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7143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课练3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课练31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

A.在水中加入氯化铁晶体,加热至沸腾,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B.氢氧化铁胶体中的H+、Cl-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C.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较简便的方法是用激光束照射

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向2mL1mol/L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FeCl3溶液

C

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D

测定铝箔中氧化铝的含量

取ag铝箔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测其体积为b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

3.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①能组成Zn-Cu原电池

B.②能证明非金属性Cl>C>Si

C.③说明反应2NO2(g)N2O4(g),ΔH<0

D.④白色沉淀为BaSO4

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量某溶液的pH时,不能用水将pH试纸润湿,须将pH试纸直接插入溶液中检测

B.用托盘天平在烧杯中快速称取5.85gNaCl,溶解在水中,用100mL容量瓶配制成1mol/L的NaCl溶液

C.实验室用如图甲装置完成NaHCO3的热稳定性实验探究

D.实验室中利用如图乙装置及试剂制备氨气

5.某同学欲配制3.5%的氯化钠溶液,于是用量程为100g的托盘天平称取3.5g食盐,但该同学把砝码与食盐放错了托盘。

该同学发现后,已经把食盐倒入了烧杯,如果该同学还想配制3.5%的氯化钠溶液,应该选取的量筒规格及量取的蒸馏水体积分别为(  )

A.50mL 96.5mLB.50mL 69mL

C.100mL 69mLD.100mL 96.5mL

6.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7.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①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B.用图②装置测定黄铜(Cu、Zn合金)中Zn的含量

C.用图③装置验证铁发生析氢腐蚀

D.用图④装置测定反应速率

8.实验室制备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的反应如下:

2NH3(g)+CO2(g)NH2COONH4(s)

该反应在干燥条件下仅生成氨基甲酸铵,若有水存在则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

(1)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2)写出生成碳酸氢铵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按下图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

在相应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在三颈烧瓶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恒压滴液漏斗中装入浓氨水。

步骤3:

滴加浓氨水并搅拌,调节反应速率,在反应器中得到产品。

①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碳酸盐和酸反应制CO2,该实验利用干冰升华产生CO2气体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恒压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装置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硝酸和硝酸盐是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

(1)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合成硝酸的化学原理。

①氨的催化氧化:

图a是探究氨的催化氧化的简易装置,实验中观察到锥形瓶中铂丝保持红热,有红棕色气体和白烟产生。

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NO2的吸收:

如图b所示,将一瓶NO2倒置于水槽中,在水下移开玻璃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NO3)3溶液因Fe3+水解而显棕黄色,请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①写出Fe(NO3)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②参照示例完成下表实验方案的设计。

限选材料:

0.05mol·L-1Fe(NO3)3、0.5mol·L-1Fe(NO3)3、1.0mol·L-1HNO3、1.0mol·L-1NaOH、NaHCO3固体、蒸馏水、冰水混合物;pH计及其他常见仪器。

可能影

响因素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溶液的

酸碱性

取少量0.5mol·L-1Fe(NO3)3于试管中,加入几滴1mol·L-1HNO3

棕黄色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溶液酸性增强能抑制Fe(NO3)3的水解

盐的

浓度

溶液

温度

10.NaCl和NaClO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

ClO-+Cl-+2H+===Cl2↑+H2O,某学习小组拟研究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和NaClO)的变质情况。

(1)此消毒液中NaClO可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HCO3和HClO而变质。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适量消毒液放在试管中,加入足量一定浓度的硫酸,有气体放出。

通过以下装置检验气体的成分,从而判断该消毒液是否变质。

限选试剂:

98%浓硫酸、1%品红溶液、1.0mol·L-1KI淀粉溶液、1.0mol·L-1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饱和NaCl溶液。

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所加试剂

预期现象和结论

向试管A中加足量①________________;

试管B中加1%品红溶液;

试管C中加②________。

若A中溶液变蓝色,B中溶液不褪色,C中溶液变浑浊,则消毒液部分变质;

③________________,则消毒液未变质;

④________________,则消毒液完全变质。

(3)用滴定法测定消毒液中NaClO的浓度。

实验步骤如下:

①量取25.00mL消毒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amol·L-1Na2SO3溶液bmL。

②滴定分析。

将c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装入____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使KMnO4和剩余的Na2SO3发生反应。

当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红色保持不褪去时,停止滴定,记录数据。

重复滴定实验3次,测得平均消耗酸性KMnO4溶液VmL;滴定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

NaClO+Na2SO3===NaCl+Na2SO4;2KMnO4+5Na2SO3+3H2SO4===K2SO4+2MnSO4+5Na2SO4+3H2O。

③计算。

消毒液中NaClO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用含a、b、c、V的代数式表示)。

1.(2013·全国大纲卷)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配制100mL1.0mol·L-1CuSO4溶液

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B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C

在溶液中将MnO

完全转化为Mn2+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

D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2.(2015·江苏卷)(双选)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制备Al(OH)3悬浊液:

向1mol·L-1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mol·L-1NaOH溶液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

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适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3.(2015·安徽卷)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反应中有NH3产生

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反应中有H2产生

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

4.(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

发生装置→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用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

①Y管中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K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7·西宁月考)对比法和实验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以下实验设计中不严密的是(  )

A.将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比较钠和镁的金属性强弱

B.将氯气通入硫化钠溶液中,判断氯气与硫的氧化性强弱

C.测定等温等浓度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强弱

D.测定等温等浓度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判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6.(2017·浙江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分别用水浴加热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到一定温度,再将两溶液混合与未加热溶液混合进行比较

B.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率持续加快

C.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使用碎泡沫隔热保温、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量取达到的最高温度,计算反应热,取2~3次的实验平均值

D.取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热水中,观察现象,可判断皂化反应是否完全

7.(2017·泰安期末)下列实验现象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结论

A

①中导管口冒气泡,手松开无现象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B

②中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C

③中关闭K,气体颜色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深

NO2生成N2O4为吸热反应

D

④中挤压胶头滴管后,烧瓶中形成喷泉

Cl2易溶于CCl4

8.(2017·淄博一模)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案2指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

B.方案1中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

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2和Fe2O3混合物中的Fe2O3

9.(2017·南通联考)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B.验证Na和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盐酸

D.制取SO2并检验其还原性

10.(2016·豫南联考)下列有关实验原理、现象、结论等均正确的是(  )

A.a图示装置,滴加乙醇试管中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酸

B.b图示装置,右边试管中产生气泡迅速,说明氯化铁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的好

C.c图示装置,根据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是NO

D.d图示装置,试管中先有白色沉淀、后有黑色沉淀,不能验证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S

11.(2017·乐山二模)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将Al2(SO4)3、NaOH溶液相互滴加

鉴别Al2(SO4)3、NaOH溶液

B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C

向NaHS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HS-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D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

验证淀粉已水解

12.(2017·山师附中检测)下列所设计的鉴定方案或者结论正确的是(  )

A.检验C2H5Cl中的氯元素时,将C2H5Cl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先加入稀硫酸进行酸化,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

B.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逸出,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可能不含有CO

和HCO

C.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若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lO

D.向右图所示烧杯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Fe在电极上失去电子生成Fe2+而不是Fe3+

课练31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基础练

1.解析 A项实验操作不会制得胶体,会得到沉淀;胶体粒子也能通过滤纸,B项错误;C项,蒸发溶液到溶液快要蒸干时用余热蒸干即可。

答案 D

2.解析 A项,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后生成乙烯,乙烯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B项,NaOH过量,只加入几滴MgCl2溶液后还有大量的OH-剩余,因此加入FeCl3溶液后直接生成了Fe(OH)3,故无法比较Mg(OH)2和Fe(OH)3的溶解度;C项,蔗糖水解是在酸性环境中进行的,所以水解后要先“碱化”;D项,Al和盐酸反应后生成氢气,通过碱石灰干燥后测其体积,计算出铝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铝箔中氧化铝的含量。

答案 B

3.解析 A项,通过盐桥可形成原电池,正确;B项,HCl不是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通过其酸性强弱来比较非金属性强弱,不正确;C项,热水中颜色加深,则升高温度时,2NO2(g)

N2O4(g)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ΔH<0,正确;D项,SO2溶于水生成H2SO3,H+、NO

把SO

氧化成SO

,从而生成BaSO4沉淀,正确。

答案 B

4.解析 pH试纸不能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否则会导致待测液被试纸污染,A错;托盘天平不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B错;NaHCO3受热分解生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内壁冷却,回流易导致热的试管炸裂,故应该向下倾斜,C错。

答案 D

5.解析 实际称取的氯化钠质量为2.5g,所以配制3.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约为69g,多次量取,误差较大,故应选C。

答案 C

6.解析 A项,生成的H2能将体系中的O2排出,观察到Fe(OH)2白色沉淀;B项,脱脂棉燃烧,能说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C项,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气体;D项,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且提供OH-,抑制NH3·H2O的电离,能用于制备少量NH3。

答案 C

7.解析 由于Fe为阴极,不可能失去电子变为Fe2+,所以不能用图①装置制备Fe(OH)2,A项错误;锌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氢气难溶于水,用排水量气法收集氢气,根据氢气的体积可计算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黄铜中锌的含量,B项正确;由于溶液显中性,铁钉发生的是吸氧腐蚀,不是析氢腐蚀,C项错误;由于使用的是长颈漏斗,反应产生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故不能用图④装置测定反应速率,D项错误。

答案 B

8.答案 

(1)<

(2)NH3+CO2+H2O===NH4HCO3

(3)①碱石灰

②无水无需干燥 低温有利于氨基甲酸铵的合成

③使氨水顺利滴下

(4)产品易堵导管 稀硫酸可能倒吸(或其他合理答案)

9.答案 

(1)①NH4NO3 ②集气瓶中红棕色逐渐消失,集气瓶中的液面逐渐上升

(2)①Fe3++3H2O

Fe(OH)3+3H+

影响条件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盐的浓度

用pH计分别测定0.05mol·L-1Fe(NO3)3和0.5mol·L-1Fe(NO3)3的pH,并比较大小

两种溶液的pH值之差小于1,说明增大c[Fe(NO3)3],抑制Fe(NO3)3水解。

溶液温度

取少量0.5mol·L-1Fe(NO3)3于试管中,再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

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说明升高温度促进Fe(NO3)3水解

(或其他合理答案)

10.解析 

(1)对比提示的反应物NaClO、CO2与生成物NaHCO3、HClO,由元素守恒可知反应物中还有H2O。

(2)根据表格中“若A中溶液变蓝色”及提供的限选试剂可知,试管A中为足量的1.0mol/LKI-淀粉溶液,“若……C中溶液变浑浊”则表明试管C中为澄清石灰水。

若消毒液部分变质,则其中既含NaClO,又含NaHCO3,加酸后生成Cl2和CO2,前者使KI氧化,生成I2,A中溶液变蓝,又因为1.0mol/LKI-淀粉溶液足量,故装置B中的品红不变色,CO2使装置C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消毒液未变质,则加入酸只有Cl2生成,故只有装置A中有蓝色现象;若消毒液全部变质,则只生成CO2,即只有装置C中有沉淀现象。

(3)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故只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

由已知化学方程式可知关系式:

2KMnO4~5Na2SO3和NaClO~Na2SO3。

所以a×b=25×c(NaClO)+

c×V,因此c(NaClO)=(2ab-5Vc)/50mol·L-1。

答案 

(1)NaClO+CO2+H2O===NaHCO3+HClO

(2)

所加试剂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1.0mol/LKI-淀粉溶液②澄清石灰水

③若A中溶液变蓝色,B中溶液不褪色(无变化),C中溶液不变浑浊(无变化)④若A中溶液不变蓝色(无变化),B中溶液不褪色(无变化),C中溶液变浑浊

(3)②酸式 ③(2ab-5Vc)/50

加餐练

1.解析 A中应将25gCuSO4·5H2O溶于水,再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配成100mL溶液,A不能达到目的,其余均能达到目的。

答案 A

2.解析 NaOH过量,Al(OH)3会溶解生成NaAlO2,A项错误;饱和Na2CO3溶液可以与CH3COOH反应,且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利于分层,B项正确;若待检验溶液中仅存在Fe3+而不存在Fe2+,也会出现题述实验现象,C项错误;H2O2的浓度相同时,一支试管中加催化剂,一支不加,通过观察生成气泡的速率来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D项正确。

答案 BD

3.解析 A项,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只有NH3;B项,由于NH4Cl溶液水解后显酸性,故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2;C项,pH=8.6的溶液显碱性,故弱碱性溶液中Mg可被氧化;D项,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H2,是H+将Mg氧化而不是OH-将其氧化。

答案 D

4.解析 

(1)①由于制取氨气可以用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故可以选A装置;或利用NH3·H2O

NH3↑+H2O制取NH3,故也可以选B装置。

②生成的NH3中混有水蒸气,且氨气是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在收集装置后,需用防倒吸的尾气处理装置;

(2)NO2具有强氧化性,NH3具有还原性,NO2中氮元素由+4价降至0价,NH3中氮元素由-3价上升到0价,生成N2,故化学方程式为8NH3+6NO2

7N2+12H2O,则Y管内气体颜色变浅甚至变为无色。

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故Y中压强减小,烧杯内NaOH溶液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会倒吸入Y管内。

答案 

(1)①A 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或B NH3·H2O

NH3↑+H2O)

②dcfei

(2)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 ②8NH3+6NO2

7N2+12H2O 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5.解析 比较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测定相同条件下Na2CO3和Na2SO4溶液的pH,较大者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弱,D项不严密。

答案 D

6.解析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分别用水浴加热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到一定温度,再将两溶液混合与未加热溶液混合进行比较,A项正确;持续升高温度,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分解速率反而减慢,B项错误;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使用碎泡沫隔热保温、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量取达到的最高温度,计算反应热,取2~3次的实验平均值,C项正确;取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热水中,通过观察是否出现分层现象,可判断皂化反应是否完全,D项正确。

答案 B

7.解析 装置气密性检查,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手松开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才能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A项错误;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B项错误;混合气体颜色在热水中比冷水深,说明NO2生成N2O4为放热反应,C项错误;挤压胶头滴管,烧瓶中形成喷泉,烧瓶内气压降低,说明Cl2易溶于CCl4,D项正确。

答案 D

8.解析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A错误;加热后留下的残留物一定是固体或难挥发的液体,B错误;C项,加入的试剂可以是水且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C错误;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硅酸钠,进而分离出氧化铁,D正确。

答案 D

9.解析 二氧化氮会和水反应,因此不能用装置A来测定二氧化氮气体的体积,A项错误;Na和水反应如果放热就会使大试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引起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B项正确;NaOH标准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C项错误;Cu和浓硫酸需加热才能反应,D项错误。

答案 B

10.解析 乙醇被重铬酸钾氧化成乙酸,A项错误;过氧化氢的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不能确定是催化剂作用的效果,B项错误;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然后通入水中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不能证明铜与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