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子网划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6546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p地址子网划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p地址子网划分.docx

ip地址子网划分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讲得很清楚

通过比较这两个网络号,就可以知道接受方主机是否在本网络上。

如果网络号相同,表明接受方在本网络上,那么可以通过相关的协议把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目标主机;如果网络号不同,表明目标主机在远程网络上,那么数据包将会发送给本网络上的路由器,由路由器将数据包发送到其他网络,直至到达目的地。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子网掩码是不可或缺的!

四、如何用子网掩码得到网络/主机地址

既然子网掩码这么重要,那么它是如何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呢?

过程如下:

1.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

2.将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做'与'运算,将答案化为十进制便得到网络地址;

3.将二进制形式的子网掩码取'反';

4.将取'反'后的子网掩码与ip地址做'与'运算,将答案化为十进制便得到主机地址。

下面我们用一个例子给大家演示:

假设有一个IP地址:

192.168.0.1

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化为二进制为:

IP地址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将两者做'与'运算得: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将其化为十进制得:

192.168.0.0

这便是上面ip的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以此类推。

小技巧:

由于观察到上面的子网掩码为C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即未划分子网),便可直接看出网络地址为ip地址的前三部分,即前三个字节。

五、子网掩码的分类

1)缺省子网掩码:

即未划分子网,对应的网络号的位都置1,主机号都置0。

A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

255.0.0.0

B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

255.255.0.0

C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

255.255.255.0

2)自定义子网掩码:

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几个子网,需要每一段使用不同的网络号或子网号,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是将主机号分为两个部分:

子网号、子网主机号。

形式如下:

未做子网划分的ip地址:

网络号+主机号

做子网划分后的ip地址:

网络号+子网号+子网主机号

也就是说ip地址在化分子网后,以前的主机号位置的一部分给了子网号,余下的是子网主机号。

七、如何划分子网及确定子网掩码

在动手划分之前,一定要考虑网络目前的需求和将来的需求计划。

划分子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网络中物理段的数量(即要划分的子网数量)

2.每个物理段的主机的数量

确定子网掩码的步骤:

第一步:

确定物理网段的数量,并将其转换为二进制数,并确定位数n。

如:

你需要6个子网,6的二进制值为110,共3位,即n=3;

第二步:

按照你ip地址的类型写出其缺省子网掩码。

如C类,则缺省子网掩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第三步:

将子网掩码中与主机号的前n位对应的位置置1,其余位置置0。

若n=3且为

C类地址:

则得到子网掩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化为十进制得到255.255.255.224

B类地址:

则得到子网掩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化为十进制得到255.255.224.0

A类地址:

则得到子网掩码为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化为十进制得到255.224.0.0

另:

由于网络被划分为6个子网,占用了主机号的前3位,若是C类地址,则主机号只能用5位来表示主机号,因此每个子网内的主机数量=(2的5次方)-2=30,6个子网总共所能标识的主机数将小于254,这点请大家注意!

解惑:

1.你可能有这样的疑问,比如在上面的例子里,6的二进制值为110,那么为什么要将子网掩码中与主机号的前n位对应的位置都置1,而不是用6的二进制110去替代前n位呢?

呵呵,这个问题提的很好,答案是这样的:

我们计算子网掩码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希望它在做'与'的时候能够解析出网络号,也就是说它与网络号所对应的位置都应该是1(当然包括与子网号所对应的位置),那么很显然,你写上110是不对的,如果你这么写,那么它的意义是主机号的前两位作为子网号,那么这样将最多划分2个子网(不明白没关系,下面有计算子网数量的方法),与我们当初所要划分的6个子网显然是不一致的。

这样解释你能明白马?

2.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划分4个子网,5个子网和6个子网的子网掩码是一样的,同为255.255.255.224,是不是错了呢?

三个子网掩码应该不同呀?

呵呵,是这样的,因为4,5,6的二进制值都是3为,因此在子网掩码中这三位都置1,划分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你的理解上有一点小小的问题,划分为4个子网,其实可以理解为划分为6个子网,但你只使用了其中的4个。

比如你想划分8个子网,与划分14个子网所得到的子网掩码是一样的,都占用了4位作为子网号。

八、相关判断方法

1)如何判断是否做了子网划分?

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它使用了缺省子网掩码,那么表示没有作子网划分;反之,则一定作了子网划分。

2)如何计算子网地址?

还是老办法,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形式做'与',得到的结果即为子网地址。

3)如何计算主机地址?

这个也不用说了吧,先将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取'反',再与ip地址做'与'。

4)如何计算子网数量?

这个问题大家会常常提到,还是从子网掩码入手,主要有两个步骤:

1.观察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形式,确定作为子网号的位数n;

2.子网数量为2的n次方-2。

(为什么减2,呵呵,往下看)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有这样一个子网掩码:

255.255.255.224其二进制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可见n=3,2的3次方为8,说明子网地址可能有

如下8种情况: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但其中代表网络自身的000;代表广播地址的111是被保留的,所以要减2,明白了吗?

5)如何计算总主机数量,子网内主机数量?

总主机数量=子网数量×子网内主机数量

再用一个例子给大家说明,比如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上面的讨论知道它最多可以划分6个子网,那么每个子网内最多有多少个主机呢?

其实上面我已经给大家算过了,由于网络被划分为6个子网,占用了主机号的前3位,且是C类地址,则主机号只能用5位来表示主机号,因此子网内的主机数量=(2的5次方)-2=30.

因此通过这个子网掩码我们可以算出这个网络最多可以标识6*30=180个主机(可见,在化分子网后,整个网络所能标识的主机数量将减少)。

6)计算ip地址范围

通过一个自定义子网掩码,我们可以得到这个网络所有可能的ip地址范围。

具体步骤:

1.写出二进制子网地址;

2.将子网地址化为十进制;

3.计算子网所能容纳主机数;

4.得出ip范围(起始地址:

子网地址+1;终止地址:

子网地址+主机数)

假设一个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ip为202.112.10.0可知其最多可以划分6个子网,子网内主机数为30,那么所有可能的ip地址及计算流程如下:

子网--子网地址(二进制)--------子网地址-----实际ip范围

1号-11001010.01110000.00001010.00100000-202.112.10.32-202.112.10.33-202.112.10.62

2号-11001010.01110000.00001010.01000000-202.112.10.64-202.112.10.65-202.112.10.94

3号-11001010.01110000.00001010.01100000-202.112.10.96-202.112.10.97-202.112.10.126

4号-11001010.01110000.00001010.10000000-202.112.10.128-202.112.10.129-202.112.10.158

5号-11001010.01110000.00001010.10100000-202.112.10.160-202.112.10.161-202.112.10.190

6号-11001010.01110000.00001010.11000000-202.112.10.192-202.112.10.193-202.112.10.222

 

子网掩码

 

路由器判断IP

  子网掩码告知路由器,地址的哪一部分是网络地址,哪一部分是主机地址,使路由器正确判断任意IP地址是否是本网段的,从而正确地进行路由。

例如,有两台主机,主机一的IP地址为222.21.160.6,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主机二的IP地址为222.21.160.73,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

现在主机一要给主机二发送数据,先要判断两个主机是否在同一网段。

  主机一

  222.21.160.6即:

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110

  255.255.255.192即: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按位逻辑与运算结果为:

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000

  主机二

  222.21.160.73即:

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1001

  255.255.255.192即: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按位逻辑与运算结果为:

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0000

  两个结果不同,也就是说,两台主机不在同一网络,数据需先发送给默认网关,然后再发送给主机二所在网络。

那么,假如主机二的子网掩码误设为255.255.255.128,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让我们将主机二的IP地址与错误的子网掩码相“与”:

  222.21.160.73即:

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1001

  255.255.255.128即: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结果为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000

  这个结果与主机一的网络地址相同,主机一与主机二将被认为处于同一网络中,数据不再发送给默认网关,而是直接在本网内传送。

由于两台主机实际并不在同一网络中,数据包将在本子网内循环,直到超时并抛弃。

数据不能正确到达目的机,导致网络传输错误。

  反过来,如果两台主机的子网掩码原来都是255.255.255.128,误将主机二的设为255.255.255.192,主机一向主机二发送数据时,由于IP地址与错误的子网掩码相与,误认两台主机处于不同网络,则会将本来属于同一子网内的机器之间的通信当作是跨网传输,数据包都交给缺省网关处理,这样势必增加缺省网关的负担,造成网络效率下降。

所以,子网掩码不能任意设置,子网掩码的设置关系到子网的划分。

编辑本段设置

  子网划分是通过借用IP地址的若干位主机位来充当子网地址从而将原网络划分为若干子网而实现的。

划分子网时,随着子网地址借用主机位数的增多,子网的数目随之增加,而每个子网中的可用主机数逐渐减少。

以C类网络为例,原有8位主机位,2的8次方即256个主机地址,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借用1位主机位,产生2个子网,每个子网有126个主机地址;借用2位主机位,产生4个子网,每个子网有62个主机地址……每个网中,第一个IP地址(即主机部分全部为0的IP)和最后一个IP(即主机部分全部为1的IP)不能分配给主机使用,所以每个子网的可用IP地址数为总IP地址数量减2;根据子网ID借用的主机位数,我们可以计算出划分的子网数、掩码、每个子网主机数,列表如下:

  ①划分子网数②子网位数③子网掩码(二进制)④子网掩码(十进制)⑤每个子网主机数

  ①1~2②1③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④255.255.255.128⑤126

  ①3~4②2③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④255.255.255.192⑤62

  ①5~8②3③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④255.255.255.224⑤30

  ①9~16②4③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④255.255.255.240⑤14

  ①17~32②5③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④255.255.255.248⑤6

  ①33~64②6③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④255.255.255.252⑤2

  如上表所示的C类网络中,若子网占用7位主机位时,主机位只剩一位,无论设为0还是1,都意味着主机位是全0或全1。

由于主机位全0表示本网络,全1留作广播地址,这时子网实际没有可用主机地址,所以主机位至少应保留2位。

编辑本段计算步骤

  1、确定要划分的子网数目以及每个子网的主机数目

  2、求出子网数目对应二进制数的位数N及主机数目对应二进制数的位数M。

  3、对该IP地址的原子网掩码,将其主机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取1或后M位置取0即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后的子网掩码。

  例如,对B类网络135.41.0.0/16需要划分为20个能容纳200台主机的网络(即:

子网)。

因为16<20<32,即:

2的4次方<20<2的5次方,所以,子网位只须占用5位主机位就可划分成32个子网,可以满足划分成20个子网的要求。

B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0.0,转换为二进制为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

现在子网又占用了5位主机位,根据子网掩码的定义,划分子网后的子网掩码应该为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转换为十进制应该为255.255.248.0。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每个子网的主机数。

子网中可用主机位还有11位,2的11次方=2048,去掉主机位全0和全1的情况,还有2046个主机ID可以分配,而子网能容纳200台主机就能满足需求,按照上述方式划分子网,每个子网能容纳的主机数目远大于需求的主机数目,造成了IP地址资源的浪费。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我们也可以根据子网所需主机数来划分子网。

还以上例来说,128<200<256,即2^7<200<2^8,也就是说,在B类网络的16位主机位中,保留8位主机位,其它的16-8=8位当成子网位,可以将B类网络138.96.0.0划分成256(2^8)个能容纳256-1-1=254台(去掉全0全1情况)主机的子网。

此时的子网掩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转换为十进制为255.255.255.0。

  在上例中,我们分别根据子网数和主机数划分了子网,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都能满足要求,实际上,子网占用5~8位主机位时所得到的子网都能满足上述要求,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应按照什么原则来决定占用几位主机位呢?

划分时注意事项

  在划分子网时,不仅要考虑目前需要,还应了解将来需要多少子网和主机。

对子网掩码使用比需要更多的主机位,可以得到更多的子网,节约了IP地址资源,若将来需要更多子网时,不用再重新分配IP地址,但每个子网的主机数量有限;反之,子网掩码使用较少的主机位,每个子网的主机数量允许有更大的增长,但可用子网数量有限。

一般来说,一个网络中的节点数太多,网络会因为广播通信而饱和,所以,网络中的主机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将更多的主机位用于子网位。

 

编辑本段如何划分子网

  首先要熟记2的幂:

2的0次方到9次方的值分别为:

1,2,4,8,16,32,64,128,256和512.还有要明白的是:

子网划分是借助于取走主机位,把这个取走的部分作为子网位.因此这个意味划分越多的子网,每个子网容纳的主机将越少.

  SubnetMasks

  子网掩码用于辨别IP地址中哪部分为网络地址,哪部分为主机地址,有1和0组成,长32位,全为1的位代表网络号.不是所有的网络都需要子网,因此就引入1个概念:

默认子网掩码(defaultsubnetmask).A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的为255.255.0.0;C类的为255.255.255.0

  ClasslessInter-DomainRouting(CIDR)

  CIDR叫做无分类域间路由,ISP常用这样的方法给客户分配地址,ISP提供给客户1个块(blocksize),类似这样:

192.168.10.32/28,这排数字告诉你你的子网掩码是多少,/28代表多少位为1,最大/32.但是你必须知道的1点是:

不管是A类还是B类还是其他类地址,最大可用的只能为30/,即保留2位给主机位

  CIDR值:

  1.掩码255.0.0.0:

/8(A类地址默认掩码)

  2.掩码255.128.0.0:

/9

  3.掩码255.192.0.0:

/10

  4.掩码255.224.0.0:

/11

  5.掩码255.240.0.0:

/12

  6.掩码255.248.0.0:

/13

  7.掩码255.252.0.0:

/14

  8.掩码255.254.0.0:

/15

  9.掩码255.255.0.0:

/16(B类地址默认掩码)

  10.掩码255.255.128.0:

/17

  11.掩码255.255.192.0:

/18

  12.掩码255.255.224.0:

/19

  13.掩码255.255.240.0:

/20

  14.掩码255.255.248.0:

/21

  15.掩码255.255.252.0:

/22

  16.掩码255.255.254.0:

/23

  17.掩码255.255.255.0:

/24(C类地址默认掩码)

  18.掩码255.255.255.128:

/25

  19.掩码255.255.255.192:

/26

  20.掩码255.255.255.224:

/27

  21.掩码255.255.255.240:

/28

  22.掩码255.255.255.248:

/29

  23.掩码255.255.255.252:

/30

  SubnettingClassA,B&CAddress

编辑本段划分捷径

1.你所选择的子网掩码将会产生多少个子网

  2的x次方-2(x代表掩码位,即2进制为1的部分,现在的网络中,已经不需要-2,已经可以全部使用,不过需要加上相应的配置命令,例如CISCO路由器需要加上ipsubnetzero命令就可以全部使用了。

2.每个子网能有多少主机

  2的y次方-2(y代表主机位,即2进制为0的部分)

3.有效子网是

  有效子网号=256-10进制的子网掩码(结果叫做blocksize或basenumber)

4.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

  广播地址=下个子网号-1

5.每个子网的有效主机分别是

  忽略子网内全为0和全为1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主机地址.最后有效1个主机地址=下个子网号-2(即广播地址-1)

编辑本段根据上述捷径划分子网的具体实例

  C类地址例子:

网络地址192.168.10.0;子网掩码255.255.255.192(/26)

  1.子网数=2*2-2=2

  2.主机数=2的6次方-2=62

  3.有效子网?

:

blocksize=256-192=64;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92.168.10.64,第二个为192.168.10.128

  4.广播地址:

下个子网-1.所以2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92.168.10.127和192.168.10.191

  5.有效主机范围是:

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92.168.10.65到192.168.10.126;第二个是192.168.10.129到192.168.10.190

  B类地址例子1:

网络地址:

172.16.0.0;子网掩码255.255.192.0(/18)

  1.子网数=2*2-2=2

  2.主机数=2的14次方-2=16382

  3.有效子网?

:

blocksize=256-192=64;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72.16.64.0,最后1个为172.16.128.0

  4.广播地址:

下个子网-1.所以2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72.16.127.255和172.16.191.255

  5.有效主机范围是:

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72.16.64.1到172.16.127.254;第二个是172.16.128.1到172.16.191.254

  B类地址例子2:

网络地址:

172.16.0.0;子网掩码255.255.255.224(/27)

  1.子网数=2的11次方-2=2046(因为B类地址默认掩码是255.255.0.0,所以网络位为8+3=11)

  2.主机数=2的5次方-2=30

  3.有效子网?

:

blocksize=256-224=32;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72.16.0.32,最后1个为172.16.255.192

  4.广播地址:

下个子网-1.所以第一个子网和最后1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72.16.0.63和172.16.255.223

  5.有效主机范围是:

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72.16.0.33到172.16.0.62;最后1个是172.16.255.193到172.16.255.222

  VariableLengthSubnetMasks(VLSM)

编辑本段三类主要的网络地址

  我们知道,从LAN到WAN,不同种类网络规模相差很大,必须区别对待。

因此按网络规模大小,将网络地址分为主要的三类,如下:

  A类:

012381624310网络号主机号

  B类:

10网络号主机号

  C类:

110网络号主机号

  A类地址用于少量的(最多27个)主机数大于216的大型网,每个A类网络可容纳最多224台主机;

  B类地址用于主机数介于28~216之间数量不多不少的中型网,B类网络最多214个;

  C类地址用于每个网络只能容纳28台主机的大量小型网,C类网络最多221个。

  除了以上A、B、C三个主类地址外,还有另外两类地址,如下:

  D类:

1110多目地址

  E类:

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