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8639958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周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新的规则,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责任内阁制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

2.明代小说中的主人公,已不再局限于那种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而变成了发迹的商人、市井的女儿……种种过去最普通的人开始成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这一现象反映出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文学创作日益平民化

③市民阶层的扩大④反封建思想开始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3.日伪政权对沦陷区采取的破坏措施有()

①对工矿业掠夺和控制②垄断控制金融③实行物资管制制度④掠夺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4.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最根本举措是()

A.实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开展整风运动D.成立全国各级地方政府

5.江泽民说: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纪元

B.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

C.邓小平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D.邓小平创造中国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6.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失业工人游行图。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应对

A.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B.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C.减少财政赤字

D.使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7.下图为1997年德国发行的纪念邮票。

这表明德国

A.讽刺美国独霸欧洲的野心B.揭露美国对苏冷战的实质

C.肯定美国援助计划的作用D.警示国人勿忘历史的教训

8.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倡导贵族平民化思想,他的作品遵循着忠实于现实生活的原则,在作品中反映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他的作品被列宁誉为

A.“社会百科全书”B.“俄国革命的镜子”

C.“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D.“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9.图是我国2000—2012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走势图,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2000—2012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走势

(注: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通常是用来评估开放程度的主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以及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A.中国经济随国际市场波动而波动

B.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渐趋合理

C.中国是外贸型经济大国

D.中国经济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

10.“中国的革命正是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

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11.下列与牛顿相关的是()

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②万有引力

③加速度

④量子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

12.鸦片战争期间,一位清朝将领想出一个打败英军的主意,建议在猴子的背后拴上鞭炮,然后抛到在岸边的英国军舰的上,这一主意竟然被批准实施。

由此反映出的实质性问题是(  )

A.清政府无力抵抗侵略B.清政府视战争为儿戏

C.双方力量对比悬殊D.清朝统治者愚昧腐朽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共12分)

材料一阅读下列表格:

表11851年至1913年德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统计表

年份

1851年

1855年

1913年

在校大学生

12400人

16760人

77484人,每万人中有大学生学历的为11.3人

表21801年至1900年英国、法国、德国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重要科技成果(个)

198

219

356

——据潘迦华《论19世纪德国的教育改革》编制

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直到1870年至1900年,德国的工业发展才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把这种发展速度的加快叫做“革命”是适当的。

德国正是在这期间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一些作为“未来”工业时代标志的新兴工业,像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光学工业等,得到最早的开发和扶持。

……德国的综合国力很快赶上和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化工业强国。

——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三德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国度,拥有人类文明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普朗克、歌德、贝多芬等无一不是响彻云霄的伟人。

——网络资料改编

材料四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先后于1959年和1960年超过法国和英国,年平均增长率为2.5%。

在20世纪中第三次跃居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只是到1968年被日本赶上。

联邦德国外贸总额在1953年超过法国,1954年超过加拿大,1962年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贸易大国。

黄金储备在1948年仅有3亿美元,到1970年增加到124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5.2%,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徐聪《德国经济持续增长是实力和政策的双重效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的德国科技教育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70年后德国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经济原因。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写出除马克思、恩格斯之外的另两位具有突出成就的德国思想家,并评价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4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飞速发展、迅速赶超所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原因。

(3分)

 

14.(25分)古今中外城市的发展与时代密切相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同时也催生了货币的广泛使用。

更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城婿鞠苠炖氩盅窠讨,城虽大采矿、冶金、手工业加工、制造狸了汕葺韪蜇咤声,无过三百丈者自然也活跃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其结果是膂印呒策假雎郅邰,人虽众据《战国策·赵策》记载:

“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塞影讣畎痣舐碌邴,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为了抵御外寇敞

——《战国策·赵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状况,并分析相关背景。

(8分)

 

材料二(19世纪初)英国对各个城市的组合仍然没有规定程序……除了继承中世纪时期得到的权利以外,城市没有作为一个法律上的实体而存在。

它没有正式的官员,没有充分的征税权和立法权……那些新兴城市的居民聚集区都变成黄褐色的地方,因为在早期不断受到大量煤烟的熏染。

工厂和工人住宅区也同样到处是沉淀物……工人的住房仓促地建造起来,拥挤在一起……总是缺乏日用品供应。

许多人全家都住在一间单房里。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材料二显示英国城市存在哪些问题?

结合所学指出些问题对以后历史发展的影响?

(10分)

 

材料三

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统计表

年份

城市化率(%)

1843

6.6

1893

8.2

1920

10.6

(3)依据材料三概述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变化。

选取一个发展阶段,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7分)

 

1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

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三条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第四条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此宪法之条规行使之。

第七条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

材料二: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

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厥美。

此乃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泉,亦实在于此。

尔臣民,应孝父母,友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举止恭俭,博爱及众,修学习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进而广行公益,力行公务,经常遵守国宪、遵守国法,一旦危急,则忠勇奉公,以辅佐天壤无穷之皇运。

——1890年日本《教育敕语》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有关天皇权力的规定(不得照抄原文),并作简要评价。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近代教育的特点和原则,并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的关系。

(7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时间是1688年,英国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A项符合题意;后来颁布权利法案,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这个时候君主的权力还是挺大的,行政权还在国王手中,所以排除B项;后来才逐渐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第一任内阁首相是罗伯特沃波尔,排除C项;D项“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时间更晚,后来英国工人掀起宪章运动,才提到争取普选权;故选A项。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英国政治

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出现了新的景象,社会生活亦趋日杂丰富,古典小说创作进入了繁盛时期。

随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这一时期产生了长篇白话小说,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

考点: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明清小说

3.【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伪政权对沦陷区采取的破坏措施有:

对工矿业掠夺和控制、垄断控制金融、实行物资管制制度、掠夺大量劳动力等。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

近代中国的经济•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兴起•日本帝国主义对民族工业的

破坏

4.【答案】B

【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5.【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中国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并不是邓小平同志一人创造的,是人民创造的历史。

D项犯了英雄史观的错误。

故选D。

邓小平是现代化建设的设计师,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纪元,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邓小平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因此ABC均正确。

考点:

邓小平理论

6.【答案】B

【解析】略

7.【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邮票上的文字可知是为纪念马歇尔计划而发行的邮票,马歇尔计划对于战后欧洲经济的回复起了重要作用,所以选C

考点: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马歇尔计划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根据课本内容可以回答。

9.【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显示了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水平变化呈略微下降———快速上升———深度下跌———逐步调整的发展趋势,随国际市场波动而波动,但不足说明中国经济随国际市场波动而波动,排除A;外贸依存度过高并不能说明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渐趋合理,排除B;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但是说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积极参与全球化,因此答案选D。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说的是民族的独立;“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说的是当

家作主。

根据材料分析,对接近这两大梦想的是解放战争,也成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故选C。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发生在1924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发生在1927年;抗日战争是在1937年全面爆发。

都不接近新中国的成立。

考点:

解放战争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牛顿知识的理解。

根据所学知识④是错误的;量子论普朗克提出的。

所以选B。

1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猴子的背后拴上鞭炮,然后抛到在岸边的英国军舰的上”其目的显然是以此充当炸弹恐吓英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清军火炮力量的虚弱无力直接炮击英军,所以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中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故答案选C,AB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D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

战争的进程

13.【答案】

(1)特点:

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科技成果大大超过英国和法国等老牌强国。

(2分)

(2)变化:

工业领域特别是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新兴工业部门出现并发展迅速;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传统产业部门逐步向现代化转化;德国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每点0.5分,写到其中4点即可给2分)原因:

德国抓住了刚刚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迅速崛起。

(或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1分)

(3)马丁.路德(1分),路德的思想和主张引发了德国和欧洲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路德教、加尔文教等新教派(1分);康德(1分),康德对理性做了哲学上的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道出了启蒙的真谛(1分)。

(写其他的德国思想家也可得分)

(4)原因:

良好的基础;美国的援助;重视科技教育;稳定的国内、国际局势;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加入欧共体,与西欧加强合作。

(3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归纳材料信息的能力,德国科技教育的特点依据材料一中表格的数据来分析即可,从表一中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变化可以得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从表二中英、法、德科技成果的数量的比较,可得出科技成果大大超过英国和法国等老牌强国。

(2)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德国正是在这期间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可得出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从“一些作为‘未来’工业时代标志的新兴工业,像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光学工业等,得到最早的开发和扶持”可得出新兴工业部门出现并发展迅速,重工业迅速发展,在工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从“德国的综合国力很快赶上和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化工业强国”可得出德国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第二小问原因抓住材料中的时间“1870年至1900年”,联系所学知识来分析,可知这一阶段正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

(3)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注意题干要求“思想家”,联系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可列举出马丁路德和康德;第二小问地位,联系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从他们的思想主张以及历史意义的角度来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战后德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的原因依据材料四中“在20世纪中第三次跃居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的信息,可知德国的经济基础较好,另外结合所学知识,可抓住战后德国的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次科技革命、西欧的联合、马歇尔计划(美国的援助)、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等角度来分析。

考点:

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马丁路德;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康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联邦德国崛起的原因

14.【答案】

(1)状况:

城市规模大同时也催生了货币的广泛使用。

更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城往砥换颓箱亚陋堆,人口增多称之为“城”。

“市”帧踝馆芳博萸玢洁。

(2分)原因:

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发展;(2分)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1分)

(2)问题:

英国城市没有获得法律上的权力,污染严重,工人生活状况窘迫。

(3分)影响:

导致1832年议会改革,给予新兴城镇代表名额;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

(4分)

(3)变化:

城市化不断发展;1893年后发展速度加快。

(2分)原因:

第一阶段的发展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开设通商口岸,近代工业产生、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3分)第二阶段的发展是由于外国资本输出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甲午战后、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间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3分)

【解析】试题分析:

(1)对材料“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同时也催生了货币的广泛使用。

更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城婿鞠苠炖氩盅窠讨,城虽大采矿、冶金、手工业加工、制造狸了汕葺韪蜇咤声,无过三百丈者自然也活跃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其结果是膂印呒策假雎郅邰,人虽众据《战国策·赵策》记载:

“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塞影讣畎痣舐碌邴,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为了抵御外寇敞,百家之邑相望也。

”进行概括归纳可得出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状况是城市规模大同时也催生了货币的广泛使用。

更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城往砥换颓箱亚陋堆,人口增多。

原因可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进行回答即可。

(2)依据“除了继承中世纪时期得到的权利以外,城市没有作为一个法律上的实体而存在”可以得出英国城市没有获得法律上的权力、依据“不断受到大量煤烟的熏染。

工厂和工人住宅区也同样到处是沉淀物……”可以得出污染严重、依据“缺乏日用品供应。

许多人全家都住在一间单房里”可以得出工人生活状况窘迫。

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可从城市中无权的工业资产阶级和生活窘困的工人阶级两个层面进行回答。

(3)根据表格中城市化率的数据进行分析,由1843年的6.6到1893年的8.2再到1920年的10.6可以得出国近代城市化不断发展;1893年后发展速度加快。

第二小问可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时代背景回答,材料中1843年到1893年为第一阶段不断发展,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开设通商口岸,近代工业产生、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893年到1920年是第二阶段加快发展,原因是外国资本输出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甲午战后、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间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影响

15.【答案】

(1)、皇权世袭;皇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权力受宪法限制;召集帝国议会,有权解散众议院。

(4分)

评价:

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确立了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形式上是君立立宪,实际上是实行专制主义统治。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近代教育的特点和原则,并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的关系。

(7分)

特点:

把国家、天皇制和道德(儒学)化为一体。

(3分)

原则:

“和魂洋才”。

(2分)

关系:

通过教育,从精神上使日本人民支持近代天皇制。

(2分)

【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