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25575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

设备安装技术措施

 

监测科

年月日

 

第一章工程概述及施工时间安排

一、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东荣三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采用北京瑞赛长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KJ223(B)煤矿人员管理系统。

该系统符合国家[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与管理规范》规定要求。

由人员携带识别卡,通过井下安装的读卡器发出信号—人员定位监测分站—交换机等设备,接入矿井主通讯千兆光缆环网。

经光缆传输至矿调度室交换机—人员定位监控计算机,将下井人员及车辆所处位置显示出来。

井下读卡器—人员定位分站—交换机之间采取通信电缆信号传输方式,方便操作。

依据[AQ1048-2007]中第5.1条中相关要求安装井下人员定位设备,主要的工程量如下:

1)安装防爆网络交换机5台

2)安装人员定位分站24台

3)安装读卡器67台

4)敷设矿用通讯电缆MHYV1×4×7/0.529000米

2.工程特点:

1、电缆敷设覆盖范围广,路线繁多复杂,敷设距离长,施工过程难度大。

2、施工人员短缺,材料运输困难,安装工程任务重。

为确保本工程如期安全竣工,特编制本措施报批并执行。

二、施工时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

三、施工周期:

 

第二章设备安装地点明细

交换机

人员定位分站

安装地点

分站供电电源

读卡器安装地点

备注

中央泵房交换机

中央泵房分站1

中央变电所

副井下出车侧

副井下入车侧

中央泵房

中央变电所

中央泵房分站2

中央变电所

-490皮带头

井下车场人车站

东八配风巷入口

东八上仓皮带入口

东二大库分站

东二大库移动变电站

东一轨道巷入口

主井信号室入口

东二大库

东一变电所交换机

东一变电所分站

东一变电所

东一变电所室内

东一西轨道上山底弯

东一西轨道上山绞车分站

东一变电所

东一西上山车场

东一回风总排入口

交换机

人员定位分站

安装地点

分站供电电源

读卡器安装地点

备注

东一变电所交换机

西二轨道上山绞车分站

西二变电所

西二二片皮带道

西二二片下料道

东一轨道上山底弯分站

东一变电所

西二轨道上山入口

东一轨道上山入口

东一右二片皮带道入口

东一二片车场分站

东一变电所

东一一片皮带道入口

西二皮带上山入口

东一一片车场分站

东一变电所

东一一片下料道入口

东一右一片下料道入口

东一18层车场分站

东一变电所

东一18层二片下料道

东一回风总排入口

 

交换机

人员定位分站

安装地点

分站供电电源

读卡器安装地点

备注

水采变电所交换机

水采变电所分站1

水采变电所

东八大巷入口

东八中巷叉口1

东八中巷叉口2

东八大库

水采变电所分站2

水采变电所

东八配风巷出口1

东八配风巷出口2

-490皮带尾分站

水采变电所

-490皮带尾

东十大巷入口

东八大巷叉口1

东八大巷叉口2

-490皮带中部分站

中央变电所

-490皮带中部叉口1

-490皮带中部叉口2

-490皮带中部叉口3

东八边界变电所

交换机

东八轨道上山绞车分站

东八边界变电所

东八边界一片车场

东八边界一片皮带道

东八边界二片下料道

 

交换机

人员定位分站

安装地点

分站供电电源

读卡器安装地点

备注

东八边界变电所

交换机

东八边界二片车场

东八边界变电所

东八边界二片车场

东八边界二片皮带道

东八边界三片下料道

东八边界三片车场分站

东八边界变电所

东八边界三片车场

东八边界右零片皮带道

东八边界左三片皮带道

东八边界变电所分站

东八边界变电所

东八边界轨道上山底弯

东八边界变电所后门

东八绞车房分站

东八绞车房变电所

东八绞车房

东八上山车场

东八轨道上山底弯分站

东八绞车房变电所

东八轨道上山底弯

东八中巷直头

 

交换机

人员定位分站

安装地点

分站供电电源

读卡器安装地点

备注

东十里部变电所

交换机

东十里部变电所分站

东十里部变电所

东十里部变电所后门

东十里部变电所入口

东十里部绞车房分站

东十里部绞车房变电所

东十里部绞车房

东十里部一片车场

东十里部一片下料道

东十里部一片皮带道

东十里部底弯分站

东十里部变电所

东十里部皮带上山底弯

东十里部轨道上山底弯

东十里部轨道巷入口

东三轨道巷分站

东十里部变电所

东三轨道巷入口

东三回风巷入口

东三轨道巷矿二队

东三回风巷矿一队

东十里部三片车场

东十里部绞车房变电所

东十里部二片皮带道

东十里部三片车场

第三章施工前准备

1、根据施工需要配备相应的施工人员,经入井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入井作业。

安装施工前组织相关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学习本工程使用的规范和有关技术操作规程,确定施工程序,以便科学组织施工。

2、按照材料设备计划进行施工材料设备的准备,并对其进行检修和检验。

3、准备好施工(拆除、打运、安装)所需的工具及材料。

4、提前加工好施工所需的梯子、人字体(高度2.5米)等辅助工具。

5、提前申请打运材料、设备所需的车皮、平板车和材料车。

6、检查施工所用的各种工具,确保工具及材料的完好、可靠。

7、工作制度

每天八点班进行安装施工。

8、设备、电缆及其它施工材料运输

避免途中损坏,运至施工现场。

用矿车运输时,应不超高,不超宽,不超重,捆绑牢固。

 

第四章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方法及要求

由于井下环境条件的特殊,高度低、空间小、落石、落煤、空气潮湿及易燃、易爆气体等,为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井下电力电缆必须根据不同的工作作环境采用不同的敷设方法。

煤矿井下电缆的敷设分为平巷或斜巷。

一、在平巷及斜巷中悬挂电缆的方法和要求:

1、在有矿车行驶的巷道中,为避免矿车掉道撞坏电缆,电缆挂的高度应高于矿车高度。

但一般离顶板距离不应小于150毫米。

同时在电缆坠落时,应不跌落到轨道上。

在有岔道及巷道拐弯处,电缆钩就加密。

电缆悬挂在直巷内应有5%左右的弛度;岔道与拐弯处要有10%左右的弛度。

2、斜巷敷设电缆,先把电缆运至到斜巷上口,离斜坡20米处采取人工放电缆时,提前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敷设严格执行斜巷打运各项安全规定。

(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

3、动力电缆,光缆出入硐室时,不得由门框或墙上直接出入,必须经过穿墙管等以防电缆被挤,为了防止发生火灾时影响硐室的密封,在穿管内口与电缆的空隙之间用黄泥封堵。

五、电缆安装注意事项:

1、电缆在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交叉,电缆固定栓绑牢靠,电缆进入设备处两侧必须系上标有电缆代号的正规标牌,标牌字样必须工整清楚、不退色。

2、电缆接线

1)缆线在做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线芯顺序连接终端接口。

2)缆线中间不应有接头,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3、电缆敷设及接线

1)如敷设整盘电缆时,应准备电缆架、根据电缆的大小选择钢管或元钢、垫木等工具。

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规格、型号等进行逐一核对,检查是否与图纸相符,并具有生产厂家及产品合格证书。

光缆敷设中,光缆盘两侧应有协助推盘及负责刹盘滚动人员,电缆在敷设中不得有扭绞、损伤等现象。

电缆敷设前应由指挥者做好施工交底工作,使放电缆人员都能了解电缆敷设的途径,始端及终端。

施工人员布局要合理,并统一指挥,电缆敷设行进的领头人必须对施工现场电缆走向、顺序、排列、规格、型号、编号等)十分清楚以防返工,在巷道必须有专人负责看管,以免被人及矿车损伤正在敷设中的电缆。

电缆穿管前要清除管内杂物,防止电缆拉脱或受损伤。

2)根据图纸要求,首先应对到货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进行校对,是否符合设计和实际要求。

根据施工图列出详细的电缆设施排列表,按表进行敷设,以免发生遗漏或重复敷设。

电缆在敷设前仍应进行仔细检查,严禁使用绝缘破损、芯线锈蚀,有压痕、受潮的电缆。

3)电缆敷设方式:

a穿墙管敷设:

一般每根保护钢管只穿一根电缆。

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如管子中间有接头时应放大到2倍。

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一般取管径的10倍,保护的直角弯不应多于2个,管的弯曲部分不应有裂缝或显著凹瘪现象,不圆度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0%,管口应作成喇叭口状打光。

电缆保护管用φ10圆钢或镀锌扁钢与接地网相连。

电缆保护管焊接完成后,按要求刷防锈漆两遍。

电缆所留余量力求适中,不要留得过短或过长。

每敷设完一条电缆要立即电缆标志牌,并注明电缆起止点、长度、电缆规格和型号。

敷设电缆时要注意安全,专人负责指挥。

六、人员定位设备供电方式

人员定位交换机、分站采取独立供电,取自附近变电所内单独综合保护器。

安装时杜绝失爆,接地极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对电气设备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各项电气操作规程。

七、防爆分线盒安装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使用接线盒的规格型号。

接线盒采用吊挂的形式安装,安装高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但最低高度不得低于1.4米,固定接线盒加工的支托架防腐良好固定牢固可靠。

接线盒的每个喇叭嘴只能穿入1根电缆,进线口胶圈与电缆配合应符合井下防爆标准的要求,即接线时密封圈与电缆的外径不得大于1mm。

胶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相差不得大于1mm。

无电缆出线者,应有胶圈及厚2mm以上的金属挡板封堵,并用喇叭嘴或螺母压紧,金属挡板应置于胶圈之外,金属挡板与进线装置内径差不得大于2mm。

 

第二节施工技术要求

1、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措施贯彻,并且佩戴合格的劳保用品。

2、安装时,在设备吊装过程中,应加强指挥,避免设备碰撞梁、墙、柱。

重要的设备指定专人管理、保管与存放。

3、若设备上方进行施工作业,采用搭设防护架,上铺木跳板。

4、进行有污染的作业时,各种设备均需进行覆盖保护。

5、对于电气设备必须做到防雨淋、防潮湿。

6、在设备吊装时,钢丝绳不能直接捆绑在设备上,要在钢丝绳与设备之间垫软木来保护设备表面不受损坏。

7、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8、电力电缆与通讯、信号电缆不宜敷设在巷道的同一侧,不应固定在同一个电缆卡子上,同侧敷设时,电力电缆应敷设在下方,与电话、信号电缆的净间距不应小于0.1m。

10、所有电气设备、光缆、电缆入井前必须经过安全检查,测试通过后方可入井。

第五章施工安全措施

第一节现场作业安全要求

1、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2、登高作业必须佩戴保险带且保险带要可靠生根。

3、作业过程中必须听从安装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不得随意行事。

4、作业过程中杜绝“三违”行为;切实做到“三不伤害”、“自保、互保、联保”工作。

5、供登高作业用的梯子在使用时必须放置平稳,设专人扶助并监视。

扶梯子人员要将梯子可靠扶稳。

6、登高作业所用工具、用具、物件等严禁抛掷,均须带好留绳。

7、在主要巷道人力推车时,应先向运输区提出申请。

推车时每次只准推一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

同向推车间距在轨道坡度不超过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为5‰~7‰时,不得小于30m;坡度超过7‰时,严禁人力推车。

推车要观前顾后,遇行人、拐弯处、过风门要放慢车速,并大声喊叫,通知前方人员闪开,下坡行车不准扒车和放飞车。

8、电工作业必须佩戴瓦斯便携仪,作业时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严格执行停电、测量瓦斯、验电、挂停电牌、闭锁、放电程序。

2)严格执行“谁停电、谁挂牌、谁摘牌、谁送电”规定。

3)严禁带电作业。

4)作业过程中杜绝失爆现象。

9、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环境存在问题要及时汇报处理,待处理好后方可工作。

第二节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1、电气设备部件在地面运输途中如果遇到雨天要用雨布盖严,防止雨淋。

2、设备运输至施工现场过程中应轻搬轻放,避免因碰撞造成人为损坏。

3、设备及电缆在运输前应进行绑扎保护,运输时设专人进行护送,防止途中丢失、损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