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勤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22866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勤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爱勤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勤恒.docx

《爱勤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勤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爱勤恒.docx

爱勤恒

以“爱”当先,以“勤”补缺,以“恒”为贵

----也谈班级工作的人性化管理

南津中心学校王仲波

内容摘要: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一套人性化管理班级的方法,即:

班级管理应以“爱”当先;以“勤”补缺;以“恒”为贵。

总之,一个健康的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生命绿洲,一套科学的管理理念是生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而“人性化”的管理就是这块土壤上的阳光雨露,她滋养生命,润物无声。

关键词:

“爱”“勤”“恒”人性化管理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社会角色的规定,师生关系体现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一种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其中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告诉我们师生关系的质量和教师的期望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师生关系融洽,教师会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教师对于期望高的学生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另外,其它研究还表明,班级师生关系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和社会行为有显著影响。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帮助顺利度过发展中的危机,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体验和人格都有不良的影响。

既然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阶段,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否融洽这一问题就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能比较具体且确切的把握这一点,我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表,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本班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统计结果汇总如下:

1、57.5%的学生认为自己和老师交往少,只有9.5%的学生认为比较多;

2、46%的学生认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一般,12.5%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不融洽,甚至个别比较紧张,只有10.4%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3、在对老师有意见时,35.6%的学生只在背后发牢骚,33.4%的学生只藏在心里不说,即63.5%的学生不愿和老师沟通,只有27.5%的学生会直接或间接向老师反映;

4、除请教习题之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会向老师寻求帮助的只有26.4%,而73.6%的学生不会;

5、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会告诉老师并听取老师建议的只有13.4%,83.7%不会,3%视具体问题而定;

6、78.5%的学生反映师生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老师找学生个别谈话。

以上数据反映了不容乐观的师生关系:

1、2项说明师生交往的频率不高,没有一定的接触沟通,自然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不用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3项正印证了这一点;4、5项说明师生交往的深度有限,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老师并未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6项说明师生交往的形式比较单一,在师生交往中,学生比较被动。

那么在提倡师生平等的今天,为什么师生之间仍未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呢?

是什么阻碍了师生交往呢?

21.8%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权威地位带来的心理压力,22.5%的学生是师生交往的机会比较少(如:

教师到班比较少,办公室与教师的距离比较远,等等),4%的学生认为是师生的年龄差距较大,45%的学生认为师生的观点不同,存在一定的代沟,2.6%的学生是由于自身比较内向、胆小等性格因素造成的。

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该如何努力工作,使师生关系和谐呢?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

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用科学的人性化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还是有效的。

我对班级的人性化管理集中体现在以“爱”当先;以“勤”补缺;以“恒”为贵。

一、以“爱”当先

我一直感动于一个美丽的神话:

古希腊的一个国王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位美少女,并为之倾注全部的爱与心血,他的款款深情最后感动了爱神,爱神赋予少女以生命,满足了国王的愿望,我的一位老师也对我说过这样一句看似平常的话:

“在登台之前,请先学会爱”。

教师要做太阳,把温暖洒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不要做探照灯,只把关爱放在优秀生身上,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一)、用耐心去爱学习困难的学生

十个指头都不会一般齐,何况是人呢?

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的“发展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学生个体本身也存在学科之间的不平衡。

任何老师教授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上肯定存在着上、中、下三等。

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关爱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

爱默生说: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后进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

因为他们常常受到冷淡甚至歧视,所以更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

后进生往往在倔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

你一旦了解了这颗心,与其真正进行沟通,那么他们会非常愿意亲近你,乐于接受你的教育,乐意完成你交给的一切任务。

例如我们班的李辉同学,平时非常贪玩,经常完不成作业,回家还向爸妈撒谎说作业已在学校完成。

他上课坐不住,随便说话,注意力很不集中。

我接任班主任之后,没有先给他一个“下马威”,而是经常找他谈话,与他拉家常,谈理想,讲学习的重要性;哪些是好的,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对的,不该做的。

充分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后对照他自己现在的行为加以比较,让他评判是非。

到最后,他流泪了,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并表示以后会好好学习。

从此之后,他作业完成得及时了,上课听讲认真了,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

并且对老师也特别亲热,下课后,如果有什么不好拿的东西,他会主动地上前去说:

“老师,我帮您拿!

”见了老师,老远就叫“老师好”。

他已从心理上接纳了老师,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

用耐心去爱学习困难的学生,用语言去温暖他们的心,让学困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到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就会使他们与老师、同学融洽无间,与集体和谐一致,就会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给他们以鼓舞和希望,也能使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充分发挥。

                                       

(二)、用真心去爱个性特别的学生

人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

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静稳重、有的倔强固执、有的坚强、有的软弱……俗话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可见,性格特征方面的东西一般来说很难改变。

试想一下,如果人没有了个性,岂不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吗?

因为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没有个性的群体就像一潭死水。

所以,教师必须持宽容态度,并努力优化其个性优势,不断地帮助他们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就心理倾向来说,学生的爱好各式各样,有的喜欢朗诵,有的喜欢运动,有的喜欢书法,有的喜欢写作……俗话说得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作为班主任,我对学生正当的爱好,都给予肯定、鼓励,并加以重视和培养。

因为爱好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最直接的动力。

在这一方面,我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特长,努力开发他们的潜能:

(1)创造条件,给学生多一片发展的空间。

对于喜欢动手的学生,上课时可让他上台作实验;喜欢思考的学生,可在课外多提一些思考性强的问题;喜欢运动的学生,可以多组织一些体育比赛,让他们经历失败的磨练和成功的喜悦……

(2)精心培育,让学生多一份创造。

如刘成同学特别喜欢体育运动,我就一方面鼓励他参加比赛,另一方面,要求他安排好时间,不要影响学习。

          

用真心去爱个性特别的学生,班主任对于表现异常的孩子要从其心理、生活环境等方面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而教育,帮助学生端正态度,让他们迷途知返,找回自我。

如班里有个叫小雁的女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却很注重穿着打扮,每天穿着时尚、高档的衣服,经常和外校的一些学生在烟酒中消磨时光,在歌厅、舞厅中虚度光阴。

为人更是玩世不恭,老师的话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一次一次和她谈话,方知她原来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父亲忙着做生意,母亲顾不上管她,有时回家连饭也吃不上,久而久之,她连家也不愿意回了,经常穿着母亲的衣服找一些“朋友”在外面打发时光。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一次次地和她母亲交流思想,让她注意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一趟趟地和她父亲交流看法,让他给孩子多一点关爱。

对于小雁同学,我更是呵护有加,一次次和她交心,把她叫到家里,用师长和母亲的关怀,温暖她破碎冰冷的心。

扣子掉了替她缝好,衣服脏了帮她洗净,作业本用完了为她买好……一点点爱,一滴滴情,终于唤起小雁耐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激情,点燃了她求知的欲望。

她开始变了,变得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了,变得能正确对待周围一切了。

后来她在中考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显然,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真心去爱个性特别的学生,用无私的爱去温暖冰冻的心灵,会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用信心去爱犯错误的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这就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相信他们,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

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

“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

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

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

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

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

”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例如我班有个学生,一次抢着去换水,结果毛手毛脚,把桶也摔碎了,水流了一地。

望着他那尴尬而又惊慌的表情,原本想发火的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先表扬他热心为班级做事。

听到表扬,那个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于是我又顺势指出了他的错误之处,提醒他要吸取教训,他欣然接受了。

现在他成为我班“专职”换水员,从未出过差错。

自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在智力、体力还是在做事的能力上,自信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就会觉得生活暗淡无光。

王×是一位女同学,平时寡言少语,总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连个说话的伴都没有,整天郁闷不乐,上课从不举手回答,叫起来回答问题时总是满脸通红。

究其原因,原来,她是以倒数几名的成绩进入这个班的,本身就缺乏自信心,觉得矮人三分。

更主要的是,她相貌平平,个矮,又胖,用她自己在作文《我》中的活说“我觉得自己丑死了,没有一处长得顺眼……”,所以总怕别人瞧不起她,整天被自卑包围着。

看到郁闷寡欢的她,我如坐针毯,找她谈话,又不知从何谈起,于是我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很丑,对自己缺乏信心,不爱打扮,做事、学习也不上进,心理学家为了改变她,让大家每天对她说“你真能干”、“你今天表现不错”等赞扬性的话。

一段时间,人们惊奇地发现女孩变了:

她爱美、爱表现自己了。

听了故事,王×只是苦笑着。

以后的日子,我上课有意识地叫她多回答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她,还让她在元旦联欢会上表演小提琴独奏,让她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树立起信心。

现在,她已经变得爱说爱笑了,周围也多了几个朋友,课堂上也敢大胆发言了。

期末考试跃居中游水平。

    

实践证明,当学生失意时,老师的鼓励、安慰和信任,哪怕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都会让他们感到温馨,产生信念,迸发希望之火。

所以我们说爱学生还要懂得欣赏学生。

1、爱要以公正的态度赏识每—个班级成员,用机制创造公平;

每一个班级成员都渴望得到老师与同伴的关注和赞赏,如果班主任老师及班级成员都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几个学生的身上,那么,作为“陪衬品”、“附庸物”的绝大部分学生弥足珍贵的自尊心、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对老师,对集体的情感也会随之淡化。

所以,我不仅自己带头而且要求班级的每一个成员一定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同伴。

如班里要选班干部了,一双双闪亮的眼睛里流露出无限向往的神情。

投票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和满足,我建立了全员上岗管理制度,让全体学生管理班级的事务。

这下,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了起来,尝到了自己是班级真正主人的甜头,于是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了。

由此可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集体中的“主角”,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信心和期待,不仅能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内驱力”,还能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干,从而为班集体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爱要以发现的目光赏识每—个班级成员,发挥每一个成员的潜能;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学生间的禀赋,品性也各有差异。

要使学生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挥,班主任就必须抛开“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这一狭隘思想的羁绊和束缚,用善于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如我班徐X生性好动,在班里经常惹事生非,虽经多次教育,但收效甚微。

有一次,体育老师偶然在我面前表扬他绳子跳得不错。

我抓住机会,对他进行表扬,并鼓励他多练,争取在学校比赛中拿冠军。

此后,他一下课就拿着绳子往外跑。

没过多久,在学校的比赛中,他一举夺得了跳绳项目的第一名。

在老师和班级同伴的一片尊重、赞扬声中,他变得懂事了。

经大家的推荐,徐X当上了班级的体育委员。

从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需要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

有时欣赏他们微小的闪光点,比喝斥其显著的劣迹更有效。

3,爱要以宽广的胸襟去赏识每一个班级成员,接纳每—个成员的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对于自制力十分有限的初中生而言,有缺点,有过失是在所难免的。

班主任要成为一名欣赏者,不仅要多看学生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学生的不足之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可见,宽容决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

一天,班上有两位同学为了一点小事吵了起来,眼看就要动手了。

我把两个学生一起叫到跟前,全当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发生,布置他俩在放学时一块儿去扫包干区,并以鼓励的语气说: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完成得很出色,因为你们都很爱集体。

”打扫开始了,两个“小对头’,合作得非常好。

不一会儿,就把包干区搞得一干二净。

老师当众夸奖他俩做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两个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本来,他俩准备硬着头皮挨批评,却意外地得到了老师的激励和器重,当然不愿意再辜负老师的一片期望。

一个即将激化的矛盾就这样不着痕迹地化解开了,两个学生也从中受到了教育。

以宽广的胸襟欣赏学生,正是为了让学生在获得尊重、信任的同时,得到反思和自省,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

实践证明: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我们的学生没有一个是不可救药的。

爱是教育的基础,班级工作管理的本质就是人性化管理。

以“爱”当先,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关爱学生的心灵,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爱是一剂良药,让爱永驻我们心中。

当然,爱并不是放纵。

因为我们的学生毕竟还只是孩子,他们是来校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再优秀的学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

因此,我们要爱学生,更要对他们严格要求。

同样道理,“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

主要体现在:

(一)、严而有理。

当班级出现不正常现象或学生违纪甚至多次违纪。

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分清对错和利害,初步拟出几种教育措施,择优选择最为合理、恰当的措施。

譬如,有一次以两位值周班长为首的六位学生逃课到操场打篮球。

知情后,我初步拟出几种处理方案:

第一,批评几句,写一份书面检讨;第二,罚站反省,再接受批评;第三,请家长来校;第四,心平气和地让他们认识到这次行为给自己、给班级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并在全班同学面前作公开的检讨和保证。

为了让这几位逃课的学生既深刻地认识错误,又能在班级内消除影响,以理服人。

我便选择了第四种方案,最终发现效果不错。

(二)、严而透情。

人性和时代的特点证明打骂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中应不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非常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

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要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变痛恨为痛心、变发怒为宽容、变责骂为劝慰、变殴打为抚摸、变训斥为商量、变冷漠为热情。

上文中的例子,那几位逃课的学生犯了错误,肯定害怕、担心,甚至有学生会想看你能把我怎样。

此时,如果你变发怒为宽容,先请学生坐下。

这样,哪怕是再桀骜不驯的学生也会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从而使他为所犯的错误感到后悔、不安,那么接下去的说理教育就好开展了。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石子变得这般光滑剔透。

上学年,我接任了八年级

(1)班的班主任工作,刚接手,我就着重了解学生,这个班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学习、生活、纪律各方面都比较落后,有的受家长的责骂、受同学的白眼,个别的家长干脆将学生送进学校之后一概不理,学生在家缺少家庭温暧,在校受个别教师的挖苦、白眼和同学们的嘲讽,他们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创伤,心理素质比较脆弱,自己的真实心理不愿向别人透露,性格趋于自我封闭,整天用怀疑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接任后,我首先是不厌恶、不嫌弃、不疏远他们,用真诚、深挚、清醒、负责、严格的态度与他们逐个交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用心去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理,使他们在爱护、信任的气氛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接受我的劝说。

这样,我的班主任工作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三)、严而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说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品德高尚、言行规范、严于律己。

学年初我刚接班时,刚进教室,只见地面一片狼藉,学生熟视无睹,靠“骂”肯定无济于事。

于是,我便弯下身去捡,当捡到一学生的脚下时,那学生便红起了脸,并说:

“老师,我来捡。

”我笑着点头,其他学生都赶忙把自己四周的垃圾捡起来扔进桶里。

自此以后,班里卫生保持情况好多了,每当我躬身捡垃圾时,学生都条件反射般低头四顾,确保自己的“包干区”无事。

可见,班主任对学生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睦,同时也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

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常言道:

“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

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我努力使学生明白:

“严”才是真爱。

班级工作的人性化管理,需以“爱”当先,以“严”保证。

即:

“爱必严,严是爱”。

二、以“勤”补缺

班主任由于受能力水平、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诸多原因影响,班级工作开展各有特色,当然成功程度也各有不同。

但班级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光有爱还是远远不够的,假若能够付出汗水和心血,必能以“勤”补缺,取得理想效果。

笔者以为,实行“人性化”管理,班主任工作应努力做到“五勤”。

(一)、勤于接触参与,即“脚”勤;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按照预定的目的,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和调控。

而有效的计划和调控,必须建立在对班级及学生的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

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要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

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同时,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班主任能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

目前,我国不少学校在实施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提出班主任参与学生活动的多种不同的“到位”要求,并以此作为班主任工作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正在于督促班主任变间接、简单的“遥控式”管理为直接、具体的“走动式”管理,避免工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当然,班主任的“走动式”管理决不是“巡警和看守式”的,而是与学生情感交流、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过程。

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

班主任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深入学生,对他们充满热情,那么学生便会对他(她)产生心理认同,“亲其师,信其道”,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二)、勤于观察发现,即“眼”勤;

班主任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

我曾从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露出的一丝怪笑,访到了该生与社会不良青年的秘密交往。

从家长为孩子系鞋带这样极普通的小事,发现了独生子女教育的严重问题等。

可见我们要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荫芽,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

“眼”勤也有助于班主任从观察量的增加上把握对学生质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现不尽相同,班主任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相同与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从外部的种种表象中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而进行“长善救失”的教育。

(三)、勤于动情晓理,即“口”勤;

班主任整天和学生打交道。

一方面,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口”勤可弥补眼观之不足,拓宽获得学生信息的渠道,避免了解学生过程中的“晕轮效应”;另一方面,“口”勤在说服、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收到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行的效果。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晓理、动情到导行的过程,理的阐发、情的表达、行的引导,往往要借助于语言“媒介”来实现。

笔者经常及时向学生传递国内外的最新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提出敏感的人生问题供学生思考,给学生以有益的忠告;或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才能予以肯定和赞赏,对偶发事件进行艺术处理和巧妙的引导……这些在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诸方面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言传”而非空洞的说教,其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是多方面而巨大的。

(四)、勤于动手示范,即“手”勤;

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

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

班主任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和“目染”。

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效能。

我曾接过一个班,学生大多有随手扔纸团、纸片的不良习惯。

我既不批评,也不言语,而是躬身--捡起印有泥迹的废纸,送到教室后面的“卫生角”。

从此后,教室地面开始清洁起来。

在以后学校组织的教室卫生随机检查中,我班积分总居榜首。

正所谓“话说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学生工作面广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必须抓住每一个“用手说话”的机会,做到手勤。

比如,清除卫生死角时,我首先扒开又烂又臭的陈年垃圾;放学了,随手关上一扇门窗;走进学生宿舍,调整一下衣物用品的位置;主题班(队)会上,主动写几个潇洒的美术字;体育比赛中,及时为学生递上一条毛巾、一杯糖水;天冷了,为学生装上一块档风的窗玻璃;生日晚会上,为学生燃起象征生命旅程的蜡烛;野炊途中,主动接过女同学的背包;学生发烧了,用手测一下学生的额温……诸如此类的动作,都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