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753982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ppt

全球金融风暴的起因及其影响,金融风暴系列讲座之一西南财大金融学院解川波,什么是次贷危机(subprimelendingcrisis):

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次级房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subprimemortgageloan)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发展至今被人们称为金融海啸或金融风暴。

在金融市场不断动荡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从2007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应付其影响。

并于2008年9月宣布以高达2000亿美元的可能代价接管了濒临破产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以850亿美元贷款为代价接管了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另提出了以政府7000亿美元出面收购、处置金融机构坏账的计划。

这次危机的直接起因就是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陷入经济衰退的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7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今年下半年对中国的影响开始加剧。

在这次危机中美国的投资银行备受打击,五大投行或破产或转变为商业银行公司。

美国以投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或已改变。

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各国重点应对的一个热点问题。

此次由次贷危机引爆的环球金融危机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最为严重、影响最为广泛的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的产生具体原因很多,这里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

流动性过剩、降低标准过度放贷、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过度创造,掩盖了对风险的认识;过度依赖市场,相应的监管缺失等等。

当然,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还是经济不景气。

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mortgageloan),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领域。

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

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在2001年前后很容易申请到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在房价不断走高时,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

即使贷款人的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

但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

第一、不断上涨的房价掩盖了风险。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绝大多数为蓝领)提供的贷款。

近年美国等国家放松购房信贷标准(不用付首期,不用收入证明,也不过分计较抵押品的质量),形成次级房贷市场。

次级房屋信贷经过贷款机构及华尔街用金融工程方法加以拆分、组合、包装,信用增级后再以票据或证券产品形式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用高息吸引其他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HedgeFund)购买。

之所以贷款给这些人,是因为贷款机构能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

在房价高涨的时候,由于抵押品价值升值,贷款不会产生问题;但在经济不景气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不高,甚至失业。

借款人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

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帐增加,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由此不断积聚。

第二、为了逐利,大力争夺贷款份额。

原先在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占七成份额的是房利美(FannieMae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和房地美(FreddieMac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这两家准政府机构。

抵押贷款基本由这两家公司购入和打包成住房抵押证券进入二级市场。

由于贷款证券化背后的财务风险计算颇为复杂,两房居主导地位时。

他们通常会制定明确的放贷标准,严格规定哪些类型的贷款可以发放。

随着这两家公司的丑闻爆出房利美房地美近2亿美元“买”政治影响力,政府对两家公司的业务增长加以限制,整个次贷市场开始争抢原来这两家公司所购的贷款份额。

这些新的市场参与者,出于逐利目的,过分追求高风险贷款,降低了贷款标准,最终使抵押贷款市场进一步失控。

第三,全球投资机构和资金的涌入,使流动性更加过剩。

由于全球有成千上万高风险偏好的对冲基金、养老金基金以及其他基金投资者的介入,使原本流动性过剩的放贷市场资金更加充裕。

这种情况下,原有的放贷标准在高额利率引诱面前变成一纸空文。

美国有许多中小型的银行因为资金有限并不想等二十年后才回收房屋贷款,所以乐意将手上的房贷债权转卖出去。

另一方面银行也急着把钱放贷出去,不然自己会被利息支出压垮。

为了增加贷款银行甚至通过延长贷款免息期;采取较低的先固定再浮动利率等手段诱使购房者贷款。

新的市场参与者与华尔街经销商不断鼓励放贷机构尝试不同贷款类型。

许多放贷机构甚至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最基本的财务资质证明。

在做房房价值评估时,放贷机构也更多依赖机械的计算机程序,而不是评估师的结论,潜在的风险就深埋于次级贷款市场中了。

第四,低利率与房地产泡沫破灭。

发生次贷危机另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2001年后大幅降低利息、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加之房价不断上涨,促使银行有巨大的放贷冲动,2004年后的大幅加息,2005年房价见顶,2006年房价开始下跌,危机爆发,使大量次级贷款还贷无望。

2001年后美国大幅降低利率从6.5%至1%;2004年开始美联储连续17次提高美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

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浮动利率的次贷购房者还贷负担,再加上油价上涨造成的全球经济景气下降,很多蓝领阶层人员被裁员而付不出房贷,2006年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

美联储宣布降息至历史新低主席称弹药尚未用完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的住房价值缩水,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二次抵押获得融资。

于是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大幅降低,与房地产贷款有关债券的评估价格随之下跌。

一旦抵押资产价值缩水,很多金融公司就会信用产生危机,而且透过债务锁链波及整个信用体系。

第五,金融监管尤其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不到位,对衍生工具风险揭示不充分也是重要原因。

次级房贷会变成今日的风暴,严格来说不能归咎于华尔街无风险意识,而是愈来愈复杂的金融工程方法提供许多理论上的避险工具。

这些方法使房贷可分割为不同风险高低的多种类衍生性金融商品。

通过各种信用分解和增级方法以及CDO、CDS等,使人们对基础产品的性质已经无法真正了解。

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不够是次级房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追本朔源在于2001年开始的低利率导致流动性过剩,次贷金融商品热卖等使得房贷市场上资金十分充裕,房贷条件才能不断放宽。

利率提高和经济不景气使蓝领阶级还不出钱,或是贷到超出支付能力的款项,是引爆多米诺骨牌坍塌的直接诱因。

因此,次贷在本质上还是经济景气出了问题,技术面上则有政府金融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小资料:

CDO:

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

担保债务凭证是将未来能产生固定现金收入的标的资产,从资产池中依信用评级的风险分类切割成不同的券种以提供投资人作选择,经过分割重组后的债权群组让投资人可以依据不同的存续期间、收益率、及风险承受程度作为购买的依据。

CDO依信用评级可分为AAA优先债券、AA至BB次优先债券、及无信用评级的权益证券。

一般而言,优先债券约占一个CDO总发行量的70%-93%,次优先债券约占总发行量的5%-15%,次优先债券跟权益证券(实务上市场通常将此二类归为同一类)占总发行量的2%-15%。

当CDO发生违约事件时,违约所造成利息及本金的损失通常由信用评级较低的券种开始吸收。

反之,当CDO产生孳息时,收益的分配则按顺位进行。

CDS:

信贷违约掉期(Creditdefaultswap)信用违约掉期,类似是一种保险合约。

近年来CDS变得像次级按揭这个词一样流行,美国次级按揭的规模只有1.3万亿美元,而CDS的市场却是次级按揭市场的48倍大!

相当于美国GDP的4倍!

事实上,CDS就相当于债券持有人为所持债券购买的违约保险。

卖出CDS的一方在收了“保费”之后就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赔偿义务。

CDS这一产品的出现让贷款人觉得,可以拼命放贷而无需知道风险如何也不需要知道贷款是不是能收回来,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为何会影响全球?

这个问题需要从美元的国际地位和现行国际金融制度来了解。

百年内三次危机的主要不同,与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1929-1942年:

严重通货紧缩,失业和萧条;金本位制崩溃。

新的国际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货币(黄金美元双挂钩)体系建立(1944年)。

70年代经济危机:

高通胀、高失业、高油价;滞胀;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美元仍然担当着世界货币的角色)。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金融资产和房地产泡沫;消费者大肆举债;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制度面临挑战。

世界经济峰会在华盛顿举行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_高层动态_新华网,次贷危机破坏了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

金融全球化,金融机构不断在全球进行整合参股设立分支机构,而成为为数不多的超大型金融机构,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是互相连结相互依赖的。

因此全球化条件下的金融体系就是一个由这些巨大、相互依存、叠屋架床的银行所组成的体系。

其中一个倒下,全部都将受到影响。

银行间越趋剧烈的兼并整合和参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然而一旦发生危机,这个危机就会变成全球规模的危机。

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的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过去的多样化金融生态是由众多小型银行组成,分别拥有各自的借贷政策。

而现在所有的金融机构互相摹仿彼此的业务,相互持有对方的债券,使得整个环境同质性越来越高。

这种制度安排虽然降低了失败的机率,但一旦危机发生就会引起全球连锁反应。

次贷危机正是破坏这种稳定的导因。

次贷危机打破了全球经济运行的均衡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华尔街历来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全球化使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两方面与全世界紧密联系。

美国的高消费、低储蓄形成的需求,促使各国商品竞相进入美国,而美元作为支付手段被各国持有,然后美元作为投资资本通过购买美元资产回到美国,国际收支达到平衡。

这种商品流入美国美元流向世界各地资本流回华尔街的循环,使世界经济在动态中维持了阶段性平衡。

但这种均衡秩序是以美国巨大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为背景的。

美国依靠向全世界负债维持的平衡是非常脆弱的,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崩溃,就将影响整个世界经济。

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在于打破了全球经济这一动态平衡的关键环节。

美国次贷危机会引起美国房地产业的进一步衰退和对进口商品的下降。

因为次贷的违约率上升,抵押房屋被抛售,增加了房屋市场供给,降低市场价格,减少了新建房屋的投资;房屋市场收入减少带来消费市场萎缩;投资和消费减少带来总需求的大幅下滑和美国经济增长下滑;经济不景气导致对进口商品需求下降,使得全球对美国的商品出口受到影响。

从而,商品流入美国美元流向世界各地资本流回华尔街的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

这样就打破了世界经济自1971年8月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以来建立的各国以美元为储备货币的世界货币制度的均衡。

国际金融风暴大事记.doc,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影响有限,不足以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随着危机的加深,风险逐步暴露,但影响有限。

至2008年三季度我国主要银行持有次贷情况如下:

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与雷曼信用相挂钩债券余额亿美元,占工行资产总额万分之一。

建行截至2008年9月底该行持有价值9.17亿美元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证券,低于截至6月底时的9.44亿美元。

截至9月底已为上述资产计提6.73亿美元的支出。

建设银行公布,持有2.93亿美元Alt-A评级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Alt-A证券是介于优质和次级之间的一种证券。

该行还持有价值1.91亿美元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BrothersHoldingsInc.,LEH)相关债券,并对这笔投资全额提取减值损失准备。

至9月底,建行持有与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Mae,简称:

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Mac,简称:

房地美)相关的债券规模为15亿美元。

作为海外资产和相关业务最多的国内A股上市银行,中国银行持有美国“两房”相关债券以及次债的情况一直颇受市场关注。

中国银行截至8月25日,持有的“两房”发行的相关债券合计126.74亿美元。

其中,中国银行持有的“两房”发行的债券减少到75.00亿美元,“两房”担保的住房贷款抵押债券减少到51.74亿美元。

此外,截至6月30日,中国银行持有的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住房贷款抵押债券的合计账面价值为105.47亿美元。

总体而言:

我国银行持有的与次贷有关的资产占比较低,银行体系的风险是完全可控的。

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由于国际化程度低,不能够从事境外衍生产品投资,所以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小。

我国目前保险业持有次贷情况:

平安保险在这次次贷危机中不幸涉足,受影响较大。

中国平安斥资18.1亿欧元购入富通9501万股股票,占其总股本的4.18,成为富通单一最大股东,使平安成了我国唯一受伤的保险公司。

欧洲富通集团9月15日发表公告称,该公司持有雷曼兄弟债券1.37亿欧元,逆回购交易2.70亿欧元,CDS交易产生的损失700万欧元。

受此影响,富通股价出现大幅度下跌。

而平安保险因购买欧洲富通集团股份,间接持有雷曼兄弟债券,平保投资额浮亏逾140亿元,因此给市场带来较大心理影响,平安股价一路下挫。

投资回报率因拆分大降中国平安考虑起诉富通集团.;王岐山:

希望美方确保中国在美资产和投资安全但是,其他两家上市保险公司并未“触雷”。

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当前3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中,保监会仅批准了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QDII额度,分别为相应公司上年末总资产的2和15。

中国人寿与AIG擦肩而过,辛免踏雷。

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都未投资雷曼兄弟、AIG、美林的相关债券。

中国太保之所以没有QDII额度,原因是监管层本来计划在其完成H股上市之后再批准其投资额度。

总结: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影响较小的原因主要在于: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不高,涉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较少。

我国金融机构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风险防范能力近年有较大提高。

QDII制度,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国际资本市场受到一定的控制。

我国金融结构以银行为主导,银行以经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因此,风险相对可控。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曼延加深,对我国经济影响逐步加大,经济增速从2007年第二季度的12.7%下降到了2008年第二季度的10.1%,下降了2.6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只有9%,下降近3个百分点。

2008年出现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经过长达五年的10%以上的高速增长,积累了不少矛盾,我国经济需要一个调整期;二是政府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起作用的结果;三是受奥运的影响,特别是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受到了较大影响;四是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这是最主要的。

因为20052007年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了20%左右,拉动GDP增长2.22.6个百分点。

而今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预计将转为负值。

虽然经济的基本面仍然健康,但经济下滑的速度超过了预期。

第一,传导途径:

次贷危机是一场与国际范围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关的金融危机,必然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中国。

其传导途径主要是:

一是通过贸易途径的传导,影响到我国大批出口企业。

事实上,早在2007年下半年,我国的广东、浙江等地的大批出口基地,已深受美国等发达国家订单萎缩的威胁,玩具、打火机、纺织等企业大量停工、半停工以至关闭。

而在今年广东玩具企业合俊的倒闭最为典型。

二是在资本渠道的传导,一方面是进入的外资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又有一部分外资撤资流出。

三是影响外汇储备的质量。

我国有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近一半投资于美国的国债或企业债券等。

无论是美国的金融危机或信用危机本身,还是美国政府通过进一步发行债券或以通货膨胀途径投入8000多亿美元的救市资金,都必然会使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缩水。

第二,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一、金融危机阻止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之路。

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有大量资金的支持,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融资,是获取资金支持的一条重要路径。

如今,华尔街遭受重创,对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之途损害非常之大,这也必然会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范围以及中国的实体经济需求明显下降。

从全球范围看,投资和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动力,尽管现在企业的生产能力依然存在,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全球范围内的消费需求大大下降,必然影响到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的出口受阻对实体经济影响甚深。

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的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其中,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是拉动中国GDP的高速增长的动力。

就另一驾马车投资而言,曾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也因金融危机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政府正通过刺激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来弥补实体经济下滑带来的负面效应,并且加大了公共领域的投资,相信这些措施能够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挑战与机遇这场金融危机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与深化,各国政府反危机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大。

由于我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实体经济为主体的国家,虚拟经济的比重还不大,由于我国极其注意金融领域的自主性与国家安全,金融市场化的改革是有序推进的,从而,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不可能产生致命性的影响。

但是,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尽可能地化解矛盾与减少损失。

首先,危机凸现出我国沿海地区大批出口企业产业层次的落后,所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必须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主战略。

靠低廉的劳动力与原材料成本生产低值商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特别是大批中小型民营企业,必须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与组织创新之路。

其次,要帮助企业解困,很重要一条是要为企业减负,现在企重,要进一步减税,给企业喘气和再发展的机会。

另外,要进一步放松银根,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企业有了资金,生产和经营才能活起来。

积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利用政府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困难。

国际金融风暴传导到中国,企业受到冲击,会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政府也要加以积极引导。

但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个长期过程。

在现阶段,一些低层次企业会首先受到冲击,会有一些企业破产,一些低端劳动力会失业。

比如,在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民工、建筑工人失业回乡后无地可种,在农村失去落脚点,这些问题不解决,会引起社会震荡。

政府要有应对之策,要有救助和安抚的政策。

第三,我国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使经济有较大的脆弱性也充分表现出来了。

目前,扩大内需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

内需包括社会消费(包括国家与企业在内)与个人消费两大部分,显然,不能把扩大内需简单地等同于增加居民个人消费。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必须处理好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的关系,两者都不可偏废。

企业要发展,扩大内需是关键的一条。

要让城乡居民富起来,增加直接消费、个人消费,有了需求,企业才能活起来。

可考虑进一步提高个调税的起征点,降低税率,提高工资与补贴,让劳动者增加可支配收入,稳定和发展房地产、股票市场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拉动内需。

我国终于进入正利率时代总之,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影响不断加剧,国内宏观调控因素与国际经济不利因素两者叠加,使我国经济增速回落步伐过快。

对此,我们既应该高度重视,这既是挑战,又是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的大好时机。

一、关于全球金融动荡及其影响吴定富主席在保险市场形势分析会上讲话二、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一)警惕退保风险回归主业降低退保风险

(二)警惕保险资金运用风险(三)警惕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三、明确重点,落实措施,全力抓好保险风险防范工作四、做好当前保险工作的几点要求,“金融30条”明确鼓励保险公司购买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和公司债,稳妥推进保险公司投资国有大型龙头企业股权,特别是关系国家战略的能源、资源等产业的龙头企业股权。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热忱为省内外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服务机构提供以下服务、咨询和教学科研合作:

金融学院诚邀各监管机构、金融机构高管和专家为校外专家,为学院本、硕、博学生提供教学、科研讲座(光华讲坛);担任兼职教授(参与授课、研究生导师工作和研究生论文评阅答辩工作等)等。

金融学院提供:

信托理财产品开发与培训;金融理财师课程培训;MBA金融管理专业(需要参加MBA联考);金融学专业研修班(通过国家学位考试后授予硕士学位);各类管理人员及员工理论培训、经济金融形势教育等服务(短训班)。

联系电话:

13908013743解川波电子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