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97733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docx

毛概复习重点选择题答案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B)。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石出是(C)。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A)。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D)。

D.十五大

5.邓小平理论是(B)。

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D)。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D)。

D.坚持执政为民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C)。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A.发展

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C)。

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说:

“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句话的含义是(ACD)。

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C.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

D.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CD)。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C.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D.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期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是因为(ABCD)。

A.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C.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D.马克思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4.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BCD)。

A.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B.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

C.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5.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主要表现在(ABCD)。

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

B.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

C.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

D.人类进步事业

6.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毛泽东所论述的观点是(ABCD)。

A.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B.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

C.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

D.确立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文化方针

7.邓小平理论之所以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因为它们(BCD)。

B.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

C.在思想基础上是一致的

D.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

8.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指(ABCD)。

A.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历史依据是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D.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9.党的十五大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因为(AC)。

A.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C.邓小平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AC)。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表现在(ABCD)。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2.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

这个战略的基本思想是(CD)。

C.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

D.把发展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13.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ABCD)。

A.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14.科学发展观(ABCD)。

A.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B.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

C.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D.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15.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

这“五个统筹”是(ABCD)。

A.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6.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A.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B.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C.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

D.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B)。

B.毛泽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A)。

A.实事求是

3.邓小平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D)。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4.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最突出的贡献是(C)。

C.把“解放思想”作为思想路线的新范畴

5.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C)。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是(B)。

B.一切从实际出发

7.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D)。

D.它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A)。

A.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9.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

A.创新

10.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B)。

B.理论创新

二、多项选择题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因为(BCD)。

B.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c.它是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D.它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

2.1978年以来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D)。

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之所以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因为(BCD)。

B.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主线

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

4.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这是因为(ABCD)。

A.党的思想路线内在包含了实践标准的内容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D.社会主义是亿万群众的事业

5.以前大多数人认为工人只要有一个壮实的身体,太多的文化知识根本用不上。

但是21世纪初青岛港工人许振超却由一名普通的吊车司机成长为桥吊专家,他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并承担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这些事实体现了新时代工人的新风貌,反映了工人阶级在自身素质建设方面开始由单纯体力型转变为脑体结合型。

许振超的事迹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变化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哪些核心内容?

(BCD)

A.独立自主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不断创新

6.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ABCD)。

A.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B.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C.解放思想D.对中国的实际有深人、透彻的认识和了解

7.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B)。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C.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D.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ABC)。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D.从脱离群众的社会主义中解放出来

9.解放思想就是(BCD)。

A.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B.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C.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D.实事求是

10.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体现了(ABD)。

A.主观和客观相统一B.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C.形式与内容相统D.坚持基本原理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相结合

1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CD)。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C.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创新中(ABCD)。

A.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B.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1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因为(ABC)。

A.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B.它不断汲取和融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

C.它主张理论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并强调理论的实践性

D.它彻底批判了各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是一个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

14.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CD)。

A.体现时代性B.忠于实践性C.把握规律性D.富于创造性

15.坚持与时俱进意味着(ABC)。

A.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B.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要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C.要用理论创新来带动各方面的创新

D.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方法进行修改

16.坚持与时俱进,就一定要(ABCD)。

A.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B.看到《共产党员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

C.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D.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B)。

B.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2.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B)。

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3.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A)。

A.生产力发展

4.由于我国跨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人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邓小平指出:

“现在我们虽说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这说明(C)。

C.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5.1980年5月,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A)。

A.本质

6.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D)。

D.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范畴

7.邓小平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判断(B)。

B.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理想

8.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突出的是(D)。

D.姓“资”姓“社”问题

9.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D)。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梦,实现共同富裕

10.发展之所以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党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前途,归根结底要看(A)。

A.党在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为克服财政经济困难和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需要具备的条件是(BCD)。

B.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

C.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D.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2.中国共产党在初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取得的成果是(AB)。

A.《论十大关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的根本思想

B.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提出许多新方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加强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

3.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是(ABCD)。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单一的苏联模式

B.开始寻找独立自主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探索中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创造性的思考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财富

D.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起了指导作用

4.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BCD)。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的特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巩固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5.探索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中共领导人陈云提出的思想有(ABC)。

A.在工商业经营方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B.在生产计划方面,以国家的计划生产为主体,国家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丰卜充

C.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6.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邓小平同志通过不断探索,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ABD)。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B.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BCD)。

B.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C.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D.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8.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ABCD)。

A.突出生产力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

B.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又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方向

C.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倾向

D.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BCD)。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1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ABC)。

A.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B.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

C.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11.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ABD)。

A.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B.必须以坚持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

D.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12.实现共同富裕是(ACD)。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C.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1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CD)。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14.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是指(AB)。

A.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15.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就揭示了发展与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内在联系,表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ABC)。

A.以发展为己任B.以兴国为目标C.以富民为取向

16.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因为(ABCD)。

A.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B.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C.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D.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出并强调这一理论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在于(C)。

C.使我们在工作中避免犯“右”和“左”的错误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C)。

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D)。

D.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A)。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B)。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从所有制结构看在于(D)。

D.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D)。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9.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的中心内容是(D)。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1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纲领、政治纲领、文化纲领(A)。

A.是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统一

12.我国提出“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D)。

D.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3.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B)。

B.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14.党的十六大指出:

“必须看到,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其中的“很不平衡”是指(B)。

B.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人和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两个基本含义是(AC)。

A.我国已经进人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2.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ABCD)。

A.社会性质B.社会主义发展水平C.社会发展程度D.社会发展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BCD)。

B.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它是由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BC)。

A.不发达不成熟的社会主义B.非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与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并存的社会主义

C.经济、政治制度尚不够完善的社会主义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的总概括是(AD)。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D.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是(ABCD)。

A.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C.是我们防“左”反右,特别是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急躁情绪,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D.是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分歧和困惑,提高人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自觉性的科学指南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任务是(ABCD)。

A.实现经济现代化B.实现经济社会化C.实现国家工业化D.实现经济市场化

8.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AC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改革开放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BCD)。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前提

C.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D.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目标为(BC)。

B.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有(ABD)。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