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98502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docx

珠海市中考物理成绩分析报告

2011年珠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室物理科

2011年中考物理学科总体情况与2010年相当,物理学科参考人数为20307人,均分61.09,标准差25.21,与其它中考学科相比难度最大,但和去年相比,依然保持了较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试题突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核,无偏题怪题,整卷难度较好,大部分试题命制水平较高,试题很好地体现了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导向性,基本得到了初中物理教师尤其是中考阅卷教师的肯定。

一、试题分析

(一)从预期目标看,2011年的物理中考试题难度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二卷难度与2010年基本持平(2010年二卷难度0.56)。

附:

2011年广东省物理中考试题第二卷难度系数统计表第二卷

题号

8—11

12—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第二卷

难度

0.69

0.45

0.66

0.70

0.57

0.58

0.60

0.54

0.59

0.44

0.46

0.58

(二)试题内容的科学性

总体看试题没有出现明显的科学性问题,内容结构统计如下:

1、题型结构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

综合能力题

合计

小题数

7

7

3

3

2

3

24

分值

21

21

7

20

13

18

100

百分率

21%

21%

7%

20%

13%

18%

100%

与去年的分值结构完全一样,体现了作为全省命题的稳定性,从多年的实践中证明这种分值结构还是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有利于对初中学生的各种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查。

2、知识点分布

题号

题型

主题

知识板块

知识点

分值

1

选择题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

2

选择题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惯性

3

3

选择题

能量

电学

电路和连接

3

4

选择题

物质

光学

光的折射

3

5

选择题

物质

力学

噪声的防治

3

6

选择题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二力平衡

3

7

选择题

能量

电学

滑动变阻器和欧姆定律

3

8

填空题

物质

信息、能源与材料

导电性

1

物质

信息、能源与材料

认识超导体

1

物质

信息、能源与材料

超导材料的应用

1

9

填空题

物质

信息、能源与材料

核能

1

物质

信息、能源与材料

链式反应

1

物质

热学

热值有关的计算

1

10

填空题

物质

热学

晶体和非晶体

3

11

填空题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功的计算,速度的计算

3

12

填空题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浮力和密度有关的计算

3

13

填空题

物质

光学

凸透镜成像

3

14

填空题

能量

电学

欧姆定律及其简单计算

3

15

作图题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力的示意图

2

物质

光学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

能量

电学

家庭电路的连接

3

16

实验题

物质

热学

温度计的使用的读数

2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秒表和长度的读数

2

能量

电学

电流表与电压表的连接

2

17

实验题

物质

力学

天平的调节

1

物质

力学

测量液体的密度

3

物质

力学

测量液体的密度

3

18

实验题

能量

电学

电磁感应

2

能量

电学

电磁感应

4

能量

电学

电磁感应

1

19

计算题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机械效率

2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机械效率

2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机械效率

2

20

计算题

能量

电学

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计算

3

能量

电学

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计算

2

能量

电学

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计算

2

21

综合能力题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压力的作用效果

1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压力的作用效果

2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压力的作用效果

1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压力的作用效果

2

22

综合能力题

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学

浮沉条件

1

物质

热学

物质的传热性

2

能量

热学

热量的计算

1

能量

热学

热量的计算

2

23

综合能力题

物质

热学

物态变化

2

物质

热学

物态变化

2

物质

热学

物态变化

2

3、专题比例结构

知识点

选择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

综合能力题

总分

百分率

声现象

3

3

3%

光的初步知识

3

3

2

3

11

11%

热学初步知识

0

4

2

11

17

17%

力学

12

6

2

9

6

1

36

36%

电与磁

6

3

3

9

7

28

28%

信息、能源与材料

5

5

5%

合计

21

21

7

20

13

18

100

100%

(三)试题设计的教学导向性方面

1、知识的覆盖面

今年中考物理题的内容与《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初中毕业生物理学业考试大纲》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材的主要内容相吻合,全卷23小题覆盖了《2011年初中毕业生物理学业考试大纲》科学内容中14个二级主题中的全部知识,试题覆盖面十分广泛。

2、重点

从专题知识比例可以看出,今年考题的分值基本上沿续了以声光热、力学、热学三大板块的分布,都基本上接近30分左右,这体现了初中物理还是以力学和电学为重点的指导思想,但热学的分值达到17分,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比例,这应该是热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比较接近的原因,也体现了考试的方向与生活联系的要求。

3、难点

从全卷得分率来看,试题的难度较大的题是22题和23题,都出现在综合能力题,表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够清楚,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和表达不准确这样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没在讲过的问题,不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进行分析,仍然停留在老师讲过什么只会什么的特点,其实这也反映了现在的初中物理教学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学只为分数,不为提高能力,使得初中的学生的思想被限制得过死,没有创造能力。

例如:

22题的第2问:

为什么不能将黑色材料涂在外表面上?

如果是一个在生活中爱思考问题而不是只会做题的学生,他应该会想到热水器的目的是要传热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怎么样让学生善于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自觉的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我觉得这是初中每一个物理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中考的应该的导向性所在。

(四)试题及卷面设计的特点

物理试卷从卷面来看没有什么新的特点,还是延续了以往的结构,基本上做到了图文并茂,题的方面没有出现疑问,在改卷的过程中也没有出现争议,总体来看我们认为这份试卷与去年的试卷相比,应该是属于以稳定为主的特点,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也没有出现在文字方面设下陷井让学生出错的题,是一份稳中有升高的试题。

建议:

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争取更多有新意,但又不会让学生感到陌生和为难的题出现。

(五)评分标准及答案的科学性、准确性、唯一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性方面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

在以下的几个方面还有一些小的争议:

1、在作图题15题的第二小题,出现了一些争论,就是凹透镜的内部要不要画出光路的问题,有的老师认为题要求完成光路,就应该让光路是连续完整的,所以认为要在透镜的内部也画出光路,但是教材对这一点是没有做出要求的,况且如果要画的话,可能使问题复杂化,就是怎样画才是对的?

如果随便连起来或者水平画,严格来讲是不符合折射规律的,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最后确定是不作要求,只要求画出外部的发散光线就可以。

2、在综合题的21题:

有的老师在讨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的问题时,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写成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不准确,题组的最后讨论结果是:

由于初中学生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对初中学生的不要要求过于严格,接触面积与受力面积对于本题来讲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3、在综合题22题的答案设计方面建议:

因为第(3)问和第(4)问只有1分和2分,是不是可以设计成填空题的形式更为合理。

(六)命题工作存在的问题或今后改革的意见或思路

试题没有发现存在什么问题,如果说建议今后的改革的思路的话,就是希望每年的试题能够增加一些新意,加大与生活实践联系的题的比例,让学生不是停留在书本的知识上,而且能够检验学生的知识是否得到活化,检验的标准就是看这个学生能不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这们认为这也是中考的一个导向性的问题。

二、答卷分析

(一)8-11题

1、试题特点:

(考查的知识点、能力以及命题特色等)

8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半导体和超导体定义及应用。

9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释放核能的方式、裂变的概念和热值的计算

10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图像判断物体的种类及其特点

11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机械功的计算和速度的计算

2、总体情况分析:

总分:

12分,平均分:

8.29分,标准差:

3.14,难度系数:

0.69;

3、考生得分分布情况如下:

(分布数据以及柱形统计图)

分值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1分

12分

得分人数

202

357

708

890

953

1124

1301

1548

1822

2127

2726

3626

2923

得分比例

0.99%

1.76%

3.49%

4.38%

4.69%

5.54%

6.41%

7.62%

8.97%

10.47%

13.42%

17.86%

14.39%

4、学生典型错误以及错误原因分析:

(1)学生对裂变概念不清晰导致第9小题第2个空丢分,

(2)学生对功的概念不清晰导致第12小题第1个空丢分,很多学生写成错误答案“900J”

(3)8-11小题所填数据是不需要填单位的,但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数据后写了单位(本次评卷没有扣分)。

(4)书写不规范,如把③的下边写成连笔的

把“聚变”写成“骤变”。

5、对试题的评价意见

8-11题是基础题,其中第10题注重对学生图像的考察。

6、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把基础知识讲清讲透,如注意给学生讲透机械功的两个基本因素。

(二)12-14题

1、试题特点:

(考查的知识点、能力以及命题特色等)

考查的知识点是:

对浮力的理解、对人眼球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及运用。

注重对学生运用已知物理量去表达未知量的能力以及电路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考察。

2、总体情况分析:

总分:

9分,平均分:

4.06分,标准差:

2.62,难度系数:

0.45;

3、考生得分分布情况如下:

(分布数据以及柱形统计图)

分值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得分人数

1160

2501

3294

3024

2316

1822

1663

1540

1621

1364

得分比例

5.71%

12.32%

16.22%

14.89%

11.40%

8.97%

8.19%

7.58%

7.98%

6.72%

4、学生典型错误以及错误原因分析:

(1)不会运用已知物理量去表达未知量,这可能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和练习不足造成的。

(2)对人眼球成像的原理理解不透,这可能是学习或复习时对该部分知识有所忽视的结果。

(3)学生对电路的分析及计算能力明显不足,这是教学中的老问题了。

5、对试题的评价意见

考查的是常规知识点,但题目较新,注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今后的教学可能会有较强的指向作用。

6、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教学中须强调写表达式时一定要用题目中的已知物理量来表达未知量,要把“人眼球成像原理”与“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起来讲清讲透,而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渗透电路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第15题

1、试题特点:

(考查的知识点、能力以及命题特色等)

知识点:

重力的示意图、凹透镜对光的折射光路画法及家庭电路中白炽灯和插座的连接方式。

能力及命题特点:

要求学生能用规范的物理作图方法完成试题,本题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2、总体情况分析:

总分:

7分,平均分:

4.6分,标准差:

2.2,难度系数:

0.66;

3、考生得分分布情况如下:

(分布数据以及柱形统计图)

分值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得分人数

1359

688

1726

2690

1772

3597

2005

5953

得分比例

6.69%

3.39%

8.50%

13.25%

8.73%

17.71%

9.87%

29.32%

4、学生典型错误以及错误原因分析:

第一小题:

本小题出错点是不能正确画出重心位置或不能明确标出重心位置,不用重力的专用符号G表示重力,不按题意多画力。

这部分学生只占少数,可能是平时学习基础较差且不认真按老师要求做的学生,不具有普遍性。

第二小题:

本小题出错点有二个,一是混淆凸、凹透镜对光的折射光路,二是实际光线不标箭头和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不用虚线表示。

此题得分率较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我们认为从知识层面分析原因是考生没有掌握凹透镜对光的折射特点,从技能方面是学生对用作图的方法来表示光路不熟练,作图不规范。

第三小题:

本小题出错点一是开关没有与火线相连并接入螺丝口灯的灯头内接线柱,而是与螺纹处接线柱连接,不注意插座连线时“左零右火”,这是违反安全用电原则的。

二是电路图作图不规范,导线交叉相连接处的图示没有标出。

三是不了解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如将灯和插座串联在电路中,开关没有与灯串联直接接入电路中等,此题得分率较低,具有一定普遍性。

分析失分原因是考生对家庭电路中火线和零线的区别及作用不清楚,以为只要把电路连成通路就行了,不能把安全用电原则应用到实际家庭电路中去。

5、对试题的评价意见: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是一道常规的作图题,没有新意,题型较老。

6、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作图题是整套试题中容易得分的题目,对学生的双基能力要求并不高,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作图规范、清晰,审题准确的训练,多关注基础差的学生,有利于提高平均分。

(四)第16题

1、试题特点:

(考查的知识点、能力以及命题特色等)

(1)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2)停秒的读数及长度的测量

(3)“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物电路连接

2、总体情况分析:

总分:

6分,平均分:

4.18分,标准差:

1.58,难度系数:

0.7;

3、考生得分分布情况如下:

分值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得分人数

391

738

2566

2605

3782

5190

5035

得分比例

1.93%

3.63%

12.64%

12.83%

18.62%

25.56%

24.79%

4、学生典型错误以及错误原因分析:

(1)题:

第一空有少数学生选择C答案,没注意到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第二空有少数同学分不清是零摄氏度以上还是以下。

(2)题:

第一空:

1、分不清大小表盘的单位。

2、有些学生不知道最终单位要化为s,而写为5分37.5s,或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分秒,第二空:

长度的测量要估读,且估读值不能相差太大,应为±1,还有没注意到刻度尺起端不是在零刻度线处就读为3.50cm。

第(3)题:

1、接线没能接在接线柱上,接在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字或“一”号上,接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标上或滑片上,有少数学生还在导线中间接线。

2、电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3、电压表量程选错,两节干电池最大电压为3V。

4、导线接错了不知如何处理,在旁边把仪器重画再连,其实只需在错的导线上打“x”即可。

5、导线交叉。

5、对试题的评价意见

16题主要考查的是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及简单电路连接,属简单题。

其中第

(2)题考得有点偏,

因为现在生活中的停表一般都是电子屏幕显示,考机械的停表是否有点过时,且该考点只在九年级物理P38想想做做中以认识钟表的分度值的形式出现,但与题中的停表不同。

还有第(3)中电池的正极不够明显造成误判。

6、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注意给学生讲透电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在那,对停表的如何读数最好给学生补充一点笔记。

还有题目已经有单位在答题时可以不用再写单位,当然写了也不算错。

(五)第17题

1、试题特点:

(考查的知识点、能力以及命题特色等)

17题,试题类型是实验题,知识点是测液体的密度,要学生知到天平横梁调平衡的方法、天平和量筒的读数方法、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单位的换算、还有在测量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和减少误差的方法。

重点考查,学生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2.总分:

7分,平均分:

3.97分,标准差:

2.34,难度系数:

0.57;

3、考生得分分布情况如下:

(分布数据以及柱形统计图)

分值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得分人数

320

879

2498

4559

4460

4031

1392

1987

得分比例

1.59%

4.37%

12.41%

22.65%

22.16%

20.03%

6.92%

9.87%

4、学生典型错误以及错误原因分析:

本题有三个问

第一问是调节天平横梁平衡,错的人较少,是最基础的题形。

第二问有4个空,第1和第2个空都是天平的读数,第3个空是量筒的读数。

典型错误有:

(1)不会看天平的最小分度值。

(2)本不用写单位的,但写了单位而且写错的,原因是学生没记熟单位。

第4空,是根据所测的量求出酸奶的密度。

典型错误是,计出后的单位“g/cm3””没换算成“kg/m3”。

第三问有2个空,第1空是要学生找出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数值是偏大还是偏小。

典型错误有:

本题是有两个选择“偏大”或“偏小”但有一些学生写“大”没认真看题目要求。

第2空,问如何避免由题中操作错误而引起的误差。

这空能答对的学生较少,典型错误有:

(1)先测空量筒的质量m1,后把适量的酸奶倒入量筒,测出量筒和酸奶的质量m2和测出量筒里酸奶的体积V,根据ρ=(m2-m1)/V求出酸奶的密度。

这可以完成任务,但学生没注意量筒放在天平上测量是不规范的操作。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学生对实验原理不了解。

(3)只说把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和测出杯和余下酸奶的总质量,并没说清在测这两个量前,测出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可见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不行。

(4)尽量把酸奶倒进量筒內。

原因学生对题意了解不够,没看清题说的避免这个操作错做成的误差。

5、对试题的评价意见

17题是中考常考点,能完成得较好的学生来说,就能了解了天平的使用和密度的计算方法。

不足的地方是天平读数有2次,可减少一个问。

还有第三个问中的第2空,问的方法可改变一些,该问:

按图的次序可如何改良来减少误差,这样可使学生的答案更明确。

6、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从本题看,要求学生多记单位。

以后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等方向的能力,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

(六)第18题

1、试题特点:

(考查的知识点、能力以及命题特色等)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其中还涉及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有:

(1)、感应电流的产生的条件;

(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3)、能量的转化;(4)、实验结论的分析归纳能力。

2、总体情况分析:

总分:

7分,平均分:

4.07分,标准差:

2.67,难度系数:

0.58;

3、考生得分分布情况如下:

(分布数据以及柱形统计图)

分值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得分人数

2185

3043

1833

2905

306

1813

488

7736

得分比例

10.76%

14.98%

9.30%

14.31%

1.51%

8.93%

2.4%

38.1%

4、学生典型错误以及错误原因分析:

第一、学生存在的知识性缺陷:

(1)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的记忆不完整。

(2)学生的实验概括能力很差,很多学生只是从实验的表象去回答,根本不知什么是结论。

如相当部分的同学把A的结论写成“AB棒向右摆电流方向向左偏,AB棒向左摆电流方向向右偏”B的结论写成“AB棒的v不变磁场NS极倒转,电流方向相反”

(3)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极差。

有的学生的答案语句极不通顺,颠三倒四,不知所云,表达能力极差,字也写得不好,以至于很多时候只能靠半认半猜,才能弄明白学生在写什么。

第二、学生存在的逻辑、思维方面的缺陷:

(1)、没有遵守因果逻辑关系,实验结论的描述写成“感应电流方向的改变导体运动方向也随之改变”、“感应电流方向的改变磁场方向也随之改变”“导体运动方向与感应电流的方向有关”、“导体运动方向随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2)、思维过程不够严密,实验结论中没有注意控制变量的描述,定性关系没有描述出来,只描述为“改变磁场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随之改变。

”“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与感应电流的方向有关。

5、对试题的评价意见

本题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点作了完整的考查,同时对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能力作了相应的考查,能逐层深入,有效的区分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6、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加强学生使用专业的物理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突出实验教学的作用、多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和研究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

(3)注意逻辑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第19题

1、试题特点:

(考查的知识点、能力以及命题特色等)

本题是计算题第一题,共三小题,考察的知识点是滑轮组的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题目比较常规,围绕滑轮组将与之有关的计算知识基本都涉及到了。

2、总体情况分析:

总分:

6分,平均分:

3.61分,标准差2.5,难度系数:

0.6;

3、考生得分分布情况如下:

(分布数据以及柱形统计图)

分值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得分人数

5032

868

1070

1307

1936

1459

8458

得分比例

24.8%

4.3%

5.3%

6.4%

9.5%

7.2%

41.7%

4、学生典型错误以及错误原因分析:

1)空白卷、0分卷多。

学生不愿意答计算题。

2)第二小问中,学生不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