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5959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docx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docx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6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六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答案请填在答卷的表格中)

1、如图2所示的是四个同学分别画出的——光从空气斜射如水中的光路图,其中正确表达是()

ABCD

2、在公路旁的医院、学校及政府办公的场所附近都有交警部门设立的“禁鸣标志”,下面的图1所列出的标志中,禁鸣标志是()

ABCD

3、通常说“闻其声,知其人”,这实际上指的是不同人的不同()

A、声调B、响度C、音色D、声源

4、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

A.红、绿、蓝B.红、黄、蓝C.红、绿、紫D.红、黄、绿

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

6、在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7、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8、下列知识框架不正确的是:

9、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角是

A.90°B.0°C.180°D.45°

10、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A.1点20分B.10点20分

C.10点40分D.11点20分

11、下列一定属于噪声的是()

A.音乐厅里演奏的“命运”交响曲B.在家里,几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

C.小明上课回答问题的说话声D.尖钉在铝锅上划出的声音

12、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A.30°B.45°C.60°D.90°

广州市培正中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物理试题答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3、唐诗《夜泊枫桥》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大钟受到撞击,产生而发出的,是通过传到人耳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

14、看右边的简谱,我们唱该段简谱时,音调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15、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

为了揭开这个迷,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

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

1938年前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皮尔斯把一个“声波探知器”放在蝙蝠前面,该仪器能把超声波转变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结果该仪器的里传来了“啪哧,喀嚓…”的声音。

以上实验说明蝙蝠是利用_______(填“眼睛”或“耳朵”)来感知东西的。

渔船上的装置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

我们知道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还有人耳也听不到。

16、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

一是利用___________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____颜色的光,使观众都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7、近视眼的矫正就是要配带一副近视眼镜,近视眼镜实际上是一个透镜,而远视眼则要配带一副通常叫做“”的眼镜,这种眼镜实际上是一个透镜。

18、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m/s.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校医务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2.8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如右图所示,而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距离应为5m,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为_____m。

20、在照相机和摄影机的前面都安装有一个镜头,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凸透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像;照相时,若想使照片上的人大一些,照相机应该离被照的人_____些,同时调节调焦环,将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调______些。

三、作图题(共7分)

21、

(1)在图3中作出物体AB所成的像。

(3分)

(2)完成图4中的光路图。

(2分)

(3)完成图5中的光路图。

(2分)

 

 

四、实验探究题(20分)

22、(2分)我省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

”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她又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

结果表明:

蜜蜂是靠发声的。

23、(12分)在探究声音与频率关系实验中,把尺放在桌面上,使尺的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拔动钢尺,听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尺振动的快慢。

下表是实验记录情况,请你补充表中的空缺:

尺出的长度

尺振动的快慢

音调的高低

第一次

第二次

(1)进行实验时,为了保证两次实验的响度不变,必须保持钢尺的不变。

(2)实验结论:

声音的音调高低和有关。

24、(6分)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五、计算题:

(6分)

25、本校教学楼到学校操场远端距离为510m,假设下课铃的声音能从教学楼学校传到操场远端,那么,下课铃声从教学楼传到操场远端需要多长时间?

 

六、综合能力题:

(每空2分,共8分)

26、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有时,不把它对准电视机,对着墙壁按按钮也能控制电视机,(如右图),说明这种光线也和可见光一样,能发生现象。

小明通过学习,知道“色光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透明物体”,他想知道电视遥控器发射的这种不可见光是否能透过有颜色的透明物体,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那么他需要有图中所示的设备外,另外还需准备一些。

请你说出他的具体做法:

期中考试初二物理参考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B

B

C

A

B

A

D

B

二、9、振动,空气,音色。

10、5,5。

11、耳朵。

海豚。

次声波。

12、漫反射,各种。

13、凹,老花镜,凸。

14、3×108,月亮,排队。

15、2.8m,2.2m。

16、倒立、缩小、实;近,远。

三、

 

四、

18、翅膀,用实验探究问题的做法。

19、

尺出的长度

尺振动的快慢

音调的高低

第一次

第二次

(1)振幅。

(2)振动的快慢。

20、①、C.②、A.③、D.④、E.⑤、远离,变大

五、21、1.5s。

22、红外线,反射。

有颜色的透明物体,做法:

分别用各种有颜色的透明物体包着遥控器,看遥控器是否能控制电视。

23、提出问题:

琴的音调与弦的松紧有关吗?

(1分)

假设猜想:

弦越紧音调越高(1分)

设计实验(按老师猜想设计):

第一次弹拨粗的弦,第二次弹拨细的弦,比较两次弹拨的音调哪次高。

(2分)

根据其他猜想设计实验合理的也给分

24、

(1)镜头(1分)

(2)胶片(1分)(3)近视,凹透镜(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