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19315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95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95页
亲,该文档总共1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1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docx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免费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综合)01-中医内科学

1、感冒的基本病因——风邪。

2、“风者百病之始也”——出自《素问?

骨空论》

3、‘感冒’一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

4、‘辛温’与‘辛凉’的立论——出自《丹溪心法》

5、感冒与风温的鉴别特征——前者少传变、热度低。

后者传变、热度高、汗后热复。

6、感冒与咳嗽的病机鉴别——感冒:

肺气失宣、卫表不和。

咳嗽:

肺气上逆。

7、感冒与咳嗽的小病历鉴别特征——有表证则属于感冒。

8、‘咳嗽’一词——出自《内经》。

9、“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出自《素问?

咳论》。

10、“咳嗽之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出自《景岳全书》。

(此立论首先提出者——明?

张介宾)

11、咳嗽——是中医内科的单一病种,也包括西医多种疾病的症状。

12、内伤咳嗽的基本病理因素(病理产物性病因)——痰;火。

(注意与脏腑失调病因相区别。

13、明确‘哮’与‘喘’的鉴别——始于《医学正传》明?

虞抟。

提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的鉴别特点。

14、“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出自《金匮要略》。

——是论述‘哮病’的内容(干扰答案常见‘咳嗽’、‘咳喘’、‘哮喘’)

15、‘哮喘’——始见于《丹溪心法》。

提出“哮喘专主于痰”。

16、哮病的病机特征——宿痰伏肺(夙根学说),外邪引动。

17、哮与喘的关系——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18、哮与喘的鉴别:

(哮多兼喘;喘未必哮)(哮分寒热;喘分虚实。

哮:

病名;声响;阵发;呼吸有声;R↑;突然、反复发作

喘:

症状;气息;持久;呼吸困难;R↑↑;陈旧、持续发作(急、慢性、迁延性)

19、哮病的治疗原则——发时治标(祛痰理气);缓时治本(扶正祛邪)。

20、哮病——多责之于肺、脾、肾。

喘病——多责于肺、肾。

21、喘病的虚实鉴别:

实证:

邪气壅肺;痰浊阻滞。

肺气上逆。

气急声高、有力、深长;呼出为快;

虚证:

肺肾不足;气失摄纳。

肺气上逆。

气怯声低、无力、短促;深吸为快;

22、喘病——始见于《内经》。

“肺高则上气肩息”——《灵枢》。

‘上气’指喘证症状。

23、“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

”——出自《景岳全书》。

24、“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指喘证病机。

出自《临证指南医案》(清?

叶天士)

25、“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喘证治疗原则。

出自《类证治裁》(清?

林佩琴)

26、‘肺痈’——始见于《金匮要略》。

27、治疗肺痈的代表方剂——苇茎汤?

《备急千金要方》(唐?

孙思邈)。

提出‘活血消痈’之说。

28、‘肺痨’归纳于传染病范畴——始见于《普济本事方》(宋?

许叔微)。

提出‘肺虫’说。

——“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体……”。

29、肺痨的治疗**(原则)——滋阴降火。

始于元?

朱丹溪。

30、我国现存首部肺痨专著——《十药神书》(葛可久)

31、‘杀虫’与‘补虚’的治疗肺痨原则——始见于《医学正传》。

32、肺痨与虚劳的鉴别要点——肺痨病位在肺,阴虚为主。

虚劳病位在五脏,阴阳俱虚,肾虚为要。

33、‘肺胀’——始见于《灵枢?

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34、痰瘀互结,阻碍肺气——肺胀的病机,始见于《丹溪心法》。

35、肺胀——本虚标实;多与肺、心、脾、肾有关。

36、‘心悸’——始见于《伤寒杂病论》。

37、心悸与怔忡的鉴别:

惊悸:

症状轻;有诱因;多实;自行缓解;病位浅;功能性。

泻实:

镇惊安神。

怔忡:

症状重;无诱因;多虚;持续发作;病位深;器质性。

补虚:

扶正安神。

38、“邪在心,则病心痛”——见于《灵枢?

五邪》——指胸痹。

39、“真心痛,手足青至节……”——见于《灵枢?

厥病》。

40、提出胸痹分虚、实的分证治疗——《玉机微义?

心痛》。

41、‘胸痹’一词——始见于《金匮要略》。

提出‘本虚标实’学说。

42、胸痹——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43、治疗胸痹的原则——先标后本;先去邪后扶正。

44、不寐——《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

45、‘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

逆调论》。

46、明?

李中梓提出不寐五大病机“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

47、不寐的病机:

实证:

心火旺盛。

——肝郁化火;痰热扰心;心火旺盛。

虚症:

阴虚火旺或气血不足。

——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

48、‘癫狂’——出自《内经》。

病机十九条中有‘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49、区分‘癫’与‘狂’——《难经?

二十难》“重阴者癫”、“重阳者狂”。

50、提出癫狂与‘痰’有密切关系的是《丹溪心法?

癫狂》。

51、提出癫狂‘瘀血学说’——“气血凝滞脑气”《医林改错》清?

王清任。

52、‘癫’与‘狂’的区别:

癫:

痰气郁结,蒙蔽心窍。

心脾气血两虚。

狂:

痰火上扰,心神不安。

心肾失调。

53、痫病始见于《内经》,别称‘胎病’、‘癫疾’。

指出具有先天因素。

54、提出痫与‘痰’有密切关系的是《丹溪心法?

痫》。

55、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充。

其病性为本虚标实。

56、厥证在《内经》《伤寒论》中分为:

暴厥;寒厥。

57、《诸病源候论》提出‘尸厥’一词,指出病机——‘阴阳离居,营卫不通,真气厥乱,客邪乘之’。

58、近代临床对于厥证的治则——辨虚、实为主,源于《景岳全书》。

59、胃痛始见于《内经》,强调了胃痛与‘肝’、‘脾’的有关。

60、将胃脘痛与心痛明确区分——始见于《兰室秘藏》。

61、胃痛与真心痛鉴别特点:

胃痛:

胃脘胀痛;时间长;伴消化道症状;硝甘无效;心电图正常。

心痛:

胸部闷痛;时间短;伴胸闷放射痛;硝甘可缓解;心电图异常。

62、‘痞满’始见于《内经》,见通假‘否塞’。

《伤寒论》中指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63、‘呕吐’病名始见于《内经》“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64、‘噎嗝’病名始见于《景岳全书》。

65、噎嗝病机——责于痰、气、瘀、虚,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66、‘呃逆’病名始见于《格致余论》元?

朱丹溪。

“呃,病气逆也,”

67、呃逆,《内经》谓之‘哕’(古音yue)

68、《金匮要略》将呃逆分为三种——实证;寒证;虚热证。

69、‘腹痛’始见于《内经》。

70、“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也。

”——李东垣。

提出三阴经辨证腹痛。

71、‘泄泻’始见于《内经》。

72、《难经?

第五十七难》提出五种泄泻——“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

73、《医宗必读》治泄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74、泄泻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75、痢疾始见于《内经》。

《难经》称为‘大瘕泄’。

《伤寒论》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

76、痢疾病名始见于《肘后备急方》‘痢’。

77、《丹溪心法》首先提出痢疾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

”提出‘通因通用’原则。

78、痢疾三大特征——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赤白脓血。

79、便秘始见于《伤寒论》。

提出‘阳结’、‘阴结’学说。

80、《圣济总录》首先提出‘寒’‘热’‘虚’‘实’辨证分类,沿用至今。

81、胁痛见于《内经》,《灵枢?

五邪篇》“胁在肝,则两胁中痛。

82、胁痛的病机特点——肝气郁结,络脉失养。

83、胁痛特点:

肝郁气滞——胀痛。

肝胆湿热——口苦恶心。

肝血瘀滞——刺痛。

肝阴不足——隐痛。

84、‘黄疸’病名始见于《素问?

平人气象论》。

85、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茵陈蒿汤’——出自《金匮要略》。

总体治则:

祛湿、利小便。

86、记载‘急黄’、‘阴黄’证的是《诸病源候论》和《圣济总录》。

87、‘茵陈术附汤’——出自《医学心悟》(程钟龄)。

88、《沈氏尊生书》提出‘瘟黄’概念,“天行疫疠,以至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

89、‘积聚’始见于《内经》。

90、首先区别‘积’与‘聚’的是《难经?

第五十五难》“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积属有形,聚属无形。

91、‘鼓胀’病名始见于《内经》。

92、《金匮要略》指出有‘肝水’、‘脾水’、‘肾水’。

93、《医学入门》首先提出控制食盐摄入——“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

94、《医门法律》指出“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

95、鼓胀的病位:

早期在肝脾,后期及肾。

96、头痛经脉分布:

太阳(前);少阳(两侧);阳明;太阴(后);少阴;厥阴(颠顶)。

97、关于‘头痛’的特殊名称:

真头痛(脑出血);暑温头痛(流行性脑炎);春温(乙型脑炎)。

98、‘头痛’病名始见于《内经》。

《素问?

风论》中谓之‘首风’、‘脑风’。

99、眩晕的五大病因——风、火、痰、瘀、虚。

100、眩晕始见于《内经》,谓之‘眩冒’。

101、“无痰则不作眩”——出自《丹溪心法》。

102、“无虚不能作眩”——出自《景岳全书》。

103、“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出自《素问?

至真要大论》。

104、“眩运者,中风之渐也。

”——出自《医学正传》。

105、中风始见于《内经》,以别名而论。

106、提出“络脉空虚”为本的始于张仲景。

107、“外风”学说、“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前。

108、“内风”立论——金元时期。

109、四大流派——张元素:

病因为热。

刘河间:

“心火暴盛”。

李东垣:

“正气自虚”。

朱丹溪:

“湿痰生热”。

110、中风病因——风、火、痰、虚、气逆、血瘀。

111、中风病机——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

112、中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中风:

(主证)口舌歪斜。

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

口辟:

(面部症状)口眼歪斜。

风寒痹阻络脉。

痫证:

(发作性)口吐白沫。

无后遗症。

肝风逆乱。

痉证:

抽搐强直;重者昏迷。

邪壅经络;筋脉挛急。

痿证:

(发病缓慢)无精神症状。

筋脉失养;弛缓不收。

厥证:

四肢厥冷;不省人事。

无后遗症。

气机逆乱;阴阳气血不能顺接。

113、‘疟疾’病名始见于《素问?

疟论》。

114、《神农本草经》记载:

常山、蜀漆可治疗疟疾。

115、《肘后备急方》提出‘瘴气’说,指出青蒿为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

116、“一岁之间,夫幼相苦,若染时行,变成寒热,名曰疫疟。

”——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17、“使邪气溃散,速离募原”——达原饮,出自《温疫论》(吴有性)。

118、疟疾的病位——半表半里,营卫之间,属少阳经。

119、‘水肿’始见于《内经》,称为‘水’。

分类‘风水’、‘石水’、‘涌水’。

120、《素问?

水热穴论》指出水肿与肺、肾的关系——“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

121、“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出自《素问?

至真要大论》

122、“开鬼门,洁净腑。

”——指水肿的治疗原则。

123、《金匮要略》提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的水肿分类。

124、“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出自《金匮要略》

125、《济生方》(宋?

严用和)提出‘阴水’‘阳水’说。

倡导‘温脾暖肾’治法。

126、《丹溪心法?

水肿》“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

”“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

127、水肿病机要点——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

128、阴水、阳水辨证要点:

阴水:

缓、虚、内伤。

由下而上;按之如泥;兼:

小便不利,大便溏薄。

脾、肾。

阳水:

急、实、外邪。

由上而下;皮肤光亮;兼:

实热证。

肺、脾。

129、水肿与鼓胀鉴别要点:

水肿:

眼睑、下肢先肿。

无腹胀及腹部血管异常。

肺、脾、肾。

鼓胀:

腹部肿大,四肢不肿。

可有脐周静脉怒张。

肝、脾、肾。

130、水肿三大治则:

上下分治:

腰以上发汗。

腰以下利小便。

阴阳异治:

阴水扶正、温脾肾。

阳水发汗、利小便,攻逐水饮。

活血化瘀:

“血不利则为水”。

131、‘淋证’始见于《内经》。

132、《金匮要略》称之为‘淋秘’,归纳其病机为‘热在下焦’。

133、《中藏经》(华佗)八种分类:

冷、热、气、劳、膏、砂、虚、实。

134、《外台秘要》《千金要方》五种分类:

石、气、膏、劳、热。

135、《济生方》的五种分类:

石、气、血、膏、劳。

136、近代六种分类:

热、石、血、气、膏、劳。

137、淋证三大特征——尿频;尿急;尿痛。

138、淋证、癃闭、尿血的鉴别要点:

淋证:

小便总量正常。

痛。

癃闭:

小便总量少或无。

不痛。

尿血:

小便带血。

不痛。

139、‘尿浊’(《大纲》新增内容,实属无聊)——本证为了应和西医‘乳糜尿’特点,其本质属于膏淋一证。

其辨证、治法、方药一概相同。

140、‘癃闭’始见于《内经》。

141、‘导尿术’记载——见于孙思邈《千金要方》。

142、郁证始见于《内经》,有五郁之说——“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143、‘脏燥’与‘梅核气’两病——始见于《金匮要略》。

144、《丹溪心法》提出六郁之说:

气、血、痰、火、湿、食。

创立‘六郁汤’‘越鞠丸’。

145、郁证病位在肝,与心、脾、肾关系密切。

146、血证始见于《内经》。

‘血证’病名始见于《医学正传》。

147、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出自《金匮要略》。

148、治疗吐血三要法——‘行血’‘补肝’‘降气’出自《先醒斋医学广记》

149、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出自《血证论》

150、《景岳全书》强调血证病机为‘火盛’和‘气虚’。

151、血证病机“惟火惟气耳”的意义:

火:

实火——迫血妄行。

虚火——灼伤脉络。

气:

气逆——迫血妄行。

气虚——气不摄血;脾不统血。

152、咳血与吐血的鉴别要点:

咳血:

咽痒而咳;呼吸道疾病、症状;伴气管分泌物;血色鲜红;血中有泡沫

吐血:

恶心而吐;消化道疾病、症状;伴胃内容物;血色深暗;或鲜;大便色黑;

153、血淋与尿血的鉴别要点:

血淋:

——淋漓涩痛。

尿血:

——不痛。

154、‘痰饮’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并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类。

155、治疗痰饮的基本原则——“温药和之”出自《金匮要略》。

156、提出‘清者为饮,浊者为痰’的分类概念始于《仁斋直指方》。

157、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概念是叶天士。

158、痰饮病位在三焦,责于肺、脾、肾三脏。

159、痰、悬、溢、支的辨别要点:

痰——胃肠。

悬——胸胁。

溢——肢体。

支——胸肺。

160、‘消渴’病名始见于《素问?

奇病论》。

《金匮要略》立有专篇。

161、将消渴明确分类为三消的始于《证治准绳》。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

162、消渴责于肺、胃、肾三脏。

163、消渴三多一少分类特征:

多饮为上消;多食为中消;尿多为下消;消瘦为后期。

164、汗证始见于《内经》。

‘盗汗’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

165、区别自汗与盗汗始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66、“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出自《临证指南医案》

167、内伤发热的记载始于《内经》,侧重描述阴虚发热。

‘内伤发热’病名始见于《症因脉治》

168、小建中汤治疗手足烦热——甘温除热法。

出自《金匮要略》。

169、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甘温除热法。

(李东垣)。

170、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治疗五脏热证《小儿药证直诀》。

171、用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治疗阳虚发热——《景岳全书》

172、‘虚劳’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

173、《难经?

十四难》提出‘五损’的概念。

174、《诸病源候论》提出‘五劳’‘六极’‘七伤’概念。

175、《理虚元鉴》(绮石)——虚劳专著。

176、“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

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

”——出自《理虚元鉴》。

177、‘痹证’病名始见于《内经》。

178、“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病因病机说)出自《素问?

痹论》

179、五痹之说:

骨、筋、脉、肌、皮。

——出自《内经》。

180、提出‘热痹’学说的始于《圣济总录》。

181、痹证别名:

‘历节’《金匮要略》;‘历节风’《诸病源候论》;‘白虎病’《外台秘要》;‘白虎历节’《严氏济生方》;‘痛风’《格致余论》;‘鹤膝风’、‘鼓槌风’《证治准绳》。

182、痹证病机要点——风、寒、湿、热、痰、瘀,滞留经脉。

183、痹证疼痛要点:

行痹——游走疼痛。

痛痹——得热痛减。

着痹——重痛持续。

风湿热痹——红肿热痛。

184、‘痉证’病名始见于《内经》。

185、“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出自《素问?

至真要大论》

186、《临证指南医案》首先强调痉证与肝的关系密切。

187、吴鞠通将痉证分类为虚、实、寒、热。

188、‘痿证’病名始见于《内经》。

189、五痿学说——筋、脉、肉、皮、骨。

(各对应五行所主)

190、“肺热叶焦”——指痿证基本病机,揭示肺阴亏耗导致本病。

191、“治痿独取阳明”——痿证治疗基本原则,出自《素问?

痿论》。

192、《儒门事亲》提出“痿病无寒”说。

193、朱丹溪提出‘泻南补北’法——治疗痿证方法之一。

194、《景岳全书》提出‘精虚’、‘血虚’的痿证病因学说。

195、腰痛分类为外感、内伤。

外感责之湿邪,多实证。

内伤责之肾精亏虚,多虚证。

196、腰痛的疼痛特点:

寒湿——重痛。

湿热——驰痛。

瘀血——刺痛。

肾虚——隐痛。

197、腰痛辨别肾虚的要点:

肾阴虚——热象。

肾阳虚——寒象。

198、腰痛基本病机:

寒、湿、瘀——阻滞经脉气血。

虚——腰腑失养。

一、感冒:

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感冒: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

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暑湿感冒: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6.“寒包火”(表寒里热):

解表清里-双解汤

二、咳嗽:

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1.风寒咳嗽: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咳嗽: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咳嗽: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

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

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虚证: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

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

2.成痈期:

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

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

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

四、哮证:

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1.发作期

  1)寒哮:

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缓解期

  1)肺虚证:

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

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

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

1.实喘

  1)风寒袭肺:

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

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

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

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

开郁降肺-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虚:

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

  2)肾虚:

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

1)肺肾气虚: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

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浊壅肺:

涤痰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

4)痰热郁肺:

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

5)痰蒙神窍:

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

1)肺阴亏损:

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

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

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八、痰饮:

脾苓肠夏胸柴枳,胁枣络香阴沙参,溢支寒饮小青龙,饮退正虚肾气丸

1.痰饮

1)脾阳虚弱:

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

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

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

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

3)络气不和:

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

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溢饮    解表化饮-小青龙汤

4.支饮    温肺化饮、下气平喘-小青龙汤

5.饮退正虚:

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九、自汗、盗汗:

肺屏营枝阴虚六,心血归脾邪热龙。

1)肺卫不固:

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

调和营卫-桂枝汤

3)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4)邪热郁蒸:

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十、血证:

鼻(玉龙归山),齿(清水),咳(百泻桑),吐(泻龙归),便(黄弟归),尿(小白要归),紫斑(十茜归)

1.鼻出血

1)邪热犯肺:

清热泄肺、凉血止血-桑菊饮

2)胃热炽盛: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

补气摄血-归脾汤

2.咳血

  1)燥热伤肺:

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

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

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3.吐血

  1)胃热壅盛: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

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

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4.便血

1)肠道湿热:

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

2)气虚不摄:

益气摄血-归脾汤

3)脾胃虚寒: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5.尿血

  1)下焦热盛: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

补脾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

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十一、心悸:

悸怯定志虚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黄连温。

1)心虚胆怯: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心阳不振: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

4)水饮凌心: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

5)阴虚火旺: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6)心血瘀阻: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十二、胸痹:

胸痹淤血浊括夏,寒枳滞柴气生脉,

1)心血瘀阻: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2)痰浊壅塞:

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

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

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

5)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三、不寐:

不寐郁龙痰热温,食保虚火黄阿汤,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神心脾归。

1.实证

  1)肝郁化火:

清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

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2.虚证

1)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六味地黄丸

2)心脾两虚:

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

3)心胆气虚:

益气镇惊、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