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源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6728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源调查报告.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压力源调查报告.doc

员工压力源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宋文颖

指导教师:

徐亚楠

专业:

2009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时间:

2011-5-15

19

目录

1.调查背景 2

2.调查目的 3

3.调查内容和工具 3

3.1主要调查内容 3

3.2次要调查内容:

4

3.3主要调查工具 5

4.调查对象及时间的安排 5

4.1调查对象 5

4.2时间安排 5

5.调查结果的分析 6

5.1可靠性分析 6

5.2频率分析 6

5.3因子分析 10

6.报告总结 14

6.1调查总结 14

6.2应对策略 14

6.2.1倡导人本化管理 14

6.3.3建立沟通机制 15

附录一 15

附录二 17

工作压力源调查报告

1.调查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员工在组织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可是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多。

过多的工作压力对于员工个人和组织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就员工个人来说;工作压力超载会损害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就组织而言,过多的工作压力往往引起工作者的不满、消极怠工、高离职率和缺勤等问题,从而降低组织的工作绩效。

员工工作压力源的主导成分和心理结构,对于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工作效率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调查目的

本文主要对员工压力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找出人们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分析员工压力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组织提供压力管理建议,使得员工更好的融入工作,从而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3.调查内容和工具

3.1主要调查内容

(1)我工作任务数量过大

(2)我工作性质难度过大

(3)我工作节奏太快

(4)我工作时没时间放松

(5)我工作中没有个人和事业发展展望

(6)我工作的服务培训不够

(7)我的工作界限不明

(8)我不明白未来我要干什么

(9)我的工作很有趣

(10)我在工作中有自主权

(11)如果可再来一次我仍选择这项工作

(12)我与上司很谈得来

(13)上司对我很重视

(14)上司之间关系不和

(15)大多数同事不友好或对我不感兴趣

(16)上司和我之间相互信任、尊重、友好

(17)我的工作环境拥挤、嘈杂或沉闷

(18)我不能享受休闲,因为工作耗尽了我的能量

(19)我害怕失业或下岗

(20)我的能力水平难以胜任这项工作

(21)我的教育背景正适合此项工作

(22)我的工作风险性大

(23)我所在单位管理混乱

(24)我的上司缺乏管理能力

3.2次要调查内容:

(1)你的性别?

(2)你的年龄?

(3)工作地区

(4)单位性质

3.3主要调查工具

问卷调查法、SPSS数据处理法

4.调查对象及时间的安排

4.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把问卷通过网络的方式发给在全国各地不同性质单位工作的人们。

他们所在工作单位都不同,但大致有以下几个单位: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

4.2时间安排

(1)2011年5月3日设计调查方案。

(2)2011年5月4日设计调查问卷,本次所用的调查问卷是由一位外国学者设计的。

(3)2011年5月5日—2011年5月9日小组成员分配任务各自去下发、收集问卷,进行数据初审和初步统计。

(4)2011年5月10日回收问卷利用SPSS进行行数据处理,收集调查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卷意见。

(5)2011年5月11日—2011年5月13日撰写调查报告。

5.调查结果的分析

5.1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统计量

Cronbach'sAlpha

项数

.710

28

可靠性统计量中Cronbach’sAlpha值为0.710,在0.6以上,可以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Cronbach’sAlpha值为0.700,介于0.686-0.717之间,说明各个变量的内部一致性良好,也说明数据可以进一步分析。

5.2频率分析

性别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207

55.3

55.3

55.3

167

44.7

44.7

100.0

合计

374

100.0

100.0

年龄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20—29岁

245

65.5

65.5

65.5

30—34岁

57

15.2

15.2

80.7

35—39岁

33

8.8

8.8

89.6

40—44岁

24

6.4

6.4

96.0

45—49岁

11

2.9

2.9

98.9

6.00

4

1.1

1.1

100.0

合计

374

100.0

100.0

工作地区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东北地区

57

15.2

15.2

15.2

西北地区

100

26.7

26.7

42.0

东南地区

112

29.9

29.9

71.9

西南地区

34

9.1

9.1

81.0

华北地区

71

19.0

19.0

100.0

合计

374

100.0

100.0

单位性质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行政机关

18

4.8

4.8

4.8

事业单位

79

21.1

21.1

25.9

国有企业

75

20.1

20.1

46.0

民营企业

122

32.6

32.6

78.6

其他

80

21.4

21.4

100.0

合计

374

100.0

100.0

由此可见该样本容量为374,其中,男性207人,女性374人。

年龄主要在20岁至50岁不等。

从年龄的统计量来看主要工作群体在20至29岁之间,为青年人居多。

工作地区主要在一些发达的地区,如东南地区和华北地区。

工作的单位大多为企业单位。

以下对样本总体几个重要变量进行统计描述(即,工作节奏快,无个人和事业发展愿望,工作有自主权,和上司谈的来,同事不友好,工作风险大等)进行描述统计。

工作节奏快

Frequency

Percent

Valid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

Valid

完全不符合

22

5.9

5.9

5.9

不太符合

85

22.7

22.7

28.6

一般

165

44.1

44.1

72.7

比较符合

81

21.7

21.7

94.4

非常符合

21

5.6

5.6

100.0

Total

374

100.0

100.0

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因为工作节奏快而产生压力所占比例较高,现代社会的高节奏增加了人们的心里承受高负荷,成为主要压力源之一。

无个人和事业发展愿望

Frequency

Percent

Valid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

Valid

完全不符合

92

24.6

24.6

24.6

不太符合

108

28.9

28.9

53.5

一般

100

26.7

26.7

80.2

比较符合

44

11.8

11.8

92.0

非常符合

30

8.0

8.0

100.0

Total

374

100.0

100.0

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的个人事业发展展望所带来的工作压力很大,因为工作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明确的事业发展目标,以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

工作有自主权

Frequency

Percent

Valid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

Valid

完全不符合

29

7.8

7.8

7.8

不太符合

76

20.3

20.3

28.1

一般

136

36.4

36.4

64.4

比较符合

89

23.8

23.8

88.2

非常符合

44

11.8

11.8

100.0

Total

374

100.0

100.0

从表中可以看出工作自主权给被调查者带来很大的压力,在被调查者中有些是管理者,需要做决策,管理下级,和上级沟通。

和上司谈得来

Frequency

Percent

Valid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

Valid

完全不符合

21

5.6

5.6

5.6

不太符合

64

17.1

17.1

22.7

一般

144

38.5

38.5

61.2

比较符合

112

29.9

29.9

91.2

非常符合

33

8.8

8.8

100.0

Total

374

100.0

100.0

从表中可以看出和上司谈不来给被调查者带来工作压力很大,在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司,在工作上都要和上司有所交流和沟通,如果和上司谈不来,这势必影响工作的完成,在心理上产生压力。

同事不友好

Frequency

Percent

Valid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

Valid

完全不符合

150

40.1

40.1

40.1

不太符合

123

32.9

32.9

73.0

一般

63

16.8

16.8

89.8

比较符合

15

4.0

4.0

93.9

非常符合

23

6.1

6.1

100.0

Total

374

100.0

100.0

从表中可以看出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友好给调查者带来工作压力很大,在任何地方工作的人都要面对人际关系,在此表中主要是同事之间的关系。

而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友好,会影响工作情绪,进而影响工作的完成。

工作风险大

Frequency

Percent

Valid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

Valid

完全不符合

87

23.3

23.3

23.3

不太符合

113

30.2

30.2

53.5

一般

93

24.9

24.9

78.3

比较符合

54

14.4

14.4

92.8

非常符合

27

7.2

7.2

100.0

Total

374

100.0

100.0

从表中可以看出工作风险给被调查者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工作风险很大,人们在完成时,会耗费很大的精力,导致人们在心里上承担的负荷很重

5.3因子分析

首先对各项进行KMO和Bartlet的检测效果如下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

.775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1977.613

df

276

Sig.

.000

通过因子分析中的KMO和Bartlett测试显示结果,我们可以看到KMO的检测系数为0.775,高于0.7,属于可以进行数据分析的范围,说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其次有SPSS软件进行碎石图分析

在这张以特征值为纵坐标,成分数为横坐标的碎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坐标系中有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由陡峭变为平缓的折线,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条折线的前半部分较为陡峭,且有八个圆点分布在特征值1的上面,这就说明我们所提取的八个主成份是比较合理的。

成份矩阵a

成份

1

2

3

4

5

6

7

8

任务数量大

.226

.255

-.525

.149

.206

-.211

-.191

.331

工作性质难度大

.228

.500

-.379

-.139

.268

-.079

-.065

.020

工作节奏快

.250

.271

-.644

-.194

.028

-.036

.137

-.176

没时间放松

.406

.097

-.521

.207

-.080

.242

.204

-.219

无个人和事业发展愿望

.501

-.029

.192

.209

-.101

.422

-.232

.108

服务培训不够

.408

-.078

.072

.443

.065

.150

.303

.055

工作界限不明

.521

.169

.190

.245

.163

-.116

-.003

-.104

不明白未来做什么

.579

.064

.286

-.024

.134

.149

-.174

-.211

工作很有趣

-.411

.528

.190

-.152

-.106

.042

.180

.021

工作有自主权

-.215

.530

.002

.010

.012

.202

.199

.381

重选仍选此作

-.276

.556

.228

.014

-.172

.396

.101

.008

和上司谈得来

-.362

.554

-.049

-.021

-.099

-.114

-.190

-.446

上司很重视

-.195

.694

.024

.132

-.150

-.039

-.108

-.271

上司间关系不和

.593

.182

.302

-.266

.045

-.133

-.026

.152

同事不友好

.448

.090

.049

-.486

-.035

.235

.367

-.153

上司与我信任尊重

-.263

.520

.128

.385

-.075

-.081

-.017

.123

工作环境不好

.648

.114

-.055

.174

.005

-.022

-.076

.083

不能休闲

.579

-.003

-.176

.258

-.087

.238

.132

-.080

害怕失业下岗

.192

.211

.222

-.090

.622

.219

-.352

-.211

能力难以胜任

.443

.135

.093

-.480

.090

-.050

.204

.117

教育背景适合工作

-.241

.345

.168

.168

.530

-.100

.336

.182

工作风险大

.266

.313

-.150

-.254

-.306

.196

-.420

.395

单位管理混乱

.646

.202

.254

.021

-.208

-.432

.055

-.020

上司缺乏管理能力

.603

.244

.197

.106

-.288

-.314

.073

-.041

提取方法:

主成份。

注:

上表中红色数据为成分提取时依据的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从因素构成项目语义来分析看,因素1主要是反映了无个人事业发展愿望、不明白未来要做什么、工作界限不明、上司间的关系不和、同事不友好、工作环境不好、上司缺乏管理能力等,可以命名为“个人发展和组织气氛”。

因素2主要反映了工作性质难度大、工作节奏快、工作有自主权、和上司谈得来、上司与我信任与尊重等,可以命名为“工作性质和人际关系”。

因素3主要反映了服务培训不够,可以直接命名为“服务培训”。

因素4反映了害怕失业下岗、教育背景适合工作,可以命名为“工作的稳定性”。

因素5反映了任务数量大、工作风险大,可以命名为“工作负荷”。

研究结果说明,构成员工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依次分别命名为,个人发展和组织气氛、工作性质和人际关系、服务培训、工作的稳定性、工作负荷。

维度(主成份)

因子数

因子名称

贡献率(%)

个人发展和组织气氛

11

没时间放松;无个人和事业发展愿望;工作界限不明;不明白未来做什么;上司间关系不和;同事不友好;工作环境不好;不能休闲;单位管理混乱;上司缺乏管理能力;能力难以胜任。

18.063

工作性质和人际关系

8

工作性质难度大;工作节奏快;工作很有趣;工作有自主权;重选仍选此工作;和上司谈得来;上司很重视;上司与我信任尊重

11.666

服务培训

1

服务培训不够

5.661

工作的稳定性

2

害怕失业下岗;教育背景适合工作。

4.854

工作负荷

2

任务数量大;工作风险大。

4.170

主成份累计贡献率

44.414

这五个维度(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44.414%,见上表,表明提取出来的五种主要工作压力来源是被调查单位的主要压力源,并且由调查项目的贡献率可知,个人发展和组织气氛是最主要的压力源,占到了全部压力源的18.063%。

其次是工作性质和人际关系占到了11.666%。

再次是服务培训占到了5.661%。

相对来说:

工作稳定性和工作负荷所占比例很小。

这说明主要给员工造成压力的是个人发展和组织气氛、工作性质和人际关系以及服务和培训。

6.报告总结

6.1调查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得出了员工压力源主要因素构成为:

个人发展和组织气氛、工作性质和人际关系、服务培训、工作的稳定性、工作负荷。

以及不同年龄、工作单位性质、工作地区的压力感不同。

6.2应对策略

6.2.1倡导人本化管理

     关注员工需求、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和谐的组织氛围。

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工作会令人感到身心愉快,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改善员工工作环境不仅有利于缓解员工的压力,而且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绩效。

并且还要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把员工的发展和组织的发展结合起来。

这样即实现了员工的个人理想,也推动了组织的发展

6.2.2提高员工心理压力应对方法

     面对工作压力积极的应对方法有助于员工自行缓解。

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一线经理可以通过例会和私下交流等方式帮助员工树立积极的心态,在遇到重大的工作压力时给与员工更多激励,帮助其正确看待困难与挫折,树立信心达成目标。

6.3.3建立沟通机制

领导要及时和员工进行沟通,及时征求员工的意见,及时满足员工的要求。

一个公司内部开放性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企业及员工就压力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员工的压力。

所以组织应定期举行员工座谈会、听证会、信息技术交流会了解员工工作情况,同时要定期了解员工工作上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整理后汇报给领导及相关部门,处理意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信息公开栏等形式向员工反馈。

附录一

工作压力源调查量表

您好!

我们是内蒙古科技大学2009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恳请您冗拨10-15分钟左右的时间,填答下面两张调查表。

调查所获信息仅供学习借鉴,不对外公开。

感谢您不吝分享宝贵的信息,谨此致上诚挚的谢意。

祝工作愉快!

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年5月4

基本信息

请您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在□进行选择(√)。

我的性别:

□男□女

我的年龄:

□20-29岁□30-34□35-39□40-44□45-49□50以上

我工作的地区

□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

我的学历

□初中以下□高中□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我工作单位性质: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其他

工作压力源量表

请您根据工作情况进行选择(√)。

其中,1代表描述与工作实际“完全不符合”,2代表“不太符合”,3代表“一般”,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

项目

符合程度

低————高

1.我工作任务数量过大

1

2

3

4

5

2.我工作性质难度过大

1

2

3

4

5

3.我工作节奏太快

1

2

3

4

5

4.我工作时没时间放松

1

2

3

4

5

5.我工作中没有个人和事业发展展望

1

2

3

4

5

6.我工作的服务培训不够

1

2

3

4

5

7.我的工作界限不明

1

2

3

4

5

8.我不明白未来我要干什么

1

2

3

4

5

9.我的工作很有趣

1

2

3

4

5

10.我在工作中有自主权

1

2

3

4

5

11.如果可再来一次我仍选择这项工作

1

2

3

4

5

12.我与上司很谈得来

1

2

3

4

5

13.上司对我很重视

1

2

3

4

5

14.上司之间关系不和

1

2

3

4

5

15.大多数同事不友好或对我不感兴趣

1

2

3

4

5

16.上司和我之间相互信任、尊重、友好

1

2

3

4

5

17.我的工作环境拥挤、嘈杂或沉闷

1

2

3

4

5

18.我不能享受休闲,因为工作耗尽了我的能量

1

2

3

4

5

19.我害怕失业或下岗

1

2

3

4

5

20.我的能力水平难以胜任这项工作

1

2

3

4

5

21.我的教育背景正适合此项工作

1

2

3

4

5

22.我的工作风险性大

1

2

3

4

5

23.我所在单位管理混乱

1

2

3

4

5

24.我的上司缺乏管理能力

1

2

3

4

5

附录二

学生自评:

自己对调查报告不是很了解,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网上学习了一些知识,完成的这篇调查报告。

套用了基本调查报告的格式。

用SPSSS数据处理的方法分析了调查结果。

内容比较完备。

但是由于SPSS了解不够深入,在用SPSS分析数据时,做的不是很好

教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