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03014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docx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

 

郑州科技学院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

性和发展前景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所在系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也要不断化解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风险,以便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创造公司价值的重要载体。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企业面临较为严峻的市场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企业改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营机制的转换都在客观上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也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针对当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习惯持续性的研究和实践,建立健全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积极探索审计创新,不断提升审计影响力,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更好更快地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发展前景

THEINTERNALAUDITOFOURCOUNTRY

REFORMINGNECESSITYANDROSPECTS

FORDEVELOPMENT

 

ABSTRACT

 

Withtheperfectionofmarketeconomyandtheestablishmentofmodernenterprisesystemsound,theenterpriseinternalauditsalsocontinuetodiffusefromtheexternalandinternalrisks,inordertocreatevaluefortheenterprise.Theinternalauditoftheenterpriseistheimportantcarrierofcompanyvaluecreation.Ourcountryisineconomicandsocialtransitionperiod,theenterprisefacesmoregrimmarketeconomyenvironmentandfinancialenvironment,enterpriserestructuring,theadjustmentofindustrialstructureandoperatingmechanismoftheconversionontheinternalauditoftheenterpriseraisedupdatedrequirement,butalsofortheinternalaudithasbrought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Inviewofthecurrentexistingproblemsofinternalaudit,and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daretobreakthroughtraditionalthinkinghabitpersistenceresearchandpractice,establishingandperfectinginternalauditrelatedlawsandregulations,andactivelyexploretheauditinnovation,improveauditinfluence,forenterprisesinmarketeconomybetterandfasterdevelopment.

KEYWORDSinternalaudit,problems,suggestion,developmentprospect

 

目录

 

1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7

2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7

2.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存在随意性,地位不明确7

2.2内部审计技术落后,审计手段不能适应新的要求7

2.3内部审计力量薄弱7

2.4工作范围过窄,内容不全面7

2.5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够8

2.6内部审计制度的立法滞后,可操作性不强。

8

2.7审计创新的工作还做得不够,任重道远。

8

3内部审计转型的含义及思路9

4内部审计转型的必然性9

5内部审计转型的意义11

5.1内部审计转型是推进公司治理的需要。

11

5.2内部审计转型是现代企业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

11

6内部审计转型的基本方向12

6.1要在服务企业中加快内部审计转型13

6.2要在创新中加快内部审计转型14

7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发展前景14

7.1管理审计的国际发展趋势14

7.2管理审计推动政府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型14

7.3管理审计推动民间审计开发管理咨询服务15

7.4管理审计需要注意的问题15

7.5绩效审计、管理审计的发展方向。

16

结束语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1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

内部审计是一个企业或单位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控制系统所进行的独立评价,它独立于被审部门,由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来完成,是为了检查企业或单位内部各项既定的政策、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注是否遵循;资源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企业的目的是否达到的重要手段。

2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存在随意性,地位不明确

我国内部审计字1984年建立以来,内部审计机构状态一直是很不稳定的,不够规范。

有独立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有与纪检、检查合署办公的。

有的隶属董事会领导,有的不设内部审计部门。

只安排一两名内部审计兼职人员依附于财务等职能部门。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保障和较好的解决,使内部审计实施缺乏权威性。

2.2内部审计技术落后,审计手段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目前,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仍停留在查错防弊为主的账项基础审计阶段,而不是国际上通行的风险基础审计,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

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应用的普及与目前审计技术的落后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在对计算机审计中存在着不测评计算机系统,不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就进行数据审计的情况。

2.3内部审计力量薄弱

我国内部审计部门目前没有完善的准入标准和考核机制,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要求也不明确,难以保证内部审计队伍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年龄偏高,一些单位把临近退休年龄的人员安排到了内部审计部门,造成内部审计人员知识陈旧,审计力量薄弱,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化企业审计的需要。

2.4工作范围过窄,内容不全面

目前,我国内内部审计工作基本上是以查错防弊为主。

一些具体违法违规问题的查证,仅停留在对于账证表及业务操作是否合规等方面内容的审查,缺乏对企业风险效益管理环境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

内部审计在深度上以及广度上的肤浅性已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2.5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够

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企业内部复杂人际关系影响工作进程。

特别是被审对象的职位,级别一般都比较高,出于多种考虑,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限,限制了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内部审计和其他职能部门一样,一般都在管理层领导下工作。

不可避免的会受到领导意志所左右,加之内部政策的压力,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不明确等,使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了许多限制。

企业利益与内部审计人员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审计作用。

当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时,内部审计人员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对不正当的企业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

2.6内部审计制度的立法滞后,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法律只局限于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组织范围内,而对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米民营企业如何建立完善内审机构则缺乏相应规定。

然而由于先天的不足许多民营企业缺乏现代企业治理机制,普遍选择家长式管理模式,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极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

从可操作性来看,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制度的法律规范都只有原则性的条款规定,比较笼统、概括,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实践操作五花八门,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2.7审计创新的工作还做得不够,任重道远

近年来,地方审计机关对审计创新的尝试未曾间断,在效益审计、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审计方式和方法上都有所突破。

但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对于审计创新的理解与把握缺少清晰地思路和明确的目标。

我们当前大力推行的一些审计创新举措,更偏重于内容创新。

例如,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效益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向县书记和村级社区负责人延伸等。

都是在内容创新方面对审计工作进行的开发和推动。

同时,也推出一些职责创新,但执行中不够成功。

3内部审计转型的含义及思路

内部审计转型是指,内部审计从以财务审计为主,转为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亦称绩效审计)、管理审计并重。

内审工作转型的总体思路是要构建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的内部审计新模式。

要继续推进内部审计由传统的财务、业务合规性审计,向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以及绩效审计转变。

推进内审转型与发展,合规性目标仍然是底线,要在合规性审计工作过程之中,发展创新审计类型,创新完善审计模式,按照现代内审理论和实践要求不断推进内审工作转型发展。

郭庆平指出,当前内审工作转型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一个建立、两个探索、三个深化”。

“一个建立”是指要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两个探索”是指要探索开展绩效审计和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审计;“三个深化”是指要按照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规范离任审计,按照绩效审计要求深化履职审计,并探索按照风险与机遇统筹的原则深化内部控制审计和深化信息技术审计。

此外,还要进一步确立审计的风险和控制视角,积极履行审计的咨询功能,不断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内审工作的履职效果。

4内部审计转型的必然性

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是根据我国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需要,针对我国内部审计的现实状况,对内部审计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

王道成会长在在云南会议上较为深刻地阐述了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1)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要。

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真正实现企业的“脱胎换骨”,涉及产权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层面上的改革。

改革的实质是“改治”,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大力解决企业在公司治理中所暴露出的深层次矛盾,努力实现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和管理的创新。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保障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必须把内部审计纳入到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2)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经济工作方针,也是“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转变自身增长方式。

同时,对企业内部审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阶段,更重要的是要在促进完善公司治理、推动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实现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与发展,是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是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3)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国家监管和资本市场监督的客观要求。

早在2001年,中国证监会就发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4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国家国资委目前也正在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中央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暂行办法》,为督促和指导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推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特别是股份制改造中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以及大量企业在海外上市,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越来越关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关注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执行中的监督作用。

(四)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21世纪初起至今,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管理效益审计为主转变。

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一种重要控制机制,已经成为公司治理各相关方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极具价值的资源,因此,当前,我们推进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为主转变,既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更是受托责任关系发展变化的体现。

内部审计要立足于21世纪,就必须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

5内部审计转型的意义

5.1内部审计转型是推进公司治理的需要

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核心内容是推行公司治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

这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三个重要标志。

随着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不断突出,内部审计部门不得不将公司治理列为优先审计的对象。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只有把内部审计纳入到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中的职能,才能充分体现出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内部审计转型提供了—个很好的平台。

所以内部审计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实现审计转型,使内部审计工作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同时提升内部审计的内涵。

5.2内部审计转型是现代企业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

随着近年来企业改制、改革工作的推进,企业已经实现了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经济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甚至于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公司中母子公司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庞大,层次又越来越多,公司治理中的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越来越复杂。

集团管理层要在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形成和谐有效的相互支持与制衡、和谐发展的企业运作机制,必须完善企业内控机制,确保企业管理规范化。

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些企业因盲目扩张、资本运作无序混乱、失控等原因引起的倒闭案例,就充分证明了缺少有效的控制,就无法保证资产的有效运作和资本的安全。

内部审计只有实现在审计上的转型,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才能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规避经营风险上的积极作用。

6内部审计转型的基本方向

内部审计转型是—个必然,但如何转型?

转向何方?

这必须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立足点。

4月15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北京举办“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研讨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副审计长石爱中,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王道成出席了会议,李金华和刘家义分别作了讲话。

审计署有关单位负责人,部分中央部门和企业、金融机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约80人参加了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李金华被聘请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名誉会长。

他在讲话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全面、可靠的信息,为促进各部门、单位工作进一步发展提出好的建议,发展前景广阔。

各部门、单位都必须建立内部监督和内控制度,这样才能保障自身健康发展。

今后工作中,内部审计要着重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注重从微观入手,从宏观和全局着眼来开展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二是注重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设性和前瞻性作用。

要加强调查研究,通过查账和分析具体资料等微观工作,发展到具有前瞻性地思考企业宏观发展问题,为企业乃至国家的长远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三是注重调动各方面资源,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水平。

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转型与更好的发展,刘家义提出了三项要求:

(1)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他说,我国目前正处在加快法治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战略发展期,这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客观基础和内在需求。

依法属于国家审计机关监督对象的部门、单位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严格内部管理,利用好作为受托责任系统控制机制的内部审计,加快内部审计的发展。

(2)适应形势,加快转型。

首先要切实转变审计理念。

内部审计不仅是现实资产的守护者、财务账表的复核者、会计核算的勾稽者,更是强化管理的促进者、提高效能的推动者、价值增值的促导者。

因此,现代内部审计从本质上讲是部门单位、企业事业组织的“免疫系统”,根本目的是提供组织自身的“免疫力”,保证其安全健康,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明确职责定位。

内部审计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治理为核心、发展为目标”的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积极探索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保障”的审计模式。

再次要始终突出重点。

内部审计工作要把握所在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工作规律,抓住要害,切断产生问题的“火源”。

当前要对重大违法违规和损失浪费问题,重大管理失当、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问题,重大节能减排降耗、资源环境保护、绩效低下问题,重大民生改善、社会保障问题,重大法律、道德、决策、财务、经营风险问题等,予以高度关注。

(3)探索创新,提升水平。

内部审计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审计理念、目标、职责、任务和方式、方法,完善“从分析风险入手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程序,以财务会计和业务运行、管理流程为审计路径,以检查和改善内部控制有效性为审计核心,以监督和评价财务表现、业务成果和内控能力为审计成果,以管理信息化和计算机技术为审计支撑”的内部审计模式。

积极开展内部审计理论研究,认真探索中国特色内部审计之路,力争用5—10年时间,初步总结出中国特色的内部审计规律,形成中国特色内部审计理论。

加快规范化建设,使内部审计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起内部审计准则体系。

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培训一批内部审计业务带头人,在此基础上,力争对中央部门、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内审人员轮训一遍。

6.1要在服务企业中加快内部审计转型

内部审计是一项立足于企业,服务于企业,具有很强内项性的监督工作。

内审部门要强化服务,拓宽领域,牢固树立”监督寓于服务.防范胜于纠正”的工作理念。

作为企业管理当局,最重要的是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否能实现,行政指令是否得以贯彻执行,经营政策和分配方案是否与经营目标相适应。

内部审计转型要关注企业目标,关注企业的重点问题,关注绩效,关注责任。

站在出资人的角度,促进下属各层次企业管理层为主要对象的审计问责制和绩效考评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6.2要在创新中加快内部审计转型

创新是内部审计转型的核心,要从审计的理念、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方法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要以审计监督为主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要由财务控制审计为主向业务控制审计并重转变;要以查找会计错误和舞弊行为主的审计向管理审计并重转变;要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特别注重对过程的审计;要使审计从防御为主向积极控制为主转变;要让以审计为主体的监督向审计组织协调、整合监督资源的大监督体制转变,要从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向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转变。

7我国内部审计转型的发展前景

我国内部审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财务审计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现在已有可能向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转型。

同时,我国内部审计准则是建立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基础上的,亦为转向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提供了条件。

7.1管理审计的国际发展趋势

国际内部审计早在1971年就已向管理审计转型。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成立于1941年,当时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

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一般只从事一些防护性审查、保护财产、查找弊端的工作,地位和作用较低,且人数较少。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复杂性的增加,以及管理水平和内部审计人员水平的提高,197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引导内部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型,将1947年定义中的“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基础上”删掉,改为“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经营活动基础上,并为管理提供服务”。

从而审查经营活动、为管理提供服务成为内部审计职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7.2管理审计推动政府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型

管理审计是注重对财务活动以外的管理活动及其绩效进行审计的理论和实践,在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和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出现另一类型审计,即绩效审计(亦称为效益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

绩效审计的形成与政府职能扩大有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开始执行一些非传统职能,日益承担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占用了巨大的财政资源,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引起了公众对政府资金使用效益的关注,要求对掌握这些资源的政府官员所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

从而在财务审计之外,诞生了“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即对公共当局的绩效、效果、经济性和效率性进行审计。

这种审计不仅包括具体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公共当局的组织机构和管理系统的全部活动。

”并将这种类型的审计称为绩效审计。

7.3管理审计推动民间审计开发管理咨询服务

正当企业管理界、内部审计界和政府审计界开展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时,民间审计组织也在积极开发管理咨询服务。

民间审计组织本是从事会计公证职业,由其提供管理审计服务是否会影响独立性,对此,民间审计组织和其它组织做了很多研究,并制定了许多规定,但直到现在仍存在争议。

7.4管理审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管理审计是财务审计还是绩效审计?

一种观点认为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没有明显差别,不是与财务审计并列的又一审计类型;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管理审计可能是另一类型的审计;还有观点认为管理审计是对管理业绩所作的评价。

这些观点都蕴含着管理审计是一种非财务审计。

管理审计应当属于绩效审计一类,原因在于:

(1)财务审计以真实性、合法性为导向,而管理审计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

(2)管理审计与绩效审计有许多共同点:

审计目的相同;审计范围相同;审计的出发点和要求相同;审计的基本方法相同;扮演的角色相同。

管理审计是保证性业务还是咨询性业务?

笔者认为管理审计既有保证性业务又有咨询性业务。

一项业务究竟是保证性业务还是咨询性业务,要以委托的目的和提交的是审计报告还是顾问建议为依据,而不是以审计类型为依据。

两种审计类型都可以有保证性业务和咨询性业务。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2110-风险管理、2120-控制和2130-治理三条准则中,无论是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都有保证性业务和咨询性业务。

可以预料,在开展管理审计之后将会有许多咨询性业务出现。

7.5绩效审计、管理审计的发展方向

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已经或正在分别向绩效审计(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转型,那么绩效审计和管理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绩效审计是在管理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

但绩效审计是一次性的、事后的,持续监控不是绩效审计的职能,绩效审计一般也不能评价政策目标。

因此,绩效审计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需要。

绩效审计和管理审计将会先向绩效评估靠拢,然后进一步向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