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260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38879

项目一、网线制作2

一、实训目的2

二、实训器具2

三、实训内容2

1、传输媒体3

2、网线的制作与测试3

四、实验小结4

项目二、信息模块的制作5

一、实训目的5

二、实训工具5

三、实训内容5

1、信息模块基本知识5

2、信息模块的排线5

3、信息模块的连线6

四、注意事项6

五、实训小结6

项目三、插座布线制作7

一、实训目的7

二、实训工具7

三、安装步骤7

四、注意事项7

五、实训小结7

项目四、组网设备与实训环境8

一、任务一、实验是网络设备8

二、任务一、常用网络设备10

项目五、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1

一、实训目的11

二、实训设备11

三、实训内容11

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1

2、交换及的基本配置12

四、注意事项12

任务二、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配置telnet13

一、实训目的13

二、实训内容的操作步骤13

三、探索的问题13

四、Telnet的基本操作步骤13

五、掌握了哪些新的命令13

六、实训的收获14

项目六、路由器交换机的综合配置14

任务一、静态路由器配置14

一、实训目的14

二、实训内容14

三、模拟机和真机的区别15

四、新认识的命令15

五、实训心得体会15

任务二、RIPv2协议配置15

一、实训目的15

二、实训内容15

三、操作应注意事项16

四、实训心得体会16

 

项目一、网线制作

一、实训目的

(1)认识传输介质的定义和分类。

(2)网线的有哪些分类,有什么用途。

(3)分接头有哪些类别,有什么作用。

(4)掌握网线的制作过程,并且制作出有效传输数据的网线。

二、实训器具

(1)RJ45头两个,屏蔽双绞线一条。

(2)RJ45钳,测线器。

三、实训内容

1.传输媒介

传输媒体也称为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它就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

传输媒体可以分为导引型传输媒体和非导引型传输媒体,导引型传输媒体为有线传输,非导引型传输媒体为无线传输。

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2.网线的制作与测试

(1)网线的分类:

网线分为双绞线、直通线、同轴电缆、光纤。

(2)双绞线的线序

在EIA/T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的综合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即A类和B类。

RJ45接线方式规定如下:

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4、5、7、8是双向1、2线必须是双绞,3、6双绞,4、5双绞,7、8双绞。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干扰信号,提高传输质量。

双绞线的线序A类和B类,其A类的排线顺序是:

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褐白-7,褐-8;B类的排线的顺序是:

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褐白-7,褐-8。

如下图4

(3)直通线与交叉线怎么做?

有什么用途?

交叉线一般用来直接连两台电脑,也就是网卡--网卡。

其的做法是,网线的两端一端是B类,另一端是A类这,我们可以理解为把橙(白)色的那对线与绿(白)的那对线交叉。

直通线一般用来连接网络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HUB、ADSL等)与电脑,或者是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除非特殊说明,一般都支持)之间相联。

其做法是:

两端水晶头都做成B类或A类。

如下图

(4)网线的制作过程

第一步,选取合适长度的网线(这里我们选择超5类网线),用网线钳把网线裁断并使裁断部分整齐。

第二步,网线的行剥皮工作。

网线放在钳子箭里面圆圆的小洞,转一圈,皮很快的就掉了。

第三步,把露出来的有颜色的绞线缕的特别直,其中网线最佳的长度是一个大母指甲肚,多余的部分用钳子剪掉即可。

第四步,把绞线按所需顺序理好,放入水晶头里,用力使线端插到水晶头顶部,并且对齐。

第五步,把水晶头插到网线钳里面,使网线钳凸出来的部分与水晶头凹进去的对齐,然后迅速的用力捏紧网线钳,就把单一网线与水晶头完美的相结合了。

(5)注意事项:

1、水晶头是一次性产品,不能重复使用,所以要确保一次性操作完成,以免对水晶头的浪费。

2、在排线的时候一定要确认排好了再插入水晶头里面,且要保证排好的线的末端对齐成一条直线。

3、要根据所连接的设备选择对应的接线方式,同种设备用交叉线,即水晶头一端为A类另一端为B类;不同设备用直通线,即水晶头两端都相同,都为A类或者都为B类。

四、实训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了双绞线的制作方法,了解了直通线与交叉线之间的区别,通过自己亲手实践,真正体验到实验的快乐,也让我明白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才能成功、做的完美,虽然只是简单的做网线,但是,若是不用心也很难做成功。

 

项目二、信息模块的制作

一、实训目的

(1)信息模块基本知识的认识。

(2)掌握信息模块排线知识。

(3)用工具把网线与信息模块相连,实现两点之间的通信。

二、实训工具

尖嘴钳、压线钳、网线钳

三、实训内容

1、信息模块基本知识

信息模块也叫信息插槽,主要是连接设备间和工作间使用的,而且一般从内墙,走廊,那么就不容易被破坏,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同时可以减少绕行布线造成的不变的高成本。

信息插座一般是安装在墙面上的,也有桌面型和地面型的,主要是为了方便计算机等设备的移动,并且保持整个布线的美观。

常见的信息模块入下图:

信息模块根据产品质量的不同,可分为五类、六类屏蔽或非屏蔽模块,以适应现代社会要求越来越高的以太网传输,同时提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抗衰减。

2、信息模块的排线

信息模块各引脚的对应顺序,在信息模块的各线槽中都有相应的颜色标注。

制作时只需要选择相应的端接方式(是T568B还是T568A标准),可以按模块上的颜色标注把相应的网线接入相应的线槽中,所以不必去记颜色顺序。

由于信息模块的两端主要用来联接异种网络设备,所以网线的线序多采用直连线式(即两端采用同一接线规范标准)。

信息模块的接线图如下,过多的不在作文字说明。

其中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4、5,7、8是双向线。

1、2线必须是双绞,3、6双绞,4、5双绞,7、8双绞。

3、信息模块的连线

第一步,用网线钳或者尖嘴钳把网线要连接信息模块的地方剪断,剪断地方要平整。

第二步,把漏出来的双绞线理直,并且按照信息模块上图案所标的A类或者B类排线把网线理好。

如下图

第二步,把各个颜色的网线插到信息模块的槽里面,然后用压线钳逐个的压线,把两边多余的线剪断,以便防尘帽可以方便的盖入。

如下图

第三步,压线好了以后就可以把防尘帽盖上了,然后用一根接好水晶头的网线和其相连,拿到检测台去检测接线是否正确。

第四步,检测好了以后把信息模块装到配线架,然后把网线缠绕在信息模块上,安装到固定在墙上的固定板即可。

四、注意事项

(1)双绞线是成对相互拧在一起的,按一定的距离拧起的导线可提高抗干扰能力,减小信号的衰减,压接时一对一对拧开放入与信息模块相对的端口上。

(2)在双绞压线处不能拧、撕裂,并防止有断线的伤痕。

(3)使用压线钳压接时,要压实,不能有松动的地方。

(4)双绞线开绞不能超过要求。

(5)两端留出的内芯长度应该相等,不能“偏芯”

五、实训小结

通过这次实训,我亲身体验到了制作信息模块的愉快感受,要制作出完美的信息模块,需要细心操作,细心对待每个步骤。

在制作之前应注意把各种颜色对应好再压线,才不会出现通信和重复操作的问题。

项目三、插座布线安装

一、实训目的

(1)认识RJ-45信息模块、信息面板、信息插座底盒。

(2)认识学习单打线器及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掌握双绞线和RJ-45信息模块的压接方法,培养正确进行RJ-45模块压接。

(3)把网线和插座结合,完成插座布线安装。

二、实训工具

网线钳、5类RJ-45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面板、信息插座底盒、打线器

三、安装步骤

第一步,将信息插座上的螺丝拧开,然后将端接夹拉出。

第二步,从底盒中将双绞线拉出约20cm。

第三步,用网线钳把网线剪断,把外皮剥去,按信息模块上所的A类或B类颜色把线芯固定在卡槽上,然后用压线钳依次的压线,并且把在信息模块两个外端的线压断。

第四步,把做好的信息模块固定在信息插座面板上。

第五步,把多余的线盘绕成圈,并且把带信息模块的信息插座面板安装在信息插座底盒上。

四、注意事项

把多余网线缠绕时,要注意信息模块上的网线芯不能脱离卡槽。

在把螺丝拧紧之前应检查所接的线路是否正常,通信不正常需要重复接线。

五、实训小结

这次的插座布线安装让我懂得了在安装的操作上如何做好细节工作,如果线一旦连接错误就要重新操做,在盘线的时候要注意线的保护,线芯一旦脱离就作废,要拧松螺丝并把脱离的线插如插槽才可以。

项目四、组网设备与实训环境

任务一、实验室网络设备

本机使用的是3号,机柜内有设备如下:

序号

名称

型号

功能

台数

 

1

 

VPN防火墙

 

GR-WALL160S-V

实现对互联网访问行为的全面管理。

VPN网关集成了VPN、防火墙、入侵防御和流量控制技术的软硬件一体化专用安全设备,有效地实现了“主/被动安全防御”的完美结合,具有高可用性、高易用性、高扩展性和高安全性。

VPN网关,扩展的状态检测功能、防范入侵、专用的防火墙。

 

1

 

2

 

管理平台

 

RG-RCMSSERIES

专门针对现代网络实验室开发的统一管理控制服务器,实验室中使用者可以通过RG-RCMS来同时管理和控制8-16台的网络设备,不需要进行控制线的拔插,采用图形界面管理,简单方便,还可以在做完网络实验后,利用RG-RCMS提供的统一清除配置功能,把连接在RG-RCMS上的网络设备进行统一的配置清除,方便下一次的网络实验。

 

1

 

3

 

防火墙

 

RG-WALL160S

限制XX的用户访问本企业的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措施,访问者必需要能适用现行所有的服务和应用。

支持多种应用、服务和协议,支持所有的internet服务。

提供基于状态检测技术的ip地址、端口、用户和时间的管理控制。

PN网关,扩展的状态检测功能、防范入侵、流量控制。

 

1

 

4

 

无线控制器

 

RG-WS3302

在提供大数据量传输和多业务处理能力的同时,还能管理32个AP。

RG-WS5302可对整个无线网络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实现AP的零配置接入,部署简单灵活,而且还可配合锐捷网络网管平台RG-SNC轻松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运维管理。

 

1

 

5

 

拓扑连接器

 

RG-NTC100

可以实现“Anywhere、AnyPC”的管理和使用。

RG-LIMP提供了实验学生、实验设备、实验资料、实验课程、实验结果于一体的管理功能。

能够有效控制实验学生行为、自动分配和控制实验设备、方便的分发实验资料;帮助老师合理的安排实验课程。

通过图形化的界面,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

此外RG-LIMP还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实验结果管理机制,甚至可以让老师在家里处理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

 

1

6

无线AP

RG-AP220-E

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支持多用户接入、数据加密、多速率发送等功能。

还有中继、桥接、主从模式的功能。

2

 

7

 

路由器

 

RG-RSR20

SERIES

支持IP、MAC、端口三元素绑定支持IPv6、MAC、端口三元素绑定限制端口学习MAC地址数量过滤非法的MAC地址支持支持WEB认证支持ARP-Check支持DAI支持ARP报文限速支持广播风暴抑制管理员分级管理和口令保护设备登陆管理的AAA安全认证。

 

2

 

8

 

三层交换机

 

RG-S3760E-24

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连接不同网段。

即可实现网络路由的功能,又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状况做到最优的网络性能。

实现部分安全机制,具有访问列表的功能,可以实现不同VLAN间的单向或双向通讯。

 

2

 

9

 

二层交换机

 

RG-S2628G-I

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依赖于链路层中的信息(如MAC地址)完成不同端口数据间的线速交换,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数据流控制。

 

2

10

24配线架

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在局端对前端信息点进行管理,

1

1

入侵检测防御系统

RG-IDP500S

通过对网络中深层攻击行为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在判定为攻击行为后立即予以阻断,主动而有效的保护网络的安全。

1

 

2

 

接入交换机

 

RG-S2625G-I

在局域网中划分冲突域,提高网络性能;在广域网中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一般用于直接连接电脑;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把所有交换机连接在一起。

3

服务器

A440-G

主要应用于数据库和Web服务,提供PC机所不具备的数据备份功能,提供计算服务,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4

 

汇聚交换机

 

RG-S3760E

处理来自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量,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更高的交换速率,进行数据分组传输的汇聚、转发和交换。

将用户流量转发到核心交换层或在本地进行路由处理,完成各种协议的转换。

 

1

5

多功能出口网关

EG-100C

病毒防护、URL过滤、漏洞攻击防护、垃圾邮件防护、应用层流量控制和用户行为审计

1

任务二、常用网络设备

1、(路由器设备的型号及技术参数)

名称:

路由器;

型号:

RG-RSR20SERIES;

生产厂家:

ruijie;

类型:

模块化;模块化/非模块化

接口类型:

console;接口作用:

初始化配置实用接口数量1

接口类型:

串行接口;接口作用:

广域网连接用接口数量1

接口类型:

以太网接口;接口作用:

局域网连接用接口数量3

接口类型:

AUX;接口作用:

远程调制路由器接口数量1

接口类型:

快速以太网口接口;接口作用:

局域网连接用

其他参数:

(1)电源电压AC100-240V,50-60Hz;

(2)环境标准工作温度:

0-50℃存储温度:

-40-70℃湿度:

10%-95%RH;

(3)网络管理采用标准CLI界面支持SNMP协议,配置文件的TFTP上传下载,方便网络管理;

(4)防火墙:

内置防火墙;

2、(交换机的型号及技术参数)

名称:

三层交换机;

型号:

RG-S3760E-24;

生产厂家:

ruijie;

类型:

模块化;模块化/非模块化

接口类型:

console;接口作用:

初始化配置实用接口数量1

接口类型:

串行接口;接口作用:

广域网连接用接口数量2

接口类型:

以太网接口;接口作用:

局域网连接用接口数量26

接口类型:

AUX;接口作用:

远程调制路由器接口数量1

接口类型:

快速以太网口接口;接口作用:

局域网连接用

其他参数:

(1)安全性:

Radius(radius、EXEC授权、指定源防网关骗

(2)环境:

工作温度:

0℃~50℃工作湿度:

10%~90%RH存储温度:

-40℃~70℃存储湿度:

5%~90%RH;

(3)电源电压:

100-240VAC,50-60Hz;

(4)额定功率:

27W;

(5)接口类型:

24个10/100M自适应端口;2个SFP/GT光电复用口(SFP为千兆/百兆口);1个扩展槽;

3、简述路由器基本原理

路由器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机,其任务是转发分组。

从路由器某个输入端口收到的分组,按照分组要去的目的地(即目的网络),把该分组从路由器的某个适合的输出端口转发给下一跳路由器。

下一跳路由器也按照这种方法处理分组,直到该分组到达终点为止。

 

4、简述交换机基本原理

交换机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内部的CPU会在每个端口成功连接时,通过将MAC地址和端口对应,形成一张MAC表。

在今后的通讯中,发往该MAC地址的数据包将仅送往其对应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的端口。

因此,交换机可用于划分数据链路层广播,即冲突域;但它不能划分网络层广播,即广播域。

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MAC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

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分段”,通过对照IP地址表,交换机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交换机。

通过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可以有效的减少冲突域,但它不能划分网络层广播。

项目五、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一、实训目的

(1)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知识。

(2)进入服务器下载路由器交和换机的基本配置文档。

(3)根据下载的文档分别在电脑仿真软件和实验真机上进行路由器交和换机的基本配置。

二、实训设备

(1)电脑仿真软件PacketTracer。

(2)路由器、交换机、终端设备、网线。

三、实训内容

(一)路由器的基本设置:

第一步,打开IE浏览器,输入。

进入主机界面,用学号登陆,找到实验,点击开始实验。

第二步,在弹出的窗口上输入路由器命令行的基本功能。

第三步,配置路由器的名称和每日提示信息,在窗口上输入控制指令代码。

motd后面的参数为设置的终止符。

第四步,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先配接口interfacefastEthernet0/0,再配其他接口。

第五步,配置好了以后查看是否配置成功。

回到全局模式下输入exit。

出现RouterACON0isnowavailablePressRETURNtogetstarted说明以配置成功。

第六步,进入特权模式下,再进入全局配置模式下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在特权模式输入conft进行入全局配置模式下设置。

第七步,查看接口是否配置成功,进入特权模式下输入showinterfacesfastEthernet0/0即可。

第八步,查看路由器的配置,在特区模式下输入showversion即可。

第九步,查看路由器当前生效的配置信息,在特区模式下输入showrunning-config即可。

(二)交换机的基本设置:

第一步:

用“?

”在各种模式下查看可用的指令。

第二步:

学会用自动不起指令,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再按键盘上的tab键让其自动补齐,然后按enter键进入特权模式。

第三步:

进入特权模式下执行ping,看看能不能ping通。

第四步: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下用hostname+主机名配置交换机的名称,用bannermotd$配置每日提示信息,其中$为终止符号。

第五步:

配置接口状态需要选择要配置端口,然后配置传输速率、双工模式和端口的描述信息,其中端口的描述信息作为提示,可选配置,最后以end为结束返回到特权模式。

第六步:

用show指令查看配置的信息是否保存或者配置成功。

第七步:

如果需要恢复原来的默认值,用default命令即可。

 

四、实训小结

(一)路由器:

1.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用enable指令。

2.寻求帮助在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和全局配置模式下都可以进行。

3.Congfig界面的设置会在Cli上自动生成对应的程序,在CLi上写的程序会直接控制Congfig界面的设置,可以配置端口速率、双工模式、TxRingLimit等,但Cli上的功能更多。

4.用Exit命令返回上一级操作的权限模式;用enable命令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用disable从特权模式进入用户模式;用conft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用end或者ctrl+z指令从全局配置模式返回特权模式,。

5.只能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再进入全局配置模式,不能从用户模式直接进入全局配置模式;退出也一样,不能跳级退出,只能按顺序跳出。

6.在设置主机名的时候不支持中文,只支持英文。

7.查看指令都用show加其他需查看的单词名。

(二)交换机:

1.交换机和路由器一样,有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和端口模式,但还多出来一个VLAN模式,进入模式和路由器一样。

2.交换机设置主机名和路由器的一样,需要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进行。

但交换机不需配置IP地址,需要配置端口速率、双工模式、配置端口的描述信息(可配置可不用配置)。

3.将交换机端口的配置恢复默认值,在端口配置模式下使用指令default加需要恢复的配置指令。

4.查看信息和路由器的一样,在特权模式下用指令show加要查看的配置指令,如果不懂的话还可以用show?

寻求帮助。

5.路由器没有保存命令,但交换机有保存命令,命令为copyrunning-configstartup-config、writememory和write。

 

任务二、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配置Telnet

一、实训目的

(1)学习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启用Telent,实现通过Telnet远程访问交换机。

(2)掌握如何在路由器上配置Telnet,以实现路由器的远程登录访问。

二、实训内容

(一)配置路由器的Telent:

第一步,进入全局模式,分别配置两个路由器的名称、接口IP地址和时钟,在真机上无需配置时钟,因为路由器和路由器的连线是快速以太网网线。

第二步,在全局模式下分别配置两个路由器的Telnet。

先进入线程配置模式,再配置密码、开启进入身份验证。

第三步,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和检查设置的可用性。

第四步,从一台登陆另一台机子,查看设置的信息和更改另外一台的信息,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

(二)配置交换机的Telent

第一步,和路由器的一样,进入全局模式,分别配置两台交换机的名称、管理IP地址,打开端口。

第二步,先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Telnet,然后再配置二层交换机的Telnet

第三步,两台交换机交换Telnet远程登陆,并查看信息和更改设置的信息。

三、探索的问题

(1)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访问方式有哪些?

访问方式有:

①用console口进行访问;②通过远程Telent登陆进行访问;③通过Web浏览器的方式登陆访问;④通过SNMP管理工作站进行访问和管理。

(2)RouterA(config)#linevty04其中vty代表虚拟终端,04是指同时允许5个虚拟终端登陆进行配置,按照编号就是0—4。

四、Telnet的基本操作步骤

(1)进入到全局模式下配置主机名、接口IP地址和时钟频率,用以快速太网接线连接的无需配时钟频率。

(2)在全局模式下配置Telnet,先设置特权模式密码,进入到线程配置模式配置访问的线程数,再设置Telnet密码和激活时的登录身份验证。

(3)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再以Telnet的方式登录另一台机子,查看信息和对其远程控制。

五、掌握了哪些新的命令

(1)L-SW(config)#interfacevlan1进入配置交换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