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98197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4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docx

军事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军委直属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百科名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徽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简称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大,是一所直属中央军委培养国防科学技术人才副大军区级综合类最高学府。

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并获中央特殊专项资金的全国顶尖名校。

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

学校按照理工结合,以工为主,文、管、军、经、哲多学科相互渗透,口径宽、适应性强、军队和国防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思路,长期不懈地致力于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总体层次高、紧跟高科技最新发展、适应未来要求的一流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主页:

学校名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外文名称:

NationalUniversityofDefenseTechnology

简称:

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大

创办时间:

1953年

类别:

解放军军事院校、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类型:

军事

主管部门:

中央军委

学校属性:

211工程,985工程

现任校长:

杨学军

知名校友:

张育林、杨学军

所属地区:

湖南长沙

主要院系:

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理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国家重点学科:

9个

硕士点:

112个

博士点:

69个

院士:

5人

实验室:

3个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

1个国家“863”高技术重点实验室

目标定位:

中国军队特色、国际一流大学

目录

学校简介

教学层次

师资力量

学校医院

历史沿革

哈军工时期

军事工程学院时期

哈尔滨工程学院时期

长沙工学院时期

国防科技大学时期

学院设置

科研成果

科研机构

科研方向

学校地址

近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学校简介

教学层次

师资力量

学校医院

历史沿革

哈军工时期

军事工程学院时期

哈尔滨工程学院时期

长沙工学院时期

国防科技大学时期

学院设置

科研成果

科研机构

科研方向

学校地址

近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

国防科技大学是国防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下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列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建设[1]。

该学校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

1959年3月22日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军事工程学院的主体迁至湖南省长沙市,改名为长沙工学院,隶属于国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

船舶专业留至当地,成立哈尔滨船舶学院。

1984年,学校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教育部批准首批成立研究生院,1978年,长沙工学院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回归军队序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该学校坐落在古城长沙,占地总面积6200余亩,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

该学校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军事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大学[1]。

该学校现有10个学院,下设40多个系、所、实验室,其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1]。

以10个国家重点学科为代表的部分学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

在2007-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统科学、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6个学科进入前5名[1]。

该校有3个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863”高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和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实验室。

新建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图书馆藏书200多万册,中外期刊4000多种,并建立了全套“美国政府四大科技报告”检索系统。

该校计算机网络分别与国家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和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互联。

全军军事训练信息中南中心设在国防科技大学,由学校承建和管理。

全校教职员工均可方便地使用网络。

该学校有教学科研人员近2000人,其中教授300余人。

现有在读学生1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8400余人,研究生5600余人。

该学校设有25个本科专业、112个硕士点、69个博士点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学术往来,与20余所知名高校签有合作协议。

每年来该校讲学、学术交流的外国学者达数百人次,每年因公派出参加国际会议、访问进修、学术交流和出国留学的人员700余人次。

[1]​

教学层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景观(26张)

该学校按照理工结合,以工为主,文、管、军、经、哲多学科相互渗透,口径宽、适应性强、军队和国防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思路,长期不懈地致力于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总体层次高、紧跟高科技最新发展、适应未来要求的一流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设有31个本科专业、112个硕士点、69个博士点、11个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军队“2110”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15个湖南省重点学科和5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可按一级学科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生。

[2]​

师资力量

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在岗博士生导师200余人,硕士生导师800余人,1000余名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近400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9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校经常派出教师和研究生出国考察、学习和参加国际性学术活动,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授、学者有良好的学术交往,还聘有外籍教师长期在校任教。

学校按照“面向军队,面向国防、立足前沿、突出重点、加速转化”的科研方针,在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以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天河”千亿万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低速磁浮列车、高性能路由器等为代表的4000多项成果,荣获国家、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450多项。

科研经费总额和人均科研经费均居全国高校前列。

[2]​

学校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大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大医院是省、市、区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是军队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实习基地。

该医院创建于1953年,建院50多年,现已建设成为一所学科设置较为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诊疗环境舒适,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的军队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国防科大医院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建成了门急诊自助挂号系统、检验信息系统、医学影像通信系统等,建立了高速、高效、安全的医疗信息中心。

[3]​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哈军工时期

1952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批准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8张)

1952年6月3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致函苏联政府部长会议副主席布尔加宁,请按5个系的规模为军事工程学院派遣专家、顾问。

1952年7月11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签发命令,任命陈赓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1952年8月22日,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

1952年9月16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批准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临时党委。

1952年11月24日,中央军委批准学院请调教授的报告。

中央军委向全军下达“为军事工程学院抽调300名助教及1000名学员的指示”。

1952年11月26日,该学院向中央军委呈报校舍建筑初步计划。

1952年12月15日,中央军委批准学院成立建筑委员会。

[4]​

1953年1月30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批准成立中共军事工程学院委员会。

1953年2月21日,中央军委命令:

军事工程学院隶属中央军委各总部直接领导。

学院下设6个部,5个系,22个专科,24个本科生专业。

1953年2月28日,该学院党委作出《关于执行教育任务中几个主要问题的决定》。

1953年5月13日,苏联顾问团到达学院。

1953年5月15日,毛泽东批示,该学院每年毕业学员以800人为限度。

1953年8月6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视察学院。

1953年8月26日,毛泽东为该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学员开学颁发《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训词》,为学院题写《工学》报名。

[4]​

军事工程学院时期

(1953.9.1~1966.3.31)

1953年9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景观

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

副总参谋长张宗逊代表中央军委参加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大会。

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贺龙、刘伯承、罗荣桓等中央军委首长为学院题词。

1953年9月5日,该学院颁布《军事工程学院教学过程组织基本条例》。

1953年10月5日,该学院在新生大队基础上成立预科。

1953年10月31日,“军事工程学院教育工作者协会”成立。

[4]​

1954年1月28日,该学院召开首届教学方法研究会,于30日结束。

1954年2月28日,中央军委任命刘居英为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

1954年2月该学院制定《成绩优良的专科、学员班及优等生的标准及奖励办法》。

1954年10月30日,贺龙副总理召集军委各总部及各特种兵领导开会,研究支援军事工程学院师资问题。

1954年11月4日,该学院成立教材编审委员会。

1954年11月19日,该学院成立教学方法指导委员会。

1954年11月20日,第一座1.5米开口单回路式风洞建成,试车成功。

1954年12月2日,该学院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

1954年12月13日,中央军委任命刘有光为军事工程学院副政治委员。

[4]​

1955年1月31日,该学院召开第二届教学方法研究会。

1955年4月该学院颁布《专业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基本条例》。

1955年6月10日,该学院颁布《军事工程学院科学研究工作条例》。

1955年7月21日,全院开始历时15个月的“肃反”运动。

1955年7月学院颁布《专业教授会实验室条例》。

1955年9月1日,中央军委批准,学院学制改为五年。

1955年9月27日,周恩来签署命令,授予刘居英、刘有光、唐铎、贺振新、唐凯少将军衔。

1955年9月该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科学教育部制定《研究生班暂行条例(草案)》。

1955年11月越南人民军武元甲大将来院参观。

1955年12月2日,中央军委批准,成立院长咨询机构——院务委员会。

[4]​

1956年2月29日至3月1日,该学院召开第一届科学研究会议。

1956年3月26日至4月3日,该学院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动员向科学进军。

1956年3月该学院颁布《部队见习的组织和实施条例(草案)》。

1956年4月1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保卫副相金雄大将来院参观。

1956年4月21日,该学院颁布《科学研究奖励暂行办法》《科研工作对外联系暂行办法》《稿酬暂行办法》。

1956年5月10日,该学院召开中共军事工程学院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于25日结束。

1956年5月该学院颁布《军事工程学院学员军事科学技术协会条例》。

1956年11月16日,该学院成立国家考试委员会,颁布《国家考试组织与实施条例》。

1956年12月3日,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张宗逊、彭绍辉率领国防部检查团来院检查工作。

1957年2月6日,该学院召开第二届科学技术研究会。

1957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元帅视察学院。

1957年5月2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总参谋长黄克诚大将来院视察。

1957年6月4日,军事工程学院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

1957年6月29日,该学院召开“反击右派分子猖狂进攻”动员大会。

1957年6月周恩来批准,刘居英率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参观团访问苏联、波兰、捷克三国军事工程院校。

1957年8月1日,学院召开颁发勋章、奖章、纪念章大会。

1957年8月24日,副总参谋长张宗逊上将和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来院检查工作。

1957年8月26日至9月17日,全院人员参加松花江江堤防洪抢险。

1957年9月粟裕大将来院视察。

1957年12月28日,该学院召开干部大会,动员军官家属还乡生产和干部“上山下乡”。

1958年3月26日,该学院举行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

国防部副部长李达上将代表中央军委、各总部领导机关参加大会。

1958年5月1日周恩来任命谢有法为军事工程学院政治委员。

1958年5月学院派出第一批留学生到苏联攻读副博士学位。

1958年7月军械部军械科学研究所迁来学院,辖属于炮兵工程系。

1958年8月1日该学院第一批科研成果在北京展出,党、国家、军队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伯渠、彭德怀、刘伯承、叶剑英、陈毅、林彪、粟裕、黄克诚及各总部、各军兵种负责人前往参观。

1958年8月13日至11月28日,该学院党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1958年8月31日,贺孝先教员研制成功“无机粘接陶瓷车刀”,荣立二等功。

1958年8月该学院接收第一批越南留学生。

1958年9月1日,彭德怀第二次视察该学院。

1958年9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视察该学院。

1958年9月29日,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来该院检查工作。

1958年9月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东风113”方案审定会。

随后,成立“东风113”试制领导小组。

1958年10月1日,电子数字计算机(901)研制成功。

1958年11月5日,许光达大将来该院检查工作。

1958年12月12日,学院颁布《军事工程学院教学改革方案(草案)》。

1958年12月周恩来、贺龙、陈毅、罗荣桓参观海军工程系在北京举办的科研成果展览。

1959年1月23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来该院参观。

1959年2月15日,该学院成立导弹工程系。

1959年4月在全军第一届运动会上,空军工程系三名学员获两项航空模型冠军,打破一项世界纪录。

在全国第一届运动会上空军工程系学员打破一项航空模型世界纪录,海军工程系学员打破一项航海模型全国纪录。

1959年9月中央军委批准,该学院的学制延长为五年半,少数专业延长至六年。

取消一年的预科教育。

1959年10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建国十周年观礼代表团400余人参观该学院。

1959年11月19日,陈赓向中央军委提出该学院分建、改建的建议。

1959年12月23日,周恩来视察该学院。

1959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决定,将炮兵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兵工程系分出,分别组建各兵种的工程学院。

[4]​

1960年5月4日召开第二次党代表大会。

1960年6月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成立炮兵工程学院,并成立原子化学防护系。

1960年7月15日,动员深入进行教学改革。

1960年8月3日,总政治部批准成立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

1960年8月15日,苏联政府毁约,撤走全部在该学院工作的苏联专家。

1960年11月15日,中央军委副主席贺龙元帅,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刘亚楼、杨成武、杨勇、王平上将,萧向荣中将等视察该学院。

[4]​

1961年5月装甲兵工程系迁往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

1961年6月工兵工程系迁往西安,成立工程兵工程学院。

1961年7月5日,中央军委第94次办公会议作出将军事工程学院的教学业务工作归国防科委领导等决定。

1961年7月24日,周恩来签署命令,任命刘居英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1961年11月2日,党委召开党的教学工作会议和教学代表会议,学习贯彻《科学十四条》和《高教六十条》,会议于16日结束。

1961年12月24日,中央军委任命李懋之为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子明为军事工程学院副政治委员。

[4]​

1962年1月10日,刘居英、谢有法命令,公布《关于保证学员学习时间的规定》和《关于保证教师业务时间的规定》。

1962年1月20日,总政治部同意将教师不含政治、军事教员职务名称改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不再称主任教员、教员。

1962年2月19日,颁布《军事工程学院教学工作条例(草案)》。

1962年5月18日,召开招生工作会议,根据周恩来批示,该学院招生不再实行组织保送,一律参加全国统考,择优录取。

会议于23日结束。

1962年5月26日,中央军委任命李开湘为军事工程学院副政治委员。

1962年6月18日,周恩来第二次视察该学院。

1962年6月学院专业由64个调整为45个,同时修订教学大纲,学制分五年、六年两种。

1962年7月8日,国防科委副主任钟赤兵来院检查工作。

1962年12月15日,学院举行第三届学术报告会。

1962年12月罗瑞卿大将在军委办公会议上向刘居英传达叶剑英、陈毅、罗荣桓、刘伯承四位元帅对该学院的指示。

[4]​

1963年1月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上将来该院检查工作。

1963年6月18日,陈毅元帅视察该学院。

1963年9月1日,庆祝建院十周年。

三总部首长张爱萍、李聚奎、徐立清来该院参加庆祝活动。

1963年9月2日,举行第四届学术报告会。

1963年10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真视察该学院。

开展学习59—111班,树立良好班风活动。

1963年12月25日,成立院党委的教学咨询机构——教学委员会。

1964年2月21日,学院党委下达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指示,并树立了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先进典型——张金槐。

1964年4月9日教学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毛泽东1964年春节指示和国防科委第三次院校工作会议精神,会议于29日结束。

1964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来校视察。

1964年7月24日,罗瑞卿大将来校视察。

1964年7月25日,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检查工作。

1964年7月31日,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视察该学院。

1964年8月4日,召开第三次党代表大会。

1964年8月叶剑英元帅来校视察。

1964年9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刘伯承元帅来校视察。

1964年10月8日根据毛泽东同60级学员毛远新谈话和总政治部的指示,学院党委决定分批分期组织师生员工到农村参加“社教”运动。

[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965年5月5日,中央军委决定,军事工程学院划归国防科委建制领导。

1965年5月15日,撤销保证教师业务工作时间和学员学习时间的“两道命令”。

1965年8月17日,毛泽东批转《关于军事工程学院第一批参加农村社教运动的报告》。

1965年9月21日,学院党委制定“三段教学,四至五年”的教改方案。

专业由45个调整为33个。

1965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关于军事工程学院等三所院校改变管理体制的报告》。

从1966年1月1日起三所院校改为地方体制,仍归国防科委领导。

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

1965年12月19日中央军委通知,经周恩来同意,学院改制可推迟到1966年4月1日起执行。

1966年2月11日,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下达指示:

学院的教改设想方案,可以进行试验,不论阶段如何划分,但要保证有3年时间学习基础课,1年时间学习专业课,绝不能因此降低学院的教学质量。

1966年3月29日,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下达哈尔滨工程学院戈果等52名干部的任职命令。

1966年3月国防科委通知,刘居英留任哈尔滨工程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张文峰、曹鹤荪任副院长,卓明、贺达任党委副书记,由他们主持学院工作,等待国务院的正式任命。

[4]​

哈尔滨工程学院时期

1966年4月11日学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部署改制后的工作,会议于22日结束。

1966年4月电子计算机系成立。

1966年5月11日,根据黑龙江省委的部署,召开“文化大革命”誓师动员大会,成立“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

1966年7月22日,任允中率黑龙江省省委工作队进驻学院。

1967年1月31日,“军工红色造反者联合接管委员会”夺取院、系两级党政大权。

1967年2月18日,“军工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成立。

1967年6月1日经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军工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革命委员会”。

1967年6月该学院研制生产的“441B—Ⅲ中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交付国防科委第20、21、31试验训练基地使用。

1968年3月开始“清理阶级队伍”。

1968年8月29日,黑龙江省革委会派出“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该学院。

1968年11月15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文件规定,对毕业生进行分配。

1968年12月研制的“核动力潜艇水声通讯识别机”交付海军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1969年8月根据黑龙江省革委会的通知,该学院736名干部参加“赴边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1969年12月4日,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传达中央军委指示:

决定该学院内迁到三线去办学校。

偏重军工到长沙。

1969年12月20日,国防科委传达中央军委指示:

根据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和实行三结合的原则,一批院校要分建。

经国防科委和各总部、军兵种协商后决定:

学院主体(院直领导机关、4个系及基层单位)内迁到长沙;航空工程系迁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原子工程系迁往四川省重庆市北碚,组建重庆工业大学;舰船工程系留哈尔滨,改名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风洞实验室,改名风洞研究所。

1970年1月29日,国防科委传达国务院、中央军委通知:

自2月15日起,哈尔滨工程学院归七机部领导。

1970年3月1日,国防科委派出调研组进入该学院,主持分建和搬迁工作。

1970年5月2日,中央军委批复,长沙工程兵学院营房移交给国防科委。

1970年5月4日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批复国防科委的报告,同意哈尔滨工程学院营房移交给沈阳军区。

[4]​

长沙工学院时期

1970年6月1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哈尔滨工程学院内迁长沙,改名长沙工学院,归广州军区领导。

[5]​

1970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学院由湖南省革委会、省军区和国务院七机部实行双重领导。

1970年10月教职工开始分4批内迁长沙。

1970年11月8日,广州军区批复,舟桥84团的营房移交长沙工学院使用。

[5]​

1970年11月14日,广州军区派工作组全面领导该学院工作,工作组组长韩凯亚,副组长丁原昌。

1970年12月3日,经广州军区批准,启用“长沙工学院”公章。

1970年12月根据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指示,哈尔滨工程学院64万多平方米校舍、近10万件营具全部移交黑龙江省军区。

1971年9月26日至11月22日,召开干部会议,传达《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记要》。

1971年12月3日,国务院业务组和军委办公会议批准,长沙工学院的任务,主要为七机部培养技术人员,同时兼顾国防科委直属研究院、基地和第二炮兵、湖南地区的需要。

学院设3个大队(系)、8个专业、一个研究所、5个研究室、2个工厂。

[4]​

1972年4月8日,“文化大革命”中该学院招收的第一期短学制大学生开学。

1972年4月11日,经中共湖南省委批准,成立长沙工学院临时党委。

1972年11月13日,临时党委向毛主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呈送关于请求恢复或重建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

[4]​

1973年5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