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757624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税收概论.ppt

学习目的理解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的含义。

了解税收原则,从效率和公平角度理解现代税收原则。

掌握最优税收的含义和基本方法。

掌握最优商品税和所得税的设计法则。

理解税收转嫁的含义和形式。

第四章税收概论,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第一节税收的形式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征税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法令进行的,是一种强制的课征。

税收的强制性,是国家政治权力在税收上的体现。

正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才使税收能成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最广泛、最可靠和最持久的形式。

(2)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也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代价或报酬。

-税收的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属性。

税收的无偿性与强制性是紧密联系的,如果税收不具有无偿性的特征,就无须法律规定强制征收。

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是一种无偿性与非直接、非等量的偿还性的结合。

(3)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前,税法就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税法所规定的这些征税标准,国家和纳税人双方都必须遵守。

-纳税人:

必须按照预定的标准如数纳税,不得不纳、少纳或迟纳;-征税机关:

按预定的标准征税,不能随意更改,不得多征,不能随意减免税或改变纳税时间、地点等。

税收的固定性,还包含有征收的连续性的含义。

税收的固定性与税收的无偿性是紧密联系的。

若税收的征收,没有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可以任意征收,必然会遭到纳税人的反对,也不利于开展正常的经济活动,必然会危及国家的存在。

税收的以上三个基本特征,是区别一种财政收入形式是不是税收的重要标志。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税收三个基本特征的,就是税收。

税收的上述三个基本特征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

税收的强制性决定着税收的无偿性,而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和要求征收的固定性,三者是统一的。

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规、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税收制度由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基、税率、课税环节和附加与加成基本要素构成。

第二节税制要素,1.纳税人,任何一种税法都要明确规定该税的纳税人是谁。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又称纳税主体。

分为自然人(本国公民和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和法人(社会组织)-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

负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

是否有税负转嫁?

2.课税对象,又称为征税对象,是纳税的客体,是课税的标的物。

每种税都有自己的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其他种税的主要标志。

主要包括:

所得、商品和财产,3.税目/税基,税目又称为课税品目,是课税对象在内容上的具体化,它体现课税范围。

税基又称为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在量上的具体化。

财富、收入、支出等都可以成为税基。

4.税率,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

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比例税率、累进/退税率和定额税率

(1)比例税率-是采用比例数形式的税率。

-在比例税率的情况下,不论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都按同一个比例征税。

(2)累进/退税率-是一种多档次的比例税率。

-课税对象数额被分为若干个级次,每个级次分别规定一个税率;课税对象的数额越大,其对应的税率就越高/低。

-一般适用于所得税的征收;-累进税率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全额累进税率是指把课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在使用累进税率表时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要按照与之对应的一个税率纳税。

超额累进税率是指把课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课税对象中的不同等级部分要分别按照与之对应的税率纳税,分别计算税额。

(3)定额税率-是指根据课税对象的一定实物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应纳税额。

-根据课税对象的实物单位确定,计算应纳税额十分简便。

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单位:

元),5.课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商品从产制到零售的流通过程中国家对其课税的具体环节。

分为单一环节税收和多环节税收,6.附加与加成,附加和加成属于加重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措施;减免属于减去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措施。

-附加是地方附加的简称,是指地方政府在正税之外附加征收一部分税款,作为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

-加成是加成征收的简称,是国家出于某种政策性考虑而对特定纳税人加税的一种措施。

一、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费用原则,第三节税收原则,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财政政策原则(收入充分又弹性)国民经济原则(慎选税源与税种)社会公正原则(普通与平等)税务行政原则(确实、便利与节省),三、现代税收原则1、效率原则充分且有弹性节约与便利(征管成本与缴纳成本)中性与校正性,2、公平原则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受益原则能力原则客观说:

以收入、消费、财产衡量主观说:

以各人福利来衡量,一、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在于对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能够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之间选择的组合。

分为最优商品税和最优所得税,第四节最优税收,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理想税制的三个标准:

税收公平原则税务行政最小成本原则最小负激励效应原则最优税收就是带来最大社会福利水平的税收,三、最优商品税等比例减少法则逆弹性法则,四、最优所得税所得税如何累进既能体现公平又兼顾效率?

埃奇沃思模型斯特思的最优线性所得税米尔利斯的“倒U”最优所得税,一、税收转嫁与归属的含义所谓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购买价格的方法,将税负部分或全部转移给购买者或供给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负归属是税负转嫁过程的终点,也是税收负担的实际承受者。

第五节税收转嫁与归属,二、税负转嫁的形式

(1)前转(顺转)。

纳税人在进行交易时,按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用提高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向前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消费者。

是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

(2)后转(逆转)。

纳税人用压低价格的办法把税款向后转嫁给货物或劳务的供应者。

压低购进原材料价格,(3)消转。

纳税人自我消化税款。

(4)税收资本化。

特殊形式,即应税物品(土地和其收益来源较具永久性的政府债券等资本品)交易时,买主将物品可预见的未来应纳税款从所购物品价格中做一次性扣除。

名义上虽由买主按期纳税,实际上税款由卖主负担。

三、影响税收转嫁的因素,税收转嫁与商品供求弹性(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税收转嫁与课税类别(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税收转嫁与课税范围(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税收转嫁与生产者谋求利润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