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00008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

69班中医药学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医药学史概要

1、《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的理论基本形成。

2、《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著)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的基础。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

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中医学的两大特点:

(1)整体概念:

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

(2)辨证论治:

证的概念(指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辩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与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何种性质证的过程。

论治包括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和据方施治。

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第二章阴阳五行

第一节阴阳学说

1.阴阳的含义: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者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2.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属性相对,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2)阴阳的互根互用:

相互依存,滋生促进。

(3)阴阳的消长平衡:

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皆消皆长

(4)阴阳的相互转化:

渐变,突变

3.根据阴阳学说确定的治疗原则: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实证者,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证者,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说明人体生理功能

3.说明人体病理变化

(1.阴阳偏盛——实者泻之,损其有失;阳胜则热——热者寒之;阴盛2.阴阳偏衰——虚者补之,补之不齐;阴虚则热——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治阳光;阳虚则寒——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3.阴阳互损——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4.用于疾病的诊断

5.用于疾病的治疗

第二节五行学说

1、五行:

木、火、土、金、水五大事物的运动

2、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3、事物的五行分类:

直接归类法,间接推衍法。

4、五行的基本内容:

相生、相克、制化、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5、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

1.相生:

第三章气血津液

第一节气

1、气的含义:

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2、气的运行

气的运动形式(气机):

升、降、出、入。

气的升和降、出和入,必须对立统一,协调平衡。

3、气的生理功能:

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4、气的分类及主要功能特点:

元气:

功能特点: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繁殖,固摄人体各种体液,温煦人体脏腑组织

宗气:

功能特点:

维持肺的呼吸,推动血液运行,同时对心脉、肺及呼吸道均有营养作用。

营气:

功能特点:

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

卫气:

功能特点:

1、护卫肌表,抵御外邪入侵;2、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

第二节血

1.血的生成:

1.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水谷精气)组成。

2.肾精

2.血的运行.

3.血的生理功能:

1.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

2.血是神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三节津液

1.津液的含义:

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2.津液的输布:

通过脾的运化、肺的通调水道和肾的蒸腾气化而实现的;还与肝的疏泄、三焦的决渎、水道通利有关。

3.津液的排泄:

通过肺将宣发至体表的津液化为汗液而排出,通过肺在呼气时带走部分水液,通过肾将下输膀胱的水液蒸腾气化后形成尿液而排出,通过大肠排出粪便时带走一些残余水分。

4.津液的生理功能:

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

a)气为血帅: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b)血为气母:

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为什么说“气为血帅,血为其母”?

答前者是指气对血的作用,主要包括气生血,气行血,气摄血三方面内容;后者是指血对气的作用,主要包括血载气,血养气两个方面内容。

气生血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气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另一方面,气为化生血液的原料,主要指营气。

气行血是指气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行,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

气摄血是指气对血的统摄作用,使血液正常循环于脉管之中而不逸于脉管之外,是气的固摄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血载气是指血液有运载水谷之精气和自然之清气的功能。

血养气是指血不断地为脏腑经络之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使其不断得到补充,而保持气的充足,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2.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气能载津

第四章脏腑经络

一.五脏:

心.肺.脾.肝.肾。

1、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肝:

主疏泄主藏血

心:

主血脉主神志

脾:

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

肺:

主气司呼吸主声音主宣发肃降朝百脉、主治节通调水道

肾:

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2、名词解释:

主疏泄:

肝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的特性。

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

体现在:

调畅气机、促进脾胃消化、调畅情志、疏通水道、调理冲任。

主藏血:

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主血脉: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主运化:

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包括:

运化水谷(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液。

主统血:

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主宣发:

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

功能:

一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二宣发水谷精微和津液三排出浊气,完成气体交换。

主肃降:

清肃下降,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功能:

1吸入自然界的清气2向下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3肃清呼吸道

主藏精:

肾对精气有摄纳、贮存、封藏的生理功能。

主水:

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

功能:

1、升清降浊,生成并排泄尿液。

2、促进肺脾等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主纳气:

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调节呼吸的功能。

肾为先天之本-----由于肾中精气阴阳来源于先天,禀受于父母,又为生育下一代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传给下一代,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由于人出生后,全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化生气血来维持生命活动,所以中医有“脾为后天之本”

3、五脏与形体的官窍的关系

肝(木)——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心(火)——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脾(土)——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肺(金)——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

肾(水)——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

4、血与脏腑的关系:

血液在脉中运行不息,依靠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协调平衡,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运行;肺朝百脉,肺气使血液布散到全身;脾主统血,脾气有固摄作用;肝主藏血,主疏泄功能的调节。

以上任何一个脏器功能的病理变化都可能引起血液运行的失常。

二、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

三、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四、经络:

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络,是经络和脉络的总称。

第五章病因

第一节六淫

一、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六气: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二、六淫的性质和治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

风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

2、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主痛

寒性收引

3、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暑易夹湿

4、湿为阴邪,易阻遏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黏滞,易阻气机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易伤肺

6、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性燔灼,易伤津耗气

火性急迫,易伤津动血

火毒结聚,易致肿疡

第三节七情

一、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二、七情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并首先影响心神。

2、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忧则气郁。

3、影响病情变化。

第五节其他病因

一、1、痰饮:

机体水液代谢阻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2、痰饮的致病特点:

阻滞气机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范围广,变幻多端。

二、1、瘀血:

是血运失常,血液停滞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2、瘀血的致病特点:

疼痛,出血,肿块,皮肤黏膜青紫、舌唇紫暗、有瘀点瘀癍、面色黧黑,脉细涩沉弦或结代,神经精神症状:

谵妄、发狂等。

第六章发病与病机

1、正气泛指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总和。

2、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试述中医学发病原理。

答:

疾病发生的机制概括而论,是正气与邪气两种力量的相互斗争的过程。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正气必虚。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首先,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外因。

其二,邪气是决定和影响发病的性质、特征、证型的原因之一。

其三,影响病位及病情、愈后等。

最后,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中,邪气在发病中还起主导作用。

第七章诊法

1、四诊:

望、闻、问、切

2、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

3、正常脉象(平脉和常脉)的表现:

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一呼一吸脉搏4~5次|分(60~90次|分)

4、平脉的特点:

胃、神、根

第八章辨证

八纲辨证:

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纲领辨别疾病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

寒热辨证:

寒证机体阴盛或者阳虚所表现的证候

热证机体阳盛或者阴虚所表现的证候

八纲辨证的临床意义:

疾病的类别,不外阴证、阳证两大类;病位的深浅,不在表就在里;疾病的性质不是热证,便是寒证;邪正的盛衰,邪气盛的叫实证,正气衰的叫虚证。

因此,八纲辨证就是把千变万化的病证,归纳为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四对纲领性证候,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其中阴阳两纲又可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所以,阴阳优势八纲中的总纲。

第九章预防与治则

一、预防疾病采取的措施: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二、治则:

正治:

采用性能与疾病本质相反的药物来治疗的方法

反治:

采用性能和疾病表面现象相同的药物来治疗。

热因热用:

真寒假热证,寒凉药治疗。

寒因寒用:

真热假寒证,用寒凉药物治疗。

塞因塞用:

真虚假实证,补益法治疗。

通因通用:

实证见虚象,用通利泻下的药物治疗。

三、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

治病求本;扶正祛邪;三因制宜

中药

1.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

四气:

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

四气的临床意义:

按照“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的病理机制,采用“寒着热之,热着寒之”作为一般药用规律;

五味:

指药物具有酸苦辛甘咸五种不同味道,分属五脏而合五行。

五味的临床意义:

五味归属五行,直接与药物的功效相对应,当今中药的五味确立主要以药物与疗效关系为依据,不同性味的药物参合才能描述出完整的药物功效。

归经:

药物对机体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有“定位”特点

2.中药的七情(:

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单行:

单味药治病,无需与其他药配伍,如独参汤,为补气固脱的有效良方;

相须:

功效类似的药物配伍,产生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如人参配黄芪增强补气之功;

相使:

药物在性能功效上相互补充提高疗效,如黄连配木香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痢疾的效果;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性可以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生南星畏生姜,白矾,麻黄配石膏,解麻黄辛温发散副作用;

相杀(同相畏),生姜杀半夏;

相恶:

两药物合用后,因相互抑制而使功效减低甚至丧失药效,天花粉恶干姜,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

两药合用后,能产生新的毒副作用,或增强原有的毒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干遂。

3.中药应用时有哪几方面的禁忌,具体内容如何

1.配伍禁忌2.妊娠用药禁忌3.服用药时的饮食禁忌

配伍禁忌:

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如

十八反(甘草反大戟、海藻、芫花、甘遂;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细辛、芍药。

)和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妊娠禁忌:

有损胎儿和堕胎副作用的药物,如禁用药:

毒性大,药性猛烈的药物;慎用药:

烈性药或者有小毒的药。

饮食禁忌:

指服用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一般忌生冷,黏腻,不消化等刺激性食物。

4.药物性味功效:

名称

页码

性味

功效

麻黄

183

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184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柴胡

191

苦,微寒。

归肝,胆经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清胆止虐,升阳举陷

大黄

213

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写下攻积,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清利湿热

茯苓

235

甘、淡、平。

归心、脾、胃、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附子

244

辛、甘、大热。

有毒。

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肉桂

246

辛、热。

归脾,胃,肾,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陈皮

250

辛,苦,温。

归脾,肺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川芎

275

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丹参

277

苦,微寒。

归心,甘经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清心安神

三七

268

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半夏

284

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

人参

313

甘,微苦,平。

归脾,肺,心经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黄芪

315

甘,微温。

归脾,肺经

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升肌,利水消肿

甘草

318

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当归

320

甘,辛,温。

归心,肝,脾经

补气活血,止痛,润肠

鹿茸

332

甘,咸,温。

归肾,肝经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固带脉,托疮毒

天麻

306

甘,平。

归肝经。

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麝香

308

辛、温。

归心,脾,肝经。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牛黄

304

苦,凉。

归肝,心经。

熄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5、清热药的分类,适应症及其代表药物

一、清热泻火药——气分实热证——石膏、知母、栀子;

二、清营凉血药——营血分热证——生地黄、玄参;

三、清热燥湿药——湿热证——黄芩、黄连、黄柏;

四、清热解毒药——热毒证——金银花、连翘、大青叶;

五、清虚热药——虚热证——青蒿、地骨皮;

6、泻下药的分类,适应症及其代表药物

一、攻下药——宿食停积、大便燥结的里实证——大黄、芒硝;

二、润下药——老年津枯、产后血亏、病后津液未复及失血病人的肠燥便秘——火麻仁;

三、峻下逐水药——水肿、膨胀、痰饮积聚、喘满等症——甘遂、芫花、京大戟;

7、止血药的分类,适应症及其代表药物

一、凉血止血药——血热妄行出血——大蓟、小蓟、白茅根;

二、化瘀止血药——出血兼有淤阻者——三七、蒲黄;

三、收敛止血药——虚寒性出血或热性出血(出血不止)——白及、仙鹤草;

四、温经止血药——虚寒性出血——艾叶、炮姜;

8、补益药的分类,适应症及其代表药物

一、补气药——气虚证——人参、黄芪;

二、补血药——血虚证——熟地、阿胶;

三、补阴药——阴虚证——沙参、麦冬;

四、补阳药——阳虚证——鹿茸、杜仲;

9、功用比较:

麻黄和桂枝:

都是辛温解表药,都可以发汗解表,都用于表寒证;麻黄发汗功力强,还可以宣肺平喘,利尿消肿;桂枝还可以温经通阳。

石膏和知母:

都有清热泻火,除烦止咳功效,都用于气分实热证及腓胃热盛证;石膏重在清解,清热泻火力强,煅用收敛生肌;知母重在清润,兼滋阴润燥,并可以用于阴虚燥咳、消渴证及虚热证。

大黄和芒硝:

大黄(苦寒)和芒硝(咸、苦寒)都属于攻下药,都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功燥结,常相须为用;大黄泻下力强,芒硝软里泻下;大黄还有活血祛瘀,清泄湿热的功效。

苍术和白术:

均有健脾燥湿之功,用于脾虚湿阻证;苍术辛、苦、温、燥湿力强,且可祛风湿、明目;白术苦、甘、温、补气力强,又可止汗、安胎。

肉桂和桂枝:

桂枝和肉桂一个是嫩枝,一个是树皮;两者药性辛、苦、温热;桂枝温性,偏于上行而散寒解表,走四肢而温通经脉,主表;肉桂热性,偏于下行而补火助阳,用于中下焦阳虚,主下。

人参和黄芪:

均为补气药,用于气虚证;人参补气力强,可以大补元气;黄芪补气升阳。

此外人参有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黄芪可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生地和熟地:

生地(苦、甘、寒)和熟地(甘、微温)均有补阴作用;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要用于血热证及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熟地补血,滋阴补髓,主要用于血虚和肝肾阴精不足。

川贝和浙贝:

川贝(苦、甘、寒)和浙贝(苦、寒)都有清热化结之功;川贝性偏清润,还可润肺止咳,用于热痰咳嗽,瘿痈等。

当归和川芎:

均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功,用于血瘀诸症;当归兼有补血、消肿生肌、润肠通便之功;川芎又有行气、祛风止痛作用。

黄连、黄芩和黄柏:

均为大苦大寒之品,都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用于热毒证湿热证;黄芩善清中焦湿热,善于解毒,清心胃火;黄柏善下焦湿热,并可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盗汗遗精。

10.方剂中君药与臣药佐药使药的含义?

君药:

是针对主病或病症起主要治疗作用药物

臣药:

是辅助君药加强其治疗主病、主症作用的药物。

佐药:

1佐助药2反佐药3佐制药

使药:

1引经药2调和药

11.试述小柴胡汤的组成、主治、功效、和方解。

(详见380页)

答:

组成:

柴胡24克,黄芩,人参,灸甘草,煮半夏,生姜各9克,大枣4枚

功效:

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

舌苔薄白,脉弦。

2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

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

所主治的诸证,邪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唯宜和解之法。

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以治少阳半表之证,为君药。

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

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泄降,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药对。

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以治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驱邪,二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使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

灸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12.逍遥散中配伍茯苓、白术和当归、白芍的含义(详见382页)

茯苓、白术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

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辛肝温补血行血,共为臣药,助君以治肝郁血虚。

13、试述补中益气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及配伍特点(425页)

组成:

黄芪18克,人参(或党参)、升麻、柴胡、陈皮、当归、白术各6克,灸甘草9克

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胃气虚证。

见面色不华,气短懒言,倦怠食少,便溏,脉虚无力2中气下陷证。

见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3气虚发热证。

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

舌淡胖,脉大无力。

方解;本方为益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用黄芪补中益气,固表止汗,为君。

人参(党参)、白术、灸甘草益气健脾。

为臣。

用陈皮理气和胃,当归补血;加柴胡、升麻以升提下陷之阳气,共为佐药。

全方合用,使健胃得以调补,中气得以提升,身热自汗、下陷脱垂之症得以恢复。

14.试述六味地黄丸组成、功效、主治及配伍特点。

(431页)

组成:

熟地黄24克山茱萸、山药各12克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克

功效:

滋阴补肾

主治:

肾阴虚证。

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小儿囟门不合,行迟,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解:

本方为滋阴补肾的重要方剂。

方中重用熟地黄,味甘纯阴,入少阴,长于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

山茱萸酸温,如厥阴,滋补肝阴,收敛精气;山药甘平,入太阴,补后天以充先天,同为臣药。

君臣相协,不仅滋阴益肾之力相得益彰,而且兼具养肝补脾之效。

又以泽泻利湿泻浊,并防暑地黄之滋腻恋邪;阴虚则内热,故以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茱萸以之温;茯苓淡渗脾湿,既助泽泻以泄肾浊,又助山药之健运以充养后天之本,共为佐药。

六药合用,三补三泄,以补为主,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寓泻于补,补不碍邪,泻不伤正,为平补少阴的常用方剂。

15.试述平胃散组成、功用、主治和方解(396)

组成:

苍术15克,厚朴、陈皮各9克甘草4克

功用;燥湿健脾,行气和胃。

主治:

湿滞脾胃证。

腕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酸痛,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解:

方中重用苍术为君,其味辛、哭,性温燥,归脾胃二经,辛以散其湿,苦以燥其湿,香烈以化其浊,为燥湿健脾之要药。

厚朴辛苦性温,行气化湿,消胀除满,助苍术以加强健脾燥湿之力。

佐以陈皮行气化滞,醒脾和胃,协厚朴以加强下气降逆,散满消胀之效。

灸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助健运;甘草又兼调和诸药,共为佐使。

诸药合用,可使湿浊得化,气机调畅,脾胃复健,诸症自消。

16.四物汤为补血的基本方,方中为何配伍辛温活血的川芎?

(428)

川芎辛散温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旁通脉络,与当归相伍则畅达血脉之力益彰。

33.方剂的君药及功效:

麻黄汤(257)——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桂枝汤(257)——桂枝——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银翘散(258)——银花、连翘——发散风热,清热解毒;

小柴胡汤(261)——柴胡——和解少阳;

逍遥散(261)——柴胡——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白虎汤(265)——石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清营汤(265)——水牛角——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龙胆泻肝汤(265)——龙胆——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黄连解毒汤(266)——黄连——泻火解毒;

大承气汤(270)——大黄——峻下解热;

平胃散(274)——苍术——燥湿健脾、行气和胃;

藿香正气散(274)——藿香——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茵陈蒿汤(275)——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五苓散(276)——泽泻——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独活寄生汤(277)——独活——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理中丸(280)——干姜——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四逆汤(280)——生附子——回阳救逆;

保和丸(283)——山楂——消食和胃;

越鞠丸(286)——香附——行气解郁;

血府逐瘀汤(289)——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补阳还五汤(290)——黄芪——补气活血通络;

二陈汤(294)——半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296)——石膏——清宣肺热、平喘止咳;

镇肝熄风汤(2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