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23412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x

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2含答案

阶段综合测评

(二)

(六~十单元)

(时间:

100分钟 分值:

120分)

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东坡之词旷      旷:

旷达,超旷

B.欲别求书看别:

另外

C.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虞:

忧虑

D.要不失乎为我之诗要:

总之

【解析】 要:

应当,必须。

【答案】 D

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若读之数过      随其所见,笔之于书

B.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然纵不读书

C.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变而为院本化而为鸟

【解析】 A项,“之”,均为代词。

B项,“然”,均为连词,表转折。

C项,“则”,连词,那么;副词,就是。

D项,“为”,均为动词,成为。

【答案】 C

3.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B.大家之作

C.无虑百数十家

D.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

【解析】 A项,“树立”,古义:

完成;今义:

建立(多用于好的抽象的事情)。

B项,“大家”,古义:

有声望的大诗人、大词人;今义:

人称代词,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C项,“无虑”,古义:

大约;今义:

没有忧虑。

【答案】 D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A.离散天下之子女

B.圣贤教人

C.决定目之为经矣

D.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

【解析】 “金”,名词作状语,用金。

A项,“离散”,使动用法,使……离散。

B项,“圣贤”,形容词作名词,圣贤之人。

C项,“目”,名词作动词,看。

D项,“斧”,名词作状语,用斧子。

【答案】 D

5.下列各项中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B.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C.而不为古人所束缚

D.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解析】 A、B、C三项均为被动句。

D项,为判断句。

【答案】 D

二、阅读鉴赏(45分)

(一)课内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10题。

《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由叔本华之说,悲剧之中又有三种之别:

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

第二种由于盲目的运命者。

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

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

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

何则?

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所固有故也。

若前二种之悲剧,吾人对蛇蝎之人物与盲目之命运,未尝不悚然战慄,然以其罕见之故,犹幸吾生之可以免,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

但在第三种,则见此非常之势力,足以破坏人生之福祉者,无时而不可坠于吾前。

且此等惨酷之行,不但时时可受诸己,而或可以加诸人,躬丁其酷,而无不平之可鸣:

此可谓天下之至惨也。

若《红楼梦》,则正第三种之悲剧也。

兹就宝玉、黛玉之事言之:

贾母爱宝钗之婉慝,而惩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说,而思压宝玉之病;王夫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袭人惩尤二姐、香菱之事,闻黛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之语,惧祸之及,而自同于凤姐,亦自然之势也。

宝玉之于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于最爱之之祖母,则普通之道德使然;况黛玉一女子哉!

由此种种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

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

由此观之,《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交施之而交受之    交:

交替

B.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咎:

过错

C.无时而不可坠于吾前坠:

降临

D.而惩黛玉之孤僻惩:

恐惧

【解析】 交:

互相。

【答案】 A

7.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

②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

B.①躬丁其酷,而无不平之可鸣

②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

C.①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

②王夫人固亲于薛氏

D.①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

②以其罕见之故

【解析】 A项,“以”,①连词,用来;②介词,用。

B项,“而”,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并列。

C项,“于”,①介词,表比较;②介词,表对象。

D项,“其”,都是代词,它们。

【答案】 D

8.下列语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能证明《红楼梦》是“第三种之悲剧”的一项是(3分)(  )

①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②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

③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

④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

⑤宝玉之于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于最爱之之祖母

⑥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D.②⑤⑥

【解析】 ①是观点,不是证明的依据。

③是说明这种悲剧的效果。

⑥是说明《红楼梦》安排的故事情节。

排除这三项即可。

【答案】 B

9.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按照叔本华的学说,悲剧分三种:

第一种悲剧,是由极恶的人构陷而成的;第二种是由于不可知的命运造成的;第三种是由于普通的人物和境遇逼迫而成的。

B.《红楼梦》不同于其他悲剧,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它属于第三种悲剧,显示了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例外的事,而是人生所固有的,远比其他悲剧更感人。

C.在王国维看来,贾母爱宝钗的温顺娴静,而害怕黛玉的孤僻,又听信金玉良缘的邪说,而想着要压下宝玉的病;王夫人本来就与薛家相亲近,这都极其自然。

D.节选部分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说明《红楼梦》中的悲剧不但主人公时时可能自己忍受,而且有时可以加之于别人,是天下最惨烈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剧。

【解析】 B项,表述错误,原文是“《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没有拿《红楼梦》与其他悲剧相比。

【答案】 B

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们明明知道其中的害处,却相互施加相互承受,各自施加力量却人人不承担它的过错。

(2)又哪里有蛇蝎般的人物、非常的变故参与其间呢?

(二)课外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沈法兴,湖州武康人也。

父恪,陈特进、广州刺史。

法兴,隋大业末为吴兴郡守。

东阳贼帅楼世干举兵围郡城,炀帝令法兴与太仆丞元祐讨之。

义宁二年,宇文化及弑炀帝于江都。

法兴自以代居南土,宗族数千家,为远近所服,乃与祐部将孙士汉、陈果仁执祐,号令远近。

以诛化及为名,三月,发自东阳,行收兵,将趋江都,下余杭郡,比至乌程,精卒六万。

毗陵郡通守路道德率兵拒之,法兴请与连和,因会盟袭杀道德,进据其城。

时齐郡贼帅乐伯通据丹阳,为化及城守,法兴使果仁攻陷之,于是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

武德元年八月,复闻越王侗立,乃上表于侗,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

承制置百官,以陈果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超为尚书左仆射,殷芊为尚书左丞,徐令言为尚书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掾。

法兴自克毗陵后,谓江淮以南可指捴①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便即诛戮,而言笑自若,由是将士解体。

称梁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棱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并握强兵,俱有窥觎江表之志。

法兴三面受敌,军数挫衄②。

陈棱寻被李子通围于江都,棱窘急,送质求救,法兴使其子纶领兵数万救之。

子通率众攻纶,大败,乘胜渡江,陷其京口。

法兴使蒋元超拒之于庱亭,元超战死。

法兴与左右数百人投吴郡贼帅闻人遂安,遣其将叶孝辩迎之。

法兴至中路而悔,欲杀孝辩,更向会稽。

孝辩觉之,法兴惧,乃赴江死。

初,法兴以义宁二年起兵,至武德三年而灭。

(节选自《旧唐书》第五十六卷,有删节)

【注】 ①指捴(zǒnɡ):

指挥。

②挫衄(nǜ):

挫败。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称梁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棱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

B.称梁/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棱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

C.称梁/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棱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

D.称梁/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棱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

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

该句中的“曰”是“为、是”意,而非“说”,“延康”是年号,不是“改易隋官”的主语,“是时”是状语前置,应断开,因而选C项。

【答案】 C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刺史:

中国古代官职名。

“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B.大业、义宁:

隋代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江表:

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D.弑:

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侄杀叔、甥杀舅等为“弑”。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项,弑:

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答案】 D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宇文化及叛变后,沈法兴野心渐起,征集六万精兵后,以讨伐宇文化及为名起义。

B.沈法兴听闻越王杨侗即位,便上书杨侗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得到杨侗认可。

C.沈法兴派遣其子沈纶出兵援救陈棱,沈纶打败李子通后,乘胜追击,攻占京口。

D.沈法兴为人狡诈阴险,在投奔闻人遂安途中竟因变心欲将之杀害,被发觉后因畏惧而自尽。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概括分析的能力。

A项,“征集六万精兵后以讨伐宇文化及为名起义”错。

沈法兴起兵后,进发至乌程时,才拥有六万精兵。

C项,“沈纶大败李子通后,乘胜追击,攻占京口”错,由原文第二段可知,沈法兴派遣其子沈纶出兵援救陈棱,攻打李子通,却被李子通打败,李子通乘胜追击,攻占京口。

D项,“沈法兴为人狡诈阴险,在投奔闻人遂安的途中竟因变心欲将之杀害”错。

沈法兴在投奔闻人遂安的途中欲杀害的是叶孝辩。

【答案】 B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法兴自以代居南土,宗族数千家,为远近所服,乃与祐部将孙士汉、陈果仁执祐,号令远近。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毗陵郡通守路道德率兵拒之,法兴请与连和,因会盟袭杀道德,进据其城。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沈法兴自己认为世代都居住在南方,同姓宗族就有几千家,被远近百姓归向顺服,便与元祐的部将孙士汉、陈果仁擒住元祐,并向远近百姓发布号令。

(得分点:

代,为……所……,执)

(2)毗陵通守路道德率领军队抵御沈法兴,法兴请求跟他联兵,借会盟之机偷袭杀害路道德,进入占据毗陵城。

(得分点:

拒,连和,因)

【参考译文】 

沈法兴是湖州武康县人。

父亲沈恪,是陈朝官吏,官至特进、广州刺史。

法兴在隋代大业末年担任吴兴郡守。

东阳贼寇首领楼世干举兵反叛朝廷,攻略郡城,隋炀帝下诏命令法兴与太仆丞元祐一同讨伐楼世干。

义宁二年,宇文化及在江都煽动兵变,弑杀隋炀帝。

沈法兴自己认为世代都居住在南方,同姓宗族就有几千家,被远近百姓归向顺服,便与元祐的部将孙士汉、陈果仁擒住元祐,并向远近百姓发布号令。

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三月从东阳出发,边行军边收集兵马,往江都进军,攻下余杭郡,待进发至乌程时,已拥有六万精兵。

毗陵通守路道德率领军队抵御沈法兴,法兴请求跟他联兵,借会盟之机偷袭杀害路道德,进入占据毗陵城。

当时齐郡贼寇首领乐伯通占据丹阳,为宇文化及守卫该城,沈法兴派遣陈果仁攻陷丹阳,于是平定江表十余郡,任命自己为江南道总管。

武德元年八月,沈法兴听闻越王杨侗即位,便上书杨侗,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

承圣旨设置百官,任命陈果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超为尚书左仆射,殷芊为左丞,徐令言为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掾。

沈法兴自从攻克毗陵后,认为江、淮以南只需自己指挥调遣即可平定,专门设立威严的刑罚,将领士兵有小过错,就立即被诛杀,他却谈笑如常,十分镇定,因此将领士兵人心叛离。

沈法兴自称梁王,建年号为延康,改变更换隋朝的官员,颇为依循陈朝的旧制。

当时,杜伏威占据历阳,陈棱占据江都,李子通占据海陵,三人均拥握重兵,均有觊觎江表之意。

沈法兴三面受敌,所率的军队数次被挫败。

不久,陈棱在江都被李子通围困,陈棱窘困危急,送人质到沈法兴处请求出兵援助。

沈法兴让儿子沈纶带领几万军队救援陈棱。

李子通率领众人攻打沈纶,沈纶大败,李子通趁着胜利的形势渡过长江,攻陷占领京口。

沈法兴派遣他的仆射蒋元超抵抗李子通,双方在庱亭交战,蒋元超兵败身亡。

沈法兴和左右数百人投奔吴郡贼寇首领闻人遂安,闻人遂安派手下将领叶孝辩迎接沈法兴。

沈法兴至半路后悔,想杀了叶孝辩,而改道奔赴会稽。

叶孝辩发觉了沈法兴的意图,沈法兴惧怕,于是投江而死。

当初,沈法兴在义宁二年起兵,到武德三年灭亡。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

(2)题。

(8分)

过李陵台

萨都剌

降入天骄愧鬼才,山头空筑望乡台。

苏郎有节毛皆落,汉主无恩使不来。

青草战场雕影没,黄沙角雁鼓声哀。

那堪携手河梁别,泪洒西风骨已灰。

【注】 李陵台、望乡台,即李陵墓。

苏郎,即苏武,与李陵交往甚深。

苏武归汉时,李陵于河梁置酒送行。

李陵亡时,苏武尚健在。

(1)请赏析首联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赏析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空”字,徒劳地、白白地。

(1分)指出李陵生前无法回乡,死后只留下一座孤零零的坟墓。

(1分)表达了作者对李陵投降的贬斥与哀怜。

(2分)(意思大致符合即可)

(2)①对比手法。

以李陵的投降与苏武的坚贞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李陵的贬斥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

(2分)(以苏武的坚贞不屈对比汉主的无恩不救,亦可)②借景抒情(以哀景写哀情)。

以凄凉之景抒发作者对李陵的哀怜之情,流露历史的沧桑之感。

(2分)

(每点2分。

若答其他手法,如想象、衬托等,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三、语言运用(10分)

16.南滨中学举行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节”为主题的现场书法比赛,请你为该活动写一段宣传语,要求:

①主题鲜明;②语言生动得体;③60字左右。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内容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书法”“现场”,最好能够运用修辞手法,有鼓动性宣传语言。

【答案】 书法的世界,飞扬的墨迹,弘扬的是民族传统,培育的是民族精神;不要犹疑,来参与吧,即席挥毫,一同展示艺术不朽的魅力,一同激发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17.中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名言警句、俗语,请另选两句,仿照示例,造一组句子。

(3分)

示例:

古人说:

“三思而后行。

”确实如此,深思熟虑能够使人作出准确的判断。

但在机遇稍纵即逝的现代社会,事事三思只能使你成为竞争中落后的乌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仿写时注意要有引用,语意要有转折,最后一句要用比喻。

【答案】 (示例1)古人说:

“满招损,谦受益。

”确实如此,谦虚是一种美德。

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过分的谦虚只能使你成为深谷中无人赏识的幽兰。

(示例2)韩愈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确实如此,人才需要靠具有慧眼的人赏识。

但在展示机会众多的现代社会,苦苦等待“伯乐”的出现只能使你成为老死于马厩的骏马。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__①__。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

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__②__,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__③__,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

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首先把握材料涉及的领域,其次依据上下文,根据连贯的要求补写出相关语句。

答案在材料中一定会有所提示。

【答案】 ①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 ②固定植株的位置 ③之所以称其为假根

四、写作训练(50分)

19.请以“我属于那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首先要明白“那儿”是哪儿。

应该是一个时空上和我们有距离的概念。

时间上是过去或未来,空间上是远方,与“这儿”不同。

“那儿”可以指大自然中的“蓝天、群山、峡谷”,代表自己渴望的自然生活、理想境界;可以指现实生活中的“家人、朋友、故园”,代表自己的情感归宿、精神依靠;可以指主观世界里的“远大理想、辉煌未来”,代表自己的执着追求、不懈奋斗。

其次要知晓为什么属于“那儿”。

应是心有所属、情有所依。

那儿是自己的精神家园、避风港湾,那儿是自己苦苦寻觅、孜孜追求的理想境界,那儿有自己相濡以沫的亲人、依依不舍的朋友,所以我属于那儿。

最后,要清楚通过哪些方式表现这种归属与依靠。

心灵的阅读、精神的体悟、踏实的求索、勇敢的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