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7279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docx

届高考化学专题备考复习《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

备战2020高考化学:

制备及性质、原理探究综合实验

1.亚硝酞氯(NOCl,熔点:

-64.5℃,沸点:

-5.5℃)是一种黄色气体,遇水易水解。

可用于合成清洁剂、触媒剂及中间体等。

实验室可由氯气与一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合成。

(1)甲组的同学拟制备原料气NO和Cl2,制备装置如下图所示:

为制备纯净干燥的气体,下表中缺少的药品是:

装置Ⅰ

装置Ⅱ

烧瓶中

分液漏斗中

制备纯净Cl2

MnO2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制备纯净NO

Cu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乙组同学利用甲组制得的NO和Cl2制备NOCl,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装置Ⅳ、Ⅴ除可进一步干燥NO、Cl2外,另一个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Ⅷ中吸收尾气时,NO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查得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酸,一定条件下混酸可生成亚硝酞氯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室常用浓盐酸与MnO2加热来制备Cl2,并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Cu与稀硝酸反应可以制备NO,但NO会与装置中的O2生成少量NO2,并可能混有少量挥发的硝酸,可用水把二者除去。

(2)在Ⅵ装置中NO与Cl2反应制备NOCl后,IX装置的作用是冷却并收集NOCl;为了防止尾气污染空气,Ⅷ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因为NOCl遇水易水解,所以在IX装置和Ⅷ装置之间连接Ⅶ装置,目的是防止水蒸气进入Ⅵ装置。

故连接顺序为a→e→f(或f→e)→c→b→d。

装置Ⅳ、Ⅴ除可进一步干燥NO、Cl2外还可以通过观察气泡进而调节气体的流速。

④NaOH溶液吸收NOCl的化学方程式结合题意可由质量守恒写出。

(3)可结合题意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NO3(浓)+3HCl(浓)===NOCl↑+Cl2↑+2H2O。

答案 

(1)①浓盐酸 ②饱和食盐水 ③稀硝酸 ④水

(2)①e→f(或f→e)→c→b→d ②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的流速

③防止水蒸气进入反应器 ④NOCl+2NaOH===NaCl+NaNO2+H2O

(3)HNO3(浓)+3HCl(浓)===NOCl↑+Cl2↑+2H2O

2.(2018·安徽安庆二模,26)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可由两种常见气体制取,其易分解、易水解,可用于医药、氨化剂等。

某科研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基甲酸铵。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的固体药品的名称________,制取氨气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化学方程式并用简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2)恒压滴液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建议CO2发生装置直接改用如下装置代替,你认为他的改进有何优点(试述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双通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制得的氨基甲酸铵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

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探究,请填写表中空格。

限选试剂:

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稀盐酸。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

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2:

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溶液不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不含有________。

步骤3:

取步骤2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________。

溶液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含有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结合实验装置可得,三颈烧瓶中产生氨气,锥形瓶中产生CO2,经除杂、干燥后的氨气和CO2在反应器C中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

(1)恒压滴液漏斗中盛有浓氨水,是利用NH3·H2O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所以a中的固体药品可以是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碱石灰等。

(2)a中产生气体,使压强增大,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可以平衡漏斗与三颈烧瓶中的压强,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滴下。

(4)氨气和CO2在反应器C中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H2NCOONH4。

(5)双通玻璃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锥形瓶中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会有氯化氢气体,所以b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

(6)碳酸铵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碳酸氢铵与BaCl2溶液不反应,所以步骤2中溶液不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不含(NH4)2CO3;碳酸氢铵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所以步骤3中加入的试剂可以是Ba(OH)2溶液,溶液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H4HCO3。

答案 

(1)生石灰(氢氧化钠、碱石灰均可) CaO+NH3·H2O===Ca(OH)2+NH3↑,CaO与水反应放热促进氨气生成(答案合理即可)

(2)平衡压强,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滴下

(3)装置简单,无需干燥;低温环境,提高产率(答其中一点即可)

(4)2NH3+CO2===H2NCOONH4

(5)防止倒吸 吸收氯化氢气体

(6)(NH4)2CO3 Ba(OH)2溶液 NH4HCO3

3.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卤素的性质,某化学小组对卤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氯气的制取

(1)该小组拟用如图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完成与金属铁的反应(夹持仪器略去,下同)。

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请用文字描述将下列装置的错误之处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氯化亚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

已知氯化亚铁的熔点为674℃,沸点为1023℃;三氯化铁在100℃左右时升华,极易水解。

在500℃条件下氯化亚铁与氧气可能发生反应:

12FeCl2+3O2

2Fe2O3+8FeCl3、4FeCl2+3O2

2Fe2O3+4Cl2,该化学小组选用下图部分装置(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氯化亚铁与氧气反应产物的探究。

(2)实验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

A→________→E。

(3)假设加热装置中的氯化亚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剩余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将F中的固体配成溶液的操作方法________。

[实验三]卤素化合物之间反应实验条件控制探究

(5)在不同实验条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为I2或KIO3。

下面是该小组设计的一组实验数据记录表(实验控制在室温下进行)。

试管标号

1

2

3

4

0.20mol·L-1KI溶液/mL

1.0

1.0

1.0

1.0

KClO3(s)/g

0.10

0.10

0.10

0.10

6.0mol·L-1H2SO4溶液/mL

0

3.0

6.0

9.0

蒸馏水/mL

9.0

6.0

3.0

0

实验现象

①该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号试管反应完全后,取少量2号试管中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后显蓝色,假设还原产物只有KCl,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浓盐酸具挥发性,制得的氯气中含有HCl、水蒸气。

除去HCl用饱和食盐水,故②中试剂换为饱和氯化钠溶液;③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故③中导管改为长进短出;④中氯气和金属铁发生反应;④中试管口应加一出气导管。

(2)A为O2的发生装置,制得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由于三氯化铁极易水解,因此需要对制得的氧气进行干燥,可通过盛有碱石灰的装置D;氯化亚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为Fe2O3、FeCl3、Cl2,通过装置F冷却可以收集到FeCl3,则氯化亚铁与氧气反应的装置应选用装置B而不选装置C;装置E用于吸收Cl2,防止污染空气,故在装置E之前应再将连接装置D,以防止装置F中的FeCl3水解。

(4)F中的固体为FeCl3,配制FeCl3溶液,要抑制FeCl3的水解,实验操作为:

取F中固体溶解于浓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5)①4组实验只有硫酸的浓度不同,因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其他条件相同时,酸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②滴加淀粉溶液后显蓝色,说明有I2生成,由I-→I2,失e-;由ClO

→Cl-,得6e-,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

ClO

+6I-+6H+===Cl-+3I2+3H2O。

答案 

(1)②中试剂换为饱和氯化钠溶液;③中导管改为长进短出;④中试管口加一出气导管(合理即可) 

(2)D→B→F→D (3)Fe2O3 取样少许加入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几滴KSCN溶液,呈现红色 (4)先把F中的固体溶解于浓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5)①探究其他条件相同时,酸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②ClO

+6I-+6H+===Cl-+3I2+3H2O

4.(2018·陕西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16)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供选试剂:

30%H2O2溶液、0.1mol/LH2SO4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

(1)小组同学设计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

现象

向I的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向I的________中加入30%H2O2溶液,连接I、Ⅲ,打开活塞

I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Ⅲ中加入适量0.1mol/LH2SO4溶液,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2)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4)由甲、乙、丙三实验推测,甲实验可能是I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

学生将I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________(填字母)溶液,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A.酸性KMnO4B.FeC12

C.Na2SD.品红

(5)资料显示:

KI溶液在空气中久置过程中会被缓慢氧化:

4KI+O2+2H2O===2I2+4KOH。

该小组同学取20mL久置的KI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他们猜想可能是发生了反应,3I2+6OH-===5I-+

IO

+3H2O造成的。

请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甲实验:

根据装置Ⅰ不需要加热制取氧气可知利用的是双氧水的分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向Ⅰ的锥形瓶中加入MnO2固体,向Ⅰ的分液漏斗中加入30%H2O2溶液,连接Ⅰ、Ⅲ,打开活塞,Ⅰ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说明生成碘单质;

(2)碘离子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能够被氧气氧化成碘单质,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2+4I-+4H+===2I2+2H2O;(3)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Ⅲ中加入适量0.1mol/LH2SO4溶液,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

酸性环境;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

使用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作对比实验;(4)A.KMnO4,高锰酸钾溶液能够将双氧水氧化,导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氧气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如果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双氧水,故A正确;B.FeCl2,氧气和H2O2都能够氧化亚铁离子,无法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双氧水,故B错误;C.Na2S,H2O2和氧气都能够氧化硫化钠,无法用硫化钠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双氧水,故C错误;D.品红遇过氧化氢会被氧化红色褪去,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双氧水,故D正确;(5)KI溶液在空气中久置过程中会被缓慢氧化:

4KI+O2+2H2O===2I2+4KOH。

该小组同学取20mL久置的KI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他们猜想可能是发生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I2+6OH-===5I-+IO

+3H2O,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方案为:

在上述未变蓝的溶液中滴入0.1mol/LH2SO4溶液观察现象,若溶液变蓝则猜想正确,否则错误。

答案 

(1)MnO2固体 分液漏斗

(2)O2+4I-+4H+===2I2+2H2O

(3)酸性环境 使用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作对比实验

(4)AD

(5)在上述未变蓝的溶液中滴入0.1mol/LH2SO4溶液,观察现象,若溶液变蓝,则猜想正确,否则错误

5.(2019·湖北武汉调研,26)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实验。

实验Ⅰ:

将Fe3+转化为Fe2+

(1)Fe3+与Cu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步骤1:

取4mL________mol·L-1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1KSCN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uSO4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

步骤2:

取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明显现象

查阅资料:

已知:

①SCN-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②2Cu2++4I-===2CuI↓+I2。

Cu2+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

将Fe2+转化为Fe3+

实验方案

现象

向3mL0.1mol·L-1FeSO4溶液中加入3mol0.5mol·L-1稀硝酸

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查阅资料:

Fe2++NO

Fe(NO)2+(棕色)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O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分析:

反应Ⅰ:

Fe2+与HNO3反应;反应Ⅱ:

Fe2+与NO反应

①依据实验现象,可推知反应Ⅰ的速率比反应Ⅱ的________(填“快”或“慢”)。

②反应Ⅰ是一个不可逆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Fe3+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2)由反应2Fe3++Cu===2Fe2++Cu2+,可知得到的溶液中Fe2+为0.2mol·L-1,Cu2+为0.1mol·L-1,分别取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滴入KSCN溶液进行对照实验;由题目信息可知,Cu2+与SCN-反应生成CuSCN沉淀,同时生成(S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SCN-===2CuSCN↓+(SCN)2。

(3)Fe2+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NO

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生成Fe3+、NO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

===3Fe3++NO↑+2H2O。

(4)①溶液先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反应速率快的反应现象最先表现,反应Ⅰ的速率比反应Ⅱ的慢。

答案 

(1)2Fe3++Cu===2Fe2++Cu2+

(2)0.1 0.2mol·L-1Fe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1KSCN溶液 2Cu2++4SCN-===2CuSCN↓+(SCN)2

(3)3Fe2++4H++NO

===3Fe3++NO↑+2H2O

(4)①慢 ②取少量反应Ⅰ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K3[Fe(CN)6]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反应Ⅰ是一个不可逆反应 ③Fe2+被硝酸氧化为Fe3+,溶液中Fe2+浓度降低,导致平衡Fe2++NO

Fe(NO)2+逆向移动,最终Fe(NO)2+完全转化为Fe3+,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

6.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H2O2溶液的反应。

【实验Ⅰ】

试剂:

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0.2),5%H2O2溶液(pH=5)

操作

现象

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H2O2溶液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

测得反应后溶液pH=0.9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红

(1)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

试剂:

未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3),5%H2O2溶液(pH=5)

操作

现象

取2mL5%H2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

测得反应后溶液pH=1.4

(3)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

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4mol·L-1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Fe2O3,经检验还含有SO

检验棕黄色沉淀中SO

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红褐色胶体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5)将FeSO4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产生红褐色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

若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Ⅱ相同,除了产生与Ⅱ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6)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7)由实验Ⅰ、Ⅱ、Ⅲ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两点)有关。

解析 

(1)根据题中现象可知生成物中含有Fe3+,即H2O2溶液能将Fe2+氧化为

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2)该实验中产生气泡的原因是H2O2在Fe3+的催化下分解产生O2。

(3)要检验棕黄色沉淀中含有SO

,需取加入盐酸后的黄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说明该棕黄色沉淀中含有SO

(4)生成的红褐色胶体为Fe(OH)3胶体,可能的原因是H2O2氧化Fe2+的过程中消耗H+,促进Fe3+水解;还可能是Fe3+催化H2O2分解时放热,促使Fe3+的水解,生成Fe(OH)3胶体等。

(6)根据题中描述可知该气体具有酸性,且不具有氧化性,说明该气体为HCl。

(7)根据以上3个实验可知,Fe2+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溶液的pH、阴离子种类、温度、反应物用量等因素都有直接关系。

答案 

(1)2Fe2++H2O2+2H+===2Fe3++2H2O 

(2)在Fe3+催化下H2O2分解产生O2(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取加入盐酸后的黄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SO

 (4)H2O2溶液氧化Fe2+的过程中消耗H+,促进Fe3+发生了水解;Fe3+催化H2O2分解时放热,促进Fe3+的水解等(任意写出一条,合理即可) (5)2Fe2++H2O2+4H2O===2Fe(OH)3(胶体)+4H+(分步写也可) (6)HCl

(7)pH、阴离子种类、温度、反应物用量等(任写两点,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