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79498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案.docx

《信息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教案.docx

信息技术教案

数据图表与分析

一、教学背景

1、使用教材: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

2、教学内容:

第4单元第4节《数据图表与分析》

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学环境:

极域广播系统安装office2003软件

5、课前准备:

数张工作表演示步骤动画

二、教学设计

1、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数据描述方式的多样性;

②、知道图表的常见类型和制作图表的一般步骤;

③、体会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②、培养学生在实践模仿的过程中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并能尊重他人表达自己的权利,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如何制作图表;

②、掌握各种图表类型适合哪些场合。

(2)、教学难点:

①、掌握如何制作图表;

②、掌握各种图表类型适合哪些场合。

3、内容分析:

《数据图表与分析》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4单元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描述方式的多样性、图表的制作以及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本节内容主要完成《纲要》中提出的“信息发布和交流”任务。

制作图表的4个步骤本身并不复杂,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每个步骤中的大量选项的含义,尤其是各种图表类型、子图表类型各自适合表达什么样的数据关系、适合在哪些场合。

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据加工和表达的多样性,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用恰当的图表直观表达出自己对数据分析的结论和想法,并能和别人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分享,同时尊重别人的观点,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4、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过了Excel的基本操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部分学生能主动的探索学习。

鉴于此我已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

5、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数据描述方式的多样性,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只要通过自学、比较、讨论等活动即可很好地解决。

对于图表的制作,可以让学生根据“图表制作向导”的提示,一步步地自主探究学习。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交流、比较、互相帮助,并进行总结,通过设计一些图表的编辑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图表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选项的含义。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目标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实践、模仿的过程中,探究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对于数据加工的多元性问题,教师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带领学生一起探讨,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特个性。

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项目引导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

一、比较观察、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关于“1988~2004年五届夏季奥运会中国(大陆)代表团的获奖情况”的3种信息表达方式(数字、表格、图表)。

2、学生观察,思考图表是如何制作的?

3、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分析,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学习、师生互动

1、学生通过欣赏演示动画自主学习图表的制作。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并强调制作图表的注意点。

3、教师请学生演示,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4、教师展示3种不同图表(柱形图、折线图、扇形图)。

5、学生观察分析,并尝试进行总结不同图表类型的适用场合。

6、教师总结。

柱形图:

适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多少。

折线图:

适于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扇形图:

适于观察不同种类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7、学生自主尝试对图表进行修饰和美化。

8、学生演示,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

9、学生了解一下数据加工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师生的互动,培养师生的情感。

三、探究学习、实践操作

1、教师布置探究任务:

书本95页第3题。

2、学生制作,学生演示,修改作业,保存作业。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操作技能是图表的制作和图表的修饰,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光是对技能的操作,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让学生用恰当的图表直观表达出自己对数据分析的结论和想法,并能和别人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分享,同时尊重别人的观点,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体验多媒体技术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理解媒体的含义,了解媒体的类型。

2.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了解其特征。

3.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及其主要部件。

4.列举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

本单元主要分为两部分——“认识多媒体技术”和“精彩的多媒体世界”。

前者介绍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等基本概念,为后者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持;后者让学生探究多媒体软件(作品)的使用,体验多媒体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计划为2课时。

认识多媒体技术1课时

精彩的多媒体世界1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多媒体元素及其特征,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2.多媒体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及其最新应用。

四、教学过程

认识多媒体技术

教学目的:

理解媒体的含义,了解媒体的类型

教学重点:

理解媒体的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媒体的类型

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学习、任务驱动学习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本,回答下列列问题:

1)媒体在计算机的二种含义?

2)多媒体的定义?

3)多媒体的类型?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

二、老师讲解:

1)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U盘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与图象等;

2)多媒体:

人们把多种媒体的综合称为多媒体;

3)多媒体的类型:

可分为五种类型:

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师生互动,学生补充

三、课堂小结

小结任务:

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机知识?

 

精彩的多媒体世界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媒体的含义,了解媒体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模拟学习、探究学习、竞赛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亲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合作竞争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

(2)小组合作竞赛,鼓励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行为与创新

(1)科学地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

(2)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

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启发引导学习、任务驱动学习。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老师引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

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老师展示教学课件,展现第四代计算机精彩图片,并小结计算机的发展史。

练习与提高:

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2.新课讲授

老师引入:

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

模拟学习:

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合作竞争学习:

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师生互评。

体验学习:

学生接触实物部件,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老师板书:

参见教法建议中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图。

练习与提高:

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硬件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老师引入:

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

师生探讨:

老师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并由老师进行总结。

○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称为拜特;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换算关系:

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3查看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方法:

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查看内存容量和CPU信息;双击“我的电脑”,单击盘符,在左边“详细信息”项中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小组合作讨论:

讨论本节的“讨论学习”部分,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师生互评,老师小结。

3.课堂小结

小结任务:

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机知识?

课堂评价:

评选课堂“优秀之星”和“优秀合作小组”。

 

声音的获取与加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音频文件的获取途径与方法;

(2)、初步掌握音频文件的格式及播放、转换等基本编辑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应用音频技术进行探究学习和实验,进一步体验音频技术的特点和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开展著作权教育,培养版权意识;

(2)、提高对音频信息的判断能力,学会抵制无效信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获取音频文件的途径与方法;

(2)、了解音频文件的格式及播放、转换等基本编辑。

2、教学难点:

(1)、声音文件的转换和编辑。

三、教学过程:

1、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同学们先回忆复习一下如何从网上下载图片?

(2)、学生回忆,尝试操作。

(3)、同学们都喜欢听音乐吧,通过我们刚才下载图片的方法,能不能尝试一下从网上下载一些音乐呢?

2、新课讲授、自主学习

(1)、教师简单介绍一下其他获取声音的途径和方法。

(如直接录制、从CD或VCD上截取等方法)

(2)、同学们有时候获取的声音不能作为素材直接使用,我们需要对声音进行加工,下面老师介绍一种常用的声音编辑软件GoldWave。

(3)、同学们通过书本的自学简单了解一下GoldWave这个软件并尝试一下用GoldWave软件录制一段朗诵,要求录制时间为5分钟。

(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教师演示,对于共有的问题做一下阐述。

(5)、教师简单介绍一下的声音的格式和播放软件。

并阐述有的时候某种声音的格式并不适应某种软件,这时候我们就必须对声音的格式进行转换。

(6)、教师介绍一下豪杰音频通软件。

学生自学一下声音格式的转换。

(7)、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教师请学生演示,对于一些注意点做一下阐述。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新的软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1)、使用GoldWave对声音进行删除、裁剪、混合、制作特殊效果等编辑。

(2)、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特别是一些注意点。

(2)、阐述一下GoldWave软件的其他功能。

设计意图:

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习再学习得乐情。

四、教学反思:

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获取声音的方法,体验科技带来的乐趣。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正确地从网络上下载音乐、欣赏音乐,进而自制声音素材。

视频的获取与加工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视频文件的获取途径与方法;

(2)、初步掌握视频文件的格式及播放、转换等基本编辑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应用视频技术进行探究学习和实验,进一步体验音频技术的特点和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开展著作权教育,培养版权意识;

(2)、提高对音频信息的判断能力,学会抵制无效信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获取视频文件的途径与方法;

(2)、了解视频文件的格式及播放、转换等基本编辑。

2、教学难点:

(1)、视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1、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不喜欢看电影?

你在哪里可以看到?

(2)、学生回答:

电影院、上网观看、电脑里等等。

(3)、许多学生都喜欢把网上的电影视频文件下载到电脑里进行观看。

是如何操作的?

(4)、学生回答,教师做一下指点。

(5)、教师总结一下获取视频的其他一些途径。

设计意图:

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授、自主学习

(1)、同学们有时候获取的视频不能作为素材直接使用,我们需要对视频进行加工,下面老师介绍一种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会声会影。

(3)、同学们通过自学书本131页简单了解一下会声会影这个软件并尝试一下用会声会影软件截取一段视频。

(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教师演示,对于共有的问题做一下阐述。

(5)、教师简单介绍一下的视频的格式和播放软件。

并阐述有的时候某种视频的格式并不适应某种软件,这时候我们就必须对视频的格式进行转换。

(6)、教师介绍一下豪杰视频通软件。

学生自学一下声音格式的转换。

(7)、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教师请学生演示,对于一些注意点做一下阐述。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新的软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1)、使用会声会影对视频进行滤镜、镜头的过渡、配音和字幕等编辑。

(2)、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特别是一些注意点。

(2)、阐述一下会声会影软件的其他功能。

设计意图:

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习再学习得乐情。

四、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多且难,学生不易掌握,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让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丰富课余生活。

初识Flash动画软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启动Flash的方法,认识Flash的工作界面;

(2)、初步理解动画制作中涉及的基本概念;

(3)、了解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Flash动画源文件,初步理解Flash动画制作的思想和动画制作中的相关概念;

(2)、通过制作“移动的小球”动画,了解Flash动画制作的过程,并从中总结出动画制作的主要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接受和探究新知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简单对象的移动及缩放动画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

(1)、Flash8界面的认识及相关操作;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等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快乐驿站》的节目。

提问:

这个节目好不好看?

同学们知道这是用怎么制作的吗?

(2)、学生回答。

(因为Flash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部分学生对Flash并不陌生)

(3)、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下如何用Flash制作动画。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求知欲。

2、师生互动,自主学习

(1)、教师启动Flash,对Flash的编辑窗口做一下介绍。

包括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控制工具栏、绘图工具栏、辅助选项、图层区、时间轴、面板、场景等。

(2)、教师打开并运行一个Flash动画源文件,分析Flash动画的创建方法,并通过举例重点讲究元件、库、场景、时间轴、图层的概念。

(3)、教师演示制作移动的小球动画的过程。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跟着教师制作移动的小球。

(4)、教师应注意讲清每一个步骤地意义,同时结合实际制作来讲解基本概念,将抽象的概念结合具体的实践操作进行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

(5)、教师以清晰、简明的步骤熟练地重做一遍,同时概括出三大步骤:

第一步,在一段动画的起始帧插入关键帧,在起始帧的场景中编辑对象;第二步,在结束帧中插入关键帧,在结束场景中编辑对象;第三步,选择开始帧,创建补间动画。

(6)、学生根据教师刚才的演示,协作完成动画移动的小球,相互讨论各制作步骤地意义,并概括总结出动画制作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动画原理和计算机动画制作的特点及其一般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动画制作有着较强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同时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学习Flash动画制作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一种创造活动。

3、探究学习,实践操作

(1)、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探究任务:

一是使用铅笔等工具绘制吃蘑菇房子动画场景;二是制作一个移动的汽车Flash动画。

(2)、学生实践操作,遇到问题相互讨论。

(3)、教师巡视,帮助学生,对于共有的问题给与点评。

(4)、教师请学生演示,鼓励学生上台操作。

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操作,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使学生对学习动画制作充满了信心,并有了迫不及待进行实践操作的动机,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4、巩固提高,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课教学内容,点评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请学生说出动画制作的主要步骤。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从网络、电视中看到的生动有趣的动画大都是用Flash动画制作软件而成的,是信息加工后的呈现方式,是信息发布的形式之一。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动画是作者思想的形象表达和知识与智慧的结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求知欲,增强学生技术创新的使命感。

 

动画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学会从网上下载计算机动画的常用方法;

(3)、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会用UleadGIF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2、过程与方法:

借助相关软件将动画分解成一组彼此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动画的原理和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动画的艺术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动画原理的理解。

2、教学难点:

(2)、GIF动画的制作。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学生回答。

(2)、动画片是怎么制作的呢?

学生思考。

(3)、这节课教师就带着同学们学习一下动画的制作,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积极性。

2、自主学习,师生合作

(1)、教师简单介绍一下动画的基本原理、动画的分类以及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

(2)、教师演示GIF动画的下载过程。

(3)、教师提供GIF动画的素材网站。

(4)、学生尝试从这些网站下载GIF动画,师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讲述flash动画的下载过程,学生自学,尝试从老师提供的flash素材库中下载动画。

(6)、教师巡视,给与学生答疑,对于共有的问题,给与点评。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师生合作,增进师生的情感。

3、探究学习,实践操作

(1)、教师布置本节课的实践内容,自学书本141至142页,制作一幅“豹子奔跑”的GIF动画。

(2)、学生自学并尝试制作。

教师巡视,帮助部分后进生。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

4、巩固提高,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请学生叙述GIF动画制作的主要步骤。

设计意图:

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再学习的乐情。

四、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与实践体验,使学生掌握识别和获取动画素材的方法,并懂得在欣赏和获取动画素材时应尊重他人的著作权,在保存动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做好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2、通过学习制作简单的GIF动画,让学生懂得网页中众多的GIF动画也是信息发布的形式之一。

“形状补间”动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学会“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学会创建影片剪辑的方法,理解影片剪辑的意义。

(3)、分析比较“动画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进一步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花儿开放的动画”,了解“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

(2)、通过对比“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分析“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这两种动画制作的区别,提高学生对动画制作的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动画制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掌握动画制作的方法,提高制作动画和欣赏动画的水平。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研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

(1)、创建影片剪辑的方法,理解影片剪辑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花儿开放”的动画,提问,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自主学习

(1)、教师演示,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并参照教材进行制作。

(2)、学生依照教材中文字描述的操作步骤独立操作,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3)、对于共有的问题,教师做集中讲解。

(4)、小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优劣,并推荐出较好的作品。

(5)、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并让学生尝试总结“形状补间”动画的主要步骤。

设计意图:

通过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通过作品评价提高了学生鉴赏能力与审美水平。

3、探究学习,实践操作

(1)、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探究任务:

将动画“旋转的风车”中的风车做成影片剪辑,从元件库中反复将风车元件拖动到场景,并调整其大小和位置,这样就能在场景中方便地加进多个旋转的风车,使画面更为丰富。

(2)、学生实践操作,遇到问题相互讨论。

(3)、教师巡视,帮助学生,对于共有的问题给与点评。

(4)、教师请学生演示,鼓励学生上台操作。

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这一活动,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制作自定主题的Flash动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巩固提高,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课教学内容,点评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请学生说出“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主要步骤。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

“动画补间”动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关键帧、层的意义。

(2)、掌握“动画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学会“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3)、进一步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一个太阳从左向右移动的动画”,了解“动画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

(2)、提高学生对动画制作的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动画制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