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914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docx

起重作业培训具体方案

起重操作培训资料

理论知识部分

一、起重机分类。

起重机一般按主要用途和构造特性进行分类,按主要用途分,有通用起重机、建筑起重机、冶金起重机、港口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和造船起重机等等。

按构造特征分,有桥式起重机和臂架式起重机,旋转式起重机和非旋转式起重机,固定式起重机和运行式起重机。

运行式起重机又分为轨行式(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行)和无轨式(无规定轨道,由轮胎或履带支承运行)。

我厂起重机属于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

二、起重机的机构

起重机四大基本机构:

起升机构、运行机构、旋转机构、变幅机构。

起重机每个机构均由四种装置组成,驱动装置、制动装置、传动装置,另外一种装置是与机构的作用直接相关的专用装置。

二、起重机主要零部件

1取物装置

取物装置按吊运的物料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式用于吊装成件货物的,如吊钩、夹钳及集装箱的专用吊具;第二类是用于吊装散装物料的,如抓斗、起重电磁铁及料斗等;第三类是用于吊装液态物品的,如桶、缸及特种容器等。

我厂起重机取物装置均采用吊钩。

下面我们着重介绍吊钩。

吊钩是取物装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吊装通常有两种:

锻造吊钩和板钩。

我厂起重机吊钩均为锻造吊钩。

1.1吊钩的危险断面

1)B-B断面重物通过钢丝绳作用在这个断面上,此作用里有把吊钩切断的趋势,在该断面上产生剪切应力。

由于该处是钢丝绳索具的吊挂点,索具等经常对此处摩擦,该断面会因磨损而使其横截面积减小,从而增大剪断吊钩的危险。

2)C-C断面重物在该面上的这个作用力有把吊钩拉断的趋势。

该断面为吊钩最小断面,有被拉断的危险。

3)A-A断面该断面的内侧产生弯曲拉应力,外侧产生弯曲压应力。

在该断面吊钩有被拉直的趋势。

1.2吊钩的安全技术要求

1.2.1吊钩的安全检查吊钩赢根据使用状况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并进行清洗润滑。

检查方法是:

先用煤油清洗吊钩钩体,然后用20倍放大镜检查钩体是否有疲劳裂纹,尤其对危险断面要仔细检查。

1.2.2吊钩的报废标准不准使用铸造吊钩,吊钩固定牢靠,转动部位应灵活,钩体表面光洁,无裂纹、剥裂及任何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

钩体上的缺陷不得补焊。

吊钩出现下属情况之一时,应报废:

1)表面有裂纹;

2)危险断面磨损量:

按行业沿用标准制造的吊钩,应不大于原尺寸的10%;按GB100511.2制造

的吊钩,应不大于院高度的5%;

3)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

4)扭转变形超过10°;

5)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

2钢丝绳

2.1钢丝绳绳芯在钢丝绳的绳股中央必有一绳芯,绳芯是钢丝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1.1绳芯的作用

1)增加钢丝绳的挠性与弹性

2)便于润滑在绕制钢丝绳时,将绳芯浸入一定量的防腐、防锈润滑脂,钢丝绳工作时润滑油将浸入各钢丝之间,起到润滑、减磨及防腐等作用。

3)增加强度为增强钢丝绳的挤压能力,在钢丝绳中心设置一钢芯,以便提高钢丝绳的横向挤压能力。

2.1.2绳芯的种类

1)纤维芯纤维芯通常是用剑麻、棉纱等纤维制成,并用防腐、防锈润滑油浸透。

纤维芯能促使钢丝绳具有良好的挠性和弹性,但纤维芯钢丝绳不适宜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又不适宜在承受横向压力情况下工作。

它主要用于常温下的缠绕绳和捆绑绳。

2)石棉纤维芯用石棉纤维制成,并用防腐、防锈润滑油浸透。

石棉纤维芯绳与纤维芯绳具有同样的良好挠性和弹性,以及润滑性,同时又具有耐高温、烘烤环境中的冶金起重机缠绕绳。

3)金属芯是用软钢钢丝或软钢绳股制成,金属芯强度大,抵抗横向挤压能力强,因而它适宜用于多层缠绕的起重设备,如卷扬机、汽车起重机的缠绕装置中;也适用于特种级高温环境下的冶金起重机使用。

金属芯绳自身润滑性差。

挠性和弹性不如纤维芯钢丝绳。

2.1.3钢丝绳的选用

1)在有腐蚀性的环境中工作时,应选用镀锌钢丝绳;

2)需要有耐酸要求的场合,用选用镀铅钢丝绳;

3)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起重机应选用具有特级韧性石棉芯钢丝绳或具有钢芯的钢丝绳;

4)电动葫芦起升绳多选用点接触的每股37丝的钢丝绳;

5)捆绑绳多选用韧性较低的钢丝绳。

2.1.4钢丝绳的绳端固定

1)编结法

2)绳卡固定法

绳径d≤16mm时,可用三个绳卡;16mm26mm时,可用六个绳卡。

各绳卡间距约为150mm。

3)压套法

4)斜楔固定法

5)灌铅法

2.1.5钢丝绳的维护保养当工作的钢丝绳上出现锈迹或绳上凝聚着大量的污物,应拆除钢丝绳进行清洗除污,清洗后的钢丝绳应及时涂抹润滑油或润滑脂,为了提高润滑油脂的浸透效果,将洗净的钢丝绳盘好再投入到加热至80-100℃的润滑油脂中泡至饱和,这样,润滑脂便能充分地浸透到绳芯中。

对卷筒或滑轮的绳槽也应经常清理污物,如果卷筒或滑轮绳槽部分有破裂损伤造成钢丝绳加剧破坏时,应及时对卷筒、滑轮进行修整或更换。

2.1.6钢丝绳的报废

1)绳股断裂如果出现整根绳股断裂,钢丝绳应报废;

2)当钢丝绳的纤维芯损坏或钢芯断裂而造成绳径显著减小时,钢丝绳应报废;

3)弹性减小在某些情况下,钢丝绳的弹性会显著减小,若继续使用则是不安全的,钢丝绳应报废;

4)当外层钢丝磨损达到其直径的40%时,钢丝绳应报废;

5)当钢丝绳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小7%或更多时,即使未发生断丝,该钢丝绳也应报废;

6)外部钢丝的腐蚀可用肉眼观察,当表面出现深坑,钢丝相当松弛时应报废;

7)钢丝绳出现笼形畸变、绳股挤出、钢丝挤出、绳径局部增大、绳径局部减小、部分被挤压、扭结、弯折等变形应报废。

3滑轮和卷筒

3.1滑轮的报废

1)有裂纹或轮缘破损;

2)轮槽不均匀磨损达3mm时;

3)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厚的20%时;

4)轮槽底部直径磨损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时。

3.2卷筒卷筒式起升机构中用来缠绕钢丝绳的部件。

4减速器和联轴器

5制动器

制动装置是用来保证起重机能准确、可靠和安全运行的重要部件。

起升机构的制动装置保证了吊物停止位置,在起升机构停止运行后使吊物保持在该位置,起到阻止重物下落的作用。

6、车轮和轨道

车轮是用来支撑起重机和载荷,并在轨道上使起重机往复运行的装置。

轨道是承受起重机车轮的轮压,并引导车轮运行。

三、起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

1机械安全装置为了保证葫芦式起重机使用寿命,葫芦式起重机必备以下基本的机械安全装置。

1.1护钩装置

吊钩应设有防止吊载意外脱钩的保护装置,及采用带有安全爪式的安全吊钩。

1.2导绳器

作用是防止乱绳。

1.3制动器

1.4止挡

又称为阻挡器,在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主梁上两端适当位置设有止挡,阻止小车横行至极限位置而停车。

1.5缓冲器为减缓葫芦式起重机与止挡的碰撞冲击力,对起重机及吊载的冲击振动,缓冲器通常是装设在单梁起重机端梁上和装在起重机小车架端梁的端部上。

四、葫芦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1作业前的注意事项

1.1对于长期停止使用的葫芦式起重机重使用时,应按规程要求进行试车,认为无异常方可投入使用;

1.2作业前应检查起重机轨道上、步行范围内是否有影响工作的异物与障碍物;

1.3操作按钮标记应与动作一致;

1.4制动器动作应灵敏可靠;

1.5起升限位开关动作应安全可靠;

1.6起升、运行机构空车运转时是否有异常声响与震动;

1.7吊钩滑轮组是否转动灵活无异常;

1.8起升及吊装捆绑钢丝绳不得有破损。

2葫芦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要求

2.1严禁超载进行吊装作业。

2.2不得将吊载物在其他作业者头上通过。

2.3不得侧向斜吊。

2.4不得利用起升限位器作起升停车使用。

2.5不得在正常作业中经常使缓冲器与止挡冲撞达到停车的目的。

2.6不得在吊载作业中调整制动器。

2.7不得在作业中进行检修与维护。

2.8不得在吊载重量不清情况下,如吊拔埋置物和斜拉作业。

2.9不得在吊载有剧烈震动时进行起吊、横行和纵行作业。

2.10不得随意拆改葫芦式起重机上任何装置。

2.11不得在下列有影响安全的缺陷和损伤下作业:

制动器失灵、限位器失灵、吊钩螺母放松装置

损坏、吊装钢丝绳损伤已达到报废标准等。

2.12不得在捆绑吊挂不牢、吊载不平衡易滑动易倾翻状态下,重物棱角处与吊装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下进行吊装作业。

2.13不得在工作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与被吊物情况下作业。

2.14注意吊钩是否在吊载的正上方。

2.15注意吊载处在狭窄的场所、易倾倒的位置时不易盲目操作。

2.16注意作业中应随时观察前后左右各方位的安全性。

2.17发现故障时应立即切断总电源。

2.18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载荷时,应先做小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地进行起升与吊运。

2.19重物下降至距地面300mm处时,应停车观察是否安全再下降。

2.20无下降限位器的葫芦式起重机,在吊钩处于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证有不少于两周的安全圈。

2.21翻转吊载时,操作者必须站在翻转方向的反侧,确认翻转方向处无其他作业人时再动作。

五、起重司索与指挥

1、起重吊运指挥信号与应用

1.1手势信号

1.1.1通用手势信号

(1)“预备(注意)”

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1)。

应用:

指挥人员发出开始工作的指令时,要做出“预备”手势,以提示司机准备吊运。

这主要用于工作的开始或停止较长一段时间后继续工作前。

起重司机对这种“预备”信号,应“明白”音响信号回答,使自己置于指挥人员的指挥之下。

当起重机负载高速运行时,在操作过程中准备更换动作,都可以使用这个“注意”信号,起重机司机不必发出回答的音响信号,应控制住起重机的运行速度,并开始减慢速度。

2)。

2)“要主钩”

单手自然提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

应用:

用于具有主、副钩的起重机械,区别使用哪种吊钩的一种手势。

指挥人员可根据载荷情况决定使用哪种手势

(3)“要副钩”

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3)。

应用:

用于正常速度起吊负载或空钩上升的手势。

(5)“吊钩下降”手臂伸向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图5)。

图5

应用:

用于正常速度降下负载或空钩的手势。

6)“吊钩水平移动”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相平的位置图6)。

图6应用:

主要用于对桥式起重机小车的指挥。

指挥人员根据所处的指挥位置,可向左、右做手势,也可向前、后做手势。

(7)“吊钩微微上升”

小臂伸向侧前上方,手心朝上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上摆手掌(图7)。

8)“吊钩微微下降”

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手心朝下,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图8)。

9)“吊钩水平微微移动”小臂向侧上方自然伸出,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重复做缓慢的水平运动图9)。

图9应用:

(7)~(9)这三个手势是用于与三个正常速度相关的微动手势。

这三个微动手势用于吊运的开始、结束或其它要求小距离移动的情况。

指挥人员做手势时,可有节奏地连续指挥,即从微动的开始一直指挥到微动的结束。

指挥人员在指挥中,应保持3/4面向起重司机,使司机看到手势的侧影,这样也便于指挥人员连续监视负载运行。

10)“微动范围”

双小臂曲起,伸向一侧,五指伸直,手心相对,其间距与负载所要移动的距离接近(图10)。

图10

应用:

用于负载快要接近要求的位置时,提醒起重司机注意。

在操纵负载时,要移动这样一个相应的距离。

这种手势可配合哨笛直接指挥,也可先做“微微移动范围”手势,提请起重司机注意,然后再使用所需要的微微移动手势指挥。

(11)“指示降落方位”

五指伸直,指出负载应降落的位置(图11)。

图11

应用:

用于降下负载时,指出降落的物体应放置在某一具体位置的手势。

12)“停止”

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水平挥向一侧(图12)。

图12应用:

用于负载运行的正常停止手势,起重司机在操纵设备时,应逐渐地而不要突然地停车。

(13)“紧急停止”

两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同时水平挥向两侧(图13)。

应用:

用于负载运行的紧急停止手势。

“紧急停止”手势主要用在:

a瞬间停车,也就是在接到信号后的极短时间内停止运行。

b有意外或危险情况的紧急停车,例如:

负载对人的安全有威胁或快要碰上障碍物。

这种情况下,指挥人员发出“紧急停止”手势。

起重司机应使负载在不失去平衡的前提下尽快停车。

(14)“工作结束”

双手五指伸开,在额前交叉(图14)。

图14

应用:

这个手势说明工作结束,指挥人员不再向起重司机发出任何指挥信号。

起重司机接到此信号后,发出“回答”音响信号,便可结束工作。

六、起重机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

1起重机事故类型

1.1失落事故起重机失落事故是指起重作业中,吊载、吊具等重物从空中坠落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毁坏的事故。

失落事故时起重机械事故中最常见的,也较为严重的。

1.1.1脱绳事故脱绳事故是指重物从捆绑的吊装绳索中脱落溃散发生的伤亡毁坏事故。

造成脱绳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重物的捆绑方法与要领不当,造成重物滑落;吊装重心选择不当,造成偏载起吊或因吊装中心不稳造成重物脱落;吊载遭到碰撞、冲击、振动等而摇摆不定,造成重物失落等。

1.1.2脱钩事故脱钩事故是指重物、吊装绳或专用吊具从吊钩钩口脱出而引起的重物失落事故。

造成脱钩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吊钩缺少护钩装置;护钩保护装置机能失效;吊装方法不当及吊钩钩口变形引起开口过大等原因所致。

1.1.3断绳事故

造成起升绳破断的主要原因多为超载起吊拉断钢丝绳;起升限位开关失灵造成过卷拉断钢丝绳;斜吊、斜拉造成乱绳挤伤切断钢丝绳;钢丝绳因长期使用又缺乏维护保养造成疲劳变形、磨损损伤等达到或超过报废标准仍然使用等造成的破断事故。

造成吊装绳破断的主要原因多为吊装角度太大(>120°),使吊装绳抗拉强度超过极限值而拉

断;吊装钢丝绳品种规格选择不当,或仍使用已达到报废标准的钢丝绳捆绑吊装重物造成吊装绳破断;吊装绳与重物之间接触无垫片等保护措施,因而造成棱角割断钢丝绳而出现吊装绳破断事故。

1.1.4吊钩破断事故吊钩破断事故是指吊钩断裂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

造成吊钩破断事故原因多为吊钩材质有缺陷,吊钩因长期磨损断面减小已达到报废极限标准却仍然使用或经常超载使用造成疲劳破坏以致于断裂破坏。

1.2挤伤事故挤伤事故是指在起重作业中,作业人员被挤压在二个物体之间,所造成的挤伤、压伤、击伤等人身伤亡事故。

造成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起重作业现场缺少安全监督指挥管理人员,现场从事吊装作业和其他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或从事野蛮操作等人为因素所致。

发生挤伤事故多为吊装作业人员和从事检修维护人员。

挤伤事故多发生在以下作业条件之下:

1.2.1吊具或吊载与地面物体间的挤伤事故

车间、仓库等室内场所,地面作业人员处于大型吊具或吊臂与机器设备、土建墙壁、牛腿立柱等障碍物之间的狭窄场所,在进行吊装、挂绑司索、指挥、操作或从事其他作业时,由于指挥失误或误操作等,使作业人员躲闪不及被挤在大型吊具(吊载)与各种障碍物之间造成挤伤事故,或者由于吊装司索不合理,造成吊载剧烈摆动冲撞作业人员致伤。

1.2.2升降设备的挤伤事故电梯、升降货梯、建筑升降机等的维修人员或操作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发生被挤压在轿厢、吊笼与井壁、井架之间造成挤伤的事故灾害也时有发生。

1.2.3机体与建筑物间的挤伤事故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高空从事桥式类型起重机维护检修人员中,被挤压在起重机端梁与支承承轨梁的立柱或墙壁之间,或在高空承轨梁侧通道通过时被运行的起重机撞击击伤。

1.2.4机体旋转击伤事故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野外作业的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和履带起重机等作业中,往往由于此类作业的起重机旋转时配重部分将吊装司索人员、指挥人员和其他作业人员撞伤或把上述人员挤压在起重机配重与建筑物等障碍物之间而致伤。

1.2.5翻转作业中的撞伤事故

从事吊装司索、翻转、倒个等作业时,由于吊装方法不合理,装卡不牢,捆绑不当,吊具选择不合理,重物倾斜下坠,吊装选位不佳,指挥及操作人员站位不好,司机误操作等原因造成吊装失稳,吊装摆动冲击等均会造成翻转作业中的砸、撞、碰、击、挤、压等各种伤亡事故,这种类型事故在挤压事故灾害中尤为突出。

1.3坠落事故

坠落事故主要是指从事起重作业人员,从起重机机体等高空处发生向下坠落至地面的摔伤事故。

常见的坠落事故有以下几类:

1.3.1从机体上滑落摔伤事故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高空的起重机上进行维护、检修作业中,检修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抱着侥幸心里不穿戴安全带,由于脚下滑动、障碍物绊倒或起重机突然启动造成晃动,使作业人员失稳从高空坠落于地面而摔伤。

1.3.2机体撞击坠落事故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检修作业中,因缺乏严格的现场安全监督制度,检修人员遭到其他作业的起重机端梁或悬臂撞击,从高空坠落摔伤。

1.3.3轿厢坠落摔伤事故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载客电梯、货梯或建筑升降机升降运转中,起升钢丝绳破断,钢丝绳固定端脱落,造成乘客及操作者随轿厢、货箱一起坠落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1.3.4维修工具零部件坠落砸伤事故

在高空起重机上从事检修作业中,常常因不小心,使维修更换的零部件或维护检修工具从起重机体上滑落,造成砸伤地面作业人员和机器设备等事故。

1.3.5振动坠落事故

这类事故不经常发生。

起重机个别零部件因安装连接不牢,如螺栓未能按要求拧入一定的深度,螺母锁紧装置失效,或因年久失修个别连接环节松动,当起重机一旦遇到冲击或振动时,就会出现因连接松动造成某一零部件从机体脱落,进而坠落造成砸伤地面作业人员或砸伤机器设备的事故。

1.3.6制动下滑坠落事故这类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起升机构的制动性能失效,多为制动器制动环或制动衬料磨损严重而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换造成刹车失灵,或制动轴断裂造成重物急速下滑成为自由落体坠落于地面,砸伤地面作业人员或机器设备。

坠落事故形式较多,如近些年多发生在吊笼、简易客货梯的坠落事故。

1.4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时指从事起重操作和检修作业人员,由于触电遭到点击所发生的伤亡事故。

触电事故按室内室外不同场合不同起重机类型可分为以下二大类:

1.4.1室内作业的触电事故室内起重机的动力电源是点击事故的根源,遭受触电点击伤害者多为操作人员和电气检修作业人员。

产生触电的原因从人的因素分析多为缺乏起重机操作的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从起重机自身的电气设备角度看,多为电气系统或周围环境缺乏必要的触电安全保护。

1.4.2室外作业的触电事故主要是作业现场往往有裸露的高于输电线,由于现场安全指挥监督混乱,常有自行式起重机的悬臂或起升钢丝绳摆动触及高压线使机体连电,进而造成操作人员或吊装司索人员间接遭到高压电线中的高压电击伤。

1.4.3防触电安全措施

(1)保证安全电压

为保证人体触电不至于造成严重伤害与伤亡,触电的安全电压必须在50V以下,目前起重机应采用低压安全操作,常采用的安全低压操作电压为36V或42V。

(2)保证绝缘的可靠性机电气系统的绝缘保护措施容易受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绝缘材料老化现象,因此必须经常用摇表(兆欧表)测量检查各种绝缘环节的可靠性。

(3)加强屏护保护对起重机不可避免的一些裸露电器必须设有一定的护栏、护网等屏护设施以防触电。

(4)严格保证配电最小全净距起重机电气的设计与施工必须规定出保证配电安全的合理距离。

(5)格保证接地与接零可靠性电气设备一旦漏电,起重机的金属部分都会存在一定电压,作业人员若触及起重机金属部分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如果接地和接零措施安全可靠就可以防止这类触电事故。

(6)加强漏电触电保护除了起重机系统的漏电保护装置之外,还应设有绝缘站台和作业人员穿戴绝缘鞋等进行操作与检修。

1.5机体毁坏事故

机体毁坏事故时指起重机因超载失稳等产生机体断裂、倾翻造成机体严重损坏及人身伤亡事故。

常见机体毁坏事故有以下几种类型:

1.5.1断臂事故各种类型的悬臂起重机,由于悬臂设计不合理,制造装配有缺陷以及长期使用已有疲劳破坏隐患,一点超载起吊就有可能造成断臂或悬臂严重变形等机毁事故。

1.5.2倾翻事故

倾翻事故时自行式起重机常见事故,自行式起重机倾翻事故大多是由起重机作业前支承不当、起重限制器或力矩限制器等安全装置动作失灵、超载起吊等因素都会造成起重机倾翻事故。

1.5.3机体摔伤事故

在室外作业的起重机,由于无防风夹轨器,无车轮止垫或无固定锚链等,或上述装置失效,当遇到强风往往会造成起重机被大风吹跑、吹倒,甚至从栈桥上翻落造成严重的机体摔毁事故。

1.5.4相互撞毁事故

在同一跨中的多台桥式类型起重机由于相互之间无缓冲碰撞保护措施,或失效,难免要有起重机相互碰撞致伤。

还有在野外作业的多台悬臂起重机群中,悬臂旋转作业中也难免相互碰撞而出现碰撞事故。

2起重机典型事故案例

案例捆绑不牢物倾翻,司索人员把命丧

事故经过

某厂装配车间用1台10t跨度为19.5m的单梁起重机,从卡车上将外协件压铸机底座卸下并运往装配工位。

起重机司机A操纵起重机,司索工B用一对绳扣兜住两个压铸机底座(每个0.25t,规格为789×1170×40)四个叉接的吊环挂于起重机吊钩上,将底座吊起后汽车开走,司索工B

站在底座东侧指挥起重机向西运行,不料司机A扳错方向,起重机却向东行驶,司机A急打反转

使车向西运行,经此正反变换大车走向,使吊物产生急剧游摆晃动,导致一根兜绳从底部滑脱,底座倾翻坠落将手扶机座的司索工B撞成重伤后又被压在底座下面致死。

事故原因分析

(1)吊物捆绑方法错误,违反十不吊中工件捆绑不牢不吊的原则,这种兜吊方法起吊两个工件极为不妥,存在两件分离和绳扣脱落的潜在隐患和危险,以致稍有摆动就会发生吊物滑脱坠落事故。

(2)起重机司机从操作时精神不集中,发生误动作,使工件游摆发生吊物坠落事故。

(3)司索工B手扶吊物,置身于吊载之侧这一危险位置,是严重违规行为,乃起重作业之大忌,严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以致酿成大祸。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1)应采用背扣法捆绑压铸机底座,这样可以锁住工件不致发生在其游摆时滑落事故。

(2)司机在操作时应精神集中。

熟悉本机机械、电气性能,提高操作技能,避免发生误动作,即使偶尔发生误动作时,亦应能冷静妥善处理,采用跟车法稳住吊物使其不发生游摆,而打反车势必会产生吊物的剧烈游摆,使危险范围和程度加大。

(3)地面指挥及司索人员必须远离吊载,站在安全位置,吊物下面及其附近不准站人。

(4)吊载离开卡车后,应下降吊物使其离地面不超过0.5m的高度且在吊运通道上吊运,这样即

可避免吊物坠落砸人事故

实际操作演示部分

本次培训主要针对起重机安全操作和指挥信号进行现场操作演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