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7308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docx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

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

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

题型三 词语(包括熟语)运用题

——抓语境,明词义,勤积累

精做湖南高考题,把握复习方向

[考点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2006·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地球既不像水星、金星那样遭太阳炙烤,也不像外行星那样遭太阳冷落,它吸收阳光适度,因而成为孕育生命、繁衍生命的天然温室。

B.迎接这位伟大航海家疲惫风帆的是一堆堆熊熊大火——为了防止再有人出海,兵部官员焚烧了郑和经营多年的船只和航海资料。

C.作民族识别时,有一条标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具有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这一标准值得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仔细捉摸。

D.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行为艺术已经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拆除,艺术从高于生活的塔尖走了下来,义无反顾地融入了生活。

答案 C

解析 C项“捉摸”是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

如:

难以捉摸、捉摸不定。

反复思索的意思应该用“琢磨”。

2.(2007·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回到住所后,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答案 D

解析 A项“饶有兴味”指富于兴致和趣味。

B项“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

C项“未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也说“无可厚非”。

D项“水乳交融”指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句中用来形容“画面上各部分”不恰当。

3.(2008·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

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

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答案 C

解析 A项中“传续”是延续的意思。

B项中“沉浮”是一起一落的意思。

C项中“培育”是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的意思,用在这里不合适,可换成“哺育”。

D项中“涵养”是蓄积并保持的意思。

4.(2009·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回忆而生。

答案 B

解析 一挥而就:

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就:

成。

形容“工作”错。

5.(2010·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答案 C

解析 A项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B项责无旁贷:

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C项津津乐道:

很感兴趣地谈论。

此词本身就有“谈论”的意思,与后面的“谈论”重复,且此词不能作状语,可改为“兴高采烈”。

D项一泻千里:

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6.(2011·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山廊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

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答案 D

解析 A项耳目一新:

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

B项千篇一律:

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

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C项生机勃勃:

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

D项活灵活现:

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活灵活现”用在这里与该句的陈述主体“野兔”不符,使用对象有误。

命题探究及备考启示

1.《考试说明》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能根据语境正确选用词语等。

这就是说,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使用是否适当的问题。

正确使用实词,其考点要求为:

了解词义的变化发展和多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能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

正确使用虚词,通常以常见常用的虚词的运用为主,包括关联词、介词、副词和助词等,主要考查对句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句子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熟语虽包括成语、习惯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但高考的考查通常是偏重于成语。

2.近几年高考对词语的考查有何特点?

答案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根据出现的题型和所涉及的知识点,词语考查的命题方式呈现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

高考对词语的考查以客观题为主,但也有主观题。

常见题型有以下四种:

一是判断辨析型选择题,这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主要命题形式;二是填充辨析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熟语与实词、虚词结合考查时的常用题型;三是替换辨析型选择题;四是填充式的主观题。

(2)考查方式灵活。

虽然仍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但是主观应用题的形式可能会被更多地采用,也会出现在病句修改中,要求修改语段中出现的错误成语。

(3)关注生活及社会现实。

在选材等方面更加现代化和生活化,注重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3.高考词语运用题命题特点对于词语复习来说有何启示?

答案 

(1)复习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这个重点就是成语,应以积累成语为重点,尤其是结合语境正确使用成语这一能力点必须要强化。

“全面”是指实词和虚词。

不可忽视近义词的辨析。

虚词辨析靠语感,不必刻意复习。

对于近义实词,要掌握辨析的方法和技巧。

(2)复习训练时突出语境的把握能力。

(3)增强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的意识。

一、词语(实词、虚词)

构建解答近义词辨析题的知识体系

一、从三方面辨析近义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形容词上,偶尔也会涉及名词。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

要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

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

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

辨析的角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意义方面辨析

(1)弄清词义的侧重点

近义词有一个特点:

基本上有相同的语素,同时也有不同的语素。

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把握各自的词义侧重点,才不会用错。

如“景点”与“景色”,“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边练边悟1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侧重点。

①安置 安排

辨析:

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后者指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安置(人员)。

②陡峭 峻峭

辨析:

前者重在“陡直”,后者重在“高峻”。

③扩大 扩充

辨析:

前者重在“由小到大”,后者重在“增长充实”。

(2)把握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

如“敬佩”与“敬仰”都表示敬重之意,但“敬仰”有仰慕意,程度更重。

边练边悟2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词义轻重。

①妨碍 妨害

辨析:

“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如“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碍别人休息的”;“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如“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妨害人们的健康”。

②诬蔑 诬陷

辨析:

“诬蔑”和“诬陷”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蔑”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词义较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词义较重。

(3)看其适用范围

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还有的是事物的集合体,有的是事物的个体,如“河流”与“河”。

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

边练边悟3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范围大小。

①边疆 边境 边界

辨析:

这三个词表示的范围越来越小,“边疆”指比较边远的靠近国界的区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线,范围最小。

②年龄 年纪

辨析:

“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

2.从色彩方面辨析

词的色彩意义主要是指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有些词在指称客观事物或现象时表明了人们对该事物或该现象的爱憎、褒贬等感情,这就是词的感情色彩。

例如:

“果断”“决断”“武断”都有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的意思,但“果断”是褒义词,“武断”是贬义词,“决断”是中性词。

有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

例如:

“诞辰”与“生日”,“商榷”与“商量”,前者用于书面语,后者用于口语。

不过,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也是可以活用的,比如褒词贬用、大词小用、庄词谐用、谐词庄用等等。

边练边悟4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色彩。

(1)成果 结果 后果

辨析:

这三个词都有结局之意,但“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为褒义词(带有肯定、赞许、喜悦的感情);“后果”往往指不好的结果、坏的结局,为贬义词(带有否定、贬斥、憎恶的感情);“结果”无褒贬的意义,为中性词。

(2)见面 会见

辨析:

“见面”用于口语,“会见”用于书面语。

3.从用法方面辨析

(1)词语的搭配习惯不同。

如“改进”后跟的是工作、方法、技术,“改善”后跟的是生活、条件、关系等。

边练边悟5 请辨析下列两组近义词的搭配对象有何不同

①发扬 发挥

辨析:

“发扬”后跟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后跟才干、作用、创造性等。

②交流 交换

辨析:

“交流”后跟思想、经验、物资,“交换”后跟意见、礼物、资料等。

(2)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

有的词是动词,有的词是名词,词性不同在句中的语法功能自然不同,如“阻碍”与“障碍”,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

边练边悟6 请辨析下列两组近义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①精彩 精华

辨析:

“精彩”是形容词,“精华”是名词。

②偶尔 偶然

辨析:

“偶尔”常作副词,修饰动词;“偶然”常作形容词,修饰名词。

(3)适用对象不同。

主要看它是适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特定对象,是用于自己表谦称还是用于他人表敬称。

如“爱护”一词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辈之间,“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边练边悟7 请辨析下列两组近义词的适用对象。

①敬赠 惠赠

辨析:

“敬赠”用于自己对他人的赠送,“惠赠”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赠送。

②赡养 扶养

辨析:

“赡养”用于老人,“扶养”用于同辈或晚辈。

二、从三个角度辨析近义虚词

虚词是指汉语中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

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的辨析,偶尔也涉及助词的使用。

近义虚词的辨析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从词性、表达关系的角度辨析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诚然,你的意见是对的”。

2.从词语使用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

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使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

(1)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

(2)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

(3)“对”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意思相同;“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和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

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固定的,如:

表并列关系的“也……也……”“既……又……”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连……也……”等,表选择关系的“不是……就是……”“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表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尽管……却……”等,表假设关系的“如果……就……”“即使……也……”“倘若……便……”等,表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等,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既然……那么……”等。

边练边悟8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虚词。

①但是 不过

辨析:

“但是”转折语气重,“不过”转折语气轻。

②况且 何况

辨析:

“况且”与“还”相搭配,“何况”可用于反问。

③因为 由于

辨析:

“因为”常与“所以”相搭配,“由于”不能;“由于”只能用于前一分句,而“因为”前后分句皆可用。

如何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近义词?

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

词不离义——察语义

要正确理解近义词的意义(词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适用对象、语法功能等),尤其要“求同辨异”。

抓住那个相异语素,就可以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

第二步:

词不离句——析语境

弄清语境,就是对一个句子的语义范围、感情色彩、谦敬色彩、搭配对象、词性、成分等作出全面的动态的分析。

词语题的语境很小,只是一个句子,故很好把握。

第三步:

词境合一

把词语的意义与语境的特点两相对照,如高度一致、吻合,则是正确的;反之,则不正确。

示例

(1)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__(篡改 窜改)日本侵华的历史。

①辨析词义:

“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贬义词。

“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中性词。

②弄清语境:

所填的空应为一个作谓语的动词,宾语是“历史”,从“妄图”看,是一个贬义语境。

③词境合一:

“篡改”色彩与语境的贬义特点一致,故选“篡改”。

(2)该县有关部门决定在今后两年内斥资对这位名人的故里进行修复,把它们打造成精品,以吸引外地游客,使当地旅游人气更旺。

(判断正误)

①辨析词义:

故,原来的,从前的,旧的;里,家乡。

合起来就是故乡。

②弄清语境:

“故里”所处的位置是“对”的宾语,是动词“修复”的对象,被“这位名人”修饰。

从“修复”一词看,它适用的对象是具体事物,不是大而空阔的东西。

③词境合一:

“故里”范围太大,很抽象,不能是“修复”的对象,故运用不正确,这里应用较为具体的“故居”。

即时巩固

1.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________(陵墓/陵寝/墓茔/墓室)。

这是一座镶嵌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①辨析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弄清语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词境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前三个词都指坟墓,“墓室”应是坟墓的一部分。

前两个词专指帝王皇后的,“墓茔”指一般人的。

“陵墓”专指帝王后妃的坟墓,“陵寝”是指帝王后妃的坟墓及其周围的宫殿建筑。

②这座坟是君主为其爱妃建的,而且是很美丽的建筑。

③根据句中人物,可排除后两个。

句中的“陵”不光是“坟墓”,还有建筑,故选“陵寝”。

2.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遏止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判断正误)

①辨析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弄清语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词境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遏止”,用力阻止,指控制住、制止住,一般不带宾语。

②所处位置是动词,宾语是“恶化”,从“逐步”“减少”等词语可推断出“只是控制程度”,非“控制住”。

③“遏止”的目的是“止住”,语境中体现的是“一定程度上控制”,且有宾语,故运用不正确,应用“遏制”。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________收益了。

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________。

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法制保障等因素________。

A.决定  即使  提升  息息相关

B.决定  虽然  提高  休戚相关

C.确定  即使  提升  休戚相关

D.确定  虽然  提高  息息相关

答案 A

解析 “决定”,具有主观能动性,表示将做出某一行为的心意已定。

确定:

明确肯定;坚定。

“虽然”是表示对已存在的情况发表看法,而“即使”是对未出现的情况发表看法,可以说是对假设出现情况的一种看法,由前面的“如果”可以看出在这儿应用“即使”。

提升:

提高(职位、等级等);用卷扬机等向高处运送(矿物、材料等)。

提高:

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等方面比原来高。

“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息息相关”形容关系极为密切。

“息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福祸互相关联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福祸可言的一般事物。

二、词语(熟语)

熟知常考成语的8种易误类型

一、记准成语的意思,避免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误用有个特点,表面上看放在原文中很贴切,但那只是照字面理解。

很多成语有转义、比喻义。

判断这种误用类型的方法只有一个:

必须理解该成语的实质意义。

为此,对成语中的关键字眼要细加关注,如“不足为训”中的“训”不是“教训”,而是“准则”之义;成语多约定俗成,源于典故,故要参透本义,如“刻舟求剑”;还要关注意义的整体,因为成语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如“胸有成竹”。

另外,做题中对那些可以照字面意思理解的成语要格外留心。

边练边悟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3·辽宁)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登高自卑:

登山要从低处开始。

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不能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

2.(2013·山东)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坐春风:

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也说“如沐春风”。

这里属望文生义。

3.(2012·广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泾渭分明:

比喻界限清楚。

不能用来指人对大自然的认识。

4.(2012·江西)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茹毛饮血:

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这里用于“残酷故事”不合适,属望文生义。

5.(2011·北京)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属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

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①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②不刊之论(更改)

③久假不归(借)④危言正色(正直)

⑤七月流火(火星)⑥屡试不爽(差错)

⑦一文不名(占有)⑧哀而不伤(伤害)

⑨不孚众望(令人信服)⑩犯而不校(计较)

一傅众咻(教导)差强人意(稍微)

安土重迁(不轻率)细大不捐(抛弃)

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修改)

二、记准成语的使用对象,避免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的适用对象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或“针对性”,有的指自然界,有的指人类社会;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只适用于某一领域。

如果能记准这些成语的适用对象,使用起来就可以避免张冠李戴的错误。

边练边悟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3·江西)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青云直上,人民苦不堪言。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不能形容“物价”,应用喻职位、价格等急速上升的“扶摇直上”。

此处属对象误用。

2.(2013·广东)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

是专指人的,不能形容“物品”。

3.(2012·四川)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答:

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