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701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docx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修订版

集团标准化小组:

[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学第一学期级航模课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常规及要求等

教学目标:

1、通过室内课教学,使学生基本了解课堂的基本常规,明确上

课的注意事项及具体要求;

2、让学生基本了解本学期课航模课的主要安排以及学习内容;

3、在与学生沟通中了解学生兴趣、具有的知识情况,为教学做

好铺垫;

4、学生间交流、讨论,评价存在问题,了解课堂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课堂常规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讲解、举例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以及要求:

航模课以动手能力和技术练习为主,各类活动主要以提升学

生兴趣,促进动手能力、技术掌握为主,因此期望大家加强纪律

性,树立安全意识,注意按照课堂常规要求去做,形成规范,为

能在课堂练习中掌握不同中纸飞机的折法、掷远的技术,提升自

己的技能,期望大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认真,注意力专注,听清要求,不做与上课内容无关的

事;

2、爱惜器材,携带积极,注意方法,做好标识;

3、练习、捡拾注意统一口令,不抢、不跑、不推搡;

4、遵照老师的要求、提示,确保上课安全,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听从教师指导,未经教师批准不随便离开活动区域自行活动;

5、上课中做到:

注意听讲,了解安排意图;活动中不嬉戏、打

闹;不影响其他同学练习,维护课堂纪律;有不适情况不能

参加锻炼及时告知老师,以便及时处理;

6、有异议可向老师提出,严禁与同学发生冲突;学会克制自己,

学会发现别人优点;未经允许不动别人器材;

7、上课、下课:

外出练习整队到预定地点,遵照分组、安排练

习;下课及时收归器材、整理器材、清点数目;文体委员及

时带队离开活动场地,不从其他正在上课的班级活动场地中

穿过,不与低年级学生抢行,做好合理避让;上下楼梯依照

次序排队行进,不跑、不挤、不推,避免意外发生

8、活动场地:

在指定地点集合、站队,在教师带领下到上课场

地;要求上课队伍安静、整齐,避免影响其他班级,具体上

课地点会随着不同内容变化,上次课结束时会进行通知。

二、器材准备:

每人必须自备纸袋或纸盒一个,供器材存放,确保器材完整、

安全、配件不遗失、缺损。

三、主要活动:

1、折纸飞机;2、纸飞机比赛;

3、模型拼装;4、模型比赛。

四、考核内容:

折飞机、掷远、平时考核等

1、相关理论知识;

2、纸飞机掷远比赛;

3、模型滞空比赛。

五、上学期所学内容:

1、折法的方法;

2、折的种类。

结束部分:

1、讨论、交流;2、存在问题

课后反思

航模课第二课时:

如何知道有风

教学目标:

1、学习纸飞机发展历史,使学生基本了解纸飞机发展状

况;

2、有关风的相关知识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

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讲故事,强化知识学习、理解,在互动中促使学生积

极参与;

4、评价、鼓励、指导,相互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纸飞机的知识

教学难点:

纸飞机比赛的内容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师生致礼,点名认识学生;

2、宣布本课内容,提出注意事项;

3、讲本课纪律及要求;

4、指出学习重点;

中间部分:

一、纸飞机发展历史:

用纸制作玩具被认为起源于2000年前的中国,那时风筝是一种流行的娱乐项目。

但与纸飞机相比并不相同。

最早能追溯到年代的纸飞机是西方在1909年制作的。

然而,现在最为人们所接受的制作方法是由约翰K诺斯罗(洛克希德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1930年所制作的。

诺斯罗普用纸飞机来做模拟测试来发现真实飞机的飞行机理。

二、纸飞机比赛内容:

在教室里扔纸飞机过去一直是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的“专利”,但纸飞机已经飞出教室,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全球性运动。

世界纸飞机比赛内容:

掷远、滞空、投准。

1、掷远世界纪录:

目前飞的最远的纸飞机是一个美国人创造的,他飞出了69米的好成绩。

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人打破它。

这个长度比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的距离还要长。

2、滞空世界纪录:

2009年4月11日,日本纸飞机协会会长户田拓(TakuoToda)在日本广岛以27.9秒的成绩打破了之前由美国肯·布莱克布恩保持了11年的纪录(1998-2009),比原纪录延长了0.3秒,户田拓夫将该纸飞机命名为Skyking(空中之王)。

2010年12月19日,户田拓夫在日本北海道以29.19秒的成绩再度刷新世界纪录,但该记录未被吉尼斯官方收录。

3、准投纪录(准录)—13次

这是一项新兴的纸飞机纪录,规则是在3米前放一个桶类容器,选手在线内用纸飞机进行投掷,连续投进桶内的次数即为成绩。

2009年2月28日,日本纸飞机协会指导员宇野文

泰(FumihiroUno)在日本京都府开创了该项纪录,纪录为6次。

2010年1月6日,其本人在日本福山刷新自己的纪录,成绩为13次。

三、风的知识:

1、风的名称:

风从哪里来就是什么风?

2、风的方向:

风吹你向那里就是方向?

图示:

––––––→∣∣∣∣

––––––→∣∣∣∣

东––––––→西∣∣∣∣

––––––→↓↓↓↓

结论:

东风,风向向西;南风,风向向北

3、如何知道有风?

感觉、观察、测试

连续投准知识拓展:

(1)√√√√√√√√××√√

(2)√√××√√√√√√××

(3)×√√√√√√××√√√

(4)××√√√√√√××√

结束部分:

1、复习本课知识2、评价本课

3、布置课后练习4、师生致礼

板书设计

航模知识

1、滞空:

飞机留空时间

掷远:

飞机飞的距离远

投准:

连续投注的次数

2、风的名称:

风从哪里出来

风向;风吹向哪里

3、从示意图判断风向、及什么风

(1)看箭头指向;

(2)看方向标识。

3、如何知道有风:

感觉、观察、测试

课后反思

航模课第三课时:

顺风、逆风

教学目标:

1、引导、学习,知道什么是顺风,逆风;

2、了解顺风、逆风的判断依据

3、讲故事,引导,了解顺风的作用;

4、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善于表达个人观点,在评价及鼓励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

顺风,逆风

教学难点:

利用顺风、逆风

教学方法:

讲解、提问、引导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一、复习:

1、如何知道有风?

感觉:

风吹来时有热、冷,

观察:

通过树叶动、红旗飘、小草摆、塑料袋移动等现象知道有风;

测试:

用轻、小、细、碎的物品测试。

2、你还有哪些办法知道有风?

3、学生交流、谈自己看法。

二、课后问题:

1、闻见气味是否有?

2、有时风吹来带有气味,是否就是哪些味道的风?

3、有时感觉风大,有时感觉风小是怎么回事?

4、风是哪里来的?

中间部分:

一、引导

有时风从面部吹来,又是从侧面吹来,有时从背后吹来;有时说它是东风、西风;有时说它是南、北风;有时又有人说它是顺风、逆风……

二、什么是顺风、逆风?

1、举例,引导;

2、学生表达意见;

3、结论:

顺风:

风吹向面部

逆风:

风吹向背部

三、判断顺风、逆风与什么有关系?

1、风向变化没?

2、谁在变化?

3、学生交流讨论;

4、学生分享交流结果:

风向没变,人的方向在变。

5、问题:

如果是只狗狗,顺风、逆风如何判断?

讨论结果:

顺风:

风吹向头部;逆风:

风吹向尾部;

结论:

判断是顺风、逆风,风向不变,与测试者方向有关。

拓展:

1、听说过顺风耳吗什么是顺风耳

问题:

1、下列情况下你听谁的是声音更清楚些?

风从一侧吹来,你站在中间,有两个人分别站在①②处,与你距离一样远,并且说话声音同样大,你听谁的声音更强清楚些,为什么?

如下图:

----→①----→◇----→②----→

六、板书设计

一、如何知道有风?

二、顺风、逆风如何判断有什么有关系

风向没变,人的方向在变;

三、顺风耳;

四、----→①----→◇----→②----→

课后反思

航模课第四课时:

风的形成及大小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顺风、逆风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顺风、逆风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注意问题;

3、从生活现象出发,学习风的形成及大小有关知识;

4、在引导中善于表达意见,在评价中掌握知识。

教学重点:

风的形成及大小

教学难点:

顺风、逆风应用

教学方法:

举例、引导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复习

1、什么是顺风、逆风?

2、判断是顺风、逆风与什么有关系?

中间部分:

一、风扇有1、2、3等档位,吹的风有变化吗?

二、风扇不转动有风吗扇子不煽动有风吗

1、讨论、交流;

2、引导、提示:

3、分享成果:

(1)1档风小,2挡风大,3档风最大;

(2)风扇不转动感觉不到风;扇子不煽动感觉不

到风,煽的慢风小,煽的快风大!

三、树叶动一定是有风,树叶不动就一定没风嘛?

1、讨论、交流;

2、引导、提示:

3、教师做实验,粉笔沫下落吹动,教师吹的是气,有气动了,粉笔沫飘向一侧……

4、分享成果:

(1)空气流动形成风:

(2)风力是分级的!

四、顺丰耳:

----→①----→◇----→②----→

1、上图听谁的声音大些?

2、学生讨论交流后分享结果;

听①的声音清楚些,②不清楚。

3、学生解释现象,师引到表述。

五、拓展:

1、◇如果是只猎狗,①②如果是两只兔子,距离猎狗距离同样远,猎狗追那只兔子获得食物成功的几率大些?

----→①----→◇----→②----→

2、◇如果是只兔子,①②如果是两只猎狗,兔子距离猎狗距离同样远,那只猎狗对兔子危险性大些?

----→①----→◇----→②----→

(1)学生间讨论、教师引导;

(2)学生阐述个人意见及结论

(3)学生评价并发表个人意见;

(4)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结果;

结论:

1、猎狗追①成功几率大些,①的气味及动静容易被猎狗闻见、听见;而猎狗的叫声、动静,①不易听见,②容易听得清楚。

2、如果猎狗在两侧,则在②处的猎狗对兔子危险性大些,因为兔子动静及声音容易被②处的猎狗听见!

板书设计:

一、风的形成及风的大小:

空气流动形成风;风力是分级的!

二、抓猎物:

1、猎物在两侧:

----→①----→◇----→②----→

兔子猎狗兔子

2、猎物在中间:

----→①----→◇----→②----→

猎狗兔子猎狗

课后反思

航模课第五课时:

气味飘散的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闻气味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风的知识

2、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解释常见现象;

3、教学让学生知道气味飘散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现象;

4、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引导中促使学生善于表达见解

教学重点:

气味飘散

教学难点:

解释闻气味

教学方法:

举例、引导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一、复习

1、风是怎样形成的?

2、有时感觉风大,有时感觉风小甚至感觉不到,这是怎么回事?

答案:

1、空气流动形成风;

2、风力是分级的。

二、抓猎物:

1、猎物在两侧:

----→①----→◇----→②----→

兔子猎狗兔子

2、猎物在中间:

----→①----→◇----→②----→

答案:

与空气流动及声音传播有关系!

猎狗兔子猎狗

要求:

1、学生举手回答,其他学生能够作补充;

2、回答有误的学生在其他同学解释之后能重新解释现象。

中间部分:

一、生活中的现象:

1、举例:

到陌生地方去,大老远就闻见有蛋糕的气

味,越走近,气味越浓,结果真发现有一家蛋糕店,是怎么回事?

2、要求学生利用有关风的知识解释;

3、学生讨论后分享结论;

4、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得出合理解释;

5、让学生解释,其他学生评价;

二、举一反三:

1、大老远就闻见烤红薯的气味是怎么回事?

2、有没有草莓味、巧克力味、奶油味、西红柿炒蛋味的风,为什么?

3、要求学生利用有关风的知识解释:

要求:

(1)蛋糕房气味为什么会出来?

(2)大老远为什么会气味?

(3)说清楚气味由淡到浓的原因;

4、学生解释,其他学生补充;

5、教师引导学生完整复述;

结论:

1、气味通过空气流动飘散出来;

2、空气流动的慢,气味飘散的慢,大老远气味闻起来淡,离得越近气味越浓;

3、风力是分级的,虽然没感觉到有风,能闻见气味就是因为空气流动,离得越近气味越浓是空气流动的慢。

4、闻见空气中有气味,是因为空气中飘散有不同的气味,是带有那种味道的风,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闻见某种味道,是因为流动的空气中飘散有它的气味!

板书设计:

1、空气流动形成风;风力是分级的!

2、空气流动------气味飘散------带气味的风!

3、空气流动的慢------气味飘散慢------离得远气味淡,离得近气味浓!

4、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课后反思

航模课第六课时:

折纸飞机的步骤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风的知识,强化有关风的概念;

2、讲解纸飞机的折过程及其要求,让学生对纸飞机的折

法有初步了解;

3、讲解纸飞机的练习方法,知道投掷的要求、动作;

4、讲解、提问、交流,使学生了解纸飞机,在学习后有所收获、提高教学重点

教训重点:

纸飞机

教学难点:

各步骤的要求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

教具准备:

纸张若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一、复习有关风的知识

1、如何知道有风?

2、风向及名称

二、纸飞机:

1、纸飞机比赛的内容

2、纸飞机世界纪录

基本部分:

一、折纸飞机的步骤:

1、对称折------找出对称轴

2、找机头------确定机头方向

3、找折位------确定机头位置

A、沿三角形底边反折

B、在沿三角形底边正折

4、量折位------从三角形顶点开始找出

1.5厘米并标识

5、折机头------分别从三角形底边向对

称轴方向折

6、折机身------沿对称轴向光面折;

7、折机翼------将机身斜线折向机腹下

沿与之对齐

8、整翼型------左右对称、形成上反角

9、检视------检查对称性、平整性

10、标识------年级、班级,种类、、、、、、

结束部分:

1、总结本课:

2、评价、鼓励;

3、布置课后作业;

4、下课

板书设计

折纸飞机

1、找出对称轴5、折翼型

2、确定机头方向、位置6、整翼型

3、折机头7、检视

4、折机身8、标识-

课后反思

航模课第七课时:

折A-1纸飞机

教学目标:

1、学习折A—1类飞机,让学生熟悉折飞机的方法步骤;

2、讲解折的步骤、要求、手法,使学生折法规范、细致;

3、指出折飞机各步骤的注意事项与要求,清楚检视方法;

4、在练习与指导中提升能力与水平,改善折飞机技巧。

教学重点:

折A—1类飞机

教学难点:

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指导

教具准备:

32开纸张若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师生致礼,提醒本课注意事项与要求;

2、点名、清点人数,了解学生出勤状况;

3、宣布本课所讲知识,讲本课纪律;

中间部分:

一、复习纸飞机的折法:

找出对称轴-----确定机头方向-----确定位置----

折出机头---折出机身---折机翼----检视------做标识

二、折A—1类纸飞机

方法:

随时讲解示范折

要求:

1、每一部必须对称;

2、折那边将那边靠近自己

3、最好一次到位。

形式:

1、每人一张纸,按照教师指导步骤折;

2、教师巡视检查,发现存在问题;

3、集中纠正问题,指出注意事项;

4、教师给出自我检查对称性的方法;

5、教师给出对称性检查的重定部位;

6、同桌之间相互检查;

三、整理飞机:

1、检视对称性;

2、形成上反角;

3、标识的位置:

机身、机翼尾部两侧

4、做好标识:

型号、班级、姓名、序号

结束部分:

1、整队、放松练习2、评价本课

3、布置课后练习4、师生致礼

板书设计

A-1飞机

1、找出对称轴5、折出机身

2、确定机头方向6、折机翼

3、确定位置7、检视

4、折出机头8、做标识

课后反思

航模课第八课时:

A-1纸飞机试飞

教学目标:

1、复习折A—1类飞机,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折飞机的方

法步骤;

2、分享折的步骤、要求、手法,使学生折法规范、细致;

3、明确折飞机各步骤的注意事项与要求,清楚检视、整

理的方法;

4、在练习与指导中提升个人能力与水平,改善飞机掷远的方法。

教学重点:

飞机试飞

教学难点:

出手动作

教学方法:

演示、指导

教具准备:

32纸张若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师生致礼,提醒本课注意事项与要求;

2、点名、清点人数,了解学生出勤状况;

3、宣布本课所讲知识,讲本课纪律;

中间部分:

一、检查学生飞机携带及完整状况。

二、在规定时间之内折出A—1类飞机

1、教师复习、提醒折法;

2、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3、指出问题,纠正存在的问题;

4、督促学生做好标识;

5、检查学生飞机的整理状况

三、外场试飞

1、提出纪律与安全要求;

2、指出练习方式、方法:

分组轮换

3、练习掷远动作,发现问题;

4、纠正错误:

(1)有甩腕动作;

(2)出手角度问题:

不固定

(3)只是前臂摆动;

(4)出手方向问题:

不是直线;

(5)飞机调试问题:

上反角、不对称等。

5、听口令尝试改善动作练习;

6、掷远练习,发现问题;

7、学生示范、评价;

8、掷远试飞练习,给予名次判定

9、男女分组比赛,判定名次;

结束部分:

1、整队总结本课2、评价本课

3、布置课后练习4、师生致礼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航模课第九课时:

A-1纸飞机试飞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折A—1类飞机,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折飞机

的方法步骤;

2、探讨、分享折的步骤、要求、手法,使学生间相互学

期,使折法规范、细致;

3、明确折飞机各步骤的注意事项与要求,清楚检视、整

理的方法;

4、在练习与指导中提升个人能力与水平,改善飞机掷远的方法

教学重点:

A—1飞机试飞

教学难点:

出手动作

教学方法:

演示、指导

教具准备:

32纸张若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师生致礼,提醒本课注意事项与要求;

2、点名、清点人数,了解学生出勤状况;

3、宣布本课所讲知识,讲本课纪律;

中间部分:

一、检查学生飞机携带及完整状况。

二、在规定时间之内折出A—1类飞机

1、教师复习、提醒折法;

2、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3、指出问题,纠正存在的问题;

4、督促学生做好标识;

5、检查学生飞机的整理状况;

6、指导、评价、鼓励学生。

三、外场试飞

1、结合上节课练习状况,提出纪律与安全要求;

2、指出练习方式、方法:

分组轮换

3、练习掷远动作,发现问题,评价指导;

4、纠正错误:

(1)有甩腕动作;

(2)出手角度问题:

不固定;

(3)只是前臂摆动;

(4)出手方向问题:

不是直线;

(5)飞机调试问题:

上反角、不对称等。

5、随口令,看示范尝试改善动作练习;

6、掷远练习,发现优、缺点;

7、学生示范,评价,改进动作;

8、掷远试飞练习,给予名次判定;

9、男女分组比赛,判定名次,给予鼓励;

结束部分:

1、整队总结本课2、评价本课

3、布置课后练习4、师生致礼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航模课第十课时:

A-1纸飞机掷远测试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折A—1类飞机,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折飞机的

方法步骤;

2、分享折的步骤、要求、手法,使学生折法规范、细致

3、强调折飞机各步骤的注意事项与要求,清楚检视、整

理的方法;

4、指出掷远练习中常见的错误、问题,提醒学生注意改

进动作方法。

5、在练习与指导中提升个人能力与水平,改善飞机掷远的方法。

教学重点:

A—1类飞机掷远

教学难点:

掷远的动作方法

教学方法:

测试、指导

教具准备:

32开纸张若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师生致礼,提醒本课注意事项与要求;

2、点名、清点人数,了解学生出勤状况;

3、宣布本课所讲知识,讲本课纪律;

中间部分:

一、检查学生飞机携带及完整状况。

二、在规定时间之内折出A—1类飞机

1、教师复习、提醒折法;

2、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3、指出折法问题,纠正存在的问题;

4、督促学生做好标识;

5、检查学生飞机的整理状况。

三、外场掷远测试

1、提出纪律与安全要求;

2、指出练习方式、方法:

分组轮换

3、练习掷远动作,发现问题;

4、纠正错误:

(1)有甩腕动作、只是前臂摆动;

(2)出手角度、方向问题

(3)手持飞机位置问题;

(4)利用风向问题:

顺风机头高,逆风机头低

(5)飞机调试问题:

上反角、不对称等。

5、分组尝试掷远,改善动作;

6、纠正存在发现问题,指出改正方法;

7、掷远试飞测试,登记成绩时报序号;

8、集中纠正测试中出现的问题;

9、再次男女分组测试;

10、宣读成绩

结束部分:

1、整队、指出测试问题2、评价本课

3、布置课后练习4、师生致礼

课后反思

航模课第十一课时:

固定翼直升机--皮筋绕圈

教学目标:

1、观察直升机螺旋桨等,让学生对于直升机有初步了解;

2、教师讲解直升机的组成等,学生基本知道各配件名称;

3、学习皮筋的打结、绕圈的方法,清楚知道各步骤要求、

注意事项;

4、在讲解、练习、指导中获得知识,在观摩中评价获得提升。

教学重点:

皮筋的打结、挂、绕圈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绕单、双数圈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指导、练习

教具准备:

皮筋若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一、直升机知识

1、复习直升机的结构知识

2、检查学生对于直升机的部件了解。

二、纸飞机知识

了解纸飞机折叠的步骤常识

基本部分:

一、上反角的知识:

1、什么是上反角?

2、上反角的作用?

3、纸飞机上反角的成形。

二、飞机橡筋绕圈的方法示范、演示、讲解

1、双手偶数圈的绕法

A、对折绕圈法(错误)

B、90度转动绕圈法

2、单手奇数圈的绕法

A、用里边的皮筋绕

B、用外边的皮筋绕

C、用里、外的皮筋绕

3、单手偶数圈的绕法

A、用里边的皮筋绕

B、用外边的皮筋绕

C、用里、外的皮筋绕

三、学生练习、尝试,发现问题

四、纠错、评价

五、学生再次练习、尝试

要求:

1、注意绕的动作、方法

2、如何才能绕的均匀;

3、如何整理皮筋

结束部分:

1、整队、放松练习2、评价本课

3、布置课后练习4、师生致礼

板书设计:

固定翼直升机

1、结构3、上反角

2、名称4、橡筋绕圈:

偶数、奇数

课后反思

航模课第十二课时:

固定翼直升机---挂皮筋

教学目标:

1、复习直升结构等,促使学生对于直升机有进一步了解;

2、了解直升机的组成等,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各部件名称;

3、复习皮筋的打结、绕圈的方法,在感受、体验中清楚

知道皮筋要求、注意事项;

4、学习皮筋的挂法,在体验与感受中了解办法、形式;

5、在复习、练习、指导中获得知识,在观摩、尝试中评价获得提升。

教学重点:

挂皮筋

教学难点:

挂皮进的要领、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体验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师生致礼,提醒本课注意事项与要求;

2、点名、清点人数,了解学生出勤状况;

3、宣布本课所讲知识,讲本课纪律;

中间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