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60165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复习.docx

《中国地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地理复习.docx

中国地理复习

第一章区位和疆界

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位、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经济增长率近五年居世界首位。

中国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亚欧大陆东南部)和太平洋西岸

二处内海:

渤海、琼州海峡海岸线:

32000多千米

大陆海岸线:

北起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长18000多千米)

三大岛:

台湾岛:

海南岛:

崇明岛三大海峡:

台湾海峡、琼州海峡、渤海海峡

三大半岛: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四大群岛:

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

四海一洋: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东岸:

太平洋

14个陆上邻国: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越南

6个隔海相望:

东面为韩国、日本。

东南面为菲律宾。

南面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

地势以巨大落差降低与第二级阶梯相连。

2、山地高原为主体的地表结构

一、二级阶梯的分界: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岷山和横段山脉。

二、三级阶梯的分界: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第二阶梯:

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盆地组成,其间也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地。

自北而南分布着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第三阶梯:

主要以平原丘陵和低山地貌为主。

地势低平,沃野千里,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交通方便的区。

中国地貌的基本类型:

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大类型,其中以山地和高原面积最大,其次是盆地、丘陵和平原所占的比例较少。

南北向山脉:

贺兰山、六盘山以及著名的横断山

东西向山脉:

北列,天山和阴山中列,西为昆仑山,中为秦岭,东为淮阳山南列,南岭

北东向山脉: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东列,长白山、千山、鲁中低山丘陵、武夷山外列,台湾玉山

第二章自然结构

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2.气候的大陆性强3.气候类型多样4.水热同期

寒潮

我国平均每年出现寒潮的次数约6次,但各年差异很大,寒潮出现最多的年度达10次,出现最少的年度仅2次。

11月出现寒潮的次数最多,秋末和初春由于西风带的活动和调整,寒潮出现次数也较多。

伏旱:

时间发生七月中下旬八月中上旬,即在梅雨过后,约一个月左右。

成因副热带高压控制特点晴热少雨影响

特殊天气发生时间影响地区天气特征

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一)土地辽阔,类型多样

(二)山地多,平地少

(三)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四)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五)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异显著

(六)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

土地利用种类:

耕地、有林地、疏林地与灌木林地、草地、裸地、内陆水域、冰川、居民点与工矿交通用地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一)地区分布

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在同一地区内,山地地区,山地的迎风坡是径流相对高值区,平原、盆地地区,山地背风坡是径流相对低值区。

1、丰水带2、多水带3、过渡带4、少水带5、缺水带

(二)径流时程分配

受季风环流影响,我国大气降水和河川径流在时程分配上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和不稳定性,年际和年内季节变化很大。

1、径流的年际变化我国Km值多在2~8之间,并且有由东南向西北增大的趋势。

2、径流的年内变化

在我国,大气降水是引起径流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三、水资源的特点及评价

(一)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

(三)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

一、中国矿藏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

(二)成矿时空跨度大

(三)矿床类型多样,矿石类型齐全(四)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选矿难度大

(五)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地域组合多样

铜矿:

江西德兴锡矿:

云南个旧钨矿:

江西大余锑矿:

湖南锡矿山汞矿:

贵州铜仁

钛矿:

四川攀枝花镍矿:

甘肃金昌铅锌矿:

湖南水口山铝矿:

广西平果金矿:

山东招远锡矿山:

内蒙古白云鄂博

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

山西省我国最大的煤矿:

山西大同我国西南煤海:

贵州六盘水

我国最大的油田:

黑龙江大庆我国西部最大的油气基地:

新疆塔里木盆地

我国最大的稀土矿:

内蒙古白云鄂博我国最大的镍矿:

甘肃金昌

我国最大的钒钛磁铁矿:

攀枝花

中国风景旅游资源概况

(一)类型多样,分布广

(二)地方特色鲜明,分布集中

(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结合互相映衬

(四)风景奇特,历史悠久,观赏内容丰富

(五)无限风光,开发前景广阔

风景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

根据自然和人文旅游条件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全国可划分为10大区:

1.中原历史文化区;2.华东山水园本区,3.东北林雪原区;4.华中名山峡谷区;

5.华南热带景观区;6.西北“丝路”文化区,7.西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区;

8.北疆塞外草原风情区;9.青藏高原区;10.台港澳区;

第三章海岸及海域

一、海域范围:

 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以东海域,介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自北向南略呈弧形展布。

我国海岸的基本格局

海岸的变化和发育的条件:

地质条件、河流、波浪、潮汐、海面变化。

中国大陆岸线的走向基本上遵循两个方向:

北东向和北西向。

1.基岩海岸2.平原海岸3.生物海岸

海岸带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1)海岸带资源的日益短缺,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北方沿海水资源短缺全国沿海优质耕地不断减少以及近海生物资源日趋枯竭,将成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陆源性污染物及海上倾废排放造成沿海地区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海岸带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体的健康。

(3)宏观调控能力不足,导致海岸带资源的浪费。

(4)由于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旦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5)人口的趋向海岸带移动,以及沿海地区与世界经济的密切联系,造成这一地区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对港口压力的增大,城市及港口占用岸线、土地的面积成倍增加,沿海城市链的逐步形成,将增加对生态环境压力的程度。

海岛类型:

大陆岛、海洋岛、冲积岛

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括:

自然变动、机械变动、社会变动

年龄结构:

总人口中各种年龄组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

将总人口按性别和5岁一组,由小到大,绘成年龄金字塔。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一)庞大的人口基数

(二)增长型的年龄结构(三)日趋平衡的性别比

(四)不均衡的人口分布(五)正在发展的人口城镇化(六)增长的少数民族人口

(七)人口素质有待提高(八)计划生育的成绩巨大而任务艰巨

中国土地利用基本特点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深受人为作用的影响,最能体现自然与人为因素相结合的是区域性分布规律

分布:

耕地分布:

在沿海东部季风区,即大约在年均降水量。

400mm等值线以东的湿润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

水田分布: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即年降水量800mm等值线以南广大南方丰水地区,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

旱地分布: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约占全国旱耕地总量的85%。

林地分布:

东半部的山地地区草地分布:

西半部的内陆地区

农业开发的战略思想:

1.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的组合。

2.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必须与集约化经营相结合。

3.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5.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当前水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洪能力普遍偏低,洪灾仍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

2.城市缺水,水污染日趋严重。

3.旱涝灾害频繁。

4.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5.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6.内河航道通航能力低。

7.工程设计标准偏低。

(二)黄河的治理开发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泥沙得不到有效控制,下游河道继续淤高。

2.凌汛威胁,龙羊峡和刘家峡冬季放水发电,增加下游凌汛的威胁。

水资源不足,上中下游用水近270×108m3,汛期还需用200多亿立方米输沙入海。

近年来春季干旱时下游经常发生断流现象。

上游:

荒漠化严重植树造林中游:

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珠江的治理开发

流域内兴建大中型水库370座,总库容394×108m3,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0×104kW,电力排灌站装机120×104kW,灌溉面积为65×104hm2,修筑江海围堤10000多千米。

西江上游红水河段水力资源丰富。

拟建11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160×104kW,年发电量628×108kW·h。

矿业开发的特点

(1)矿业具有初级性。

(2)矿业是以大自然中的工业原料和动力资源作为劳动对象。

(3)矿业的分布较加工工业区域差异更为明显、更为集中。

(4)矿业开发的初级性决定着矿产品具有运量大的特征。

根据矿业产值,矿业开发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

(1)从地带看:

中部地带是全国最主要的矿产生产基地,其人均矿产产值为110元,高于全国平均值,更高于东部的98元和西部的63元。

(2)从大区布局看:

矿业开发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中南、华北,矿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24.31%、19.78%、17.87%、17.19%。

(3)从省、市、区看

矿业产值超亿元的省区依次为:

鲁、黑、晋、豫、辽、冀、新、粤等。

今后的开发强调“东西并重、油气并重、陆海并重”

(1)巩固东部油田生产基地,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在新疆重点勘探、建设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新油区。

(2)注重石油的开发和生产,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主攻陕甘宁、四川、松辽、渤海湾、南海西部及莺歌海、东海平湖等气田。

(3)力争在海洋油气田的建设上有所突破。

整体西移形成7个能源基地:

(1)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以煤炭、电力为主要职能。

(2)以内蒙古东部为主体的东北能源基地,利用褐煤发展煤炭、电力工业。

(3)以大庆为中心的石油基地。

(4)以鲁西南、皖北为主体的能源基地,发展煤炭、电力工业。

(5)以豫东的永城、濮阳为中心的煤炭、石油综合能源基地。

(6)以长江上中游及其干流区域为主体的水电基地。

(7)川南、黔东、滇北煤炭能源基地。

钢铁工业布局

1)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①是贫矿多,富矿少,能够直接入炉的富矿更少;

②是矿石成分复杂,多伴生矿,其中有的含有多种有益成分,有的则含有害成分;

③有些铁矿上部是难选的赤铁矿,下部是易选的磷铁矿,增加了选矿的难度和对资源的破坏;

④是分布较广而局部相对集中,全国80%以上的县都有数量不等的蕴藏量,但是主要集中在辽宁的鞍山—本溪,四川的攀枝花—西昌,河北的翼东,山西的五台—岚县,安徽的宁芜,内蒙古的包头—白云鄂博和湖北的鄂东—鄂西等七个地区。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特征

(1)东部沿海偏向性。

(2)由点状分布向点、块、带格局转化。

(3)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

7条近南北向的交通干线

(1)哈尔滨—沈阳—大连—上海—广州线。

它既是我国北煤南运、北油南运的通道,也是关内外及南北沿海各地区联系的主要通道。

(2)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线。

它沟通着京津唐、沪宁杭两大工业带,也是北煤、北油(胜利油田)南运的重要通道。

(3)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线。

是北煤南运的通道,沟通着华北、华中和华南。

(4)北京—九江—南昌—赣州—深圳—九龙线。

(5)大同—太原—焦作—枝城—柳州—湛江线。

是晋、陕、豫煤炭南运通道。

(6)包头—潼关—西安—安康—重庆—贵阳—柳州—防城—友谊关线。

沟通着华北西北部、西北东部和华南西部,向南成为中越两国间的陆上通道。

(7)中卫—宝鸡—成都—昆明—河口线。

联系西北和西南两大地区的大通道。

中国的铁路网是以北京为中心,京广线和陇海—兰新线为主干。

京广线以东有京沪—沪杭—鹰厦和京九两条纵贯线;以西有集二—同蒲—太焦—焦柳—黎湛组成的第4条纵贯线。

陇海线以北有京包—包兰、京石—石太—石德—胶济等横贯线;以南有浙赣—湘黔—湘桂—贵昆等斜贯东西,构成了中国大陆铁路网的基本骨架。

交通运输业今后的发展

“三主一支持”发展规划―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交通运输支持保障系统。

1.公路主骨架:

指国道主干线搭成的“五纵七横”框架体系

2.水运主通道:

指海上南北大通道和三江两河航道织成的“T型”航运体系

3.港站主枢纽:

指与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相连接的港口和公路枢纽

4.交通运输支持保障系统:

指以卫星通讯为主的全国交通专用通讯网、海上救援安全系统、水上技术设施检验系统等。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城市发展特点

1.在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上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明显

2.以交通为指向,向主要水陆交通沿线发展

3.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形成城市群

4.空间分布不均衡,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带

第五章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

生活方式与精神文化诸方面

物质生活方式:

以主食为例,北方食粟而南方食稻,是七千年形成的差别:

以服装为例,北方厚、暖而南方薄、凉,城市、乡村的服装也有很大的差别。

在住的方面,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民居、晋陕窑洞等等,分别体现了不同的地方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

就是指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1、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性格

1)求实入世的生活态度2)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认识,先秦直至以后的

思想家都十分强调“天人合一”。

2、基于宗法-专制体制的政治文化模式。

第六章灾害与环境

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致灾因子种类多,发生频繁。

世界主要自然致灾因子,除火山喷发、热波、饥荒外,我国均有所发生。

(二)灾情严重

(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大

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

1)、建设速度加快;2)、立体开发新思路;3)、综合效益见成效;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1.提供食物来源。

人类的主要食用作物、家禽、家畜均源自野生祖型。

2.为人类提供药物来源。

发展中国家80%的人口依靠野生动植物来源的药物治病,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有40%以上的药物以自然资源作原料。

3.为人类提供各种工业原料和能源,如木材、纤维、橡胶、造纸原料、天然淀粉、油脂、蜂蜡、染料、饲料、皮革、羽毛等。

4.生物多样性保存了物种的遗传基因,为繁殖良种提供了遗传材料。

5.生物多样性为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促进重要营养元素的物质循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采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三种方法。

目前,中国已有广东鼎湖山、吉林长白山、四川卧龙、贵州梵净山、福建武夷山、内蒙古锡林郭勒、新疆博格达峰、湖北神农架、江苏盐城和云南西双版纳等14个自然保护区被UNESCO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第七章景观与规划

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规律

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区域内的资源、环境、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潜力,现有生产力水平、面临的主要任务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一致性。

第八章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

T形结构战略:

以东部沿海地带和东西横贯的长江沿岸相结合的T形结构为主轴线,以联结重点资源开发区的主要铁路沿线为二级轴线,构成我国国土开发和建设布局的基本框架。

TY形结构战略:

TY结构是指,在T结构基础上增加陇海—兰新—北疆铁路和兰青—青藏铁路形成的Y形。

前者东起连云港,西至阿拉山口连结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者自兰州分叉,最终延伸至拉萨。

Y结构显然有助于促进西北乃至西藏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