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8633417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

《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pdf

从废弃地到市民公园慕尼黑西园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张思琦【摘要】文章以慕尼黑四次重大事件推动城市发展为背景,详细分析了1983年国际园艺博览会展园慕尼黑西园建设及景观设计,并重点介绍了保留的中国展园设计,通过西园由废弃地到城市公园的转型经验,总结大事件推动城市环境建设策略,并对我国大事件促进城市发展的模式进行思考。

【关键词】慕尼黑西园景观设计大事件城市发展1.从城市谈起从城市谈起1.11.1慕尼黑的自然环境慕尼黑的自然环境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从西向东在城南穿过,距城约50km。

慕尼黑地面海拔约519m,地势由阿尔卑斯山向多瑙河方向倾斜。

多瑙河的支流之一依萨尔河,从南向北流经市区,河流宽度约20m,河床宽度百米以上。

1慕尼黑所处的地域属于阿尔卑斯山冰川前缘地,是一片沙质高地上,这片高地的北部为一片非常肥沃的燧石区域,已经不受阿尔卑斯褶皱运动的影响;而在其南部地区,覆盖着冰碛丘陵。

位于两个地带之间的慕尼黑区域,则是冰河作用形成的冰水沉积带。

在沉积物变薄的地方,地下水就渗入沙砾层表面并注满这一地区,便形成了慕尼黑北部的沼泽。

由于慕尼黑本身的高海拔以及阿尔卑斯山对其的影响,使得慕尼黑相对于德国其他城市来讲,气候复杂多变,雨雪较多,尤其是城市的西部和南部更为明显。

21.21.2慕尼黑的城市发展慕尼黑的城市发展慕尼黑最早的居民点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但是其城市形成是在12世纪以后。

公元1175年,慕尼黑正式获得城市身份,而却在1372年与1427年两次遭遇大火,直到1506年获封为巴伐利亚首府,但慕尼黑的曲折仿佛才刚刚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空袭,3颗炸弹落在了慕尼黑,从此慕尼黑变成为了政治动荡中心,1933年,慕尼黑又成为纳粹据点,并因此在二战期间共遭遇71次空袭,几乎被夷为平地,但即使这样,战后的慕尼黑仍小心翼翼的进行着城市重建,并遵循着战前的街道格局,同时也新建了许多建筑,渐渐的发展成为了德国南部最大的城市,现象的慕尼黑是德国第三大城市,总人口约130万。

3现在的慕尼黑不仅享有“欧洲建筑博物馆”的美誉,还是高科技产业中心,宝马、西门子等世界性大企业的总部均设在慕尼黑。

2.慕尼黑西园慕尼黑西园2.12.1建设背景建设背景提到城市事件与城市发展和环境建设,就不得不提到慕尼黑,众多研究和分析表明,慕尼黑在利用事件引导和推动城市发展的实践中,显然是成功典范。

其原因有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应该是慕尼黑一直都有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规划传统,也许这与这座城市起起伏伏的经历相关。

二战结束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慕尼黑先后承办了四次大型事件,通过这四次事件,分别带动了城市的北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城市新区和北部郊区的发展(图1)5。

图1慕尼黑四次大型事件在城市中的位置慕尼黑西园的建设背景,正是这四次大型事件之一的国际园林展(1983年)。

其实,早在1965年制定的总体开放空间规划中,就确定将在城市西部建设一处公共绿地,因为那里有20多万的人口密集居住区,却没有一处公园,但是由于1972年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计划暂时被搁浅。

直到1977年,慕尼黑申办1983年国际园艺博览会的申请得到批准,才终于再次有机会开始实施西部发展计划,并且政府为展园的设计举办了竞赛,最终PeterKluska事务所的方案获得一等奖,并于次年开始实施。

场地选址为一处采石场废弃地,并被城市环路和高速路分割,周边噪声污染严重,并且在建造时距离展览开幕只剩下四年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条件恶劣的场地改造成为高质量的绿色开放空间,成为了慕尼黑西园的一项巨大挑战。

2.22.2景观分析景观分析无论是1983年博览会的盛况还是现在慕尼黑西园的受欢迎程度,都可以看出其园林景观设计的成功,公园在开放时被命名为“新的西园”,其意义不只是场地的新生更是城市的新生(图2)5。

图2慕尼黑西园设计平面图整整个设计最为动人的无疑是个设计最为动人的无疑是地形地形与其塑造的空间与其塑造的空间:

场地本身是近乎平坦的,但是设计师为了解决场地噪声和周边交通环路的影响,大胆的进行了地形改造,沿场地东西纵深下挖6m8m,形成了长度为3.5km,高差将近25m的谷地,有效的隔绝了场地外部交通及噪声影响,同时在东、西雨水汇集地段设计湖泊和水系,使得整个西园具有了阿尔卑斯山山前谷地的风景特征,也暗合了慕尼黑区域的环境特征慕尼黑所处的上巴伐利亚地区台地,曾受到阿尔匹斯山的折皱影响,使得南部的下巴伐利亚分布了冰川堆石形成的山丘,其间是卵石堆积的地带。

山脉中的地下水流出地面,形成河流和沼泽。

冰川期之后这些沼泽逐渐消失,有些遗留成为湖泊(图3)。

图3地形塑造空间类型分析图中心谷带开阔而又略带起伏的地形形成的草坪空间,不仅能够提供大型活动的场地,同时细微的高差变化增加了更多观赏乐趣,在视觉上变得开阔而又充满层次感(图4)。

场地南北边缘的等高线密集,地形高耸,而临近道路一侧则更显陡峭,加上植物种植,使人们走在园中,完全不受外界环境打扰。

除此之外,高耸地形之间仍有层次,其间设计有小路穿过,感觉更像是峡谷(图5),偶尔会有小的休息场地(图6),供人们歇息,更重要的是,密集的种植环境为动物提供了更适宜的活动空间,在其中随处可以见到各种鸟类和松鼠的踪影。

图4起伏的谷地图5地形间小路图6沿途休息场地沿着等高线(图7)通常会有螺旋型道路(图8),行走过程中视点不断变化,在不同的高度俯瞰谷地或者仰望山丘都有不同的心理感受,最终到达高地顶端,通常会是一个林下的小型广场,相比开阔的谷地更为静谧,也成为人们安静读书或是谈心倾诉的最佳地点(图9)。

图7场地等高线来自搜集资料图8螺旋形道路图9高地顶端的林下小广场场地不同的水环境设计形成多样景观:

场地不同的水环境设计形成多样景观:

西部的湖泊景观开阔而宁静,以大湖为中心伴有三个小湖,大湖与小湖之间通过不同形式的道路连接,而湖边则是开敞的草坪缓坡,纯粹而简洁,仿佛与湖面融合在一起,并在北部设计观景台地,整体给人以辽阔之感(图10)。

东部的水系则不同,水面蜿蜒流长,时而开阔时而紧缩,两岸环境处理也丰富多样,有单纯的缓坡草坪,也有树林草地,还有层次丰富的群落营造(图11),为水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气息环境,有助于丰富生物多样性,漫步周边,能够令人忘记了自己是在一个城市公园中,而是完全融入了自然环境。

图10西部开阔水面图11东部水系丰富的群落景观提供多样的功能空间满足人们提供多样的功能空间满足人们日常活动使用日常活动使用:

场地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活动的可能,沿着曲线道路慢跑、在水边竞走、带上小动物一起遛弯或者找一处安静的地方练练武术,都成为园中常见的活动形式(图12),当然,园内一定少不了的是儿童游戏场所,细砂铺成的柔软地面上,丰富多样的游玩器械,还有结合地形设计的攀岩墙(图13),总是能够成为小孩子们欢乐的天堂。

图12图13中国中国传统园林传统园林足迹足迹芳芳华华园园:

作为展园在展览结束后,西园并没有彻底拆除所有展园,保留下来的最著名的展园就包括当时广州园林局代表国家参展时修筑的芳华园(华通花,名称寓意展园如花香一样散发出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芬芳)。

该园也是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园艺展并获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金奖”和“联邦德国园艺建设中央联合会大金质奖章”两枚金牌的作品。

(图14)4图14芳华园平面图展园面积仅540,长宽分别为27m20m,设计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符合园展要求,因此,给当时的团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是结果总是令人欣喜的,设计遵循我国古典园林理法:

高方欲就亭台,低洼可开池沼。

在地势较高处修建观景亭,随地势高下进行叠山理水,通过台阶、步道、景石等园林要素配以植物种植,营造出中国传统园林步移景异的观赏效果,而为了更好地使亭子与慕尼黑的蓝天白云形成对比,设计也不拘一格的采用了北方皇家园林才能够使用的黄色琉璃瓦,事实也证明,这个决定确实为整座园林增色不少。

而关于建筑梁柱,北方因冬季景色单调,采用大红大绿增色,而慕尼黑花木繁盛,为避免建筑色彩过于烦乱,同时兼顾岭南园林的特色,最终选择栗色,使得建筑显得沉稳而安静。

园路考虑到观赏人流密度较大的特点,选择了强度更好,更耐践踏的特制陶瓷砖铺砌。

而由于场地面积限制,游线也没有采用我国传统园林回环往返的形式,而是由入口单线引达至出口,以水为中心,绕水而行,形成90m有余的单向游览路线,沿途有疏有密,通透幽深,并巧妙的利用建筑、景墙、藩篱、花木,使其内外渗透,融为一体,小中见大。

而水体的设计,更是动静结合,有源有流,水从堆山叠石上的石缝中溢出,形成飞泉涧石,飞泻入湖,而湖面则宁静开阔,至板桥下,水收成潭水一湾,湖边砌石直抵园墙,犹如水自此流出园外,深远无尽(图15、图16、图17)。

图15从外看芳华园图16芳华园观景亭图17芳华园水中定舫当走进芳花园的瞬间,仿佛置身于中国苏州的古典园林之中,这更加说明了我国传统园林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创作特点,当你置身其中,就仿佛置身山水田园之间,不再受到外界其他环境的影响,想象和感受自己就在自然的山水之中,欣赏着亭台、树木、花草、山水,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

3.评价与思考评价与思考3.13.1城市事件与环境建设城市事件与环境建设慕尼黑西园从一处被人嫌弃的采石废弃地到一个受到周边居民爱戴的城市公园,借助的是国际园艺展览的契机,但在其成功转型并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展会的举办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的确,大量的资金投入、有限的时间限制以及大批的游客参观,都为场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些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毕竟活动是短期的,要想使场地获得持续的活力和吸引力,就必须从事件开始申办起,对场地以及事件可能起到的带动作用作出分析,并整合到城市或者区域长期发展战略中,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品质和户外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在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绿色空间与城市发展和城市形态联系紧密,已经成为城市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的建设能够带动地区全面综合开发,引导、推动城市有序发展。

然而,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仅仅进行城市的物质环境建设并不能形成城市特有的气质。

要形成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场所的归属感,呈现出城市的生机活力,就必须结合非物质环境的建设。

其中,以“事件”为推动力的城市发展与环境景观建设策略正成为当代城市积极的发展模式,尤其对于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城市事件多指短时期内发生的一系列重要活动的总和。

随着事件组织策划的成熟,社会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事件”本身,而是更为看重“事件”为城市发展建设带来的贡献。

甚至通过“制造事件”来影响城市的发展,因此事件成为了城市活力的“调节器”。

重大事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契机,根据事件产生影响的时间维度,可将其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分为事前影响、事中影响和事后影响3个层面。

事前是主要进行城市景观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这也是设计师和规划师重点发挥作用的阶段,除了考虑事件发生时的场地实用性和城市文化性的融合和表达,还需要考虑事件后场地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以及发展模式,因此,这也是整个事件推动城市发展最为关键的艰难的部分。

事中主要是事件进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多人群、极高的媒体曝光度,是展示城市特色的绝佳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城市形象的打造和宣传,为事后城市继续吸引游客打下基础。

事后的管理和运营是场地能否保持持续吸引力的关键,因此,保留哪些场所或者拆除哪些场所都需要慎重考虑和决策,并且保留的场所的转型和对城市的融入也非常重要。

慕尼黑西园的成功,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个阶段来看都是比价成功的,可作为借鉴的。

从事前的选址来看,西园的位置刚好位于城市西部,公共空间极度缺乏的地区,并且,恶劣的场地以及周边环境无法进行其他功能性用地的规划,而绿地本身就具有修复和改善环境的特点,因此,西园的选址就当时情况来看,是非常合适的。

在事件中,据记载1983年的慕尼黑园艺博览会也是盛况空前,有23个国家参加室外展览,17个国家参加室内展览,而且慕尼黑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

而事后,则按照事前的规划,对展园进行了部分的拆除和保留,合理的规划使得战后公园布局和组织都仍然完整且还具有特色,例如亚洲展园的保留,也成为了记录西园历史的一部分。

另外,对植物景观的维护以及免费对外开放都是西园能够受到周围居民喜爱不可或缺的原因,现在,西园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23.2对我国基于大事件的城市发展的启示对我国基于大事件的城市发展的启示慕尼黑通过四次大型事件,不仅成功的完成了城市的环境建设还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其中的原因与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首先是在事件的申请阶段,我国近几十年随着建设的加快,北京、上海等城市也都获得了举办国际大事件的机会,因此我们是有一定契机的。

但是,就其推动城市发展的作用来看,还有可以提高的空间,在事件策划上,除了事件本身的组织,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融入其他方面的考虑以及更为长远的策略,并且需要落实的考虑事后的发展情况,并进行评估,制定方案,而不是感性的认为一定会有发展,同时也是为事后的管理和发展方向提出预设。

在事件过程的运作上,除了政府行为以外,应适当融入市场化运行机制,因为事后还需要长远运行,只由政府承担运营,进行持续投资管理很容易造成政府财政负担,最终因缺乏管理而造成无法持续发展。

事后,由于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后期各种条件的影响,很有可能与事前规划或者预测的情况不符,这时应该依据事前规划和现实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作出合理的调整,以便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1吴唯佳.德国慕尼黑的城市建设J.国外城市规划,1995,4:

39-412Wikipedia.MunichOL.https:

/en.wikipedia.org/wiki/Munich#Origin_as_medieval_town3互动百科.慕尼黑OL.http:

/王缺.巧筑园林播芬芳记1983年慕尼黑国际园艺展中国园“芳华园”J.广东园林,2015,1:

4-75郑曦,孙晓春.以城市事件为推动力的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J.风景园林,2006,2:

73-776王向荣,林箐.慕尼黑西园J.风景园林,2005,37许大为,张欣.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的影响研究J.中国园林,2011,1:

25-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