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迫在眉急.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6518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平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迫在眉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原平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迫在眉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原平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迫在眉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原平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迫在眉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原平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迫在眉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原平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迫在眉急.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原平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迫在眉急.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平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迫在眉急.doc

《原平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迫在眉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平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迫在眉急.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原平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迫在眉急.doc

原平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迫在眉急

在正式汇报之前,我先解释一下“原平市的中小国企”,本次汇报“原平市的中小国企”特指原市营预算内工业企业,包括纸厂、糖厂、砖厂,原机、矿机、钢厂(溢源)、化一、化二、水泥厂、鼓风机厂、焦化厂、电厂、大修厂等,绝大部分现已破产重组改制,分别为原平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工有限公司、平康磷化有限公司、崞山水泥有限公司、立科起重有限公司、鼓风机有限公司、原平钢铁有限公司、永益化工厂等。

下面就以下几个问题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当前中小国企二次改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以土地安置职工进行企业二次改制是破解当前中小国企窘局的重要措施

三、以土地安置职工进行企业二次改制的可行性分析

四、利弊分析

五、配套措施

一、当前中小国企二次改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

我市工业大部分是在六、七十年代五小工业发展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因陋就简的精神建设的,鉴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和环保观念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些企业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装备水平低,工艺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精细产品少;企业总量多,优势企业少;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多。

纸厂、糖厂、砖厂,钢厂(溢源)、化一、化二、水泥厂、焦化厂、电厂等都属此类。

市区缺乏统一的规划,工业项目四面开发,环原平东有原平钢铁厂;南有原平化肥厂、磷肥厂、水泥厂;西有原平化工二厂;北有原平晋北鲁能铝厂,这些企业都是原平的重点污染企业。

我市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不合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较多,对职工的市民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

原平市因2008年1-4月份环境大气质量在全省排倒数第三,在5月5日被省环保局“局域限批”。

5月26日,忻州市派出的督查组在明察暗访之后写出的一份报告称“原平市在环境整治上效果不明显,无实质性进展。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原平城区人民包括癌证、白血病等大病发病率较高与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多大程度的关系,但环境污染有损原平人民的身体健康确是不争的事实。

六家高耗能企业的“三废”情况一览表(吨)

项目

单位

废水

废气

废渣

总计

烟尘

二氧化硫

原平化工集团

1500000

225439.70

1484.82

5720.89

59837

昊华化工集团

3719550

946452.40

5230.50

11000.22

11666.30

原平钢铁厂

1760250

153001

151.20

1318.70

121000

原平崞山水泥厂

9600

192501

5488.1

529

32640

山西鲁能晋北铝厂

2365930

778736.80

207.20

337.37

197100

原平平康磷肥厂

310500

9632.78

8.27

31.26

28000

合计

9665830

2305763.68

12570.09

18937.44

450243.30

2、企业破产改制不彻底,对政府依赖较强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市集中对市营预算内企业进行了破产改组改制,政策性关闭了纸厂、糖厂、砖厂,对原机、矿机、钢厂(溢源)、化一、水泥厂、鼓风机厂进行了破产改制,原平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兼并了焦化厂、电厂,对铁矿进行了整体出售,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共核消银行债务8.1亿元,破产改制后企业进行了公司制重建。

原设想核销债务后可使企业轻装上阵,获得新生,但没想到的是留下的俩个尾巴---企业职工没有进行安置,土地未按国家规定进行处置、仍保留划拨用地给后来企业生产经营埋下了隐患。

改制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起来,企业投资技改的热情不高,仍然延用破产前落后的生产工艺生产。

在国际经济危机冲击下,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

加之破产时预提的职工安置费并未兑现,而是作为股权或债权记入了新企业。

造成了部分职工无岗可岗、股权不能分红、债权不能还款、社会保险费欠缴久拖,职工生活难以保障,上访告状时有发生,给维稳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企业破产改制不彻底对政府依赖较强,有尾大不掉之势。

3、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精神,对不符合保留划拨方式处置土地的企业,采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租赁、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

我市企业破产改制后并没有执行该文件,绝大部分土地并未按国家规定进行处置,仍保留划拨用地,多年来企业也没有上缴土地收益,造成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

问题还并不仅仅如此,据我所知立科起重运输有限公司(国有独资)继承了原原机的所有资产,在2006年按成本法评估价值3200万元(不含土地),多年来,立科公司既无力组织生产,也没钱进行房产设备的维护,一方面占据黄金地段而闲置土地达130余亩,另一方面滥落了一些好端端的设备,而这些设备相当一部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德国引进的。

由于上述三方面原因,我市中小国企二次改制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二、以土地安置职工进行企业二次改制是破解当前中小国企窘局的重要措施

原市营预算内企业,能耗较高、效益较低、产能落后,是原平城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但这些企业产业和结构布局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明、国有职工没有安置,现代企业制度并未真正建立起业,企业改革仍任重而道远。

结合当前投资和环保形势,出路就在于以土地安置国有职工、淘汰落后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就是淘汰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俱备安全生条件的企业,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装备及产品;以土地安置国企职工就是划拨地改出让地,招拍挂处置后的款项,用于安置国企职工,使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三、以土地安置职工进行企业二次改制的可行性分析

1、以土地安置职工进行企业二次改制有政策依据

多数中小国企企业技术设备落后,能耗高污染重,是国家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的对象。

根据1999年《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国有企业破产时,其原使用的划拨土地可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出让,变现资金设立专户,优先用于职工安置。

2006年5月18日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处置的意见》也重申了上述土地政策。

2、以土地安置职工进行企业二次改制有资金保障

严格执行《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对不符合保留划拨方式处置土地的企业,采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租赁、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理顺土地资产关系。

我市多数中小国企地处市中心,土地逐年升值,适宜房地产或其他形式的开发,这些土地出让后为企业安置资金来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安置费用初步测算表

名称

职工

人数

职工安置

费(万元)

欠发三金

费(万元)

欠发

工资(万元)

合计安置

费(万元)

土地存

量(亩)

土地测算价值(万元)

扣除出让金后可用于职工安置的费用金额(万元)

1化二

2500

7500

2500

5000

12500

240

12000

7200

2化一

400

1200

400

800

2000

200

6000

3600

3磷肥厂

600

1800

600

1200

3000

150

4500

2700

4钢厂

1100

3300

1100

2200

5500

350

14000

8400

5原机

1100

3300

1100

2200

5500

170

17000

10200

6矿机

400

1200

400

800

2000

100

3500

2100

7水泥厂

750

2250

750

1500

3750

75

2250

1350

8鼓风机厂

600

1800

600

1200

3000

200

8000

4800

9纸厂

0

0

0

0

0

100

2000

1200

10钛白粉

20

60

20

40

100

100

2000

1200

11大修厂

400

1200

400

800

2000

200

20000

12000

合计

7870

23610

7870

15740

39350

1885

91250

54750

经初步测算可用于职工安置的金额为54750万元,而职工安置人数为7870人,需要的安置款为39350万元。

以土地安置置换职工资金完全是有保障的。

3、以土地安置职工进行企业二次改制时机已经成熟

原预算内工业企业,据2007年统计工业产值为7.7亿,每年上交税收4千多万元,相对2007年全市工业生产总值44亿元,财政总收入9.3亿元,工业产值占到全市经济规模的18%以上,但财政贡献仅占5%左右。

中小国企已淡出我市规模已上企业名单。

随着晋北铝厂、轩岗坑口电站等大项带动,我市工业实力大大增强,一改过去的吃饭财政,2008年财政收入已突破10亿元大关。

企业二次改制的时机已经成熟。

改制对财政收入影响不大,完全可以承受。

四、利弊分析

这样做解决了职工身份问题,减小了职工对政府依赖度,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职工的创造性;

这样做减小了企业负担,解决了拖欠职工工资、三金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要明显减少上访告状的频次;

这样做淘汰了落后产能,有利于产业升级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起循环经济模式;

这样做避免了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这样做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工业污染,有利于构建宜居的人居环境。

五、配套措施

进行中小国企二次改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范围大,需要认识到位,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工作细致扎实,积极稳妥进行。

1、结合原平城市定位,中小国企要退城入郊

根据2007年9月27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付诸实施修编的《原平市城市总体规划》,原平城市定位为“山西省重要的铝业基地、忻州市域次中心、‘太原经济圈’北翼重要的交通与商贸物流枢纽城市”。

原平市是以煤炭、冶金、化工、机械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原平市区域发展三大战略之一就是工业中心战略。

按照规划要求在城郊附近建设高标准工业园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园区内优先原有国企入驻,但应是高附加值、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能够形成较强产业关联和较高成长性的符合城市定位的生产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洁净生产、循环利用。

中小国企二次改制要逐步完成市区企业退城入郊,为把原平市区建设成为“舒适休闲的宜居城市、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内涵丰富的文化城市”而腾空市区土地,使之有材可用,有笔可划。

2、市区内大力发展公用公益事业、第三产业,鼓励第三产业购置上述企业的土地,发展商贸物流服务业;

3、加强安置职工的重新上岗培训,鼓励他们向第三产业分流,鼓励自主创业。

2009.1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