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7019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2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 专题六盐 化学肥料.docx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考点梳理模块一专题六盐化学肥料

专题六 盐 化学肥料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的主要性质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B

常用化肥(氮肥、磷肥、钾肥)的名称和作用

A

 

名师考点精讲学思结合 高效突破

考点1常见的盐及其性质(必考)

1.几种常见的盐

(1)生活中常见的盐有 氯化钠 、 碳酸钠 、 碳酸氢钠 等。

 

(2)①碳酸钠的化学式为 Na2CO3 ,俗称苏打,它的水溶液呈 碱 性,所以又称为 纯碱 。

 

②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 NaHCO3 ,俗称 小苏打 。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

 

(3)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向样品溶液中滴加 CaCl2(或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 稀盐酸 ,有无色、无味、能使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

俗称

物理性质

用途

氯化钠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①作调味品,腌制咸菜;②作防腐剂;③消除积雪(长期过量使用融雪剂会破坏植被和道路,还会使土壤盐碱化);④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选种;⑤配制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

纯碱、

苏打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碳酸钙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①建筑材料、补钙剂;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等

碳酸

氢钠

小苏打

白色晶体,可溶于水

①制糕点的发酵粉;②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

NaCl+H2O+CO2↑)等

注意

①碳酸氢钠固体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H2O+CO2↑;

②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是 分别加热,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的是碳酸氢钠,反之则是碳酸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都呈 碱 性; 

③工业用盐 亚硝酸钠 有毒,不能食用; 

④常见的盐大多数为 白 色固体,其水溶液一般为无色液体,但有些盐溶液有颜色,如高锰酸钾溶液为 紫红 色,含Cu2+的盐溶液为 蓝 色,含Fe2+的盐溶液一般为 浅绿 色,含Fe3+的盐溶液一般为 黄 色 

3.盐的化学性质

(1)与某些金属反应: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置换反应)。

规律: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可将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举例: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O4

Cu+FeSO4。

(2)与酸反应:

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

规律:

反应物中的酸一般指盐酸、硫酸。

若盐是碳酸盐时可不溶;若不是碳酸盐,则要求可溶。

举例:

①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HCl+AgNO3

AgCl↓+HNO3;②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aCO3+2HCl

CaCl2+H2O+CO2↑。

(3)与某些碱反应:

碱+盐→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

规律:

反应物都可溶,若反应物中的盐不为铵盐,则生成物之一为沉淀;若反应物中的盐为铵盐,则生成物中可无沉淀。

举例:

①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a(OH)2+Na2CO3

CaCO3↓+2NaOH;②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uSO4+2NaOH

Cu(OH)2↓+Na2SO4。

(4)与某些盐反应:

盐+盐→两种新盐(复分解反应)。

规律:

反应物中的盐要可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

举例:

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NaCl+AgNO3

AgCl↓+NaNO3。

4.复分解反应

(1)定义:

 两种化合物 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 两种化合物 的反应。

 

(2)发生条件:

两种物质(酸、碱、盐等)在溶液中交换离子,生成物中有 水或气体或沉淀 生成。

 

物质的溶解性

(1)酸:

大多数都可溶于水。

(2)碱:

只有一水合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微溶)可溶于水,其余均不溶。

(3)盐: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

(4)氯化物除氯化银不溶于水外,其余多数易溶于水。

(5)硫酸盐除硫酸钡不溶于水,硫酸银、硫酸钙微溶于水外,其余多数易溶于水。

(6)碳酸盐中碳酸铵、碳酸钾、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镁微溶,其余全不溶。

典例1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

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

【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CaCl2、NaCl和HCl;

猜想二:

CaCl2、NaCl和Na2CO3;

猜想三:

            。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    

猜想一成立

【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    ,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                   。

 

【解析】

(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作出猜想】猜想二不合理,因为该溶液是澄清溶液,则不存在能相互反应生成沉淀的氯化钙和碳酸钠。

【设计实验】根据实验报告可知,该实验方案的目的是检验是否存在稀盐酸,可通过加入锌粒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进行检验。

【反思拓展】由于是酸性废液,所以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污染地下水或腐蚀管道,可加入过量石灰石进行中和。

【答案】

(1)Ca(OH)2+CO2

CaCO3↓+H2O

【作出猜想】CaCl2、NaCl

【进行讨论】二

【设计实验】锌粒 产生气泡

【反思拓展】腐蚀管道 加入过量石灰石

针对训练

1.(2019·广州)已知金属钴(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请预测氯化钴(CoCl2)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

经查阅资料,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SO4

Co(NO3)2

CoCO3

在水中

的溶解

难溶

于水

的灰

绿色

固体

难溶于水

的粉红色

固体

易溶于

水形成

粉红色

溶液

易溶于

水形成

粉红色

溶液

易溶于

水形成

粉红色

溶液

难溶于

水的粉

红色固

限选试剂:

CoCl2溶液、(NH4)2CO3溶液、Na2SO4溶液、AgN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镁条、铜片。

预测

预测的依据

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①能够与含Ag+的可溶性盐反应

CoCl2溶液中含Cl-,AgCl难溶于水

取少量CoCl2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少量AgNO3溶液 ,如果观察到 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预测成立 

②能够与 可溶性碱 (填物质类别)反应 

CoCl2溶液中含Co2+,Co(OH)2难溶于水 

取少量CoCl2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少量NaOH溶液 ,如果观察到 有粉红色固体生成 ,则预测成立 

③能够与 含C

的盐(或可溶性碳酸盐) (填物质类别)反应 

CoCl2溶液中Co2+,CoCO3难溶于水  

取少量CoCl2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少量(NH4)2CO3溶液 ,如果观察到 有粉红色固体生成 ,则预测成立 

考点2化学肥料(5年2考)

1.常见的化学肥料

常见的化学肥料有三种,分别是 氮肥 、 钾肥 和 磷肥 。

如果某种化学肥料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则称为 复合肥料 ,如 硝酸钾 。

 

2.化学肥料的性质和用途

类别

示例

化学性质

用途

氮肥

常见的氮肥有铵盐(NH4HCO3)、硝酸盐(NH4NO3、NaNO3)、尿素[CO(NH2)2]、氨水(NH3·H2O)等

N

的检验:

①往待测物质中加入碱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微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此物质中含N

(铵态氮肥);

②往待测物质中加入熟石灰,研磨,若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此物质中含N

(铵态氮肥)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磷肥

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等

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钾肥

常用的钾肥有K2SO4和KCl等

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3.合理使用化学肥料

(1)使用化学肥料的利与弊

利:

 促进农作物增产 等。

 

弊:

 引起土壤酸化板结 ;污染空气;污染水源等。

 

(2)合理施用

少投入; 与农家肥配合施用 ;复合配用, 提高肥效 等。

 

典例2 (2019·广东)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

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

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解析】尿素[CO(NH2)2]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A项错误;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B项错误;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C项正确;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氮肥,D项错误。

【答案】C

针对训练

2.(2019·湖北宜昌)如图是碳铵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信息。

下列关于该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A)

A.属于复合肥料

B.含有四种元素

C.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D.储存和运输时,不宜受潮或曝晒

【解析】该化肥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A项错误;该化肥由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组成,B项正确;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C项正确;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易溶于水,储存和运输时,不宜受潮或曝晒,D项正确。

实验: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目的

(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2.实验用品:

铁架台(带铁圈)、烧杯、量筒、玻璃棒、蒸发皿、漏斗、托盘天平、坩埚钳、酒精灯、药匙、滤纸、火柴、粗盐。

3.实验步骤

(1)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

(2)溶解:

将称量好的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L水中约溶解的粗盐的质量。

(3)过滤:

用如图1所示装置过滤食盐水。

(4)蒸发: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如图2所示。

(5)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容器,计算产率。

精盐的产率=

×100%。

4.拓展延伸

实验步骤

说明

溶解

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搅拌时注意玻璃棒不能触碰烧杯壁和底部

过滤

“一贴、二低、三靠”,并用玻璃棒引流,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

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盛放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蒸发

①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防止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针对训练

1.(2019·山东滨州)结合下图仪器,完成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酒精灯 。

 

(2)在过滤粗盐水时,除用到⑤⑥⑦⑧,还需要用到图中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漏斗 (填名称)。

 

(3)蒸发结晶食盐,除用到①②⑧⑨,还需用到图中的仪器是 ⑥ (填序号)。

 

(4)下列有关蒸发结晶操作描述正确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A.当加热至有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B.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当水分完全蒸干时,即停止加热

D.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防止破损

2.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铁架台 ,粗盐提纯实验操作顺序为称量、 ②③① (填序号)以及称量、计算产率。

 

(2)实验室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操作名称是 过滤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称量固体时,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均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其作用是 防止药品污染托盘(或使称量准确,合理即可) 。

 

(4)同学们经过滤后发现滤液依旧浑浊,浑浊的原因是 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5)操作①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 出现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6)实验结束后,称量所得精盐,精盐的质量偏小,原因是 过滤时滤液有损失(或蒸发时有溶液溅出,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本节课后练☞见强化练习册P13

模块一检测卷(☞见活页卷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