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近代中国.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753820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与近代中国.ppt(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洋与近代中国.ppt

海洋与近代中国,飞机去哪里呢?

海军井冈山舰抵达马航飞机失联海域进行搜救,美国海军驱逐舰赴马六甲海峡搜救失联客机,两幅图片告诉我们了什么?

“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多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反思来自光明日报,一、中国近代海防遭到破坏,东南沿海海防破坏,从海上打开国门,英法继续从海上突破,进入北京,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制海权:

是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对一定海区的控制权。

目的是确保己方兵力海上行动的自由,剥夺敌方兵力海上行动的自由。

国门洞开,有海无防,结论: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二、近代中国海防建设,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指出抵制强敌入侵的上策是要“严修武备,尤其是海上武备”。

“夷之长技,一战舰;二火炮;三养兵、练兵之法。

”,李鸿章等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统治,创立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等制造船舰、筹建三支海军、培养海军人才。

三、近代海防建设的影响,积极影响:

促进了中国军事上的近代化,带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消极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证明了中国近代有海无防。

近代海军无法起到保卫中国海疆的作用。

四、海防遭到破坏的原因,海防破坏原因之一:

清政府对时局认识不清,没落与无能。

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

他说:

“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是省份吗?

”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

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

1895年纽约时报,19世纪是一个海洋的时代,世界各大强国无不加强海军纷纷向外扩张。

日本在明治三年(1869年)五月即订下“二十年海军扩张计划”,按部就班,逐步实施,而将其海军纳入正轨。

十五年(1882年),又提出“八年造舰计划”,将其舰艇大加扩充。

在海军经费方面也相应地不断增多,为了扩充海军经费,其政府并发行”海军公债”,追加海军预算日本旨在对外扩张,故其海军战略亦具积极性和攻击性。

引自王家俭甲午海战挫败的几点反思,日本海军建设的特点:

有长远规划,并不断完善加强;经费来源广,发展海军的意识强;海军建设以对外扩张为目的。

海防遭到破坏的原因之二:

中国近代海军只用于防,没有高瞻远瞩的国家发展战略,从未重视对海洋的控制和利用,无海权观念。

缺乏经济之源和政治之本。

对海洋的认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狄米斯托克利预言: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20世纪,英国政治家芮莱说: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世界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

五、海防建设的现实意义,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舞台。

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洋力量作为后盾。

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随着陆地资源的减少和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是国家利益拓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黄金地带。

海洋安全边界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而拓展,海上安全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比如海域划界、岛屿纠纷、资源开发、航行安全、海盗威胁、海上走私和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

这一些列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自己的海洋权利。

提高海军应对、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

2、和平解决台湾问题,3、保障海洋通道安全,维护国家利益,4、进行海上救援的主力,5、保卫我国海疆,维护海权。

1、开发海洋资源,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叙述,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新的国土观:

国土=,陆地国土,+,海洋国土,+,领空,1、李鸿章在1876年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

方今强邻环逼,合反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之诫。

”这表明A李鸿章筹办洋务的重心在于对内镇压B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标是针对西方列强C建立强大海防,资之与列强妥协条件D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2、洋务派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结果却是“有海无防”。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列强军事力量过于强大B中国军事技术和经济实力薄弱C中国近代海军起步晚,时间短D其目的是维持腐朽的封建制度,B,D,3、2012年以来,中国海监巡航编队在南海海域进行正常的巡航执法活动,依法维护中国海洋权益。

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成为国人的梦想并为之苦苦求索。

中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中国成立后,A,材料一:

魏源认为:

海运“其优于河运者有四利:

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材料二:

左宗棠认为: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

”材料三:

李鸿章认为:

“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

”材料四:

孙中山认为:

“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人方以为我争,我岂能付之不问乎?

”材料五:

江泽民认为:

“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回答:

(1)分析说明以上五个人物观点的共同之处。

(2)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海洋观有什么不同?

(3)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当时哪一种海洋观占主导地位?

为什么?

(4)对材料四和材料五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都十分重视海洋问题。

(2)魏源从经济角度认识海洋,提倡海运;左宗棠从国防角度认识海洋,主张海防。

(3)海防论占主导地位。

因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从沿海入侵中国,迫于反侵略军事斗争的需要,所以对海洋的考虑首先从军事角度,而不是从经济角度。

(4)孙中山和江泽民都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海洋问题。

今天,我们不仅要增强我国的海上实力,保证我国海权不受侵犯,保卫海防,处理好与海上邻国的关系,而且要开发海洋国土,追求经济利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要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搞好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