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5219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docx

《最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docx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

才培养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掌握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心理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全面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从事学前教育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能在各种儿童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与教学科研部门,以及其它儿童教育产业等部门从事儿童的教养、教学科研、管理、宣传和康复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同时,本专业也为学生在学前教育及相关教育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具有健康乐观的处事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具有较扎实、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家和地方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一般知识。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追求新知的热情,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和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5、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懂得教育科学,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能适应未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6、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并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7、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备的教师口语,拥有较强的幼儿教育实践能力,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教育技能。

三、学制、毕业学分和授予学位

学制:

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可控制在3-6年。

毕业学分:

170学分。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核心课程

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学、中外教育史、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普通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管理、幼儿游戏、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到幼儿园见习、实习了解和感受保育员、教养员的工作性质和内容;通过微格教学训

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教育调查、毕业论文等。

六、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课堂学时

实验学时

学分数

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课

696

36

40

23%

28%

选修课

128

-

8

5%

学科专业课程

必修课

938

716

81

48%

54%

选修课

160

-

10

6%

专业拓展课程

必修课

64

-

4

2%

6%

选修课

96

-

6

4%

实践教学环节

必修课

-

-

21

12%

12%

合计

2082

752

170

100%

100%

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前身是江苏省幼儿师范学校,--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倡导创办。

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弘扬省幼师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展陈鹤琴教育思想,汲取学前教育新理念,实施校企合作战略,与一批省优质幼儿园进行了深度合作。

经过多年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形成了体现高职教育特征、适应幼教事业发展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园’对接共建共育”模式。

“校'园’对接共建共育”模式的内涵是:

以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为指导,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建立学校与幼儿园无缝对接机制,通过目标对接、课程对接、资源对接、师资对接、服务对接等五个对接平台,共同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共同培育幼教人才。

一、目标对接,共建“校'园'互通”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平台,将专业培养目标与幼儿教师职业标准对接。

校“园”互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了社会和行业肯定,近年来连获荣誉,2007年教改项目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专业2010年遴选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被评定为省级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点、江苏省2012年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

成立校企合作联盟和专家指导委员会。

成立了由12个省级示范幼儿园组成的学前教育校企合作联盟和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幼儿园园长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

通过定期开展调研等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开发、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给予高水平的指导,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专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形成“一看二配三管”教学模式。

校“园”双方实施了“一看二配三管”教学模式:

一年级看(体验、见习)、二年级配(配班保育实习)、三年级管(带班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形成了“职业体验一见习一保育实习一教育实习一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55.9%。

确立“零适应期”理念。

校“园”提出了专业与岗位“零适应期”衔接理念:

学生毕业之日,就是合格幼儿教师之时。

“零适应期”使毕业生工作适应期迁移至顶岗实习阶段,大大缩短了毕业生工作后对岗位的适应过程,由于受社会欢迎,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在校生从2003年60人增加到2012年的975人。

实施“多证并轨”制度。

要求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证、幼儿教师资格证、育婴师证“三证”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考取更高级别的学前教育领域其他资格证书,拓宽了学生就业的空间,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二、课程对接,共同开发“职业化”课程体系

以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为平台,将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

基于幼儿园工作过程,依据保教工作任务设置课程,将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形成了基础素养、教育素养、艺术素养、素质拓展等四大素养模块。

构建“开放性”课程内容。

紧密校“园”对接关系,使课程体系呈开放性,与幼儿园保教工作过程形成良性互动,实时接纳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变化,课程教学紧跟时代步伐。

实现“做中考”的考核方法。

通过立项,开展课程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将课程成绩分解到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了以“做中考”为主要特征的考核方法。

有多项考试改革项目获得立项,其中2项成功结题。

开发高水平高职教材。

先后与高教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合作,」主编了全国高职高专“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8本,其中省级精品教材3本。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教育概论》在全国十多个省市使用,连续6年十多次印刷。

三、资源对接,建立“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

以实践教学体系为平台,将专业资源与幼儿园资源对接。

在“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建立了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2012年,学前教育实训中心被遴选为江苏省“十二五”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

创新“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继承和发展了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基本教育原则,将其运用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确立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构建了“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中实现了四个方面的交互:

理论与实践交互;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交互;幼儿园课程与校内课程交互进行;校内实训室与实践基地交互。

在交互合作中校“园”共同编写实训教材、设计实训方案、制定评价标准。

专业教学在学校和幼儿园之间交叉进行,理论和实践交替循环,知识和技能螺旋式上升。

学生累计在幼儿园实习实践达945学时,占全部实践教学时数的51.1%o

创建对外开放的“校中园”。

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含亲子实训室、模拟幼儿园实训室、蒙台梭利实训室、感统实训室、沙盘游戏室等16个实训室,作为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点,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建立了亲子园,对社会和家长开放,接纳学龄前孩子入园,通过对幼儿的教育保育工作,促进实训中心的社会服务、技能训练、专业实践功能的拓展,成为真正的“校中园”。

建立优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充分依靠原省幼师传统的教育资源优势,与鼓楼幼儿园、实验幼儿园、南大幼儿园、南师大幼儿园等14所省级优质幼儿园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师生提供了最优质的实践场所。

实施双边指导与双向评价。

学校与幼儿园协调配合,将校内实训与幼儿园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上接受学校任课教师和幼儿园带班教师的双边指导和双向评价。

2011年、2012年连续获得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团体奖。

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氛围。

坚持将职业竞赛与教学活动结合,校“园”共同探索,制定了一套师范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包括童话剧比赛、舞蹈比赛、讲故事比赛、简笔画比赛、手工制作比赛、说课比赛、师范生基本功大赛等,竞赛内容和标准来自于幼儿园,竞赛项目贯穿于三年教学过程。

在省教育厅主办的2012年首届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选送的舞蹈连续在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

四、师资对接,构建“双导双兼”的专业教学团队

以专业教学团队为平台,将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对接。

近年来,教师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省级立项研究课题10项。

2009年,获得江苏省“巾帼文明岗”称号。

实施“双导师制”培养。

对青年教师培养实施了幼儿园实践导师和学院教学导师的“双导师制”;对骨干教师培养实施了校内教学名师和校外教学名师(幼儿园名师、高校教授)的“双导师制”。

形成职务“双兼”机制。

形成了校“园”对接的互聘“双兼”机制,通过校“园”师资互聘,形成校“园”师资双兼,充实了专业教学团队。

目前专业共有教师32人,其中兼职教师26人,专兼职教师比例为1.2:

lo

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职称职务、双师比例、梯队建设结构合理。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培养对象2人,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85%。

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前教育教学团队2009年3月获得江苏省“巾帼文明岗”称号,2010年12月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获得省级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2011年4月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被评为校级优秀教研室,2011年11月学前艺术教育教研室获校级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

五、服务对接,实现“双赢互利”的社会服务

以学校早教服务指导中心和实训中心为平台,将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对接。

社会服务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赞扬,2012年,栖霞区计生委在学前教育专业建立了3・6岁早教服务指导中心,为社区提供服务、指导与培训等工作。

服务农村、服务社区。

学前教育专业在建设中,关注农村、社区幼儿园的发展,设立“义工基地”,利用专业优势和特色,师生定期去幼儿园举办讲座、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学活动,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服务中。

学前教育专业师生为社区开展的“大手拉小手”活动已连续坚持8年,2009年被江苏省教育工委评为江苏省“最佳党日活动”。

开放实训中心,举办亲子活动。

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充分利用“亲子园”的场地资源和专业师资优势,以先进幼教理念和特色的亲子活动,为社区幼儿和家长提供服务。

先后举办了多场社区亲子活动和系列幼儿课程,受到社区、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开展了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2011年成功举办了“中韩论坛”和“中日学前教育思想交流”活动,推进了国内外学前教育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2011年11月,我校领头,联合南师大泰州学院、江苏教院、晓庄学院、南京特师和市幼师等高校,签订了实训基地共享协议,积极开展对外教学研究、交流工作。

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

利用学校国家技能鉴定站,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方面的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

拥有育婴师技能鉴定站、普通话测试站等国家技能鉴定机构,育婴师考评员、普通话考评员5名。

为社会提供了相关技能培训达累计226人次。

2012年,栖霞区计生委在应天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建立了栖霞区0-3岁早教服务指导中心,为社区提供服务、指导与培训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