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7800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

《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镇人才工作汇报材料.doc

**镇人才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要求,现将我镇人才工作有关情况做以汇报:

一、落实好我区“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的工作思路

2012年,我镇人才工作将认真按照《**镇关于落实<**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夯实基础,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发展的原则和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人才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优化人才环境为保障,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引导各类人才提供智力服务为重点,盘活现有人才、努力发挥人才作用,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实现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把人才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切实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

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陈旧认识,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

(二)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一是要统筹规划。

开展新一轮人才普查,建立健全全镇人才信息库,科学编制人才开发中长期规划,根据经济增长速度对人才增长率的要求,分类测算6支人才队伍的需求量,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办法。

二是要统筹调控。

要在明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通过建立责任制,实施目标调控。

进一步完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议事规则、联席会议、信息沟通和调查研究等制度,通过健全领导小组议事决策功能,实施政策调控。

加强人才绩效考核体系建设,通过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使用、表彰奖励和检查督促等措施,实施过程调控。

三是统筹投入。

要整合有限财力,建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并形成逐年增长机制;设立促进自主创新的项目、专利、商标、科技进步奖等专项奖励基金,鼓励人才多出成果;同时,运用好补贴杠杆,破解紧缺人才引进难问题。

(三)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一是高校选才。

针对我镇比较紧缺的专业,经镇党委研究报上级批准,组织、人事部门牵头,与各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到各重点大学、“211工程”院校直接选聘毕业生,或到一般本科院校中直接选聘紧缺专业的优秀毕业生。

二是公选选才。

对一些要求较高或比较特殊的职位(岗位),以及各单位补充一般的人才,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来挑选人才,在职位条件设置时不一味追求高学历,重在适用。

三是柔性选才。

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健全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才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引才引智,采取咨询、讲学、短期聘用、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合作经营、人才租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人才资源,解决刚性引进人才难度大、成本高、制约因素多的问题。

(四)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待遇留人,合理提高优秀人才的收入水平。

要加大人才经费的投入,引导用人主体单位建立人才奖励和保障专项资金,帮助解决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生产、生活困难,扶持其开展科研及技术攻关,对优秀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实行定期定额补助,对卓有贡献的科技人才进行奖励,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悬赏攻关,对特困专业人才实施救助。

二是感情留人,积极主动为人才排忧解难。

要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专业人才制度,始终把关注人才的发展,挖掘人才的潜力,发挥人才的创造力,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各类人才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尽量帮助解决人才的家属两地分居、就业,子女上学等基本生活问题。

(五)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坚持大教育、大培训理念,从我镇发展需要和全镇人才队伍的实际出发,认真制定人才培训规划,创新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四个“一批”的办法,分期分批培养和充实人才队伍:

一是高校培训基地培养一批。

整合区内外培训资源,开展校企合作、校镇合作,依托市、区委党校、天津市经理学院、南开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对各类人才实行“订单式”培训。

同时,聘请各大高校知名教授到我镇党校实地授课,提高培训的主动性与针对性。

二是基层实训基地培养一批。

将大桥集团、泰森化工集团、凯润公司、青凝侯设施农业基地等骨干企业打造成基层实训基地,对技能人才、实用技术人才进行培训。

三是能手、大户帮扶带动一批。

依托技术能手、农村种、养、营销大户开展结对帮扶,示范带动技能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和普通农民。

四是外派锻炼一批。

争取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上挂、外派等方式,分期分批训练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

(六)创新人才服务机制。

一是营造尊重人才氛围。

不单方面强调人才适应单位,而是要创造一种民主的环境机制,为其提供更多的机会,多交流、多谈心,双方互动起来,在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在信任的基础上达成承诺,尊重人才的个性,在自主的基础上达到有效管理。

二是培养和尊重人才的人格。

着眼于健康人格的培养,包括持久的工作热情,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人际协调沟通技能、团队协作精神等。

三是注意满足人才的精神需要。

把“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注重沟通交流,切实体现对他们的尊重,把他们视为对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忠诚,会为我镇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在完成区各支人才队伍建设和重点工程任务分解指标方面的具体措施及任务落实情况

(一)“十二五”期间人才发展目标。

一是人才总量持续增长。

到2015年,全镇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42万人。

其中,党政人才总量50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4300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4800人,高技能人才总量2700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2100人,社会工作人才总量290人。

二是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文化层次更为合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数量较快增长,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人才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区域人才布局趋于优化。

三是人才环境明显提升。

人才发展投入大幅度增加,人才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逐年提高。

人才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评价、选用、流动、激励和保障机制不断实现新突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支持人才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初步形成。

(二)2012年人才发展指标。

2012年,全镇人才总量达到11290人,2012年新增970人。

其中,党政人才达到45人,新增1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3520人,新增260人;专业技术人才达到3780人,新增340人;高技能人才达到1980人,新增240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800人,新增100人;社会工作人才达到146人,新增48人。

(三)具体工作分解。

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将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任务分工到各主管领导落实,并由各责任科室具体执行。

其中党政人才队伍由党委办公室负责,责任人:

李国彪;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由企业服务中心负责,责任人:

张秀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由招商办负责,责任人:

张伟;高技能人才队伍由企业服务中心负责,责任人:

刘玉生;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由农业服务中心负责,责任人:

张广凤;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由民政办负责,责任人:

王树军。

三、我镇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

2011年,我区召开全区人才工作会议后,镇党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迅速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人才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认真学习,全面安排部署。

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并根据《**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了《**镇关于落实<**区人才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意见》。

同时,将人才工作与“领导包村”制度结合起来,与全年的各项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抓紧抓好。

开辟了三个宣传途径。

通过召开各类会议、包村联络员宣传等途径将国家、市、区的相关人才政策、文件和人才工作信息进行广泛宣传;召开了人才工作联席会等相关会议,传达学习和大力宣传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政策措施;通过镇办刊物《活力**》等媒体宣传人才创新创业的先进事迹。

二是深入开展人才工作调查研究。

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农村、企事业单位,围绕全镇人才工作,开展调查研究。

通过广泛听取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意见,进一步摸清全镇人才队伍现状,为制定全镇人才工作中长期规划奠定了基础。

三是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充分发挥组织部牵头抓总的作用,制定出台了加大人才开发力度的政策措施,健全和落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有关办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评价、流动、激励和人才工作保障机制。

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实用技术、技能培训。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才政策不够完善,体制不活,资金不足。

受相关规定和政策的约束,人才流动受单位编制、性质、身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人才流通的渠道受阻,造成部分人才资源的流失与浪费。

同时,用于人才培养的资金不足,许多行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因待遇不高、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大量外流。

特别是一些优秀骨干技术人员流失现象尤为突出。

各级高级人才奇缺,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二是观念不新,在人才的认识和使用上还存在一定偏差。

很多单位和部门领导往往注重项目和资金的引进,对人尽其才、用其所长认识不足;有的单位领导只重视人才拥有、不重视人才开发,或是只重视使用人才、不重视培养人才,对一些骨干人才,只知道使用,不注重培养提高。

三是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不高,具有示范型、带动型的实用人才较少。

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数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大部分生产经营规模小、实力差,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为薄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

同时,对农村实用人缺乏较为完善的组织、开发、管理机制。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人才发展前瞻信研究。

围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实施意见,初步搭建人才队伍建设总的政策体系框架,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出具体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

二是设立政府津贴。

每年从各类人才队伍中评选出一定数量“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进行表彰。

对其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给予一定数额的政府津贴、定期安排健康体检等等。

同时,制定出台“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奖励办法。

三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种农村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的覆盖面。

通过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示范指导等活动,利用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对农业主导产业人才的培养。

四是完善人才信息库。

由相关单位负责整理提供各类人才信息,完善六类人才及紧缺人才信息库。

同时,每年定期发布人才供求信息,逐步开展网上人才推荐等服务项目,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等各行业提供人才资源和选人服务。

以上汇报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