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12101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docx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语文知识分类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分类:

  ▲、基础知识。

▲、阅读。

▲、习作。

  一、拼音训练:

  1、按拼音字母表的顺序对凌乱的拼音字母进行正确的排序。

  2、拼音字母的大小写转换。

  3、前鼻音、后鼻音字的区分练习设计。

  主要看音节的韵母:

如音节的韵母是aneninunün的是前鼻音的字;如音节的韵母是angengingong的是后鼻音的字。

  4、翘舌音、平舌音字的区分练习设计。

  主要看音节的声母:

如音节的声母是zcs的是平舌音的字;如音节的声母是zhchshr的是翘舌音的字。

  5、按音序查字法准确地查出给定的字。

  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

(表示时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

  6、正确对给定的字标调的练习设计。

  有a标在a;没a找o、e;i、u相遇标在后;这样标调不会错。

重点强调i、u相遇标在后,i上标调时要先去点后标调。

7、16个整体认读音节的练习设计。

  8、看拼音写词语或句子。

注意:

音节zhichishiri既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又是翘舌音的字;音节zicisi既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又是平舌音的字;音节yinyunyuan既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又是前鼻音的字;音节ying既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又是后鼻音的字。

  二、字、词的训练1、正确书写课文的生字词。

  2、区别形近字、多音字并组词。

  注意事项:

试卷中组词时最好组常用的,不要组生僻的词。

如:

“练”组成“练鹊”;“市”组成“市引”。

3、用给定的词语进行说句。

  4、正确地选用词语或关联词语进行填空。

注意下面的题型:

  ▲读句子,用下列给定的字组词并填空。

()()()()

  ①、半个小时后,()的围歼战开始了。

突击连马上冲了上去,没想到后续部队却遭到了敌人炮火的()阻击。

②、他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大家()的掌声。

③、()的日光刺得他睁不开眼睛。

(做此类题应先填空后再组词。

  5、写出给定词语的近义词及反义词。

  6、通过词语的感情色彩、词性、类型等对词语进行合理的补写与分类。

  ▲读读下面的字词,想想规律再补写。

①胖旺窗亮②跑操打球跳绳踢毽子③注视沉思凝视深思④书声琅琅千里迢迢众目睽睽衣冠楚楚(做此类题要认真分析,找出规律。

  7、对词语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释。

  8、用给定的字加一部分或换一部分组成新字再组词。

  形近字组词注意换一部分组成新字再组词,这种类型的题在换一部分时必须换的是字的偏旁部首。

如:

避(逃避)壁(墙壁)(学生换偏旁时应全方位考虑)薜(姓薛)9、善于积累成语并修改成语中的错别字。

AABB:

吞吞吐吐原原本本形形色色AABC:

源源不断落落大方斤斤计较ABCB:

将计就计将错就错知法犯法ABAC:

百发百中自高自大全心全意ABCA:

忍无可忍举不胜举数不胜数ABCC:

众目睽睽衣冠楚楚神采奕奕含近义词:

阴谋诡计如饥似渴欢天喜地含反义词:

有眼无珠异口同声声东击西表示动作:

上窜下跳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表示心情:

心乱如麻心惊肉跳心平气和表示神态:

斗志昂扬专心致志目瞪口呆表示说话:

出口成章交头接耳夸夸其谈表示水流:

一泻千里川流不息汹涌澎湃表示颜色: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光彩夺目表示高山:

崇山峻岭高不可攀悬崖陡壁表示称赞:

赞不绝口赞叹不已啧啧称赞含有比喻:

日月如梭心乱如麻挥金如土含有夸张:

一日千里一手遮天一日三秋表示人多:

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挥汗如雨优秀品质:

兢兢业业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动物名称:

鼠目寸光照猫画虎调虎离山表示高兴:

喜出望外喜笑颜开喜形于色表示气愤:

怒发冲冠怒火中烧怒不可遏含近义词:

斩草除根眼疾手快穷凶极恶含反义词:

苦尽甘来有来无回举足轻重含有数字:

一丝不苟二三其德三足鼎立四面楚歌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七擒七纵八面玲珑九死一生十恶不赦百发百中千方百计万代千秋修改成语中的错别字:

万马齐暗()奇花一草()夸夸奇谈()有持无恐()喜出忘外()水泻不通()立杆见影()走头无路()口如悬河()无微不致()惊慌失错()不曲不挠()鞠躬尽粹()坚苦奋斗()名付其实()滔滔不决()悔人不倦()原形必露()谋鬼计()是死如归()循规蹈距()无敌放失()功无不刻()穿流不息()干共苦()振耳欲聋()人才倍出()默守成规()明辨事非()穿流不息()神彩奕奕()心旷神移()顽强不曲()花好月园()直接了当()平易进人()

  三、句子训练1、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在做此类题时要注意删除重复的内容。

例如:

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合并:

小华的字写得既快又好。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

  1并列句概念:

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关联词:

又……又……、既……又……、既……也……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不是……是……、是……不是……、也、又、还、同时

  2承接句概念: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关联词:

最初……后来……、先……接着……便、又、才、就、于是、接着、然后、

  3递进句概念:

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关联词:

不但(不仅)……而且……、不但(不仅)……还……更、而且、并且、甚至、况且

  4选择句概念:

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

  关联词:

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或、或者、还是

  5转折句概念:

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关联词:

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但是、但、可是、然而

  6假设句

  概念:

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的结果。

  ①假设与结果相一致

  关联词:

如果……就……、假如……就……要是……那么……就、要、便、那么

  ②结果不与假设一致

  关联词:

即使……也……、即便……也……哪怕……也……纵然、纵使

  7条件句概念:

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关联词: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不管、不论)……也(都)……

  凡是……都……、除非……才……

  8因果句概念:

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关联词: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那就(就、便)……

  9解说句概念:

后免得分句对前面的分句进行解释、说明、总括

  10目的句概念:

一个分句表示某种行为,另一个分句说明行为的目的

  2、对凌乱的词语进行排序,连成一句通顺的话或者意思不同的几句话。

原则:

做此类题,注意三个“一”。

不能丢一个词语不能改一个词语不能加一个词语

  例:

和我坐车妈妈去火车站哥哥接连:

我和妈妈坐车去火车站接哥哥。

我和哥哥去火车站坐车接妈妈。

  3、对句子进行缩句或扩句,并能扩出内容不同的几句话。

缩句即去掉句子中修饰、限制的词语,保留使句子的意思完整的主要部分。

小学里主要教给学生怎样删“的、地”前面的和“得”后面的成分。

在扩句练习时最好能对句子的主干部分(三处)都进行扩充,也就是在主语、谓语、宾语三处地方进行扩充,有时还要用不同的内容进行扩充。

例:

同学参加文艺演出。

扩:

1、我校的同学都积极地参加元旦文艺演出。

2、六年级的队员们都踊跃地参加“六一”文艺演出。

  扩句练习:

扩出内容不同的两句话。

  4、对凌乱的句子进行排序。

调整一组错乱排列的句子,既是语言表达的训练,也是逻辑思维的训练。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句子和句子不是随便连在一起的,哪一句在前,哪一句在中间,哪一句在后是有一定顺序的。

调整句子时,在小学里一般可以从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时间的先后;先总述后分述;空间的转移;游览的先后顺序等方面综合考虑。

大致步骤是:

第一步:

明确排列要求。

第二步:

掌握各句内容。

第三步:

分析排列。

比较每句意思,分析它们的内在联系,明确各句的先后顺序,然后用序号依次排列。

第四步:

阅读检查。

最后把调整好的一段话连起来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认真检查,看看所给的句子是否都用上了,是否通顺,流畅。

  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有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

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如:

()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

()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②、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

例如:

()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20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他14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10小时,从不间断。

()1932年,22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从19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

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③、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有这么一个习题: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④、按空间转移的顺序排列所谓空间推移,就是由地点的转移,表达出不同的内容。

排列时,要十分注意,不要与其他的方法相混淆。

譬如: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⑤、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地点转移)排列.()坐在飞驰的汽车里,惬意地靠着后背,心里遐想着梦幻般的青海湖,恨不得一下子飞到那里。

()啊!

真是美好难忘的一天呀!

()我取出相机尽量选取群鸟纷飞的美丽画面进行拍照。

()到了湖边,我们登上轮船到近处去观看鸟岛上各类的鸟儿。

()星期天,我们一家三口人决定到青海湖游玩。

()不知不觉,我们该返回了,我恋恋不舍地走向了汽车。

()到了售票口,爸爸下车买了3张票。

  5、陈述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把字句、被子句、转述句、感叹句的互相转换及按要求变换句子。

(1)、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方法:

A、反问成分的变换:

如果反问句中有否定词(不、没、无、未……),在改成陈述句时要去掉否定词,如果没有否定词就要加上否定词。

B、问号改为句号。

C、读改好的陈述句,要求句子通顺,意思必须与原句相同。

例:

▲、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我难道不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吗?

(2)、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方法:

A、反问成分的变换:

如果陈述句中有否定词(不、没、无、未……),在改成反问句时要去掉否定词,如果没有否定词就要加上否定词,格式如下:

难道+不+吗?

怎么+不+呢?

怎能+不+呢?

B、句号改为问号。

C、读改好的陈述句,要求句子通顺,意思必须与原句相同。

例:

▲、十万枝箭三天是造不成的。

▲、我们要好好学习。

(3)、直述句改转述句。

一般方法:

①、提示语部分不变;②、将“:

”改为“,”并去掉前引号和后引号;③、直接语句中,也就是引号里面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第二人称(你、你们)及第三人称替换为提示语中的人名或人称;④、读改好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例:

▲、李明说:

“我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赶上大家。

”▲、王老师对小军说:

“你的生日我知道了。

”(4)、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

▲概念: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

单重否定句是只用一个否定词的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

依据否定句与肯定句的概念来看,双重否定句只是含有两个否定词的肯定句,它肯定的语气要比肯定句重,语意也更强。

补充说明:

肯定句改为单重否定句时在小学不常见,按常规来说是在肯定词前面加上否定词,意思刚好与原句相反。

如:

我是老师。

改为否定句为:

我不是老师。

但在小学里依据“句子变换不能改变句子愿意”的原则,在肯定句改为单重否定句(有时是改为否定句)时可以找出肯定词的反义词,然后在反义词前再加上否定词。

如:

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李老师。

可改为:

一年级的学生都不讨厌李老师。

此例只做参考,小学只进行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练习。

▲常用的双重否定词及格式:

不是不、不能不、不会不、不得不、非…不、不……不、没有……不,等格式。

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相互变换:

☆、我们班这次体能测试全部达标。

(改双重否定句)改:

我们班这次体能测试没有一个不达标的。

☆、我们不能不好好学习。

(改肯定句)改:

我们必须要好好学习。

双重否定句常与反问句连用,语气强烈,加强了表达效果。

但容易搞混句意。

如:

难道能否认地道战不是个奇迹吗?

?

  例句是包含两个否定词的反问句。

理解此句句意的正误,可分两步走:

先看句中含否定词的个数,若是奇数,则是否定的反问形式;若是偶数,则是肯定的反问形式。

再联系反问句的特点,肯定的反问形式,表达否定的思想内容;否定的反问形式,表达肯定的思想内容。

例句则是属于肯定的反问形式,表达否定的思想内容。

“大家都承认地道战不是个奇迹”,显然语意弄错了,应改为“难道能否认地道战是个奇迹吗?

  (5)、不改变句意,给下面句子换四种说法。

注意:

一般情况下,不改变句意,给句子换说法可改成“把”字句、“被”字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

  (6)、按要求变换句式。

▲、被打死的是小明家的狗。

(突出谁家的、突出怎么死的)______________▲、奶奶在微弱的灯光下剥豆子。

(突出谁)______________

  6、正确区分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

  7、初步进行祈使句、连动句的练习。

  8、修辞:

小学常用修辞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等。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练习。

例:

月亮像把镰刀。

(比喻)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用什么比喻什么?

学生在回答时容易混淆。

可进行如下设计:

A像B。

把A比作B,用B比喻A。

例:

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拟人)拟人句的格式是把什么当作什么?

一定要与比喻句的“把什么比作什么”区分开来。

句子修辞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指出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

  ②、用给定的句子按要求用上修辞手法,使句子更生动。

例:

长城真长啊!

(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我的卧室空间很小。

(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③、去掉带修辞的句子,使句子简洁化。

例1.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

2.凡卡的生活连狗都不如。

  9、仿写句子。

仿照下面两句的格式,发挥想像,再写出三个关于书的比喻句。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①:

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仿照例句,再写出你对“语文”的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

语文是,让人___。

语文是,让人___。

10、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常见的练习题。

要正确修改病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准病因。

如果找不出病因就无法对病句进行修改,所以在练习修改病句时找出并找准病句的病因显得十分重要。

知道和掌握病句的病因对我们做修改病句是十分有用的。

  病句一般有以下九种类型:

  ①、成分残缺如: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习进步了。

(缺少主语,“谁”进步了)

  ②、语意重复如:

下课铃一响,操场上立刻顿时热闹起来。

(“立刻”和“顿时”词语意思重复)

  ③、分类不当如:

参加庆祝会的有解放军、工人、教师、中年人和少先队员。

(“解放军”、“工人”等是按职业分类的,而“中年人”是按年龄分类的)④、词序颠倒如:

山川把晚霞染得一片通红。

(“山川”和“晚霞”颠倒位置了)

  ⑤、搭配不当如:

我们从小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习惯。

(“发扬”和“习惯”搭配错误)

  ⑥、前后矛盾如:

学校的操场四周插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红旗”只是红色,不可能是“五颜六色”)

  ⑦、不合情理如:

桃花在秋风中欢笑着。

(桃花不可能在秋天开放)

  ⑧、指代不明如:

老师对小明说,他要去开会,叫他把本子发给大家。

(句子中两个“他”,哪个指老师哪个指小明,指代不清楚)

  ⑨、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如:

小红即使起床晚了,也上学迟到了。

(“即使……也……”关联词语在本句中使用不当)

  修改病句要领: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

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解决了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修改病句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的);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11、句子积累练习:

(1)、积累名言警句(学习方面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及古诗句,并能结合生活情景合理引用积累的句子。

(2)、对联、广告词、标语、谚语、俗语、歇后语的积累运用。

(3)、佳句积累。

①、广告词A、新飞广告做得好,没有新飞冰箱好。

B、康师傅牛肉面,不只是多一点。

②、歇后语A、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0:

0)B、放鸭子上山——错了地方③、谚语A、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B、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④、俗语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⑤、对联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

万象更新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

吉星高照⑥、名言警句学习方面的名言警句A、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B、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A、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B、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

——歌德四、段的练习

  1、用给定的词语写一段话。

例:

用兴高采烈、小心翼翼、整整齐齐三个成语、任定内容写出连贯的一段话。

孩子们欢呼雀跃,自动布置图书馆,兴高采烈地将图书从山下迎接到半山腰的图书馆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那些装帧精美的书籍,分类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书架上,把彩色自然挂图挂在窑洞左右两面墙上。

  2、对段中的佳句进行旁批并写出自己读后的感悟。

  3、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较合理的写段的练习。

  4、课文感悟练习。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宋祖母,您对待自己的保姆就像亲姐姐一样,当保姆生病时,您嘘寒问暖、端汤喂药,您还为保姆设计墓地,不但把她安排进自家的陵园,而且样式和自己的一模一样,并排而立。

您这种敢于蔑视不合理传统习惯的大无畏精神和民主平等、尊重劳动人民的高尚品格真令我敬佩呀!

  5、口语交际练习。

情境:

小明因为搬家,到了一个新的住宅小区居住,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居住环境,他要和居住在那里的小朋友们交往。

正好小区花园里有群小朋友在玩游戏……要求:

请你替小明设计几句和小朋友们认识交往的对话。

小明:

_______________小朋友:

______________小明:

_______________小朋友:

______________小明:

_______________小朋友:

______________

  6、进行合理的加标点练习,并掌握省略号、破折号的不同意思。

破折号“——”①.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②.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③.表示声音的延续。

省略号“……”①.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②.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

③.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五、阅读的练习总结近几年的阅读题型,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解释文中个别词语的意思。

(方法: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选读音;选字、词;填、选关联词语;仿写词语或成语。

3、分段,并写出意义段的意思。

4、按要求划出相关的句子。

(含修辞的句子;中心句;过渡句;心理活动的句子;前后呼应的句子……)怎样找中心句: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中心句?

”中心句是一篇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

▲其次,了解中心句在文中位置的一般规律:

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如果在开头它的作用是概括和总述作用(或统领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如果在结尾它的作用是归纳和总结的作用(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怎样找过渡句:

过渡句——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句。

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下面几种:

①、用小标题过渡.②、用一个句子过渡,承上启下.③、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④、用关联词过渡.(通常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为多)⑤、用提示句过渡.⑥、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可知过渡句应在文章的中间部位,一般情况下单独成段或在段首。

过渡段分段时把它划分在下一段居多。

5、旁批:

最好选择含有修辞手法的优美的句子进行批注。

6、文章的体裁、写作顺序、写作方法、段落结构。

文章结构有以下几种:

总——分——总;总——分;分——总。

7、结合文章内容设计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8、文章感悟。

六、作文1、应用文训练:

书信、读后感、日记……2、用给定的情景或相关句子、词语进行续写或习作。

3、写人、事、物、景的文章。

4、语文实践活动。

5、半命题作文。

(补题时最好选择自己熟知的或训练过的内容)

总复习资料

一、名句归类:

序号

类型

例句

作者

诗题

1、劝学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

2、惜时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汉乐府《长歌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送别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

4、四季类

春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雨》

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