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备稿件51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46669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自备稿件51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备稿件51篇.docx

《自备稿件5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备稿件51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备稿件51篇.docx

自备稿件51篇

《远行的孩子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这是黄昏留下的最后一抹晚霞,在山峦叠成背影,河水泛起青光,黑夜即将来临的时候,你从山的背后走来,走进暮色,走向远方,走进一个永久的寓言。

你是一个孩子,你象风一样远行。

    寂静,旷野的寂静听不到风的声音。

你置身于旷野中,用散淡的目光铺就你的行程,这个时候,你知道,没有人前来告诉你那即将来临的盛放与凋零,你只有沿着那条千古不变的道路行走,象朝圣的歌声一样悠远着无尽的漫长。

月光打湿了你的脸颊泛起青色的光,如湖面散发出的沉寂平和的光芒。

你享受着这份寂静,享受着一种迷茫和沉醉。

你发现,内心的风光比旷野更迷人,更能让你沿着树的方向从容不迫地向着远方嘹望。

这个夜晚,你不会寂寞,因为你始终是一个追寻遥远的孩子,遥远的地方定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乐土。

    无数个白昼和黑夜,你以行走的姿态书写着你的传奇,从原野到村庄,从山川到河流,从城镇到都市,在行走的过程中你一直找寻着能让你刻骨铭心的记忆。

终于,你听到了一种声音,那是盘鼓开天的声音。

这声音随着奔涌的人群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时而雄壮如万马奔腾,黄河咆哮,时而轻盈如平湖泛舟,春雨润物。

那是一种真正的震撼,可以震天震地,震山震河。

那时而似雁阵飞舞,时而似莲花盛开的阵势,让你热血沸腾,兴奋不已。

那击之如雷,动之如涛,鼓中有舞,舞中有鼓的雄浑火爆使你击骨震髓,酣畅淋漓。

此刻,你感到有一种生命中原始的激情与豪放正从体内喷薄而出。

于是,你开始沸腾,挫骨扬灰地沸腾,并随着上下翻飞的令旗雷霆般撞击自己的灵魂。

你知道,你是属于江湖的。

每次的远行,每次的流浪,你从不在乎这个路程有多远,你只在乎路上能否遇到那曾令你动容的风景和震撼灵魂的鼓声。

因为这是你生命中最本质的旅程。

这里包括了你一生的情爱。

你的远行从来就没有起点,你的存在因为江湖的存在而被一颗颗热切的心盼望着,与众多远行的孩子一起等待着又一次分别和重逢的到来。

  这将是又一次的远行,在母亲关切的目光下,在以黎明为背景的清晨。

 

《愉快的假期》——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今天是圣诞节,玛莉一个人在家,有些孤独。

当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喝着香槟的时候,她听到了敲门声。

玛莉带着些许的愉悦,开了门。

一看却是个劫匪,拿着枪。

“不许出声!

进去!

”劫匪用枪抵着玛莉进了屋,“拿钱!

所有的!

玛莉战战兢兢地给了钱;劫匪兴奋地接过钱。

   “站在那儿!

等我走了再动!

”劫匪对玛莉说。

说完他准备离开,嘴里还嘟噜着,“他妈的,有钱有个屁用!

还不是得一个人过节。

   “请,请问。

”玛莉小心翼翼地。

   “干嘛?

”劫匪警惕地看着玛莉。

   “请问你也是一个人过圣诞吗?

    劫匪有些惊讶,看着玛莉,这才发现,在这样一个日子里,玛莉家里也只有她一个人。

“是。

   “不如,我们一起过吧。

”玛莉笑笑,但依旧小心。

    劫匪更加惊讶,没有反应过来,看着玛莉。

   “我是说,反正我们都没有人陪,那我们就一起过吧。

    劫匪依旧看着玛莉,但渐渐露出笑容,随即点点头。

   “那你……”玛莉瞄瞄劫匪手中的枪。

   “噢,对不起。

”劫匪放下枪。

   “名字?

   “汤米。

   “汤米你好,我是玛莉。

”玛莉伸出手。

   汤米握住了她的手。

   一年后的圣诞节。

   玛莉与汤米坐在沙发上,一人拿着一杯香槟。

   “这个圣诞节比去年的好多了吧?

”玛莉扭头看看汤米。

   “是,我现在有工作,有工资,”汤米笑着说,“有家,还有一个爱人。

”汤米看着玛莉,“真是一个愉快的假期。

《我做得到》——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一天,洛克和母亲开着小货车行经阿拉巴马的乡间小道上,由于路况原因,车子冲出了路面,掉到了二十英尺下的峡谷中。

母亲凯丽满脸是血,不辩东西,牙龈残破,脸颊损毁,肩膀也被压碎,整个人被支离破碎的车门压得动弹不得。

洛克则奇迹般地毫发未伤,洛克从车窗爬出了小货车,试图将母亲拉出车子,但凯丽一动也不动,洛克急得大喊:

“妈妈,洛克会带你出去,你要支持住,千万别睡着啊!

洛克又钻进了小货车,并将母亲推出了车子的残骸。

接着又用瘦小的身子将两倍半重的母亲一寸一寸往上推,准备爬到马路上求救,就这样一点点犹如蜗牛爬行。

凯丽感到如此疼痛,几乎要放弃希望,但洛克始终鼓舞着她。

为了鼓励凯丽,洛克告诉妈妈想想《小火车》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小火车虽然只有小小引擎却能爬上陡峭的山头,洛克不断重复着故事中提到的:

“我相信你能做到,我相信你能……”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他们终于爬到路边,洛克才借着光亮看清母亲受重创的脸,他开始泪流满面,挥舞着双手,对着驶过的货车呼喊:

“停下来,请停下来!

请带我妈妈到医院去!

总共花了八个小时,缝了344针来整合凯丽的脸,虽然看起来和以往不大相同,但妈妈还是痊愈了。

洛克成了新闻人物,但他自己却说:

“这一切都在意料之外,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任何人在当时都会那样做的。

《月若有情月长吟》——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太阳最终吝啬地收起了它最后的一线亮光。

月亮还没有出来,留下的只是满天的云霞,轻轻地亲吻着宁静的山村。

   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狭窄的村巷间,无心欣赏大自然的赠赐。

我焦急地挨家挨户去筹钱为我妈治病。

突然,一阵凄凉的哭声传入我的耳朵。

“谁?

这么晚了,他为啥哭?

”我循着声音寻找,原来是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看见我,揪着我的裤管:

“我迷路了,送我回家,好吗?

”我本能地应了一声,就想抱起他走。

突然,我触到了一束熟悉的目光。

咦,这不是王医生的儿子吗?

顿时,我心里轰起一腔怒火,王医生的影子又浮现在脑海。

就是他,为了小小的一笔医药费而拒不为我妈治病!

“走吧!

现在的世道还会有多少人情?

”我心里想着,脚下迈开了步子。

这时,一声更凄厉的声音恨恨地剐了我一刀:

难道真的丢下他不管?

夜深了,难道就让他留在孤寂的野外,他不怕黑暗吗?

他能抵抗动物侵害吗?

……我打了个冷噤。

啊!

不能,我不能丢下他而去,我猛转身,我不能选择与道义相悖的行为。

我轻轻地敲开了王医生家的门。

我不理会他的语言与目光,只是快速地离开,我想我的心灵是纯净的,我不会因为金钱而丧失了做人的道德。

我之所以走得如此迅速,不是因为愤怒,而是不愿在这块见利忘义的地方呆多一刻。

   月儿已经爬上了树梢,有了些许凉气。

我仍然在为母亲治病筹钱。

我坚信:

人与人之间一定有人情的气息。

   当我拖着疲倦的身躯踏进家门的时候,我嗅到了一阵药味。

我疑惑地询问我的母亲。

妈妈只是微笑地递给我一封信。

信上说:

“谢谢你,把我的儿子送回家。

你的行为给了我一次心灵的教育。

在金钱与医德面前,我们应该选择医德。

   我的眼睛有点湿,我推开窗:

多美好的夜!

多明亮的月!

多明智的选择!

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珍贵的是友爱。

   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是滑过了一曲悦耳的琴声。

哦!

月若有情月长吟!

《八元五角的母爱》——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警局里一名歹徒、一名妇女和一名警察相对而坐。

   妇女坐在那儿直打哆嗦,脸上冒着冷汗。

警察便安慰她:

“你不必害怕。

”妇女回答说:

“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断了。

   就在刚才,这个检破烂的妇女在一条小巷里与歹徒搏斗了很久,就为一个钱袋子。

当警察打开那包着钞票的塑料袋时,迷惘了:

那袋子里总共只有八元五角钱,而且全是一毛、两毛的零钱。

   为八元五角钱,一个断了手指,一个沦为罪犯。

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妇女,使她能在折断手指的剧痛中仍不放弃这区区的八元五角钱呢?

   走出警局,妇女用八元五角钱买了一个梨,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根香蕉,一节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摊上有的水果,她每样都挑一个,直到将八元五角钱花得一分不剩。

然后她来到郊外的公墓,在一座新坟前伫立良久,喃喃自语:

“儿啊,妈妈对不起你。

妈妈没本事,没办法治好你的病,竟让你刚刚十三岁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你临去的时候,妈问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说你从来没有吃过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个好水果该多好呀。

妈连你最后的愿望都不能满足。

为了给你治病,家里已经连买一个水果的钱都没有了。

可是孩子,到昨天,妈妈终于将为你治病欠下的债都还清了。

妈今天又挣了八元五角钱,为你买了这些水果,个个都是好的,一点都没烂,妈挑过的,你吃吧,孩子,你尝尝吧……”

 

《爱的故事》——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小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住在楼上的一间卧室里。

一天夜里,房子突然起火了,奶奶在抢救孙女时不幸被火烧死了。

大火迅速蔓延,一楼已是一片火海。

   部居已呼叫过火警,无可奈何地站在外面驻足观望,火焰已经封住了所有的进出口。

小女孩出现在楼上的一扇窗口,哭喊着救命,人群中传布着消息说:

消防队员正在扑救另一场火灾,要晚几分钟才能赶来。

突然,一个男人扛着梯子出现了。

梯子架到墙上,人钻进火海之中。

他再次出现时,手里抱着小女孩。

将孩子交给了下面迎接的人群,男人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调查发现,这孩子在世上已经无亲无故了。

几周后,镇政府召开群众集会,商议谁来收养这孩子。

一位教师希望收养这孩子,说她能保证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个农夫也想收养这孩子,他说孩子在农场会生活得更加健康、惬意。

其他人也纷纷发言,述说把孩子交给他们抚养的种种好处。

最后,本镇最富有的居民站起来说话了:

“你们提到的所有好处,我都能给她,并且能给她金钱和金钱能够买到的一切东西。

   从始至终,小女孩一直沉默不语,眼睛望着地板。

   “还有人要发言吗?

”会议主持人问道。

这时,一个男人从大厅的后面走上前来。

他步履缓慢,似乎正在忍受着剧烈的痛苦。

他径直来到小女孩的面前,朝她张开了双臂。

人群一片哗然。

他的手上和胳膊上布满了可怕的伤疤。

   孩子叫出声来:

“这就是救我的那个人!

”她一下子蹦起来,双手紧紧地抱住了男人的脖子,就像她遭难的那天夜里一样。

她把脸埋进他的怀里,抽泣了一会儿,然后,她抬起头,朝他笑了。

会议主持人宣布道:

“现在休会……”

《爱,最大的力量》——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2004年7月l9日,如注的暴雨袭击着湖南省通道县骆团寨的侗族寨子。

第二天上午,随着一声轰然巨响,吴家房子后山撕开了一道约八十米高、十五米宽的口子——山体滑坡了!

巨大的泥石流,如一条恶龙汹涌而下,顷刻间便把准备撤离到安全地带的吴家十一口人全部吞噬了。

灾难来得太突然,连呼喊声都没来得及叫出,十一条生命就被死神踩在了脚下。

   人们纷纷赶到吴家,开始了一场与死神的较量,暴雨还在下个不停,山体还在不断滑坡,营救工作时时处在危险当中。

但没有人退缩,营救队伍很快就扩充到三百多人。

两个小时后,有三个人先后被救出来,但接下来被挖出来的是一具具已经失去呼吸、心脏停止跳动的尸体。

人们的脸色都凝重起来,空气也变得异常压抑。

人们知道,这么长时间的泥石流的掩埋,已经超越了人类生存的极限,已经不可能再有人生还了。

突然,一个弱小的声音从泥石流下面的废墟中传了出来:

“水……”这个弱小的声音令营救的群众兴奋地呼喊起来。

“还有人活着!

”当人们小心冀翼地扒开废墟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已经遇难的奶奶吴丙桃弯着腰,用两条手臂把年仅两岁的小孙子吴明安紧紧地护在怀里,她已经僵硬的手臂与身体合成一个空间。

把吴明安与外面的泥石流分隔开来,吴明安恬静地躺在由两只手臂撑起的世界里,躲过了这场劫难。

   孩子被救出来了,现场却没有欢呼声,有的只是一片沉寂,每个人的脸上都涕泪横流……

   这场山体滑坡灾难夺走了吴明安七位亲人的生命,但两岁的吴明安却在奶奶用生命撑起的“天空”下奇迹般地生还了。

这是爱的绝唱!

这是爱的颂歌!

这是爱的延续!

让我们记住这刻骨铭心的一刻,直到永远,永远!

《千纸鹤之恋》——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男孩和女孩初恋的时候,男孩为女孩折了一千只纸鹤,挂在女孩的房间里。

男孩对女孩说,这一千只纸鹤,代表我一千份心意。

那时候,男孩和女孩分分秒秒都在感受着恋爱的甜蜜和幸福。

 

  后来女孩渐渐疏远了男孩。

女孩结婚了,去了法国,去了无数次出现在她梦中的巴黎。

女孩和男孩分手的时候,对男孩说,我们都必须正视现实,婚姻对女人来说是第二次投胎,我必须抓牢一切机会,你太穷,我难以想象我们结合在一起的日子……男孩在女孩去了法国后,卖过报纸,干过临时工,做过小买卖,每一项工作他都努力去做。

许多年过去了,在朋友们的帮助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家公司。

他有钱了,可是他心里还是念念不忘女孩。

  有一天下着雨,男孩从他的黑色奥迪车里看到一对老人在前面慢慢地走。

男孩认出那是女孩的父母,于是男孩决定跟着他们。

他要让他们看看自己不但拥有了小车,还拥有了别墅和公司,让他们知道他不是穷光蛋,他是年轻的老板。

男孩一路开慢车跟着他们。

雨不停地下着,尽管这对老人打着伞,但还是被斜雨淋湿了。

到了目的地,男孩呆了,这是一处公墓。

他看到了女孩,墓碑的瓷像中女孩正对着他甜甜地笑。

而小小的墓旁,细细的铁丝上挂着一串串的纸鹤,在细雨中显得如此生动。

 

  女孩的父母告诉男孩,女孩没有去巴黎,女孩患的是癌症,女孩去了天堂。

女孩希望男孩能出人头地,能有一个温暖的家,所以女孩才做出这样的举动。

她说她了解男孩,认为他一定会成功的。

女孩说如果有一天男孩到墓地看她,请无论如何带上几只纸鹤。

男孩跪下去,跪在女孩的墓前,泪流满面。

清明节的雨不知道停,把男孩淋了个透。

男孩想起了许多年前女孩纯真的笑脸,男孩看的心就开始一滴滴往下淌血。

这对老人走出墓地的时候,看到男孩站在不远处,奥迪的车门已经为老人打开。

汽车音响里传出了哀怨的歌声,“我的心,不后悔,反反复复都是为了你,千纸鹤,千份情,在风里飞……”

《打往天堂的电话》——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我有一个小小的报刊亭,上午的生意总是比较清淡。

那天,我正百无聊赖地翻看杂志打发时间。

突然传来一个轻柔的声音:

“叔叔,我想打电话。

”我抬起头,是个瘦小的女孩,不高,十六七岁的样子。

我指着电话说:

“你打吧。

”女孩望着我,似乎有些紧张,犹豫一下后,终于用颤抖的手拿起话筒。

我一下就明白了,这个女孩可能是第一次打电话,担心自己闹笑话。

我赶紧知趣地一转头,装着看报纸的样子,不再去留意她。

女孩把号码按了一会儿,又手忙脚乱地放下电话,可又马上拿起电话,一阵惊慌失措的样子……我觉得奇怪但自始至终没有去理会她,而是低着头看杂志。

我想,我若抬头,一定会加重她的惊慌。

好一会儿她终于说话了:

“妈妈,妈妈,我跟玲子姐姐到深圳打工来了,我现在进了一家电子厂,工资好高,经常加班,加班费可多了,我这个月发了716块钱,我打算寄回给弟弟当学费,妈妈,我们工厂伙食可好了,每天都有肉吃,有时还有鸡呢。

哦,对了,我给自己买了条裙子,红色的,很好看……”女孩说着说着,一会儿她开始哭着说:

“妈妈,我很想你,我想回家看你,你知道吗?

我做梦都想你,呜……”

女孩说完,便放下话筒。

待了好一阵,她才用红红的眼睛望着我说:

“叔叔,请问多少钱?

”看着她的模样,我心中一酸。

扰像了一下说:

“小妹,别难过,其实你和妈妈再多说一会儿也无所谓……”“哦,不了,谢谢你,多少钱?

”我往拒台下望去,天哪!

电子显示器上根本没有收费显示,女孩的电话竟然没打通!

我吃惊地抬起头来说:

“对不起,重新打吧,刚才的电话好像没有打通……”女孩不好意思地擦擦眼睛说:

“哦,不了,我们家乡没通电话。

叔叔,其实我知道我刚才打的电话没通。

我妈妈去世了,我是想,像别人一样,跟妈妈打电话说话,我真的好想我的妈妈。

”说着她又哭了:

“对不起,占用你的电话了,这五块钱给你,好吗?

”“不,不,电话没通,我不收这笔钱,小妹妹,你以后想打电话,想和妈妈说话就来,好吗?

”“好,好,谢谢你!

叔叔。

”说完女孩哭着消失在人流中。

 

《残缺的馒头》——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

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

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

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

这里,国军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切代价。

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向前冲去。

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官长,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

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了下来。

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

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车里有馒头啊!

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

 

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用手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大胡子少校浑身颤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

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国军弟兄;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

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们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

“乡亲们哪,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

你们……”

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

“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馍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馍馍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

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一个劲点头。

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

“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

“我叫尤小翠。

大胡子颤声说道:

“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

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抓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

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

车队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有一种奇迹叫父爱》——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1948年,在一膄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美国的妻子汇合。

一天早晨,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他摔了下去,刀子刚好扎在他的胸口,全身立即颤栗,嘴唇瞬间乌青。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

“没事,只是摔了一跤。

”然后轻轻的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姆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每晚照常为女儿唱摇篮曲,早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

仿佛一切如常,而女儿却没察觉父亲每一分钟都在变化,他的脸色一分钟比一分钟苍白,看向海平面的目光是那样的忧伤。

抵达美国的前夜,父亲对女儿说:

“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的问:

“可是明天你就要见到妈妈了,为什么你不自己告诉她呢?

她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头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认出了母亲,大喊:

"妈妈......"周围忽然一片惊讶,女儿回头,看见父亲已仰面到下,胸口血如井喷,刹那间然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

那把刀精确无比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

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他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他神迹。

但一位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智慧的老医生却一字一顿地说:

“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爱。

《三斤珍贵的水》——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却水的地区。

这里每天的用水量严格的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日常的饮用、洗刷、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畜生也一样,喝啊!

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老实的老牛喝极了,挣脱了缆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之路。

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的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嘎然而止。

老牛沉默地站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

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

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

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的皮肉腚开、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凄凉的叫唤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格外悲壮。

一旁运水的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

“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左右,放在牛前边。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叫似乎再呼唤什么。

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了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着舌头小牛舔舔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沉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

没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当看到着让人揪心的一幕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下了滚滚热泪。

《高原的茶花》——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1987年的冬天,新年快到了。

这一天,从山东农村来的军嫂贺英奇带着年仅四岁的女儿小茶花坐在开往昆仑山巅不冻泉兵站的卡车上,心急如焚。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在高原恢宏美丽的外表背后,等待着她的却是残酷而严峻的现实。

   此时,小茶花昏昏沉沉地睡在妈妈的怀里,双唇干裂,小脸蜡黄,几天几夜的路程使孩子像变了个人,只是嘴里不停地喊着:

“爸--爸--”

   贺嫂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双眼直盯着前方,她的心里只有一个愿望:

无论如何也要和老贺一起过个年。

5年了,茶花已经4岁了,可是还从来没有见过爸爸。

为了这个愿望,贺嫂早已忘记兵站有条不成文的规定:

不能带小孩上雪线。

   汽车向着兵站驶去,一程又一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然而小茶花已经停止了呼吸,贺嫂抱着的是女儿微温的尸体。

悲剧已经发生在路上了。

   整个兵站的人都被惊呆了,大家围着这辆汽车,脱帽默默肃立着。

贺嫂抱着小茶花坐在驾驶室里一动也不动。

   此时的老贺却不在兵站,他还在百里以外的哨卡执行任务,妻子到站和发生的悲剧他自然一概不知。

天黑后,战士们实在不忍心再这样让贺嫂抱着小茶花坐在冰冷的驾驶室里,便劝她进站歇歇。

贺嫂下了车,只是依旧抱着女儿,不说一句话。

   不冻泉兵站的元旦之夜,像死一般地寂静。

没有笑声,没有歌声,甚至连灯光也没有。

警卫班长心疼嫂子,对她说:

“嫂子,你太累了,让我抱抱咱们的小茶花吧!

”说完,从贺嫂手里接过了孩子。

    

   看着班长这么做,所有的战士都跑过来排队等候抱小茶花。

就这样,你抱半小时,他抱10分钟,一直到天亮,又到天黑。

   整整两天两夜呀,小茶花的小身体在不冻泉兵站指战员的手里传递着。

直至老贺执勤回来,站上才爆发出雷吼一般的哭声。

   这一夜,不冻泉兵站的指战员们唱起了《十五的月亮》,一遍又一遍。

《红舞鞋的故事》--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有一双非常漂亮、非常吸引人的红舞鞋,女孩子把它穿在脚上,跳起舞来会感到更加轻盈,富有活力。

因此,姑娘们见了这双红舞鞋,眼光都发亮,兴奋得喘不过气来,谁都想穿上这双红舞鞋翩翩起舞。

可是姑娘们都只是想想而已,没谁敢真的把它穿在脚上去跳舞。

因为这双红舞鞋传说还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