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教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674241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5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概论教案.doc(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学概论教案.doc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一章绪论

授课方式

讲授

授课时间

2015年8月31日第1周第1次课

课时

4

教材及主

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教材:

蔡泽铭,《新闻学概论新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教学目标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及课程的目的。

知识点、难点与重点:

1、学习本课程的性质及课程的目的。

新闻活动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2、新闻学学科涉及的研究领域。

新闻活动的主要渠道。

3、新闻学主要内容和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体系。

新闻活动的产生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包括教学方式及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及板书设计)

1、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0)

2、西方新闻理论评析(45)

3、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45)

4、新闻学研究对象(15)

5、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45)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组长:

年月日

说明:

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

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

和时间分配

第一节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

纵观国内外的新闻学研究,其内容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实用新闻学。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的理论基础部分,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则属于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范畴。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

由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对精神生产手段的占有和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控制,因此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第二节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西方国家的新闻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并不十分重视。

总的来说,他们对“术”的研究重于对“学”的研究,围观的研究重于宏观的研究。

一、集权主义理论

渊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弗里和英国哲学家霍布士等人的思想和学说。

他们认为政治权力只有控制在少数有智慧、有经验的优秀人物手里,才能对国家实现强有力的和合法的统治;认为国家的权利应当是绝对的、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对涉及社会的意见和讨论应当严加控制,个人的自由权利必须服从国家的权力。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开展,集权主义理论逐渐被自由主义理论所代替。

二、自由主义理论

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密尔顿首先提出来的,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约翰·米尔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他们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可以辨别正误,区分善恶;真理只有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各种意见的自由竞争才能获得。

因此,他们反对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通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自由主义的新闻理论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经济是相适应的,它反映了一种物质的社会关系,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舆论上的自由竞争正是经济上自由竞争的反映。

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可以辨别正误,区分善恶,反对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通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种权力。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论”

真理只有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各种意见的自由竞争才能获得。

4、对事实的信念

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公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20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上和政治上垄断的加剧,自由主义新闻理论逐渐被社会责任理论所代替。

三、社会责任理论

1946年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提出一份题为《一个自由和负责任的报刊》的总报告及六份分报告,并于1947年陆续出版问世。

作为一种明确的理论思想,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被正式提出。

社会责任理论否认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是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的。

自由必须以责任为前提。

认为,报刊自由涉及三者的利益,即报刊拥有者、公众和社会的利益。

并提出“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两个不同的概念。

主张政府应对传播媒介进行干预。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

这一理论仍然不能摆脱与实际脱节的困境。

1、“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

2、报道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

4、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5、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第三节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一、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发展

我国的新闻学理论最初也是由外国传教士传入的,1834年的《新闻纸略论》简要地叙述了报纸的起源、新闻自由等问题,介绍了西方报刊的状况。

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新闻事业的新时期,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在物质条件极其艰难和敌我斗争及其残酷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建国初期,我国的新闻学研究和其他学科一样,积极学习苏联的经验。

1956年为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央新闻单位展开新闻改革,新闻研究开始日趋活跃。

但是,由于指导思想的变化,这方面的改革和探讨很快就中断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开始了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二、无产阶级新闻理论

1、“人民报刊”思想

马克思在创办《新莱茵报》时提出。

包括四个内容:

在内容上应着重报道本国的事情,集中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在性质上应该成为人民的喉舌;在社会使命上是统治者孜孜不倦的揭露者;在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上通过对事实的报道赢得人民的支持和信赖。

2、“党报思想”

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列宁发展和完善。

包括内容:

党报应成为党的思想中心;党报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组织者;党报应具有鲜明的党性。

3、“全党办报”思想

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

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提出。

内容:

党报是整个集体的党组织的喉舌;党报工作者不仅要忠于党的总路线,且要与党领导机关的意志呼吸相通;党的领导机关要利用党报,给党报以宣传方针,每个党员都要向党报提供消息,推广发行;党委要动手写作修改重要的社论。

4、“群众办报”思想

群众办报和专家办报相结合才是无产阶级正确的办报路线。

应该注意群众来信、通讯员来稿、稳定作者队伍。

第四节新闻学研究对象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

新闻学研究内容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这是广义的新闻学。

狭义的新闻学是指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

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

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新闻史:

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

它既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材料,又为当前的新闻工作者作借鉴。

新闻业务:

总结、研究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媒介管理与经营:

研究国家新闻法规、政策及国家对媒体的宏观调控;总结、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策略等。

(新闻传播事业不仅是一种社会事业,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产业)

《新闻学概论》主要是介绍新闻学的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为今后进一步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掌握新闻业务打下基础。

本课程包括的内容:

对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规律的探讨(新闻本源、特点、性质、功能),与社会其他相关事业之间的关系的探讨(信息、宣传、舆论、历史、文学、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内部经营管理与运作模式的探讨,对传播者的探讨,对受众的探讨。

第五节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新闻学概论是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新闻的性质、特征、发生、发展、传播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既是对新闻学基本原理的理论阐述,也是对人类新闻实践活动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新闻以及新闻传播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因此,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便在今后的新闻工作中,能够以良好的理论素养指导新闻实践,并尝试解决新闻实践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

学习意义:

一、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二、指导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

三、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四、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

20

讲授

35

讲授

15

讲授

10

讲授

15

讲授

思考题

及作业

1、新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2、简述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有哪些?

预习要点

第二章新闻

实际教学

情况分析

本次课推荐和参考文献:

1、项德生,郑保卫《新闻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2、蔡泽铭《新闻学概论新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了解西方新闻学理论和中国新闻学理论的产生背景。

教学情况分析:

课堂互动性有待加强,讲课语速有待减慢。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二章新闻

授课方式

讲授法

授课时间

2015年9月7日第2周第3次课

课时

4

教材及主

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教材:

蔡泽铭,《新闻学概论新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教学目标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新闻特征内容,新闻特点和新闻要素。

知识点、难点与重点:

1、新闻的特征内容。

2、新闻本源的争论。

3、新闻特点、新闻要素。

教学过程设计:

(包括教学方式及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及板书设计)

1、新闻的起源(15)

2、新闻的本源(30)

3、新闻的定义与特点(45)

4、新闻的要素与类别(45)

5、真实——新闻的生命(45)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组长:

年月日

说明:

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

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

和时间分配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

一、人类原始形态的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是在人类社会性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信息传播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

人类最早的新闻现象,只是人与人之间简单的信息传递。

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

满足当时社会需要的比较低级的传播方式:

口头传播、信号传播、符号传播。

文字传播的产生,极大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扩展了语言传递信息的功能。

文字传播至今依然是新闻传播活动最基本的方式。

二、两种不同的新闻起源观

信息传播是适应当时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是长期的劳动实践使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

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资产阶级新闻学把新闻起源这一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心理现象,认为新闻是为了本能的需要而产生。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

新闻本源探讨的是:

新闻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或者说,记者从哪里去发现新闻?

一、事实是新闻的唯一本源 

事实与新闻的关系: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这是新闻界对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

记者不仅仅要从事实出发找新闻,而且必须从事实的变动中着手找新闻。

二、关于新闻本源的两种观点

唯心论:

好奇说和群居说。

人们好奇的本能是形成报刊最根本的心理条件;交往是基于群本能的反映而产生的一种派生过程。

即在群居本能和心灵交流之间形成了因果关系,好奇是人的本能,提供经验是基于群居本能的产物。

所以形成报刊的根本条件是好奇和群居。

唯物论:

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这种活动直接产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

唯心论的错误: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需要产生群居,群居又必须互相沟通和交流,生存与发展是人类交流,即新闻传播行为的本质动因,而非群居产生传播。

错误在只从现象上做了分析,脱离了最初的、本质的考察。

正是人们对生存与发展的关注,才产生了好奇心,也推动着新闻欲的发生,所以好奇是传播活动的间接原因,生存发展需要是根本动因。

三、坚持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的具体要求

坚持事实是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作用,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

它不会随着人们的意愿而改变;新闻报道只能根据事实描述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描述事实;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同样也是被事实所决定的。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与特点

一、新闻的含义

(一)古代有关新闻的含义:

传闻,情报,新知识,新鲜事。

(二)新闻在近现代新闻事业中的含义

英语“新闻”含义:

news(NorthEastWestSouth四面八方的情况汇集)

“新闻纸”、“新闻业”;新闻机构每天发布的消息;新闻报道体裁等。

二、新闻的定义、

(一)资产阶级报人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建立在三个“W”之上:

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3、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哎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4、新闻钟情于反常,偏爱坏消息。

(二)中外新闻学研究者提出的定义

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

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

范长江,李大钊,陆定一

(三)新闻的定义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情况,反映出人们对新闻的内涵和外延认识的不一致,对新闻定义的逻辑起点的认识也不相同。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自陆定一于1943年提出之后,几十年来一直为我国新闻界广泛使用。

新闻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三、新闻的特点

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两个:

一是真实,二是新鲜,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及时的要求。

这两点是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

(一)新鲜:

新闻事实是具有时效性的新鲜事实。

(二)及时:

新闻必须注重时效,这是与新鲜相联系的一个特点。

第四节新闻的要素与类别

一、新闻要素

新闻要素指构成新闻所必需的材料

新闻要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

五要素是:

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五个W。

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两大作用:

1、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

2、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

二、新闻类别

一、以新闻内容来分类

政法新闻、经济新闻(工交新闻、财经新闻)、文教卫生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军事新闻、法制新闻

二、以新闻发生地来分类

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都市新闻、乡村新闻

三、以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

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四、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

硬新闻、软新闻

五、按写作体裁分类

一般性新闻、解释性新闻、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

第五节真实——新闻的生命

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是纪实的,同时也是真实的。

它报道的事实,是客观现实中发生的或存在着的事实,是完全的真人真事。

二、新闻能否真实,关键在于记者的反映是否正确。

记者是客观事实成为新闻的中介。

新闻报道对事实的反映正确与否,取决于记者对待事实的态度。

三、坚持新闻真实是媒体的首要职责

坚持新闻真实是媒体的首要职责,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新闻媒体一旦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也就是缺了存在的价值,最终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淘汰和唾弃。

四、新闻真实的基本要求

根据事实进行报道:

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包括新闻5要素以及数字、资料和细节描写等)必须准确无误。

从总体和内在联系上把握事实,对客观实际作出真实地反映。

15

讲授

30

讲授

45

讲授

45

讲授

45

讲授

思考题

及作业

1、怎样看待在新闻起源问题上的“群居说”和“好奇说”?

2、新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预习要点

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实际教学

情况分析

本次课推荐和参考文献:

1、喻国明《喻国明自选集别无选择:

一个传媒人的理论告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蔡泽铭《新闻学概论新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使用范文学习,让学生对文章特点进行讨论,从而加深他们对新闻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教学情况分析:

内容翔实,互动性较好。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授课方式

讲授法

授课时间

2015年9月14日第3周第5次课

课时

8

教材及主

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教材:

蔡泽铭,《新闻学概论新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教学目标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的联系和区别。

知识点、难点与重点:

1、信息的特点。

2、新闻与舆论的作用。

3、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包括教学方式及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及板书设计)

1、新闻与信息(120)

2、新闻与宣传(120)

3、新闻与舆论(120)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组长:

年月日

说明:

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

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

和时间分配

第一节新闻与信息

一、信息的定义

1、广义信息:

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

2、一般信息:

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3、狭义信息:

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二、信息的特点

1、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

2、扩缩性

3、组合性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

5、相对性

三、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新闻与宣传

一、宣传和新闻

相同点——都是一种传播活动,目的都是为了反映和影响阶级舆论。

新闻有政治的功能和性质,新闻可以用来宣传,甚至宣传也是新闻。

不同点——

1、出发点不同:

新闻是出于受众的需要,通过报道信息,给人们提供社会生活的依据和娱乐,宣传出于宣传者自身的需要,通过传播带倾向性的事实或意见,影响人们的意志和选择。

2、归宿点不同:

宣传者传播观念,目的是让人们接受、支持,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收买人心”。

3、传播的方式不同:

新闻报道以事实说话,包含有新的东西,就事论事,宣传重在说理,以理服人,不断重复。

4、传播的要求不同:

新闻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即使、准确,宣传要求观点与材料统一,凡能够证实观点的所有材料,只要是真实典型的都可以采用。

5、传播的内容不同:

宣传的是观念,新闻传播的是事实。

二、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

宣传作为一个过程,共有7个环节组成:

1、宣传者——谁来宣传(who)

2、被宣传者——向谁作宣传(whom)

3、宣传内容——宣传什么(what)

4、宣传场合——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地方作宣传(where)

5、宣传时机——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时机作宣传(when)

6、宣传动机——为什么要宣传、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的(why)

7、宣传方法——怎样宣传(how)

第三节新闻与舆论

一、舆论的定义和特点

舆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1、公开性:

舆论在公开讨论中形成,又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

2、公共性:

意见指向涉及公共利益。

3、急迫性:

公共事务带有现实性,只有迫切的才能引起公众的关注。

4、广泛性:

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5、评价性:

舆论是一种意见,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也就具备了评价性。

二、舆论的社会功能

1、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2、对于公众行为的鼓舞和约束。

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管理国家、管理整个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

即群众通过舆论对党和国家的工作、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实行监察督促,在群众中也实行自我监督。

把行政、立法、司法和一切社会性的决策和实施过程置于群众的理性监督下,实现社会操作的“白箱化”监控。

三、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

1、反映并代表舆论

公开表达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新闻媒介履行的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大众传播,对社会全面开放,是其他传播渠道所难以比拟的,使媒介晋升为公众代言人、民意代表,既是舆论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2、引发舆论

按照“议程设置理论”,人们接受的信息主要来自新闻媒介,判定也要按照媒介的判定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思考什么,关心什么,常衍生出舆论源头,是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

3、引导舆论

(1)人们眼中的现实,是媒介有意无意地营造出的媒介现实,是媒介拟态环境。

公众在形成意见态度的过程中,实际早已不知不觉地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

(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公众意见。

媒介通过报道中隐含的意见倾向,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观点立场,引导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