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李贤注札记十则.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8644558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汉书》李贤注札记十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后汉书》李贤注札记十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后汉书》李贤注札记十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汉书》李贤注札记十则.pdf

《《后汉书》李贤注札记十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汉书》李贤注札记十则.pdf(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后汉书》李贤注札记十则.pdf

第28卷第6期2006年l2月湖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uzhouTeachersCollegeV0l28No6Dec2006后汉书李贤注札记十则陈敏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

唐朝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注重文字的训诂,成就很大,但疏漏驳杂之处仍然难免。

通过对后汉书李贤注中的十个注释进行商榷,以期更深入地推进后汉书的研究。

关键词:

后汉书;李贤;商榷中圈分类号:

H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1734(2006)06003203后汉书是南朝宋范哗撰写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并为“四史”之一。

唐朝的章怀太子李贤等为范书作注,其注跟刘昭不同,注重文字的训诂。

学者们对李贤等的注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王先谦说李贤注后汉书不比颜师古注汉书差,此说绝非溢美之辞。

可惜非一手所成,不免有疏漏驳杂之处。

本文拟对李贤注中一些地方进行商榷,以求教于方家。

(1)来歙列传:

“:

款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日:

”踮李贤注:

“质,正也。

”按;“质”宜训为“问”,“质责”即问责。

逸周书大匡:

“百官质方。

”朱右曾集训校释:

“质,问也。

”太玄玄数:

“爰质所疑:

于:

神于灵。

”范望注:

“质,问也。

”文选为萧扬州荐士表:

“质疑斯在。

”李善注:

“质,问也。

”又史记汲黯传:

“黯数质责汤于上前。

”此例亦是质责连用,即问责汤于上前。

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

“浮以书质责之日”后汉书全译译为:

“朱浮给彭宠写了一封信,质问和责备他说。

”2。

()王昌列传:

“:

武日:

顾得全身可矣。

(杜)威日:

邯郸虽鄙,并力固守,尚旷日月,终不君臣相率但全身而已。

李贤注:

“顾犹念也。

”又冯衍列传:

“顾尝好散傥之策,时莫能听用其谋,喟然长叹,自伤不遭。

,1踮李贤注:

“顾犹及也,”按:

上两处“顾”当训为“特也,但也”,为“只,只不过”的意思。

前一例根据语境,意即只得保全性命就可以了。

“顾”与下文的“但”相呼应。

后一例“顾尝好散傥之策”之“顾”,亦即为“但也。

”经传释词卷五:

“顾,犹但也。

”3(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二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

“顾受将命。

”王念孙按;“顾,犹特也。

凡汉书中顾字在句首者,皆等训为特。

”史记越世家:

“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

顾有”即“但有”。

史记刺客传:

“吾每念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刘淇助词辨略卷四引此语日:

“顾,但也。

,脚”后汉书马援列传第十四:

“卿非刺客,顾说客耳。

”言他不是刺客,只不过是说客罢了。

(3)郑兴列传:

“盟卧洛阳,庸得安枕乎?

”李贤注:

“庸,用也。

”按:

“庸”宜训为“岂”、“安”。

“庸得安枕乎”即难道能安于枕席吗?

助字辨略卷一:

“庸,岂也,安也,何也。

苟子宥坐:

“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刘淇注;“庸安,重言也。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将庸何归?

”东山铡;氏日;“即覆说上文君死安归?

”刘淇按:

“庸何,重言也。

杜注训庸,为用,恐*收稿日期:

2006一O8-12作者简介:

陈敏样(1972一)。

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师范大学丈学院古代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汉语研究。

维普资讯http:

/第6期陈敏祥:

后汉书李贤注札记十则非。

”左传庄公十四年:

“而谋召君者,庸非贰乎?

”国学摹本丛书左传:

“庸,岂,难道。

”【5王引之经传释词:

“庸犹何也,安也,讵也。

庸何同意,故亦称庸何。

庸安同意,故亦称庸安。

庸孰犹庸讵也解者多训为用,失之。

-3(P76)(4)赵壹列传:

“昔郦食其长揖汉王,今揖三公,何遽怪哉?

”LlJ狮李贤注:

“左传日:

岂不遽止。

杜预注日:

遽,畏惧。

”按:

李注引杜预注训“岂不遽止”的“遽”为“畏惧”,不确。

“遽”宜训为“遂”或“就”。

“遽”常常受“岂,何,奚”等词的修饰,组成“岂遽”、“何遽”、“奚遽”等,表示反问,义为“难道就”、“为什么就”。

吕氏春秋察今: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岂遽”即难道就。

墨子公盂:

“虽子不得福,吾言何遽不善?

而鬼神何遽不明?

”淮南子人间篇日:

“此何遽不能为福乎?

”史记郑世家日:

“往何遽必辱?

”“何遽”即为什么就说苑臣术:

“翟黄不说日:

触何遽不为相乎?

意谓“我翟黄为什么就不能够当宰相呢?

(5)吴汉列传:

“及汉至莫府,上兵簿,诸将人人多请之”1j李贤注:

“莫,大也。

”按:

“莫”通“幕”,即幕府。

“莫”“幕”古音同,同属明纽铎韵,故可相通。

别雅卷五:

“莫府,幕府也。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上功莫府。

”司马贞索隐:

“莫,当为幕,古字少耳。

”汉书李广传:

“莫府省文书。

”颜师古注:

“莫府者,以军幕为义,古字通单用耳。

”(6)文苑列传傅毅列传:

“咨尔庶士,迨时斯勖。

日月逾迈,岂云旋复!

哀我经营,旅力靡及。

李贤注:

“旅,陈也。

言己欲经营仁义之道,然非陈力之所能及也。

”按:

李贤训“旅”为“陈”,但于此不妥。

“旅”通“膂”。

“旅”、“膂”同属来纽鱼韵,故可通假。

书秦誓;“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

”孙星衍疏:

“旅,即膂省文。

”诗小雅北山:

“旅力方刚。

”朱熹集传;“旅,与膂同。

”大雅桑柔:

“靡有旅力。

”朱熹集传:

“旅,与膂同”资治通鉴梁纪十六:

“旅力过人。

”胡三省注:

“旅,与膂同。

”三国志魏书典韦传:

“形貌魁梧,旅力过人。

”新唐书哥舒翰传:

“翰有奴日左车,年十六,以旅力闻。

”(7)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仰先哲之玄训兮,虽弥高其弗违。

,1虬李贤注:

“玄训,道德之训也。

”按:

训“玄训”为“道德之训”,即训“玄”为“道德”。

“玄”于此宜训为形容词“深奥的”或“高妙的”,与下文中的“高”相呼应。

玉篇玄部:

“玄,妙也。

”苟子正名:

“异物名实玄纽。

”杨惊注:

“玄,深隐也”苟子正论:

“上周密而下疑玄矣。

”杨惊注:

“玄,谓幽深难知也。

”后汉书张衡列传:

“不有玄虑,孰能明晰。

”李贤注:

“玄,深也。

”后汉书崔明列传:

“协准矮之贞度兮,同断金之玄策。

”李贤注:

“玄策犹妙策也。

”后汉书全译:

“仰慕前代圣哲的高妙教诲啊,虽然很高深,但我也不能违背。

”2(刚(8)周举列传:

“诗不云乎:

肇敏戎功,用锡尔祉,1(胁李贤注:

“戎,汝也。

”按;“戎”于此当训为“大”尔雅释诂上:

“戎,大也。

”书康诰:

“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

”蔡沈集传:

“殪灭大殷。

”书盘庚上:

“乃不畏戎毒于远迩。

”孔安国传:

“戎,大也。

”诗周颂烈文: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毛传:

“戎,大也。

”又后汉书宋弘传:

“肇敏戎功。

”李贤注:

“毛苌注:

戎,大也。

”(9)邓寇列传第六:

“而陛下疾臣愈深,有司咎臣甫力。

”1李贤注:

“甫,始也。

力,甚也。

”按:

“甫”不当训为“始也”,宜训为“大”,“甫力”即“大力”“咎臣甫力”与“疾臣愈深”相对为文,一者愈深,一者愈力。

诗经齐风南山: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毛传:

“甫,大也。

”诗经小雅甫田:

“倬陂甫田。

”陈奂传疏:

“甫为大。

”诗经小雅车攻:

“东有甫草。

”毛传:

“甫,大也。

”汉书礼乐志:

“登成甫田,百鬼迪尝。

”颜师古注:

“甫田,大田也。

”(1O)皇甫张段列传:

赞日:

“山西多猛,三明俪躞。

”Llj李贤注:

“俪,偶也。

”维普资讯http: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z8卷按:

“俪”当训为“并或“偕”,而非“偶”。

“偶”即“对”,言其数目为二,而此言皇甫规(威明)、张奂(然明)和段(纪明)“三明并出,“并”为范围副词,“俪”同“并”。

淮南子精神:

“凤凰不能与之俪,而况斥鹦乎?

”高诱注:

“俪,偕也。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

“不伉俪于先帝。

”胡三省注:

“俪,并也。

”扬雄太玄赋:

“载羡门与俪游兮。

章樵注:

“俪,偕也。

”因此,“俪”训为“并”或“偕”为胜。

参考文献:

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李贤注北京:

中华书局,19652冒国珍,汪太理,刘强伦后汉书全译M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3王引之经传释词M长沙:

岳麓书社,19844刘淇助字辨略M北京:

中华书局,20045李维琦国学基本从书左传M长沙:

岳麓书社,20016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

北京出版社,19857壬先谦后汉书集解M北京:

中华书局,19848宗福邦故训汇纂z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LiXianSTenReadingNotestotheBookHouhanshuCHENMinxiang(FacultyofLiterature,HurtartNor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Abstract:

LiXianachievedagreatdealinmakingnotestothebookHouhanshu,whichwasfocusedontheinterpretationoftheanentexpressions,buttherestillexistedcarelessomissionsandproblemsThisarticleisintendedtoexpectfurtherresearchesintothebookHouhanshuthroughthediscussionofLiXianstennotestothebookKeywords:

Houhaniu:

LiXian;discussion责任编辑陈义报维普资讯http: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