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25443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docx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

初级会计实务

第2章资产

(本章分值30-40分,属于全书最重要章节)

第一节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概述

货币资金的定义和组成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一、库存现金

(一)现金管理制度

(二)现金的账务处理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库存现金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库存现金”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库存现金的增加,贷方登记库存现金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的金额。

为了全面、连续地反映和监督库存现金的收支和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库存现金总账和日记账,分别进行库存现金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

【提示】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由各部门保管的定额备用金,可以在一级科目“其他应收款”下设置二级科目“备用金”科目核算。

由各部门保管的定额备用金,分录如下:

(1)出纳拨付各部门备用金,以销售部门为例

借:

其他应收款——备用金——销售部门

 贷:

库存现金

(2)各部门凭票报销时

借:

销售费用

 贷:

其他应收款——备用金——销售部门

(三)现金的清查(重中之重)

发现现金溢余时:

发现现金短缺时:

二、银行存款

(一)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银行存款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银行存款”科目,借方登记企业银行存款的增加,贷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银行存款的金额。

为了全面、连续地反映和监督银行存款的收支和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银行存款总账和日记账,分别进行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

(二)银行存款的核对

1.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应定期与开户银行转来的“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核对相符,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企业记录的金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银行提供的金额)之间如有差额,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示例: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不一致的原因:

(1)记账错误,

(2)未达账项。

具体发生未达账项的具体情况有四种:

①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

②企业已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

③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

④银行已付款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提示】企业或银行的会计核算差错,记账错误不属于未达账项。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关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两点提示】①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记账依据。

(待有关结算凭证到达后入账)②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的金额就是企业实际可动用的银行存款金额(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

(可以调整报表列示金额,不能调整记账凭证)

三、其他货币资金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

1.银行汇票存款2.银行本票存款3.信用卡存款

4.信用证保证金存款5.存出投资款6.外埠存款等

银行汇票存款

1.银行汇票存款

(1)银行汇票存款是指由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银行汇票的出票银行为银行汇票的付款人。

(3)单位和个人各种款项的核算,均可使用银行汇票。

(4)银行汇票可以用以转账,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也可以用于支取现金。

2.银行本票存款

(1)银行本票存款是指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2)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需要支付的各种款项,都可以使用银行本票。

(3)银行本票可以用于转账,注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

3.信用卡存款

(1)信用卡存款是指企业为了取得信用卡而存入银行信用卡专户的款项。

(2)信用卡是银行卡的一种。

4.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1)信用证保证金存款是指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企业为开具信用证而存入银行信用证保证金专户的款项。

(2)企业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应按规定向银行提交开证申请书、信用证申请人承诺书和购销合同。

5.存出投资款

存出投资款是指企业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根据有关规定存入在证券公司指定银行开立的投资款专户的款项。

6.外埠存款

外埠存款是指企业为了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而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账务处理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其他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其他货币资金的增加,贷方登记其他货币资金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其他货币资金的金额。

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

一、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内容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包括:

(1)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从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

(2)增值税销项税额(3)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保险费等。

【解释】

(1)商业折扣:

是因购货方购货数量较大等原因,为促进销售而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实务当中我们最常遇到的就是买一件全价,买两件八折等等,就属于商业折扣。

(2)现金折扣:

 是一种鼓励购买者快速支付货款,削减账单的价格方式,其期限在净期限内变更。

例如,2/10,n/30,意思是:

如果在10天内付款,购买者能够从发票面值中得到2%的折扣。

否则,在30天内支付发票的全部金额。

(二)应收账款的核算(账务处理)

1.赊销商品,确认应收账款

借:

应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到款项,冲销应收账款

借:

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金额,如果没有现金折扣,那就不涉及该科目)

 贷:

应收账款

(三)现金折扣的计算

1.现金折扣表达方式:

2/10,1/20,n/30

【注意】题目也可能是3/10,代表10天内付款享受3%的折扣,未必是2/10

2.现金折扣的计算

(1)现金折扣按含增值税的售价计算:

现金折扣金额=(收入+增值税销项税额)×现金折扣比例

(2)现金折扣按不含增值税的售价计算

现金折扣金额=收入×现金折扣比例

【注意】上述两种情形,计算现金折扣时,基数都不包括垫付的运杂费等。

3.实际收到的款项=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现金折扣金额

二、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概述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根据承兑人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票样

 

商业承兑汇票票样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账务处理)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应收票据的取得、票款收回等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应收票据”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取得的应收票据的面值,贷方登记到期收回票款或到期前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的票面余额,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余额。

1.取得应收票据

借:

应收票据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或收到票据抵偿之前的应收账款

借:

应收票据

 贷:

应收账款

【注意】应收票据的入账价值与应收账款相同。

应收票据的入账价值同样包括:

价款、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保险费等,扣除商业折扣,不扣除现金折扣。

2.收回到期票款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票据

3.背书转让应收票据

借:

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应收票据

 

三、其他应收款

3.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四、应收股利

【提示】具体账务处理的例题会在后续内容“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中讲解

五、应收利息

【含义】应收利息是指企业根据合同或协议规定应向债务人收取的利息。

为了反映和监督应收利息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应收利息”科目。

“应收利息”科目的借方登记应收利息的增加,贷方登记收到的利息,即:

应收的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到的利息。

2.实际收到利息时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利息

【账务处理】

1.确认应收利息时

借:

应收利息

贷:

投资收益

六、应收款项减值

(一)应收账款减值损失的确认

出于谨慎性原则,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评估,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同时计提坏账准备。

应收款项减值有两种核算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的减值的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不能采用直接转销法。

【坏账准备科目】说到减值,一定会涉及的科目就是“坏账准备”,这是一个资产类科目,但又是一种特殊的资产类科目,是应收款项的备抵科目,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余额在贷方

涉及坏账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

【计算公式】

1.计算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这里是余额,不是发生额哦)

=应收款项科目的余额×坏账比例(考试常考)

=应收款项科目的余额-应收款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考试时,现值会作为已知条件告诉大家)

2.计算当期期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这是发生额)

=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结论】结果为正数,即为要补提的坏账准备;结果为负数,则代表要之前计提多了,当期要转回的多提的坏账准备。

涉及减值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

【提示】1.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就是应收账款原值;

2.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坏账准备

七、预付账款

【定义】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账务处理】

【提示】如果改为用应付账款核算,账务处理分录为:

【比较】预付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关系

1.预付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直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2.预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属于负债,

预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属于资产。

3.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这个过程叫重分类)

(1)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金额=预付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

(2)资产负债表上预付款项金额=预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相关的坏账准备

【预付账款与应付账款的重分类】

【比较】预收账款与应收账款的关系

1.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收账款”科目,而直接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2.预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属于负债,

预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属于资产。

3.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这个过程叫重分类)

(1)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金额=预收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应收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相关的坏账准备

(2)资产负债表上预收款项金额=预收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应收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

【预收账款与应收账款的重分类】

第三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内容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提示】金融资产的内容很多,比如还有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但初级职称教材只讲解了一种金融资产,即:

交易性金融资产。

其他的金融资产内容等大家今后学中级职称的时候再说~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二)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三)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五)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具体解释】

1.“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通常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3.“投资收益”核算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期间内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出售时实现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1.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金额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入账金额。

其中: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2.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用应收股利(买股票用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买债券用应收利息)科目进行单独确认,而不应当构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3.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通过“投资收益“科目进行会计处理,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科目的借方。

【提示】如果发生的交易费用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会产生进项税额,进项税额经认证后可从当月销项税额中扣除。

详见下页例题

(三)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1.企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间,取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1)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

借: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

投资收益

(2)收到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时:

借:

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2.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公允价值上升: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分录如下(就这么一个分录哦,没了):

借:

其他货币资金(实际收到的款项,即:

出售价款-出售的手续费用)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倒挤)

(五)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1.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不需要扣除购买时已宣告未发放现金股利和已到付息期未领取的利息)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即转让金融商品按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2.若相抵后出现负差,可结转下一纳税期与下期转让金融商品销售额互抵,但年末时仍出现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会计年度。

3.转让金融资产当月月末

(1)如产生转让收益,则按应纳税额

借:

投资收益

贷:

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2)如产生转让损失,则按可结转下月抵扣税额

借:

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贷:

投资收益

4.年末,如果“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有借方余额,说明本年度的金融商品转让损失无法弥补,且本年度的金融资产转让损失不可转入下年度继续抵减转让金融资产的收益

因此需做分录:

借:

投资收益

贷:

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结论】将“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转出。

【分录小结】

【提示】涉及投资收益科目的分录有四处,一定要看清题目是让计算哪个环节的投资收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同情况下对投资收益及损益的影响】

1.计算处置(出售)时点的投资收益:

出售时收到的价款(扣除增值税因素)-出售时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初始购买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2.计算整个持有期间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将从购入到出售整个期间的所有投资收益发生额加总即可(即:

上页PPT的出现的四个投资收益之和)

3.计算整个持有期间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将从购入到出售整个期间的所有投资收益发生额加总即可(即:

上页PPT的出现的四个投资收益之和)+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第四节存货

一、存货的内容

二、存货成本的确定

补充知识——增值税通识——增值税专用发票

环节1:

(1)厂家采购产品的原材料,厂家取得的发票,第二联用于抵扣增值税

环节1:

(2)厂家采购产品的原材料,厂家取得的发票,第三联用于厂家做账

环节2:

(2)厂家销售A产品给批发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第二联给批发商,批发商用于抵扣增值税

环节2:

(1)厂家销售A产品给批发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用发票一式三联,第一联厂家留存做账

环节2:

(3)厂家销售A产品给批发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第三联给批发商,批发商用于做账

增值税普通发票:

只有两联,没有抵扣联,第1联销售方做账凭证

(一)采购成本

1.购买价款计入存货成本。

2.相关税费

(1)进口关税、进口消费税、资源税、以及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存货成本。

(2)增值税进项税额:

①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采购存货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增值税计入存货的成本。

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采购存货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增值税不计入存货的成本。

3.购买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计入存货成本。

4.必要仓储费计入存货成本。

5.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计入存货成本。

6.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按实际存货数量入库)

【提示】发生合理损耗会使存货的单位成本提高。

7.商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提示】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

(二)加工成本

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三)其他成本

除了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如:

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提示】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四)不计入存货成本的费用

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营业外支出)。

2.仓储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4.入库后发生的挑选整理费计入管理费用。

5.采购人员的差旅费通常不计入外购材料的成本,而应计入管理费用。

三、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

其中:

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1.个别计价法

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

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具体方法是:

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提示】在先进先出法下,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如果物价持续下降,发出成本偏高,会低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

=[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4.移动加权平均法(四种方法中最麻烦的)

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库存原有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注意】每购入一次货物,就更新一次成本。

四、原材料

(一)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

1.发票与材料同时到达

借: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等

2.发票已到、材料未到

借:

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等

3.材料已到、发票未到,也无结算凭证——等、估、冲、记

(1)暂不入账,等待发票。

(2)月末发票仍未到达,应在月末按估计价值入账

借:

原材料             

贷:

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下月初红字冲回

借:

原材料(金额用红字)

 贷:

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金额用红字)

(4)发票到达时根据发票登记入账

借: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等

4.发出材料的会计处理

借: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    

      ——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领用)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领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领用)         

贷:

原材料

(二)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1、涉及的会计科目

(1)材料采购(反映实际成本)【入库前,必经科目】

(2)原材料(反映计划成本)

(3)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2、具体账务处理

(1)采购时,验收入库前,按实际成本记入“材料采购”

借:

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记入“原材料”的借方,差额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或贷方,具体分录如下:

(3)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借:

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

原材料(计划成本)

(4)期末(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用T字账再次理解“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公式: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①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②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发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