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63308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docx

九十五学年度指定考试

九十五學年度指定考試

國文考科試題分析

【總體分析】

  指定科目考試國文科乃針對大學選才取向,需要具備特定或特殊語文學習成就和潛能之校系而設計。

大考中心所擬定的「指定科目考試國文科測驗目標」,共有五大項二十一小項。

首先先以表格的方式對照本次試題與測驗目標的相對性:

一、語言文字之理解與分析

測驗目標

試題題號

1-1

能理解、辨析古今語法、語義等之特徵與差異

2、3、5、7、13、19、20

1-2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中關鍵文句之意涵

3、4、6、8、10、12、14、15、16、22、23

1-3

能理解、辨析、評判作者之論點與作品之旨意

14、15、16、23

1-4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主題與支持性細節之對應關係

8、22、23、24

1-5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之形式結構與意義內涵之對應關係

3、5、7、9、13

二、語文資訊之評判與應用能力

測驗目標

試題題號

2-1

能結合生活經驗或相關知識,評判作者觀點與作品的內涵

2、4、8、10

2-2

能評判不同媒材中應用性文字之精確度與合宜性

19

2-3

能運用各種媒材與相關資料,適切而有效的輔助閱讀與寫作

14、15、16、23

2-4

能因應不同目的與作品性質,建構出適切的閱讀、寫作策略及內涵

非選擇題一、二

2-5

能透過閱讀與寫作歷程,發展出分類原則,系統性組織、建構語文資訊

5、非選擇題一、二

三、文學之想像與鑑賞能力

測驗目標

試題題號

3-1

能鑑賞文學性作品之優劣,並發揮創造性之想像,豐富心靈視野

3-2

能透過作品之意象、情節等構成要素以及象徵、隱喻等文學筆法,體會其言外之意,並品評其審美價值

3、5、13、22

3-3

能鑑賞古今不同文體之文體特徵與文學風格

4

3-4

能鑑賞、比較相同或不同作家、作品之特色與風格

11、21

3-5

能感知、體悟文學史上文學體式、重要流派之發展、流變及其對現代之影響

21、23

四、文化之體悟與創造能力

測驗目標

試題題號

4-1

能體悟重要學術思想之內涵與影響

22

4-2

能體悟中國文化史之發展、流變及其對現代之影響,並具文化創發之能力

4-3

能適切連結、體悟、建構科技與人文、知識與價值、傳統與現代之關係

10

五、語文內涵與生命經驗之思考與統貫能力

測驗目標

試題題號

5-1

將相關知識與生活經驗一併帶至閱讀與寫作行為中,以提昇閱讀與寫作進境

6、8、10、19、20、21、非選擇題一、二

5-2

能透過閱讀與寫作經驗,思考、體會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的人所共同關心的問題

非選擇題一、二

5-3

能將古今語文內涵與自我生命經驗兩相融攝,適切結合知識與生活、學理與實用、理性與感性,形塑自我的人格生命

非選擇題一、二

  不過若依此分析,實在令人有曲高和寡、摸不著頭緒的感覺。

為了配合實際需要,也為了便於參考,以下將「測驗目標」,改用大家所熟悉的用語,將測驗內容和命題取材二方面的分布情況,列表於後。

一、測驗內容分布(內容複雜的題目橫跨二類或三類以上)

類別

題號

字音

1

字形

18

詞義

2

文意、句意

2、3、4、5、6、8、9

篇旨

6、8、12、14、15、16、22、23

修辭

3、5、7、13

對聯

8

應用文(題辭、書信用語)

17

閱讀理解

文言

2、3、4、7、8、9、12、15、16、19、20、22

白話

5、6、8、10、11、13、14、18、19、20、21、23、24

文化知識

4、10、11、21

學術思想

8、22、23、非選擇題一

寫作

非選擇題一、二

二、命題取材分布

類別

題號

文言散文

2、12、15、16、17、20、24

古典詩詞

3、4、7、9、22

古典小說

12、24

古典戲曲

4

中國文化教材

10、非選擇一

應用文

17

聯語

8

現代散文、現代詩

5、6、10、13、14、18、23、24

其他

21

  從命題取材分布上可知,本次試題在文言與白話的分量上接近均衡,相較於本次學測試題,考生在作答上應該較為得心應手。

且2、11、12、21題都是課內的部分,考生應在作答上得心應手。

  以下便就本次試題做細部的分析。

  綜觀本次試題,題目的難易度顯然是中間偏易,若相較於今年學測的試題,今年指考試題在取材上讓人易讀易懂(包括14、15、16、23題),測驗方向也十分清楚,所以本次有爭議的題目應該不多。

  就文言與白話比例而言,本次試題分布均勻;相較於今年學測試題,文言比例占五分之四強,今年的指考題清新可人多了。

當然此時也不免有人質疑:

出題者似乎將指考題學測化,而學測題指考化了。

  本次試題,在題幹敘述上大致遵循「清楚明白」的原則,題意若界定,對考生的思緒引導必然有所幫助。

不過對於題幹敘述的一致性應再加強,如在第3、5、13題時,出題者都將修辭的定義說得十分清楚,可是在第7題就直接跳入詩歌的對仗問題,體例稍嫌不一。

在題幹上做適度的引導與說明,應是岀題者不可輕忽的的命題技巧。

  眼尖的人必然發現在本次試題中修辭的題目突然増加。

往年無論學測或指考的試題,修辭最多占1至2題,今年的試題卻激增到4題,包括第3題互文、第5題頂真、第7題對仗、第13題移覺,可見今年的出題者對修辭情有獨鍾。

  在本次試題中,詞曲的形象十分鮮明,包括第4、21題。

表面上看來題數不多,但實際上已頗具分量,如第21題五個選項全部考驗學生對詞壇重要人物的認識,分量不可謂輕。

另外宗教色彩也頗濃烈,如第8、22題,只不過對學生而言,像「涅槃」這樣的專有名詞是否有些艱難?

  對於本次試題,筆者認為還有一些瑕疵:

如第1題(B)選項中的「不忍欺『紿』」,個人就覺得太過冷僻,因為在生活中幾乎是用不著的;第4題的題幹敘述完全無法影響學生的作答技巧,因為關聯性不夠,同學作答時只要透過意思來辨識,答案就呼之欲出;此外問錯誤、不當、不同等的題目也有五題之多,這種問答方式應再減少。

  有人說此份試卷考古意味濃厚,缺乏創意。

的確,像第2題在85年大學聯考就出現過了,而3、6、7、8、9、11、12、13、18、21題,坊間都有類似考題,事實上聯考試題研發至今,究竟還有多少發展性,其實筆者是持保留態度的,不過部分選項有耳目一新之感,這是讓人欣慰之處;而且反向思考,讓學生感覺到「認真準備是有用的」也不是一件壞事。

  在本次試題中,個人最欣賞的是閱讀測驗和兩題非選擇題。

在閱讀測驗上,14、15、16題都改變了過去題組的命題方式,讓題目變得精簡,而又將23題多選題化,顯見出題者求變之心;而14、23兩題因內容敘述接近考生的程度,在材料上令人有清新之感。

至於兩題非選擇題,簡答題是檢測學生對孟子思想的理解,學生須具有觸類旁通、旁徵博引的答題技巧,才能出類拔萃;「想飛」一題所需的情緒與思考,非常能照應學生這段時日的煎熬,如果學生真是心有所感,寫來一定得心應手,且不矯情。

第壹部分:

選擇題(佔55分)

一、單選題(34%)

說明:

第1至第17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劃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

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或劃記多於一個選項者倒扣2/3分,倒扣至本大題之實得分數零分為止;未作答者,不給分亦不扣分。

1.下列各組詞語「 」內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選項是:

(A)「嗟」歎不已╱「蹉」跎時日╱山勢「嵯」峨

(B)「貽」人笑柄/甘之如「飴」/不忍欺「紿」

(C)鶼「鰈」情深/「喋」喋不休/最後通「牒」

(D)深「諳」世故╱喉嚨「喑」啞╱「黯」然失色

【答  案】(C)

【測驗目標】字音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ㄐㄧㄝ/ㄘㄨㄛ/ㄘㄨㄛˊ。

(B)ㄧˊ/ㄧˊ/ㄉㄞˋ。

(C)ㄉㄧㄝˊ。

(D)ㄢ/

ㄧㄣ/ㄢˋ。

2.下列文句中的「以」字,意義與其他選項不同的是:

(A)《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B)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C)曹丕〈典論論文〉:

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

(D)曾鞏〈墨池記〉:

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學者邪

【答  案】(D)

【測驗目標】字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因為。

翻譯:

「晉文公和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是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背棄晉國而結好於楚國。

」(B)因為。

翻譯:

「不會因為外在環境或自己的遭遇而悲喜。

在朝做官,就為人民而憂慮;退處在野,就為國君而擔心。

」(C)因為。

翻譯:

「文王被囚禁時推演《易》卦,不因困厄不得志而放棄著述;周公顯達後制作《周禮》,也不因生活安樂而轉移創作的念頭。

」(D)用來。

翻譯:

「我推想王先生的用意,應該是愛惜別人的優點,即使只是一種才藝上的成就,也不讓他沒沒無聞,便因此連帶表彰跟他有關的故跡吧?

或者是想推崇王羲之臨池苦學的事來勉勵求學的人吧?

3.「互文足義」的情況之一,指篇中某一句內的上下兩個意義單位,並非個別獨立,而必須統整在一起作互補的解釋,文意始能完足。

如文天祥〈正氣歌〉「雞棲鳳凰食」,意指雞和鳳凰同居共食。

「雞棲」、「鳳凰食」在此句中,不是個別獨立的兩個意義單位,而必須作統整、互補的解釋。

下列詩句,符合「互文足義」的選項是:

(A)杜牧〈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

(B)晏殊〈清平樂〉:

鴻雁在雲魚在水

(C)蘇軾〈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

(D)歐陽脩〈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

力彊者勝怯者敗

【答  案】(A)

【測驗目標】修辭的理解與辨識能力

【試題解析】(B)中的「鴻雁在雲」、「魚在水」、(C)中的「梨花淡白」、「柳深青」、(D)中的「力彊者勝」、「怯者敗」都是意思獨立的語句。

但(A)的「煙籠寒水月籠沙」則是指煙、月同時籠照寒水與沙,即「煙籠寒水(沙)、月籠沙(寒水)」。

4.王國維《宋元戲曲史》:

「古代文學之形容事物也,率用古語,其用俗語者絕無。

又所用之字數亦不甚多。

獨元曲以許用襯字故,故輒以許多俗語,或以自然之聲音形容之。

此自古文學上所未有也。

」如《西廂記》之〈得勝令〉:

驚覺我的是□□□竹影走龍蛇,虛飄飄莊周夢蝴蝶,□□□促織兒無休歇,韻悠悠砧聲兒不斷絕,□□□傷別。

急煎煎好夢兒應難捨,冷清清的咨嗟,嬌滴滴玉人兒何處也?

上文□□□處的詞語,依序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A)顫巍巍╱絮叨叨╱痛煞煞 (B)痛煞煞╱絮叨叨╱顫巍巍

(C)絮叨叨╱顫巍巍╱痛煞煞 (D)顫巍巍╱痛煞煞╱絮叨叨

【答  案】(A)

【測驗目標】文學體式風格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本題是檢視學生對元曲的認識。

題幹說元曲因有襯字,所以多用俗語,或者以自然之聲音形容之,這是古代其他文學所沒有的。

所舉的王實甫《西廂記》屬於元曲(元雜劇),若再搭配對〈得勝令〉這首小令的理解,當知「絮叨叨」用以修飾形容促織兒的叫聲,「痛煞煞」用以形容離別的傷痛,而「顫巍巍」則是形容搖曳的樣子,可用來形容竹影。

5.有些文學作品,在上句句尾與下句句首的位置,安排重複的詞語,以顯現連綿不絕的情意,如〈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即是。

下引現代詩的表現方式類似上述情況,呈現了連續不斷的欣喜之情。

其文句排序,最適當的選項是:

這支歌聲最初曾在我的心中爆裂的闡發

甲、當黎明躍起

乙、玫瑰之綻開黎明

丙、亦如盈盈的露水之綻開玫瑰

丁、我就聽到溢滿林間的呼喚

戊、而這呼喚也像是跟隨著一種雷鳴而來(彭邦楨〈聯想〉)

(A)甲丙乙丁戊 (B)丙乙甲丁戊 (C)丙乙丁戊甲 (D)戊丁乙丙甲

【答  案】(B)

【測驗目標】修辭與詩意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題幹既然強調頂真,在考慮選項時就應以此著眼:

丁、戊一定相連,且丁在戊前;丙、乙相連,且丙在乙前。

至於為何將丙接續在首句之前,那是因為丙與首句的句型相近,有排比之效。

6.下列文句均與季節有關。

就其所描寫的景色、情境,依春夏秋冬物候變化之先後為序,排列正確的選項是:

甲、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

乙、一地李花,飄零似雪,也為我翌日晨曉推窗時牽起家國之思來,這種思念,經過日光烘托,益其溫暖爛漫,浩浩蕩蕩,明媚千萬里,天涯便也近在咫尺了

丙、近前光晃晃的柏油路面,熱得實在看不到什麼了。

稍遠一點的地方的景象,都給蒙在一層黃膽色的空氣的背後,他再也不敢望穿那一層帶有顏色的空氣看遠處

丁、南方的黃梅天的確糟糕得可以。

天,老是陰沉沉地布滿厚重的破棉絮似的雲,雨是天天下,但下得又不乾脆:

有時翻江倒海下一個整天整夜,有時竟連綿到三四天

戊、松濤如吼,霜月當窗,饑鼠吱吱在承塵上奔竄。

我於這種時候,深感到蕭瑟的詩趣,常常獨自撥劃著爐火,不肯就睡,把自己擬諸山水畫中的人物,作種種幽邈的遐想

(A)乙丙丁戊甲 (B)乙丁丙甲戊 (C)丁乙丙戊甲 (D)丁丙乙甲戊

【答  案】(B)

【測驗目標】文意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甲)出自林語堂〈秋天的況味〉。

「暄氣」指「溫暖的氣息」,既然「暄氣初消」,又「月正圓」、「桂花皎潔」、「蟹正肥」、「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顯然應為初秋。

(按:

其實作者在前文就說:

「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

」)(乙)「桃花」、「李花」都是屬於春天的,此處說「一地李花」,又「飄零似雪」,可見為仲春之景。

(丙)出自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

「近前光晃晃的柏油路面,熱得實在看不到什麼了」、「蒙在一層黃膽色的空氣的背後」都表現一種熱氣喧騰之狀,具體描寫夏季天氣的炎熱。

(丁)出自吳組緗〈黃梅時節〉。

「黃梅天」是指江南每年農曆四、五月間雨水極多,天氣亦多變化,此時梅子正當黃熟,故稱為「黃梅天」。

故此應介於春夏二季之間。

(按:

前文有「五月裡是所謂黃梅時節」一句。

)(戊)出自夏丏尊〈白馬湖之冬〉。

「松濤如吼,霜月當窗」、「撥劃著爐火」都暗指冬天。

7.古典詩歌常見「對仗」技巧,下列詩句對仗最為工整的選項是:

(A)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B)洛陽游絲百丈連,黃河春冰千片穿

(C)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D)紅泥亭子赤欄干,碧流環轉青錦湍

【答  案】(A)

【測驗目標】修辭的理解與辨識能力

【試題解析】本題問的是古典詩歌的「對仗」,所以條件應是:

「兩個句子的字數、句讀、語法結構、相同位置上的詞語的詞性,都要完全相同;而且兩句的平仄規律是『相對』的。

若有這種關係的兩個句子就是一個對仗結構。

(A)出自高適〈燕歌行〉。

「少婦」對「征人」(形容詞+名詞),「仄仄」對「平平」;「城南」對「薊北」(形容詞+名詞),「平平」對「仄仄」;「欲斷腸」對「空回首」(副詞+動詞+名詞),「仄仄平」對「平平仄」。

像這種對句就非常嚴格工整,稱之為「工對」(B)出自瘐信〈燕歌行〉,屬於樂府。

「洛陽」與「黃河」、「游絲」與「春冰」、「百丈連」與「千片穿」都沒有平仄相對(C)出自鮑照〈擬行路難〉,屬於樂府。

「銅雀上」與「清吹音」詞性並不相對(D)出自李白〈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屬於七言古詩。

「亭子」與「環轉」並不相對,前為名詞,後為動詞。

8.傳統建築常懸掛楹聯,以凸顯建物主題,增添人文情趣。

下列各選項中的楹聯,何者與建物主題配置不當?

(A)松聲竹聲鐘磬聲,聲聲自在;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用於書院

(B)真實不虛,大慈悲,度一切苦厄;意識無界,空色相,現五蘊光明──用於觀音祠

(C)望重南陽,想當年羽扇綸巾,忠貞扶季漢;澤周西蜀,愛此地浣花濯錦,香火擁靈祠──用於諸葛亮祠

(D)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該留一二奇峰,棲吾道友;世間好語佛說盡,誰識得五千妙論,出我仙師──用於道觀

【答  案】(A)

【測驗目標】對聯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為南京燕子磯旁永濟寺中的對聯。

「鐘磬聲」、「聲聲自在」、「色色皆空」皆有濃厚的宗教氣味。

(B)出自「張芥航題大士聯」。

其中每一句都有濃厚宗教氣息。

(C)出自成都武侯祠對聯。

「南陽」、「羽扇綸巾」、「忠貞扶季漢」、「澤周西蜀」都是答題線索,暗指諸葛亮。

(D)出自李漁〈廬山簡寂觀聯〉。

(按:

簡寂觀,位於廬山香爐峰南,南朝劉宋道士陸修靜所建。

)「道觀」指「道士修道的場所,或道士所奉的神廟」,「道友」指「同一信仰或思想相近的朋友」,而「五千妙論」則是指《道德經》。

9.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妝成每被秋娘妒」,乃通過側寫旁人的反應,呈現琵琶女的美麗;相較於由容貌服飾正面描寫美女的手法,有時更為高妙。

下列對「美女」的敘述,也採用「側寫」的選項是:

(A)曹植〈洛神賦〉:

丹脣外朗,皓齒內鮮

(B)杜甫〈麗人行〉: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C)李白〈于闐采花〉: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D)徐賢妃〈賦得北方有佳人〉:

腕搖金釧響,步轉玉環鳴

【答  案】(C)

【測驗目標】文學技巧的理解與辨識能力

【試題解析】(A)翻譯:

「美麗的洛神,她有著鮮明的紅唇,潔白的牙齒。

」(B)翻譯:

「姿態濃豔情意深遠,賢淑又純真,肌膚細緻光滑身段勻稱。

」(C)翻譯:

「王昭君西入胡地,連胡地的美女都對自己的容貌感到十分羞愧。

」(D)翻譯:

「手腕擺動,金鐲子就發出清脆的聲響;步伐移轉,玉環就鏗鏘作響。

10.甲、□□的秋水深淺/怎樣測得出一尾魚的體溫/想想莫非自得其樂/泥塗之龜/畢竟要比供奉楚廟活得自由

乙、我的靈魂要到□□去/去洗洗足/去濯濯纓/去飲我的黃驃馬/去聽聽伯牙的琴聲/我的靈魂要到汩羅去/去看看我的老師老屈原/問問他認不認得莎孚和但丁/再和他同吟一葉蘆葦/同食一角米粽

丙、雨潤過/飛白/藍天在/裱褙  整張下午/柳枝老是寫著/一個燕字/而青蟲死命地讀/蛛網那本/線裝的□□/生門何在/卦象平平

上引三段現代詩,□□處依序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A)屈原/滄浪/《易經》 (B)屈原/天池/《詩經》

(C)莊子/滄浪/《易經》 (D)莊子/天池/《詩經》

【答  案】(C)

【測驗目標】詩意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甲)出自羊令野〈秋興賦〉。

「秋水」、「一尾魚」、「自得其樂」、「泥塗之龜」、「比供奉楚廟活得自由」這些詞語或事例皆出於《莊子》一書。

(乙)「去洗洗足/去濯濯纓」是化用屈原〈漁父〉中的歌謠「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丙)出自鄭愁予〈易經〉。

「卦象」一詞呼應《易經》。

11.古人「字」、「號」,來由不一。

下列關於古人「字」、「號」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蘇軾自號「東坡居士」,乃因其謫居黃州,築室於東坡之故

(B)白居易自號「醉吟先生」,乃用以呈現其放意詩酒的人生態度

(C)韓愈字「退之」,乃因其名「愈」,而以反義的「退之」為其字

(D)李白號「青蓮居士」,乃因其偏愛蓮花之清新脫俗,有類其詩風之故

【答  案】(D)

【測驗目標】文人字號的辨識能力

【試題解析】(D)因李白為青蓮鄉人,故自號為青蓮居士,此號與籍地有關,與詩風、興趣無關。

12.文學作品中人物說話的「語氣」,可呈現其性格、情緒與心情;語氣可有平淡、誠懇、欣喜、不滿、憤怒、嘲諷、譏刺、諧謔、自負、自嘲……等。

下列關於說話者「語氣」的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劉老老〉:

「劉老老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

『老劉!

老劉!

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

』」顯示出劉姥姥的自負心態

(B)〈鴻門宴〉:

「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

『唉!

豎子不足與謀!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顯現范增莽撞而不能顧全大局的個性

(C)〈馮諼客孟嘗君〉:

「(齊王)謝孟嘗君曰:

『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

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

』」顯現齊王因不滿孟嘗君門客太多,遂故加嘲諷的心態

(D)〈虬髯客傳〉:

「道士對弈,虬髯與靖旁侍焉。

俄而文皇來,……道士一見慘然,下棋子曰:

『此局全輸矣!

於此失卻局哉!

救無路矣!

復奚言!

』罷弈請去。

既出,謂虬髯曰:

『此世界非公世界,他方可也。

勉之,勿以為念!

』」顯現道士由失望惆悵,轉而寬慰、勸勉虬髯客重新振作的心情轉折

【答  案】(D)

【測驗目標】文意的閱讀與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A)表現劉老老自娛娛人的慧黠。

(B)表現范增高瞻遠矚的能力。

(C)是齊王婉轉請孟嘗君回朝任官的說詞。

13.「馬蹄聲,孤獨又憂鬱地自遠至近,灑落在沈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句中,將屬於聽覺形象的馬蹄聲,巧妙比擬為視覺形象的白色小花,使無影無形的聲音,通過有形有色的花朵而具體化。

下列文句將聽覺形象比擬為視覺形象的選項是:

(A)鼓聲起處,船便如一支沒羽箭,在平靜無波的長潭中來去如飛

(B)那小高樓上即刻發出求救的燈語,一明一滅著,有如乞兒的淚珠

(C)讀舊日友人書/乃有眾多管弦之音打從心窩裡升起/首先是一組瀏亮的喇叭/像一群藍色小鳥撲著翅膀

(D)他在花瓶旁邊的煙灰盒中,抖掉了紙煙上的灰燼,那紅的煙火,就越紅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離著

【答  案】(C)

【測驗目標】修辭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題目既說「將聽覺形象比擬為視覺形象」,所以本題是考「移覺」修辭。

(A)視覺摹寫。

(B)視覺摹寫,「燈語」並非聲音,是利用燈光一明一暗的間歇,做出長短不同的信號,以為通訊用。

(C)「有眾多管弦之音打從心窩裡升起/首先是一組瀏亮的喇叭」為聽覺摹寫;「像一群藍色小鳥撲著翅膀」為視覺摹寫。

(D)視覺摹寫。

14.閱讀下列文字後作答:

孩子,你真是快活呀!

一早晨坐在泥土裡,耍著折下來的小樹枝兒。

我微笑著看你在那裡耍弄那根折下來的小樹枝兒。

我正忙著算帳,一小時一小時在那裡加疊數字。

也許你在看我,心想:

「這種好沒趣的遊戲,竟把你一早晨的好時間浪費掉了!

孩子,我忘了聚精會神玩耍樹枝與泥餅的方法了。

我尋求貴重的玩具,收集金塊與銀塊。

你呢,無論找到什麼便去做你的快樂的遊戲;我呢,卻把我的時間與力氣都浪費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東西上。

我在我的脆薄的獨木船裡掙扎著,要航過欲望之海,竟忘了我也是在那裡做遊戲了。

(泰戈爾《新月集.玩具》)

依據上文文意,下列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我」羨慕孩子能隨時隨地盡情快樂的遊戲,感歎自己早已失去這種心情

(B)「我」明白自己的玩具貴重,懊悔自己常浪費時間精力在其他無謂的追求上,而忘了專注於金錢遊戲

(C)本文旨在透過孩子與「我」的對比,表達類似蘇軾〈臨江仙〉「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的感慨

(D)作者以「我」駕著脆薄的獨木船航過欲望之海,比喻成人陷溺於既危險又充滿誘惑的遊戲中,無法自拔,卻仍汲汲追求

【答  案】(B)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文中說:

「我尋求貴重的玩具,收集金塊與銀塊」可見他專注於金錢遊戲。

15.閱讀下列文字後作答:

邊韶字孝先,陳留浚儀人也。

以文章知名,教授數百人。

韶口辯,曾晝日假臥,弟子私嘲之曰:

「邊孝先,腹便便。

懶讀書,但欲眠。

」韶潛聞之,應時對曰:

「邊為姓,孝為字。

腹便便,五經笥。

但欲眠,思經事。

寐與周公通夢,靜與孔子同意。

師而可嘲,出何典記?

」嘲者大慚。

(《後漢書.邊韶傳》)

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不當的選項是:

(A)邊韶不僅飽讀詩書,擅長文章,且口才流利,富機智反應

(B)文中「寐與周公通夢,靜與孔子同意」,暗用《論語》孔子曰「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的典故

(C)「腹便便」讀為「腹ㄆㄧㄢˊㄆㄧㄢˊ」,學生本用以嘲笑邊韶身材肥胖,邊韶則用以自喻博學多聞

(D)文中邊韶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