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637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docx

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六套

2015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语 文(六)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5道小题。

2、本学科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哂笑(xī)  慰籍  自给自足(jǐ)  一拍即合

B.氛围(fēn)  真谛  豁然开朗(huò)  心无旁骛

C.联袂(mèi)  急燥  鲜为人知(xiān)  语无伦次

D.胆怯(qiè)  幅射  满载而归(zǎi)  豆寇年华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弹琴、唱歌、跳舞、演小品,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B.祖逖“闻鸡起舞”和孙敬、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都给我们成就学业

以启示。

C.因为他的迟到,晚会推迟一小时开始,可是这位不速之客却一点都不感到内疚。

D.聪明人从他人的错误中汲取教训铸就辉煌,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雨一直下,降低了市民踏春赏花的好心情。

B.面对湿漉漉的“回南天”,市民需注意衣物、家电的防潮,防止关节炎、肠胃病、呼吸系统疾病的不发生。

C.预计明年年底,长株潭城际铁路将通车运行,株洲至长沙全程只需20余分钟左右。

D.足改方案要见成效关键在于落实。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其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

①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②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③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5.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的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

以下动物不属于“十二生肖”的是(   )(2分)

A.猪  B.猫  C.鼠  D.狗

6.综合探究(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探究出材料所揭示的道理。

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

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

骆驼妈妈说:

长长的睫毛可以遮挡风沙,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够看得到方向。

小骆驼又问:

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

骆驼妈妈说:

这个叫驼峰,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

小骆驼又问:

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

骆驼妈妈说:

那可以让我们的身子不至于陷在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

小骆驼高兴坏了:

哇,原来我们这么适合沙漠啊!

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

7.综合运用(共6分)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

它融诗歌艺术与书法艺术于一体,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因此,对联作为汉语的一种特有的文学形式,很值得我们研究。

(1)【认识对联】(2分)

从“认识对联”的角度出发,你将怎样开展“对联研究”活动?

请写出两个你想好的活动名称:

                         

(2)【积累对联】(2分)

如果要开展“积累对联”的活动,你将开展哪些?

请根据“活动一”再写出两个活动名称。

活动一:

搜集历代名联,自编《名联小辑》;

活动二:

               

活动三:

               

(3)【创作对联】(2分)

为了配合学校创建文明校园的活动,倡导文明之风,同学们作了许多公益对联,其中一联的上联如下,请写出下联:

上联:

爱花人让鲜花开在枝头

下联:

          

8.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

(曹操《观沧海》)

(3)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

(4)杜牧在《赤壁》中表达机遇可以造就英雄的诗句是:

“         ,

9.名著阅读(共5分)

(1)《西游记》中“横空出世”的石猴以他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无数的读者,他能够腾云驾雾、七十二变、降妖除魔,无所不能。

他的眼睛是     ;他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他使用的兵器是     。

(2分)

(2)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   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外祖父家中的生活经历,塑造了主人公这一    的正直少年形象,生动地再现了        的生活状况。

(3分)

二、阅读(共60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词的上阕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

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既渲染了     之景,又暗示出将士们的     之情。

(4分)

11.结合下阕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和“羌管悠悠霜满地”两句,说说本词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4分)

王绩

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⑤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

【注】①渚: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②仲长子光:

字不耀,洛阳人。

③凫:

野鸭。

④莳:

移植。

⑤东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登东皋以舒啸”句,东皋由此而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无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B.日与对酌/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C.君有奴婢数人/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D.自著《五斗先生传》/信义著于四海(《隆中对》)

1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

绩爱其真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C.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翻译下列句子。

(6分,每小题3分)

(1)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2)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15.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王绩的“性简傲”,请你找出两处。

你如何评价这种性格?

(6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灯谜

灯谜,与灯节有关。

元宵节张灯的风俗形成于隋代,在盛唐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南宋,在元宵节之夜,把写有谜语的纸条悬挂在花灯上,供游人猜测,可以说是灯谜的开端,亦即“灯谜”这一名称的来由。

灯谜的结构通常分三个部分:

谜面、谜目和谜底。

谜面的词语和文句精练简洁,概括性强。

“谜目”即指明所猜的范围,常用“打一字”或“打一物”。

谜底范围广泛,各类名称、词汇诗文、科学艺术等皆可。

灯谜是文义谜,它主要着眼于文字的含义或字句、字形的结构方面,一般用于书面猜射。

谜语有着严格的制作要求,谜面不能出现闲字,更不能出现重文。

如以“悬崖收缰”为谜面,猜一国家名,谜底是“危地马拉”。

为什么不用“悬崖勒马”呢?

因为谜底已有一个“马”字,谜面再出现“马”,便违背了制作灯谜的规则。

灯谜的制作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一是笔画法,根据汉字的笔画或偏旁作巧妙的提示。

如“心有余而力不足”,猜一“忍”字。

“心”字多一点自是“心有余”,“力”字不出头自是“力不足”,提示恰到好处,底面浑然天成。

二是象形法,根据汉字的形态作奇思妙想,出奇制胜。

这类灯谜制作得好,往往谐趣横生。

如同猜一个“心”字,古代有“一钩残月伴三星”,现代有“浪遏飞舟”,称得上是异曲同工。

三是会意法,根据汉字的表面意义作另类的引申或联想。

此法又可分为正扣、反扣、分扣等多种。

正扣如“丸药”猜一句唐诗,谜底是“粒粒皆辛苦”;“此曲只应天上有”猜一成语,谜底是“不同凡响”,这是反扣;“鲁迅全集”猜一曲艺形式,谜底是“山东快书”,“鲁”扣“山东”,“迅”扣“快”,“全集”扣“书”,这是分扣。

灯谜的文学特征比较强,规则也比较严格,因而猜射需要一定的学识水平,难度比较大。

古时猜灯谜又称“射虎”,是形容猜谜难,难如射虎。

16.前三段的说明层次:

先说明灯谜名称的由来,再说明            ,最后说明           。

(4分)

17.结合上面的文段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说灯谜和谜语(民间谜语)有什么区别。

(4分)

【链接材料】

民间谜语俗称谜语,谜语属于事物谜,或称口头谜。

谜语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绘谜底,用歌谣的形式制谜。

谜语的谜底范围比较窄,除了少量字谜以外,大多数是事物名称、自然现象。

谜语的谜面制作简单,往往是山歌体的民谣,以四句形式出现较多,讲究押韵而有节奏,读之可以琅琅上口,而且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如以“知了”作为谜底,谜语的谜面是“有翅没有毛,飞着没多高;一到大热天,躲在树上叫”。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耿银平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

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

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

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

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

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

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

其三,就是功利化。

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

“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

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

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

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

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略有改动)

18.“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分)

19.文中第④~⑥段从哪两个方面对电子阅读进行了分析?

(2分)

20.第②段从读书的目的方面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慢阅读”,请你分条加以概括。

(4分)

(四)记叙文阅读(共20分)

种欢喜得欢喜

顾晓蕊

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阳光洒满小院。

很多孩子在玩滑梯、荡秋千,或在院里你追我赶地疯跑,清脆的笑声中,夹杂着含糊不清的话语。

一个穿着棉布碎花裙的女孩,蹲在一棵桂花树下,眼睛盯着地面,仿佛周围的喧哗都与她无关。

这是一所聋儿语言康复中心,看着那小小的、孤单的身影,我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酸楚。

每天为生活奔波忙碌,还要与青春期的女儿“过招”,有一段时间我的心情很低落。

在某论坛看到“跟我一起做义工吧!

去找寻‘快乐密匙’”这句话后,一个周末,我跟随志愿者来到这所特殊的学校。

我上前跟女孩搭话:

“你几岁了?

家住哪里?

”可她不予理睬。

她就像生活在孤岛上,喧哗如潮水般漫过来,经过她身边时,皆要绕道而行。

她低着头,用树枝在地上胡乱画着,这让我感觉很没趣。

难道她听不到我讲话,或者不会说话吗?

我带着疑惑向老师询问,他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女孩曾接受过学前语言康复训练,她既聪明又努力,各方面恢复得很快,能与他人正常沟通交流。

后来,她到一所普通小学就读,也可以跟上班里的学习进度。

但跨进初中以后,她变得敏感、脆弱。

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嘲笑的眼神,都会在她的心里掀起滔天波浪。

她的心情变得很烦躁,不愿与人交流,成绩自然一落千丈。

父母只好给她办理休学手续,把她送到这里接受心理辅导。

我和她之间仿佛隔着一堵墙,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走进她的心灵深处?

我忽然想起包里装着随身听,里面有女儿从网上下载的歌曲。

怕影响学习,为此事我还批评过她。

我把随身听的声音调大,是曲调清悠的《蓝莲花》。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她缓缓地转过身来。

我心里一阵暗喜,把随身听递到她手上,然后教她如何选歌。

我们相对而坐,听了一首又一首的歌,她黑亮的眸子里闪动着笑意。

我后来又去过那里两次,每次去之前,都会下载一些好听的歌。

她仍旧不跟我说话,却会主动坐到我身边,与我一起静静聆听。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被一些琐事缠身,抽不出闲暇时间,很久没有参加活动。

半年以后的某一天,当我走进康复中心的教室时,看到她正伏在桌上。

她托着腮想了一会儿,低头在纸上迅速写几句,显得那么认真而又郑重,竟没有留意到身后的我。

有个短发女孩站在门口冲她招手,她放下手中的笔,像风一样跑出教室。

我在她原来的位置上坐下,目光扫过桌上的笔记本,看到一行行整齐清秀的字:

“妈妈来看我了,给我一个甜甜的吻。

她还告诉我,你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对于妈妈来说,都是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

听了妈妈的话,我好开心啊!

中午,我们吃了芹菜水饺,这是我最喜欢吃的,味道简直棒极了。

想起在家时,妈妈经常包饺子给我吃,我希望能早些好起来,这样就可以和家人团聚了。

老师说,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我要种下快乐,因为我想做一个快乐的人,也想带给别人快乐。

……”

就在这时,女孩跑回教室,当她看到我的时候,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

  A  “阿姨好,我想您了!

”她缓慢地说道。

这下轮到我吃惊了,自从认识她以来,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她开口说话。

她说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颗珍珠落在盘中,是那么地清悦动听。

她的变化让我感到很欣慰,同时心里浮起一阵愧疚。

我曾经有过很多抱怨和不满,为女儿不小心打翻奶茶而发火,因她写作业太慢而大声指责……而对她的优点却视而不见。

对一个并不熟悉的人,我可以尽量给予宽容和耐心,对身边的亲人却吝于赞美。

我的心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荒芜的花园。

从今以后,我也要在心田里播下快乐的种子,收获满心的欢喜。

我从来没有像这一刻那样,希望赶紧回到家中,给女儿一个深情的拥抱,并真诚地对她说:

“孩子,其实你真的很棒。

(选文有删改)

21.“我”与小女孩的交往中,心理发生了多次变化。

根据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4分)

情节

我的心情

初次相逢,女孩拒绝与我交流

(1)

(2)

暗喜

半年之后,女孩正常与人交往

(3)

回想自己对亲人的态度

(4)

 

 

22.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

(8分)

(1)一个穿着棉布碎花裙的女孩,蹲在一棵桂花树下,眼睛盯着地面,仿佛周围的喧哗都与她无关。

(请对加点词进行赏析)

(2)她说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颗珍珠落在盘中,是那么地清悦动听。

(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3.请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分析以“种欢喜得欢喜”为题有何妙处,并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种欢喜得欢喜”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

(8分)

三、写作(共60分)

24.在《种欢喜得欢喜》一文的“A”处,补写一段女孩的神态和肖像描写。

(10分)

要求:

(1)符合情境;

(2)字数不超过150字;

(3)运用比喻修辞。

25.请以“温暖,就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

(50分)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