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98078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艺术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艺术欣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艺术欣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艺术欣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艺术欣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艺术欣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艺术欣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艺术欣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艺术欣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艺术欣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艺术欣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欣赏.docx

《艺术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欣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艺术欣赏.docx

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摹拟试题

 

 

艺术欣赏摹拟试题

(1)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艺术欣赏是人们以        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2.鲁迅说:

“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     而不同。

3.绘画区别于雕塑、建筑等其它造型艺术的特征是其实体的              。

4.如果说19世纪作品类于无标题音乐,给人以轻松、诗意的愉悦,那么19世纪俄国           及一大批描写现实的画家的作品,则以主题深刻、文学性强取胜。

5.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是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及其                。

6.北魏          第8窟的高浮雕“            ”体现了印度艺术和中国艺术的融会。

7.《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            ,根据他参加展览会得到的印象写成的一部独特的              。

8.德国作曲家             集古典音乐精华之大成,被尊为“一代乐圣”。

9.舞剧的结构一般分为“            ”与“             ”两大类别。

10.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是         、             和            。

11.静物摄影可分为观赏性的、         的和           的三类。

12.视觉残留的影象的色彩,往往不是原来的色彩,这种色彩的变化叫            。

13.电影是以银幕上的           与              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

14.         决定着一部影片内容的取舍、结构和节奏的安排,对于观众来说,它就是电影讲故事的一种方式。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该小题的括号里;每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苏轼“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名言表明,美学知识的()是相对的。

A.共同性B.完整性

C.特殊性D.排他性

2.()的花鸟画题材已不限于传统文人的“四君子”等寒窗清供之物,而是将生活现实中的普通物象,特别是将大量农村生活物象收入画幅。

A.徐悲鸿B.齐白石

C.吴昌硕D.潘天寿

3.雕塑艺术大师(),以接近几何体的构成表达极为概括抽象的思想,开辟了现代雕刻的新路。

A.马育B.乌桐

C.米开朗琪罗D.罗丹

4.自()首次使用“交响诗”这一名词,它便成为许多作曲家颇为喜爱的一种音乐体裁。

A.贝多芬B.莫扎特

C.李斯特D.柴可夫斯基

5.()以群体的美,整体的流动线条,造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A.舞剧B.舞蹈诗

C.风情歌舞D,群舞

6.“咬字就如猫抓老鼠,不一下抓死,既要抓住,又要保存活的。

”是()对自己“依字行腔”的形象化说明。

A.梅兰芳B.程砚秋

C.荀慧生D.尚小云

7.()以黑白两极调子来表现现代建筑的美,在我国当代摄影者中独树一帜。

A.郑鸣B.杨晓利

C.丁爱民D.简庆福

8.()是不允许虚构的。

A.歌舞影片B.故事影片

C.美术影片D.新闻纪录影片

9.在各种艺术中,就其文学因素而论,()对情感的表现是比较间接的。

A.音乐与绘画B.写实性绘画与雕塑

C.雕塑与舞蹈D.舞蹈与音乐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的结果填入题后括号内,用“√”表示对,用“X”表示错)

1.熟知的美学知识不能替代心领神会的审美感受,但前者可能增强而不是妨碍审美能力

的提高。

()

2.山西应县释迦塔和上海龙华塔都是楼阁式木塔。

()

3.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和中国油画的统称。

()

4.罗丹的《思想者》塑造了《地狱之门》这件作品里的核心人物,也概括了作者的主要思想。

()

5.旋律是最主要的音乐语言。

()

6.欣赏舞蹈,不仅要有艺术的“眼光”,还要有艺术的“心灵”。

()

7.高腔腔系剧种的主奏乐器为不同形制的板胡。

()

8.全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物体细腻的质感。

()

9.徐悲鸿所书《〈八十七神仙卷〉跋》,自由地以汉隶人行草,刚柔相济,把情感写得淋漓尽致。

()

10.1990年以后,电影由于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

2.简述书法中“神采”与“法度”的关系。

五、分析与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装饰美术的特点及其欣赏方法。

2.试述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的表现手段。

艺术欣赏摹拟试题

(1)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艺术形象

2.读者

3.平面性

4.印象派列宾

5.空间变化

6.云岗石窟鸠摩罗天

7.穆索尔斯基钢琴套曲

8.贝多芬

9.线型结构块状结构

10.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

11.寓意性情节性

12.色幻觉

13.画面声音

14.蒙太奇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

1.C2.B3.A4.C5.D

6.B7.B8.D9.B

说明:

如一小题中选择了一个以上答案,该题不给分。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2.X3.X4.√5.√

6.√7.X8.X9.√10.X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建筑的精神属性可分为三个层次:

最低的层次与物质功能紧密相关,体现为安全感和舒适感;中间的层次体现为美观,重在“悦目”;最高层次则要求创造出某种情绪氛围,表现出一种有倾向性的情绪,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撼人的心灵,重在“赏心”。

(3分)所有这三个层次,都可以纳入广义的“建筑艺术”范畴,但对不同的建筑来说,有的只具有第一层次,更多的上升到第二个层次,只有为数甚少的建筑才同时拥有这三个层次的意义。

(2分)

(参见《艺术赏析概要》第15页)

2.“神采”指书法作品所显现的一种精神气韵,它贵在“天趣”,即能自然流露出书法家的情感,“既雕既琢,复归于璞”,达到一种很高的审美境界。

(1分)但书法中的“神采”都是凭借布白、结构、用笔,按照美的规律,遵循一定形式法则来表现的。

因此“神采”的表现离不开一定的“法度”。

(2分)各种不同的书体均有各自的法度,它们都是书法家美的创造的经验总结。

(1分)我们可以通过赏析书法作品的用笔、结构、布白诸方面,更深刻了解书法家的创造,进而以最能表现情思、意蕴的地方去发现作品之美。

(1分)

(参见《艺术赏析概要》第86、87页)

五、分析与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说明:

(1)参见《艺术赏析概要》第68、?

5页,及音像教材的有关内容。

(2)要求通过举例分析说明:

和实用美术相比,装饰美术更具有艺术意味,主要是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来“供人们欣赏”。

其艺术效果和创作过程,要通过材料性能和技术条件来完成,并且往往高度地表现了技术,将工与艺相互融会成统一的整体。

(8分)对装饰美术的欣赏,应根据不同的种类采取不同的方法。

但总起来说,是看其是否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通过高超的技术处理,将工与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既富于情趣,又具有鲜明形式感的艺术形象。

(12分)(3)如举例恰切,分析中肯,或有所发现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予高分。

2.说明:

(1)参见《艺术赏析概要》第154至159页,及音像教材的有关内容。

(2)要求归纳回答:

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属于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是演员的表演艺术。

因此,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主要便是指演员表演艺术的表现手段。

(2分)而演员塑造舞台形象的基本手段则是“动作”——具有双重本性的“动作”:

既能摹仿和再现人的行动,又能揭示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内容。

演员正是藉助“动作”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6分)首先是“形体动作”,亦即外部动作,指有具体、丰富的心理内涵的人的形体活动;观众正是通过一个个形体动作深入主体的内心世界,洞察其心灵的隐秘。

(4分)其次是“言语动作”,亦即“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

它们对揭示人物内心的隐秘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对话”除蕴涵着丰富的潜台词外,作为人物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还要求每个人物的对话对对方须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冲击力。

(4分)再其次是“静止动作”,即在演出过程中,根据剧本有意安排人物沉默不语、静止不动的一瞬间,但其内心却往往翻腾着思想、感情的浪涛,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使观众自然想象到此时比语言的直接表达还更多的心理活动内容。

(4分)(3)学生的回答如在某一方面有独到见解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予高分,亦可打破上述评分比例的规定。

 

艺术欣赏摹拟试题

(2)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建筑拥有不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它的表现性和         使它可以超脱于具体物象的束缚而拥有巨大的涵括力量。

2.罗马圣彼得教堂是           盛期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3.北京城艺术构思的主导思想是通过严整规则的构图来体现             的至高无上。

4.绘画区别于雕塑、建筑等其它造型艺术的特征是其实体的                  。

5.西方古典绘画的美学倾向是             与              。

6.“马一角,夏半边”指的是南宋         与          山水画的独特构图方式。

7.江苏宜兴          茶具,有“世界茶具称为首”的美誉。

8.我国学术界一般以商周青铜器作为            文化的代表。

9.用蚌壳作为镶嵌装饰,是            漆器工艺的一种非常流行的手法。

10.继《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之后,《             》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11.在          的画论、诗论、题跋中显示了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追求不俗的个性。

12.音乐是         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表现的艺术,            的艺术。

13.交响音乐中在真正的再现部出现之前,要再现的音乐主题先在其他调性上出现,叫做              。

14.舞台表演性舞蹈可分为             与             两大类别。

15.                  是戏剧作品的中心问题。

16.鉴赏导演艺术一般可以从         与          两个方面作出判断。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该小题的括号里;每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是表现性艺术的典型代表,

A.绘画与戏剧B.戏剧与电影

C.电影与建筑D.建筑与音乐

2.()是理性抽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

A.蒙德里安B.康定斯基

C.毕加索D.凡·高

3.“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是人们对我国()的赞誉。

A.陶器B.玉器

C.瓷器D.玻璃器皿

4.有学者认为,研究西方艺术的发展,往往以建筑作为骨干;而研究中国艺术风格的发展,则需以()那里寻找其渊源。

A.绘画B.书法

C.雕塑D.戏曲

5.场面是一部()作品的基本单位。

A.电影B.舞蹈

C.戏曲D.戏剧

6.一般认为,贝多芬的顶峰之作是(),

A.《第九(合唱)交响曲》B.《第三(英雄)交响曲》

C.《第六(田园)交响曲》D.《第五(命运)交响曲》

7.《雀之灵》与《残春》都是()。

A.双人舞B.独舞

C.三人舞D.群舞

8.欣赏电影归根结底是在欣赏()。

A.电影的综合艺术B.电影的表演艺术

C.电影的摄影艺术D.电影的导演艺术

9.()是观众欣赏戏剧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

A.丰富性B.情节曲折

C.真实感D.感染力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的结果填入题后括号内,用“√”表示对,用“X”表示错)

1.欧洲园林被尊为“世界园林之母”。

()

2.工笔重彩画是用熟宣纸创作的。

()

3.乌桐的《伏尔泰像》是市民反侵略的象征。

()

4.对实用美术的欣赏首先要看它的使用功能。

()

5.笛、长笛、短笛、管子都是民族乐器。

()

6.既有形可见,又流动持续,这便是舞与诗、乐的主要区别。

()

7.戏剧的“动作”具有双重本性——对人的行动的摹仿性和对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的揭示性。

()

8.抓拍的成功在于对事件本身的深刻理解和反应的高度敏捷。

()

9.普通银幕电影的画幅形式--1:

1.33的长方形,是最符合人们视觉习惯的一种比例。

()

10.书法艺术是在点画的运动变化中达到统一,构成一种造型运动的美。

()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我国古代雕塑中方圆结合的特点。

2.为什么欣赏人像摄影要特别注意人物的眼神?

五、分析与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试以你熟悉的一件作品加以说明。

2.举例说明戏曲虚拟性表演的特点及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艺术欣赏摹拟试题

(2)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抽象性

2.文艺复兴

3.皇权

4.平面性

5.典雅和谐

6.马远夏圭

7.紫砂陶

8.青铜

9.周代

10.兰亭集序祭侄文稿

11.黄庭坚

12.声音再创造

13.假再现

14.舞剧舞蹈

15.戏剧情境

16.完整个性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

1.D2.A3.C4.B5.D

6.A7.B8.D9.C

说明:

如一小题中选择了一个以上答案,该题不给分。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X2.√3.X4.√5.X

6.√7.√8.√9.√10.√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我国古代雕塑中方和圆的造型不仅属于审美的范畴,而且渗透了一定的哲学观念,和人们对宇宙万物总规律的理解和感悟。

(1分)古以为天圆地方;方者为刚,圆者为柔;方者为静,圆者为动。

(1分)因此方圆结合便寓意着阴阳互生、动静相和、刚柔相济,在造型上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1分)在雕刻的方圆结合中,希腊是以圆为主,而我国则是以方为主,故显得更为严峻、稳重和开阔,透露出作为幅员辽阔的中央帝国的信心和稳定感。

(2分)

(参见《艺术赏析概要》第55、56页)

2.人像摄影以表现个别的、具体的人物为内容,通过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精神气质来揭示丰富的生活。

(1分)人的眼睛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晴雨表,人物的眼神会自然流露出他的喜怒哀乐和内心的韵律。

(2分)因此我们在欣赏人像摄影时应特别注重人物的眼神,透过眼神去发现和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

(2分)

(参见《艺术赏析概要》第188页)

五、分析与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说明:

(1)参见《艺术赏析概要》第11、12页,及音像教材的有关内容。

(2)要求结合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指出:

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始终离不开具体形象和情感体验;而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

(10分)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欣赏者的个性、性格、趣味、爱好等,常常促使他对某种艺术风格、形式的偏爱,同时也常常左右其主观评价;而艺术批评虽然也带有个性,但它相对来说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体现出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

(10分)(3)如举例说明恰当,个人理解与感受深刻,可酌情给予高分。

2.说明:

(1)参见《艺术赏析概要》第167、168页,及音像教材的有关内容。

(2)要求举例分析说明:

戏曲的虚拟性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特点。

它以追求神似来反映生活的真实,即由演员在想象中进行拟形创造,并调动观众的想象力,使其得到观众的理解与认可,在演员与观众的意象交流中,完成反映生活的任务。

(8分)戏曲虚拟性表演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首先在于它打破了西方戏剧“三一律”的结构形式,赋予舞台时间、空间以极大自由,完全由人物的表演来决定舞台时空的变换,从而将有限的舞台从时空上无限地扩展开去,使戏曲得以自由地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

(6分)其次是它能生动形象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细节,用略形传神之法将剧中人物的行动、心理、所处环境一一介绍出来。

这种形象创造的虚拟,能调动观众思维的幻觉,使观众似见到了有形的存在物,从而在意象中获得了艺术上的美的享受。

(6分)(3)学生如在某一方面有独到见解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予高分,亦可打破上述评分比例的规定。

艺术欣赏摹拟试题(3)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艺术欣赏是人们以           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2.          说:

“有一千个《红楼梦》的读者,他们心中就有一千个王熙凤或别的人物。

3.建筑拥有不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它的表现性和           使它可以超脱于具体的束缚而拥有巨大的涵括力量。

4.紫禁城沿中轴线可分为三大段,其            是宫殿区乃至整个北京城的核心和高潮。

5.绘画区别于雕塑、建筑等其它造型艺术的特征是其实体的              。

6.在西方艺术史上,常用             这个词来概括17世纪绘画的时代特征。

7.在雕塑的方圆结合中,我国往往以方为主,而             则往往以圆为主。

8.湖北武当山的环境艺术将山岳、河流、建筑、雕塑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            作为最后的点睛之笔。

9.工艺美术可分为        和        两大类。

10.如刺绣以产地命名,我国最著名的有苏绣、      、       、粤绣等。

11.《海燕》是作曲家           “读高尔基同名散文诗有感”而写的声乐协奏曲。

12.交响音乐中在真正的再现部出现之前,要再现的音乐主题先在其他调性上出现,叫做            。

 

13.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特色,可以用题材新、立意新、       和舞蹈新来概括。

14.            的基本特征,可用“内在激情有形可见的动作流”来概括。

15.在戏剧艺术中,“动作”具有双重本性:

对人的行动的            性和对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内容的             性。

16.据不完全统计,布及全国的戏曲剧种有           多个。

17.              是指画面上有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18.               照片具有写意的特征,它不注重笔墨的工细,而追求神韵的表达。

19.一部戏剧的基本单位是                   。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该小题的括号里,每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在各种艺术中,就其文学性因素而论,()对情感的表现是比较间接的。

A.音乐与绘画B.写实性绘画与雕塑

C.雕塑与舞蹈D.舞蹈与音乐

2.欧洲中世纪哥特教堂体现了()。

A.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B.人对柔美的追求

C.人和大自然的亲切融合D.神权在生活中的绝对地位

3.()充分体现了印度艺术和中国艺术的融会。

A.山西平遥双林寺韦驮像

B.敦煌盛唐彩塑菩萨

C.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D.云岗石窟第8窟的高浮雕“鸠摩罗天”

4.我国古代漆器工艺的高峰是在()。

A.汉代B.周代

C.秦代D.唐代

5.一般认为,贝多芬的顶峰之作是()。

A.《第九(合唱)交响曲》B.《第三(英雄)交响曲》

C.《第六(田园)交响曲》D.《第五(命运)交响曲》

6.《雀之灵》与《残春》都是()。

 

A.双人舞B.独舞

C.三人舞D.群舞

7.()是构成戏剧欣赏的基本特征,也是戏剧艺术特有的魅力之所在。

A.观众与导演之间的现场直接交流

B.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现场直接交流

C.观众之间的现场相互影响

D.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现场直接交流,观众之间的现场相互影响

8.()这两出京剧的表演都以武打取胜。

A.《二进宫》与《柜中缘》B.《辕门斩子》与《十八罗汉斗悟空》

C.《四进士》与《三岔口》D.《雁荡山》与《火烧裴元庆》

9.尤金·史密斯的摄影名作《到森林里去》是从()拍摄的。

A.正面角度B.背面角度

C.仰角D.俯角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的结果填入题后括号内,用“√”表示对,用“X”表示错) 

1.小说中拙劣的插图还不如没有的好,因为它妨碍读者深入体会小说中人物的基本特征。

()

2.重在“悦目”,是建筑的精神属性的最高层次的要求。

() 

3.“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和中国油画的统称。

() 

4.乌桐的《伏尔泰像》是市民反侵略的象征。

() 

5.西周前期的作品利簋是装用品的器物。

() 

6.旋律是最主要的音乐语言。

() 

7.既有形可见,又流动持续,这便是舞与诗、乐的主要区别。

() 

8.旁白是旁白者与其他人物对话之间插入的自语。

() 

9.高腔腔系剧种的主奏乐器为不同形制的板胡。

() 

10.抓拍的成功在于对事件本身的深刻理解和反应的高度敏捷。

()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绘画艺术的语言有哪些?

怎样借助它们去欣赏具体作品?

2.构成戏曲流派的核心是什么?

五、分析与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析颜真卿《祭侄文稿》在书法上独特的审美价值。

2.为什么说电影艺术的基本语言是画面和声音,试以画面和声音的配合来分析你所喜欢的电影片段。

艺术欣赏摹拟试题(3)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艺术形象2.王朝闻

3.抽象性4.中段

5.平面性6.巴洛克

7.希腊8.雕塑

9.装饰美术实用美术(两答案位置可以互换)

10.湘绣蜀绣(两答案位置可以互换)

11.秦咏诚12.假再现

13.构思新14.舞蹈艺术语言

15.慕仿揭示 

16.三百一十

17.影调18.剪影

19.场面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

1.B2.D3.D4.A5.A

6.B7.D8.D9.B

说明:

如一小题中选择了一个以上答案,该题不给分。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2.X3.X4.X5.X

6.√7.√8.√9.X10.√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绘画艺术的语言主要有线条、形体、色彩,此外还有色调、动感、笔触、体量感等。

(2分)这些语言在描绘形象和表现画家情感方面均有其特殊功效,(1分)如线条在西画中用以把握实体感觉,在中国画里则用以暗示物象的骨格、气势与动向;形体除表现具体物象的形貌外,还表现它所暗示的情感倾向;色彩的冷暖和丰富性给人以多种联想,画家正是利用线条的韵律、形体的写实性和象征性的融合,以及“色彩关系”的变化来赋予作品丰富的内涵,我们则可以借助它们来解读作品,深入领略画作的寓意,并展开自己的想象,进入“再创造”的欣赏佳境。

(2分)(参见《艺术赏析概要》第39、40页)

2.构成戏曲流派的核心,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根据自己对剧中人物和情节发展的独特体验,结合自身的表演特长加以表现所形成的具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