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60278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docx

今早我们的焦点人物就是蒙古国驻港荣誉领事及馆长郭兆明心灯慧语

焦點人物大追擊

(港臺1993年2月)

 

今早我們的焦點人物就是蒙古國駐港榮譽領事及館長郭兆明博士,郭先生是北京農業大學的農業博士,亦是斯里蘭卡的最高榮譽佛學博士,今早有聽眾問了個問題,就是以為郭先生是蒙古人,所以就可以做到蒙古國的駐港領事,但其實郭先生是四代的香港人。

 

主持人:

早上好,郭先生!

郭先生:

早上好!

主持人:

郭先生是榮譽領事,到底您為甚麼會成為蒙古國駐港的榮譽領事,以及榮譽領事與領事有何不同呢?

郭先生:

在一九九零年,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曾經透過部長會議邀請我去莫斯科講學,講完學之後,適逢蒙古舉行亞洲和平大會,他們便邀請我去開會,由那時起就跟蒙古建立了個關係,一路好密切的這樣來往,到後期蘇聯解體之後,蒙古政府就需要向外發展,以及想將社會主義經濟走向自由化經濟,所以有好多問題請教我,我就建議他們可考慮運用荷蘭的經驗,在世界各地設立好多榮譽領事來主持領事館,這樣可以減輕在各大政要城市開領事館的經費,但是榮譽領事跟普通的國家領事有點不同,譬如國家派來的領事,他們本身就是外交官,是隸屬外交部的,但如果委任外國人做領事就一定要冠名榮譽領事,他不隸屬該國,而是由於該國尊重及信任某人而給予的領事職銜,不是話你自己喜歡做就能做的,但是對於國家選派的領事便不存在尊不尊重的問題,至於在權力方面,就全部都是根據一九六三年所簽訂的維也納領事公約的內容來辦理,當然榮譽領事的權力是比較大的,如果榮譽領事再兼館長則有另外的一套權力。

主持人:

這就好像郭先生現時的職銜,他有好多事情要去幫蒙古國,但郭先生您是香港人,要不要經常上蒙古國看看?

郭先生:

因為我須要開會,所以去過蒙古好幾次,他們諮詢我關於現在國際上的情況,蒙古開放之後在政治方面以及在經濟方面可以引用哪個國家作為藍本比較好等問題。

我到蒙古的時候就很鄭重的帶了套英國的法律藍本給他們的外交部,我跟他們解釋道,英國式的法制嚴謹,以及他們很有經驗的行政管理會對蒙古有幫助,同時我亦強調,作為現代人是不需要有太狹窄的民族思想,作為一個智者,我們應該對每一個國家所有好的東西予以認可及要去學習,這樣好過自己去盲摸,雖然你有可能會成功,但經歷的時間卻很長遠。

我們稱讚別人能幹並不是代表自己無用,而且有的國家亦要來學蒙古的東西,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得互相學習,所以日本人,在我們的經驗上被認為是最聰明的,在國際上大家公認日本國家為亞洲的英國。

主持人:

再講起蒙古國,在一九二一年前,她依然屬於我們中國的一部份,後來獨立不久,便受到蘇聯很嚴重的影響,到一九九一年解放至現在一直是自主的狀態,所以蒙古國亦需要有一個駐港的領事,其實領事館在香港真是有好多呀!

郭先生:

是的,除聯合國駐紐約的總部之外,在紐約城市就有百多個大使館,即是外國的使節機構,香港是世界排名第二位多的,共有八十六個外國駐港的使節機構。

主持人:

蒙古國可以說是最新的,因為在上個月的二十八號才正式開始,其實以蒙古的地理位置跟中國及蘇聯的關係是怎樣個密切法呢?

郭先生:

他們的關係好微妙,因為蒙古是一個能力比較弱的國家,我們舉個例子,她左右兩邊是兩隻大象,無論哪隻大象發怒,蒙古都是很危險的,尤其當年蘇聯引用了一個霸權主義,所以蒙古就一定要向他們投靠,因為唯有投靠蘇聯才可以生存,但是現在蒙古已經全面脫離了蘇聯的控制,在過程中他們一直爭取自己獨立自主的精神是值得大家敬仰的。

在現今的國際大環境下,蒙古還是計算得到自己無論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特別是運輸方面都需要中國政府的支持,他們才能繼續生存發展,所以兩國現在的關係就搞得非常好!

主持人:

所以亦要郭兆明博士幫幫手,因為郭先生在中國裏面的關係亦是非常之好的!

郭先生:

道是不可以這樣講,我們不是認為自己很有能力去幫助別人,但是如果有緣份,我們有責任將一些問題取一個平衡點,大家都有利益,因為蒙古有二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有好多資源是從來未開發過的,如果我們自己的國家,現在正進行開放改革,我們可以利用它的資源,將來它會變成我們後備的基地,這對我們是有利的。

主持人:

我知道蒙古國駐港的領事館在開啟的時候就知會了中方,英方及香港,但是好像就是沒知會蘇聯,為甚麼這樣呢,郭先生?

郭先生:

這是因為;第一,蘇聯解了體,第二,如果蒙古再知會俄羅斯的話,就會加深人民心裏邊曾被蘇聯控制過的陰影,所以現在蒙古選擇不去通知蘇聯而採取自己行事,透過這種形式來表達給他們蒙古的人民知道:

我們現在已經不需要再看蘇聯的面口啦!

主持人:

中國方面的反應是怎樣的?

郭先生:

因為我們的領事館是跨越了九七年,所以中國在國際慣例上是應該同意及支持的,在我個人意見認為,這個事件亦代表了中國政府的很有誠意,以及代表他們很有一種完整的系統去將香港再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也同時能繼續保持香港本身的國際城市形象,這個也是值得我們香港人樂觀面對九七年的一因素。

主持人:

那英國方面又怎樣呢?

郭先生:

英國人是很奇怪的,我們要公正的講話,英國是第一個西方國家承認蒙古國的成立,並於一九六三年與其建交的,以及據我所知道,英國亦是最早承認我們新中國政府的國家,這個牽涉到的是英國文化的根源問題,英國的國土是一個島國,而島國人的文化及它的心態跟歐洲大陸的國家是不同的,英國是早已接受了東方文化的薰陶。

他們在十七世紀,經過文藝復興之後,有勇氣將自己的宗教(政治)跟教廷脫離關係而獨立存在,另外,他們在管理殖民地的時間,將印度最早的佛經,在百多年前就用英語翻譯了出來。

據我所記憶,在英國的皇室成員,根據他們傳統的規矩,在有病的時候是要用草藥的,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英國人的文化,以及她的法治制度是有很久遠的因素淵源,最簡單的例子,英國有些駐外的警察,假如他們下個星期就要退休回英國,而你今日卻指派他們上第一線,辦理很大的案件,在明知道去抓的犯人是有手榴彈或機關槍的情況下,那個行將退休而帶隊的人,是不會裝病而臨陣退敵的,他們有一種精神,就是認為:

「我今日打得你工,今日都會給你賣命」,這個就牽涉到英國幾百年來人民對法律的那種認識,我們大家都應該要知道,香港,我們很公正地去講話,是個成功的市場經濟社會,它最基礎的就等於是一個法制的經濟,以及一個很完善的管理制度,而英國人在世界上管理過好多的殖民地,也幫過好多殖民地去發展,所以無論在對外經濟、貿易及與伙伴交手的過程等各方面,他們都一定很有經驗,所以才能為我們這個自由公平競爭的香港社會打下了優良基礎,當然也要加上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自勵及勤勞克苦,香港才有今日這樣的成就,而我就是將這個模式透過一個途徑介紹給了蒙古國。

主持人: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好似某一些人那麼擔心,害怕英國還有幾年將脫離香港啦,他們絕對不會搞亂檔才走的?

郭先生:

對於這件事情,根據我的身份是不能評論當地的政治,但我可以作私人身份來講自己的一種啟示,我在世界上好多國家都做過國際社會工作,我瞭解到在好多的地方,就算英國人不離開,它也是混亂的局面,等英國人撤離出當地後,他們內部又會有種族戰亂、宗教斗爭,或者自己政黨爭權等,所以我們不可以將現時香港的問題都推到英國人身上,舉個簡單的例子,今日新加坡的成功,亦是有引用英國的運作模式、法制精神,以及管理系統,這就等於我們香港的將來,而在這個層面,香港人是應該能夠幫到我們自己中國發展的。

講起英國人在當年發動的鴉片戰爭,我們就覺得是外國人很野蠻,搶走了我們的土地,但禍福是相依伏的,在這段時間內,英國也訓練了好多香港的精英人才,現在香港的人才又可以回輸給香港社會及自己的祖國,所以我們應該這樣看待世界,英國人既然能接受東方文化,就證明他們有開明的胸懷及紮實的基礎,而且英國在處事方面是很冷靜及很穩健的,這對新的發展中國家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主持人:

所以好的東西我們一定要學習。

郭先生,現在蒙古國可以說是正式進入一個新紀元,其實蒙古人他們現在的那種感覺是怎樣的呢?

郭先生:

因為蒙古封閉了幾十年,現在他們的感覺就好似一隻獅子,原先睡著了覺,現在突然間赫醒,睜開眼就兩頭忪,很晃眼,無所適從!

主持人:

很晃眼,可不可以跟我們介紹多點現在蒙古方面,他們用的幣制是怎樣的?

郭先生:

他們的幣制是用Tugrik,大約一元美金能換到二百多元的蒙古幣,

貶值得好利害!

主持人:

他們政治方面的環境又是怎樣的?

郭先生:

蒙古在去年就開始組織了聯合黨,運用民主選舉制度,但他們還是選擇由共產黨來執政,我覺得他們這次的選舉很理智,因為蒙古的執政黨一向都是由共產黨來執政,而且,一個國家剛剛獨立,又突然間沒了個有能力的政黨出來主事,在發展過程中是會更加不穩定的。

我想藉此機會在這裏介紹一下,在世界上,好多人一提起共產黨就害怕,他們認為讓共產黨執政之後是非常壞的情況,這個就是不公道,他們對共產黨沒有一個較深厚的認識,其實在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共產黨的行事作風都是完全不同的,舉個例,在我的印象中,蘇聯共產黨是屬於霸權主義的共產黨,蒙古共產黨就應該叫做是浪漫形及是好無奈的共產黨,但中國式的共產黨,在我心目中,是一種革命創新的共產黨,因為當年所謂中國的共產黨員,都懷著一腔熱血,他們一直延續這種理想的火種,亦犧牲了無數黨員的生命、精神以及他們的青春,為我們這個中華民族而請命,但是在印度的共產黨就不同啦,印度的共產黨屬於是比較民主化點兒的共產黨,單在加爾各答省府便有六千多萬的共產黨員。

至於越南共產黨就應該叫做斗爭形的共產黨,因為他們祇不過是利用共產的招牌來得到當時的世界共產黨集團支持他們拿到越南政權,但對於祕魯則又屬另類的共產黨啦,他們非常敏感,是動不動就說人家在搞動亂的共產黨,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每一個國家的共產黨都不同,招牌卻一樣,這就等於玫瑰花,每一朵都是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味道,故此,我們有時看待事物就得特別小心,而且我們應該對自己的國家比其他國家要更加理解,不可以人家說共產黨壞,你就跟著說共產黨壞,這樣便對那些真正為國為民的共產黨不公平。

到現在我們都能看到,有好多中國共產黨官員來香港做事的人,他們掙多少錢人工,大家都知道,好多都是人才呀,他們每一個人才,隨便去任何機構工作,都可以掙到許多錢,我見到好多這樣的人,以及我在中國見到好多共產黨員,他們真是兩袖清風的,我們看事情應該要公道點!

主持人:

大家應該用雪亮的眼睛去觀察一下,再講蒙古,其實還有甚麼地方是我們能幫忙的呢?

郭兆明:

我們除了可以介紹外邊自由社會的運作、行政管理方法及法制的基礎、憲制改革的藍圖等給蒙古之外,我們現在還可以幫助他們大量收購蒙古的資源,在中國加工後再出口,另外,我們可以將中國大量的豐富貨物轉運給蒙古,將蒙古作為另一個深圳,再賣給其他獨聯體國家。

 

-完-

 

劉智傑好書介紹

 

節目由沈秀青,鄭啟明主持

文化俱樂部-黃金屋

 

這個星期我們請來一位很特別的嘉賓,跟我們介紹一本很特別的書籍,這位嘉賓就是匯豐銀行的副總經理劉智傑先生,劉智傑先生雖然在銀行服務了這麼多年,在財經方面很有認識,但他揀來的書卻與財經無關,與人生有關。

這本書就是郭兆明博士所寫的「慧眼觀世界」

今日好書直選請來的嘉賓就是匯豐銀行副總經理劉智傑先生,首先歡迎劉先生的蒞臨,劉先生今日揀來給我們介紹的書就與他的本行沒有直接關係,不是一些財經、管理或者跟商界有關的書籍,而是一本跟思想有關的書,就是郭兆明博士所寫的「慧眼觀世界」,為甚麼您會揀這本書而不揀一些財經之類的書籍給我們介紹呢?

 

劉智傑先生:

這本書的內容很特別,你以前跟我表示過很多次,如果我看到好的書就介紹給各位讀者,我一直在推託,因為我覺得我看過的書雖然是好,但通常是受限於作者的思想,所以我不想介紹,至於這本書,我覺得它好是因為它裏面所講的話能夠令我們超越作者想帶給我們的信息,作者祇是在指引我們,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持有某種看法或做法的時候,我們本身無論在思想上或者心靈上都是會改變的!

 

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郭兆明博士的來歷,郭博士今年四十七歲,有很不簡單的人生經歷,他四代人都在香港居住生活,他說自己由一個乞丐街童成為現在的富商,而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他得到斯里蘭卡的最高榮譽佛學博士,也在香港創辦了一個名叫「顯密佛學會」的機構,郭兆明博士可以說是一個既在商界而又在宗教界都有一定地位的人物,劉先生可不可以跟我們多點介紹一下這位作者的背景,或者您個人認識他的特色在那兒呢?

 

劉智傑先生:

我是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中認識到這位作者郭博士的,由認識他到現在還不夠一個月,我在一個朋友的生日齋宴上認識他時,見到他很奇特,尤其是他的談吐非常直接,你們都知道我是做銀行界的,周圍的人們很多時候都會好客氣,但是就是在那天晚上,他講的一些話,是很直截了當的,以至有的人可能很多時候都下不了台,但是我自己就覺得,反正我是本著自己的心做事,既然他這麼講,我也這麼接受,於是當晚我就再跟他談了兩三個鐘頭,一邊吃飯一邊討論,臨走的時候,他說會給我看幾本書,如果我感覺好的話即表示我們可以再談談,而「慧眼觀世界」就是其中一本他送給我看的。

 

現在我手上的這本「慧眼觀世界」就是由顯密佛學會發行,廣角鏡出版社出版,這本書比較特別的就是它的篇幅不多,僅有百多頁,但售價比較昂貴,二百八十元,而本書的收益是用來助建世界和平城的,所以除了售賣之外還有另一層意義存在。

內容方面,前面的部份就稱為「慧眼觀世界」,後面有「慧言集」及「慧影行蹤錄」,而「慧影行蹤錄」就是郭兆明先生的一些佛教活動記實。

我們現在集中講的就是劉先生特別推介的「慧眼觀世界」部份,其中有很多都對劉先生的人生經歷及世界觀產生了影響,本書內容提到很多與我們生活有直接關係的課題,例如生命、親人、伴侣、朋友及事業等,請問劉先生在接觸這本書的時候,它在甚麼地方吸引到您的呢?

或者它對您的人生觀有甚麼影響呢?

 

劉智傑先生:

這本書寫出來的時候,它的項目設計是很貼身的,是每個人都會接觸到的範疇,譬如生命、親人、伴侣、朋友及事業這些方面,就以我來看,我經常都會在腦海裏邊有一個疑問,覺得一個人生出來就總也是被一個框框困著,譬如我們出世之後便受自己父母的教養,但是在好多時候,我們想做的又跟父母想要我們做的是完全不同的,到我們出來社會工作的時候,便又是要被人群管理,當我們再大點兒結婚之後,我們的伴侶及朋友等又會有其他的問題出來,意思就是對於好多我們不是想做的事情,我們都得去做,有好多我們想做的事情又做不到,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我自己本身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為甚麼人生要是這樣子的呢?

而這本書就是用點兒很簡淺的文字,可以來給我們一個解釋,令我們可以從自己的內心世界那裏再追尋而求取一些答案。

 

因為郭博士本身也是研究佛學的,特別是對於釋迦牟尼的學說研究得很深入,他在「慧眼觀世界」裏就提到一些似乎是宗教方面的觀念,例如「業力」,所謂「造業」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您自己怎麼看這種相當附有宗教色彩的一種學術呢?

 

劉智傑先生:

我自己本身不是一個佛教徒,我可以說是無宗教信仰的,所以如果我講宗教,有的人就會不同意,但我相信郭博士所講的「業力」,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譬如我們個個人都知道做運動,身體就一定健康,我們做善事,如果我們用自己的姓名去做而捐錢捐得多的時候,就一定會有個結果,世人知道你捐了這麼多錢,對於你這個人,他們會表示覺得你真好,你真是個大善人。

其實所謂「業力」及「因果」的意思是指我們怎樣去做一件事,就會有其相應的一個結果,道理是很簡單的,問題是人們就是不可以因為知道做運動對健康好而個個人都去做運動,有的人明知道做運動對身體好都不去做,為甚麼呢?

因為他懶呀!

所以對於「業力」,我們可以作這樣的解釋。

 

「因果關係」或者「輪迴」都與一般我們認識到的佛學相關,但剛才劉智傑先生提到生命、親人、伴侶這些話題都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其實在坊間也有好多講哲理或者人生態度的書籍,您覺得郭兆明博士所講的這些最基本的東西與其他書籍有些甚麼不同?

以及他背後的思想究境要表達甚麼給我們知道呢?

 

劉智傑先生:

譬如所講的生命,他告訴我們,人一出生就要呼吸空氣,呼吸空氣的時候就是免費的,而在我們吸入第一口氣時,就明白到這口氣是一定要再呼出來的,我們是要不斷的這樣循環,然後才能生存,所以你肯定有個所謂一出一入或者是你有因就有果。

再譬如他描述親人,親人是我們不能選擇的,對於朋友及伴侶,我們都能選擇,但是父母親、兄弟姊妹及親戚是不可以揀擇的,這就可以證明一件事,我們人類一出世,就生存在宇宙的法規裏面,受到一種限制,至於我們怎樣才可以將這些限制來改善,就是作者想表達的信息,而這個信息就是我們應該怎樣做人,這涉及到每一個人境遇的不同,你自己是怎麼的做法便會影響你的將來,這是一個非常強烈及有力量的解釋。

 

書中除親人之外,亦提到伴侶及朋友,郭博士本身就還俗了,他現在有自己的家庭,所以他反應出的會不會是大家都很希望知道及容易瞭解的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又或者是他有無另外一些特別精道的看法呢?

 

劉智傑先生:

他曾經做過僧人,後來還俗了,但就我所知道,出家修行是比較容易點的,如果所謂入世,或者再還俗來修行就是非常之困難的,我想前一陣子就曾經有一位名星做了僧人後而又還俗,我想他們的心理都一樣,覺得他在生的意義不僅是出來做僧人,獨善其身,他另有一個使命,就是他應該要還俗,將所學到的東西帶給其他人,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決定。

 

其實我們知道劉先生自己看完這本書之後,他得到很大的啟悟,特別是在工作上,他覺得看了這本書,解通了他以前好多想不通的問題,劉先生可不可以舉例,究境您看通了些甚麼,在商業及財經世界中,您是怎樣運用這些人生智慧的呢?

 

劉智傑先生:

譬如我現在的這個位置,對於好多同事間的賞罰方面一定要分明,我自己很多時候都會有些疑問,到底我這樣做對不對,從我自己的崗位來講,我排除了那些不好的同事,是很容易做的事情,但是這令我想起一個問題,當這些同事被銀行開除之後,出去到了社會上會怎樣呢?

他們第二次工作再犯事時,讓警察抓去坐監,在監獄裏他們又會怎樣,這些就變成一個社會的問題了,我最近便應承監獄署去頒發證書給囚犯,尤其是一些重囚,因為他們有心再讀書,而且已經成功修畢課程,再由匯豐基金出錢贊助他們,我覺得這個項目的意義非常之大,因為這樣的做法令他們能在社會上再立足,就算他們將來由監獄出來後沒甚麼做為,但如果能夠改好的話,他們對於社會的破壤力就可以減低至零。

這本書裏面有一兩段就是講起關於如果你需要噴殺蟲水的時候或者是要排除一些不良社會分子的時候,你需要那樣做就去做,不必憂疑,作者的這種解釋能令我們自己的心境得到好多的安樂。

 

除了用一個整體的角度去化解一些仇怨仇恨或者一些不好的事情之外,在個人方面,譬如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這本書有甚麼能影響到劉先生的看法或者經驗呢?

 

劉智傑先生:

書中很有趣的一段講起了伴侶,我以前有好多朋友,我想尤其是一些事業成功的男人,很多時候在歡場上或者在其他場合都會認識到漂亮的女子,我會經常問自己,他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我以前並沒有類似的看法,而本書就講到這就好似投票的情況,每人只得一票,如果你投了票就沒啦,如果你已經結了婚就等於投了票,你又怎麼能有權力去追求第二個女子呢,所以這是一個很有趣味的答案!

 

這個例子真的好特別,我相信在現在的社會裏,這樣的例子其實都有很多。

劉先生,我在看了郭兆明先生這本書之後有個想法,因為很多佛學或者跟思想哲學有關的書都提到一個因果或者偱環的問題,這就好像是在告訴我們,世界冥冥之中是有一些安排的,但很多時候我們卻又非常鼓勵年青的朋友從另一個角度入手,激勵他們要去努力爭取上進,這兩者間有時候會不會有些矛盾,或者您覺得怎樣呢?

 

劉智傑先生:

關於循環或者是因果的觀念,就不祇是佛教才有這個看法,我想對於人們來講亦是合適的,至於從另一角度,我們可以用跑馬來譬喻,馬是有班數的,如果你不由第六班,即是最低班慢慢升上去的話,是永遠不可能一下子跳到第一班的,這就是指如果我們經過努力而做了點事情,令自己由低班升上一班,然後又跑得好點兒,再升一班,過程中馬的質素就越來越好,人也是如此,譬如我以前在很低級的職位工作,我做得好時就升上一級,又譬如做警察做得好就晉升為高級警察,高級警察再升為督察,督察升警師,如果你不一步一步這樣做,那你永遠都不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及生活素質。

 

想問劉先生一個可能與您職業有關的問題,譬如匯豐,我們都知道對銀行來講,是鼓勵人們去存錢或掙錢的,甚至是怎樣去投資,但郭博士在書中提到一點,他說其實積聚金錢是一種罪惡,因為如果你賺得錢越多就剝奪了其他人,增加了貧富懸殊,您看到這樣的觀點,會不會覺得跟現在的工作有一種矛盾呢?

 

劉智傑先生:

對人來講,錢屬於一種媒介物,它本身不是罪惡的,問題是你用甚麼手段來掙錢,這就有商榷的餘地了,譬如我們打工的,正正當當,一邊升級一邊加多點工資,我們很努力的工作,老闆覺得我們做得好而給花紅,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途徑,你對於掙到的這些錢是不需要有甚麼任何慚愧,但是若你用不擇手段來積聚錢財,在其中的過程裏更傷害到其他人,我想這個就是郭博士在書中提到所謂:

如果你用不擇手段的方法去積聚錢財,是一種罪過!

 

剛才劉先生提到郭兆明先生在「慧眼觀世界」裏有好多個話題可能要等到你的人生經歷多的時候,才會有這個共鳴,由於我們的好書直選節目有很多朋友是年青人,您覺得如果年青人聽了我們的介紹後有興趣去看這本書,從甚麼角度,由甚麼地方可以讓他們吸取到智慧呢?

 

劉智傑先生:

在書中的「朋友」這一章就教導年青人在擇友方面該是怎樣個做法,在「事業」的一章中也提到年青人應該怎樣看待工作及事業,這些都是非常貼身及很容易吸收的內容,對年青人的初段成長會產生一個正面的影響。

 

在這裏再提醒大家本書書名叫「慧眼觀世界」,作者是郭兆明博士,在廣角鏡出版社那裏可以買到這本書,發行者是「顯密佛學會」,再一次感謝劉智傑先生今來為我們推介這本書。

 

-完-

 

郭兆明個人專訪

 

他小學都未讀完,但是能夠成為地產富商,他深信釋迦牟尼的哲學,但是跟香港的佛教團體卻不相往來,他是蒙古駐香港榮譽領事郭兆明先生。

郭兆明今年四十八歲,小的時候家裏很窮,住在木屋區,整日通街跑,撿拾爛銅爛鐵來換錢買麵包食,他甚至試過在街頭乞錢,不過在今年一月尾,這位僅讀到小學的香港人,卻獲得蒙古政府的委任,成為了蒙古駐港領事館的榮譽領事。

第一次接到這位蒙古領事的卡片,就覺得他一連串的銜頭非常特別,大部份都跟「佛」有關,譬如說他是國際釋迦文化中心的主席,又是聯合國參建尼泊爾藍毗尼發展基金星、馬、港的代表,而且他還獲得斯里蘭卡頒發一個最高榮譽佛學博士的學位。

 

郭博士:

在釋迦牟尼的學問那裏帶給我啟發智慧的方法,導致我在辦事方面會知道好多問題的先後快僈,以及看到那些事應該做,那些事不應該做,同時它亦給予我一種勇氣,我們應該要好公正地去講話,如果我真沒能力,我在世界的舞台不會做到這麼大,亦不會在國際上有這麼大的活動空間,更不會影響到一個國家是百分之一百的信任我來做他們駐港的全權代表。

 

郭兆明四出傳揚釋迦文化,足跡踏遍了四分之三的地球,特別是在一些共產黨國家,譬如前蘇聯、中國、越南等等,他說這次獲得委任為蒙古領事,主要都是因為他對釋迦文化的觀點得到蘇聯跟中國的大力支持,而在整整兩個鐘頭的訪問之中,郭兆明一次再一次的強調,釋迦的思想是一套人生哲理,而不是一個宗教信仰,釋迦牟尼並無叫人去求神拜佛。

 

郭博士:

大家既然用釋迦牟尼的招牌,玩他的遊戲,就得尊照他的遊戲規則,釋迦牟尼當年是捨棄王位、著爛衫、托缽、行乞、更無私人財產,所以在緬甸,在斯里蘭卡,在泰國,出家人是遵守這套遊戲規則的,今時今日,他們仍然是過了中午就不再進食,而每日清晨拿著缽外出化緣行乞,但是大家都能看到,從我們中國歷史上的和尚到現在的香港,好多出家人都有私人財產、拿著外國護照,買賣股票、黃金、美金,持樓契,他們不運用信眾的資源去幫助貧苦大眾,認真的做點事情出來!

我為甚麼要這樣強調呢?

因為就連我們這些有理智的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