域。

4.5.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4.5.3钢筋加工场地,搭设防护棚。

4.6水污染控制

4.6.1目标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的要求。

4.6.2废水分为工程废水和生活废水。

工程废水主要包括砼养护、砼泵、砂浆搅拌机清洗、砌砖工程中的浸砖、进出车辆的清洗、湿作业(抹灰、水磨石等作业)。

生活废水主要有食堂用水、浴室用水、洗涮用水、厕所用水。

4.6.3控制措施

4.6.3.1工程废水的控制

1)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施工现场废水排放方案,(方案在临时用水方案中体现)包括:

排水沟或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图,选定排水管径,明确沉淀池、洗车台做法。

2)现场施工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生产污水必须经三级沉淀后再排出。

3)污水排放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的污水检测报告。

4)保护好地下水。

地下室基坑周边采用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将周边地下水与基坑内地下水隔离,施工期间仅处理基坑内的地下水,避免造成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和污染。

5)施工现场设置供、排水设施,施工场地不得积水,输水管道不得跑、冒、滴、漏。

施工中产生的泥浆,进行沉淀处理,未经沉淀处理的,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排水设施,不得有泥浆、废水、污水外流,不得妨碍周围环境。

6)砼养护尽量采用蓄水养护,防止废水横流产生污染。

砼量较小的工程,砼养护可采用浸湿麻袋片覆盖,尽量减少喷洒现象,以免造成废水污染。

7)砼泵、砂浆搅拌机按平面图布置,并对场地做硬化处理,设排水沟和沉淀池,废水经沉淀流入排水管道。

8)砌砖工程中的浸砖在经硬化的固定场所,并做到有组织地排放。

9)进出车辆的清洗在洗车台有组织排水,经沉淀循环使用清掏后流入市政管网。

4.6.3.2生活废水的控制

1)食堂刷锅水经隔油池作油水分离后排入管网,浮油用专用容器存放。

2)浴室用水经过滤流入管网。

3)厕所设化粪池,设冲水装置并定期冲刷,不允许将污水直接排入城市地下水网。

4)生活区设洗刷专用水管水池,不得随处洗刷。

5)生活用水、水池规范化,不允许乱开水龙头。

五、施工废弃物管理

降低材料消耗,减少废弃物产生;对施工废弃物则进行分类管理,根据施工废弃物的种类制定相的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对回收的废料按要求进行统计。

5.1固体废弃物控制

5.1.1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5.1.1.1无毒无害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

废旧钢材、木材、有色金属;材料设备包装盒、桶、袋;废旧电气材料、机械金属配件;废旧建筑砖瓦、门窗等材料;废旧办公用品;废旧装饰材料;废旧安装材料等。

5.1.1.2无毒无害无利用价值的废料

废弃建筑垃圾;废弃碎砖、碎石、生活垃圾。

5.1.1.3有毒有害类

废旧日光灯管、电池;废弃圆珠笔芯、计算器;废弃复写纸、胶片、色带;废弃墨盒、硒鼓;废弃橡胶、塑料制品;废弃有毒有害化学包装物;废弃油污桶、化学添加剂袋。

5.1.2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存放

5.1.2.1施工现场在施工作业前,分门别类的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地或容器,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对有可能因雨水淋湿造成污染的,搭设防雨设施。

5.1.2.2现场堆放的固体废弃物标识名称、有无毒害、可否回收等,并按标识分类堆放。

5.1.2.3有毒有害类的废弃物不与无毒无害的废弃物混放。

5.1.2.4固体废弃物按平布置规划位置堆放整齐,与现场文明施工要求相适。

5.1.2.5固体废弃物收集由工程部在工作安排时予以明确,并由安全管理部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5.1.2.6各分包单位的固体废弃物按要求分类运至堆放场所堆放。

5.1.3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5.1.3.1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由管理负责人根据固体废弃物存放量的多少以及存放场所的情况安排处理。

5.1.3.2由项目经理审核废弃物管理负责人提出的处理报告,由项目材料部门和废弃物管理小组共同处理废弃物。

5.1.3.3固体废弃物根据分类进行处理,不得混堆处理,定点集中堆放,杜绝乱扔现象,及时将垃圾运到指定的地点。

5.1.3.4对于无毒无害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如在其它工程项目可再次利用的,可调其它项目再次利用,对于不能再次利用的,向有经营许可证的废品回收部回收。

5.1.3.5对于无毒无害无利用价值的固体废弃物,委托环卫垃圾清运单位清运处理。

5.1.3.6对于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无论是否有利用价值,均为有危害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

5.1.3.7由于施工场地限制,对污染地面必须清扫和冲洗,保持路面的整洁。

5.1.3.8加强宿舍区的管理,明确责任,杜绝乱扔、乱泼、乱接的现象,对违反的及时处理。

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环境的保护意识,严格奖罚制度,加强现场管理。

5.1.3.9禁止在施工现场露天熔化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质。

5.2废水废油的控制

5.2.1废水控制

沿场地四周及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大门口设洗车池,在混凝土输送泵、门口设沉淀池,食堂设置隔油分离处理池,厕所设置化粪池等;基坑积水、雨水、养护水、排水沟的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油污水经隔油分离池处理,对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专人冲洗后排入排水沟,经沉淀、隔油分离处理等符合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

5.2.2废油控制

食堂设垃圾桶,油污不能直接倒入排水明沟,放置在垃圾桶内,定期由专人回收;混凝土输送泵等机械设备用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设置专用废油隔离回收池进行回收;在其它施工用油中,注意避免遗洒,若有渗漏现象,采取隔离措施并回收;与废油处理公司签定协议,定期对废油进行回收处理。

六、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1节材措施

6.1.1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6.1.2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整齐、美观,措施得当、建立健全保管制度、责任落实。

6.1.3选用合适的材料运输工具、装卸方法,防止损坏和遗洒。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6.1.4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6.1.5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6.1.6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6.1.7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6.2结构材料

6.2.1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

6.2.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6.2.3钢筋采用现场加工方式。

6.2.4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

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6.3围护材料

6.3.1积极的与业主设计沟通,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的材料性能及施工方式,

优化屋面和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的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保温浆料涂抹等,减少材料浪费。

6.3.2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避免热桥效,做到经济适用。

6.4装饰装修材料

6.4.1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6.4.2与业主、设计进行沟通,优先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

6.4.3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

各类油漆及粘结剂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

6.4.4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与结构施工同步。

6.4.5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

6.4.6尽量采用自粘类片材,减少现场液态粘结剂的使用量。

6.5周转材料

6.5.1优先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6.5.2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6.5.3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

6.4.4.5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以上。

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7.1提高用水效率

7.1.1绘制施工现场用水布置图,明确水源控制部位。

7.1.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尽量少的使用市政自来水。

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专人负责,禁止水龙头无人管理。

7.1.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施工用水和消防用水,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7.1.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水池。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洗手间便池冲洗水箱采用手动控制或者感控制,尽量不采用定时高位水箱、洗车池设置沉淀池及循环池,排水沟设置沉淀蓄水池,保证现场用水循环使用),安装计量装置。

7.1.5对施工现场用水量较多的部位或过程(如砼养护、砂浆的搅拌、消防水源的贮备、抹灰及其它湿作业等)进行重点控制,可行时采取新工艺、新材料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7.1.6加强员工素质教育,提高员工节水意识。

7.1.7浴室用水定时供给,浴室内禁止洗衣服。

7.1.8加强检查监督,避免跑、冒、滴漏和常流水现象。

7.2用水安全

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进行水质检测,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八、节能与能源利用

8.1节能措施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

安排施工工艺时,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

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8.2机械设备与机具

8.2.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8.2.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

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

8.2.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8.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8.3.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8.3.2临时用房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8.3.3加强节电宣传,施工区用电采用自动定时和手动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现场巡视,禁止无作业区域长明灯。

8.3.4空调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

8.3.5办公区无人时,关闭电脑、打印机、照明灯、空调等。

办公室减少纸张浪费,纸张可采用双面使用。

8.3.6宿舍内严禁私拉电线,杜绝长明灯现象。

8.3.7宿舍内严禁使用大功率的电器(如电炉子等)。

8.4施工用电及照明

8.4.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8.4.2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

九、地下设施、文物及资源保护

9.1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进行基坑周边的各类管线的位移监测,编制急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