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783052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5.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学课件-13.化痰止咳平喘药(1).ppt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止咳平喘以缓和或制止咳、喘的药物。

一、概念凡以祛痰,缓解或制止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中医对痰证的认识及现代医学相关,广义痰,狭义痰,停积于脏腑经络之间各种各样的痰证。

指呼吸道咳出的痰。

皮下肿块、慢性淋巴结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等,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痰的形成:

体液代谢失常,水湿凝聚而成。

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痰的证候:

痰在肺咳嗽、气喘痰在胃恶心、呕吐痰注胸胁胸满而喘,咳引胁背作痛。

痰蒙心窍昏厥、癫痫痰蒙清阳眩晕,肝风夹痰中风、惊厥。

痰阻经络、筋骨、关节半身不遂、关节疼痛、肢体麻木。

痰火互结瘰疬、痰核、瘿瘤。

痰闭阻咽喉咽中梗阻(梅核气)痰阻少阳多诱发疟疾,痰的种类:

热痰、燥痰其特点:

痰色黄、质粘稠。

寒痰、湿痰其特点:

痰色白、质清稀、量较多。

风痰既有风动的表现,又有痰饮的症状。

如中风(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眩晕、头痛、突然跌扑、喉中痰鸣,口眼歪斜,舌强不语、四肢麻木、偏瘫,癫痫,卒然昏倒,口吐涎沫、抽搐。

二功效:

温化寒痰,清化热痰,止咳平喘,三分类及适应证:

1化痰药:

因药性有温燥与凉润之别而分温化寒痰药具有温燥之性,用于寒痰、湿痰。

清化热痰药具有寒凉之性,用于热痰、燥痰。

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气喘,或因痰引起的眩晕、癫痫、惊厥、中风,痰阻经络所致的瘿瘤、瘰疬、阴疽流注、麻木肿痛以及顽痰怪证等。

2止咳平喘药:

宣肺、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气喘等。

四配伍外感咳喘配解表药(麻黄、紫苏、菊花、桑叶)热痰、燥痰配清热或养阴药(黄芩、沙参、麦冬)寒痰、湿痰配温肺散寒或燥湿药(干姜、细辛、苍术、白术)虚劳咳喘配补肺益气或补肺肾纳气药(百合、沙参、蛤蚧)风痰、惊痫则当配平肝息风、安神药瘿瘤、瘰疬者配软坚散结药(海藻、昆布)阴疽流注、麻木肿痛配温阳散寒通滞药。

因痰的生成多与脾的关系密切,脾失健运,即可形成痰,故多配伍健脾药(白术、茯苓、党参)因痰饮形成的病机为气化失司,水液停滞,气机失调,故历代医家强调治痰之要在于调气,气行则水行,气降则痰降,所以常配伍行气药,五注意事项1凡咳嗽兼咯血或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作用强烈而有刺激性的化痰药,以免加重出血。

2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宜清宣肺气为主,不宜用温性或有收敛功效的止咳药,以免恋邪而影响麻疹之透发。

3有毒性的药物,应注意其炮制、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的防治。

一、性味性均温热,味多辛苦二、归经肺、脾、肝三、功用1温化寒痰(温肺祛痰)寒痰证2燥湿化痰湿痰证(多数药)3祛风化痰风痰证(部分药),第一节温化寒痰药,注意事项:

(1)本类药常与温肺散寒药、燥湿化痰药配伍。

(2)本类药性多燥烈,易伤津耗液,助火动血,故热痰咳喘、阴虚燥咳及有吐血咯血倾向者,均应慎用。

半夏,药材半夏,半夏,来源: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半夏的干燥块茎。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

归经:

脾、胃、肺。

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分析:

辛温入脾能燥脾湿,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燥湿化痰性燥入胃能降胃气,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降逆止呕,1湿痰、寒痰证。

(湿痰要药)本品善于燥湿化痰,并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兼治寒痰。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止呕要药)本品既能燥湿以化痰,又能降逆以和胃,为止呕要药。

经配伍可用于多种病因的呕吐,尤其适宜于痰饮或胃寒呕吐。

3胸痹,结胸,心下痞,梅核气。

本品有辛散消痞、化痰散结作用。

4瘰疬瘿瘤,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

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

应用,生半夏生用有毒,只供外用,长于消肿散结止痛。

生品辛烈毒甚,不宜内服,故处方中写为半夏者,都应付给炮制品。

若需生半夏入药时,需注明生者为妥。

清半夏生半夏与8%的白矾溶液浸制而成(燥湿化痰宜用于体弱痰多或寒湿较轻。

法半夏生半夏与甘草、石灰水浸制而成(燥湿健脾)姜半夏生半夏与生姜、白矾同煮而成(降逆止呕)半夏曲清半夏与生姜汁、白矾、六神曲及面粉经加工发酵而成(化痰消食)多用于脾胃虚弱、湿阻食滞之呕吐、泄泻、纳呆、腹胀等。

处方上写制半夏时,一般多付给姜半夏或法半夏。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内服一般宜制用使用注意:

(1)反乌头。

(2)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天南星,药材天南星,天南星,来源: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天南、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

生南星辛苦温有毒,祛风止痉力强,多用于破伤风、癫痫、中风等。

制南星生南星用姜汁明矾制过,辛苦温,毒性减,燥湿化痰力胜,多用于湿痰咳嗽。

胆南星天南星用牛胆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

味苦性凉,清热化痰、熄风定痉,用于痰热惊风抽搐、癫痫、中风等。

性味归经:

苦、辛,温;有毒。

归肺、肝、脾经。

功效: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本品有较强的燥湿祛痰作用。

善治顽痰咳嗽(长年不愈),相当于现代医学之老年性支气管炎。

2风痰所致的眩晕,中风,癫痫及破伤风。

(风痰证)本品有走经络、祛风痰而止痉之作用。

诸风口噤宜用南星。

3痈疽肿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本品外用有散结消肿止痛之功。

治痈疽肿痛、痰核,可研末以醋调敷。

近年发现有抗肿瘤作用,多用于子宫颈癌。

用法用量:

煎服,3一10g。

多制用。

外用适量,用生品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患处。

本品辛温苦燥,有毒,入肺脾肝经。

有较强的燥湿化痰作用,善治寒湿顽痰,每与半夏相须为用;又入肝经,性走窜,专走经络,善祛经络中的风痰而止痉挛,为祛风痰的要药,常治风痰所致的眩晕、中风、癫痫及破伤风等。

外用又能散结消肿止痛,以治痈疽肿痛、瘰疬痰核及毒蛇咬伤。

鉴别比较半夏燥烈有毒,燥湿化痰,治疗湿痰、寒痰相须为用;南星外用皆散结消肿,南星胜半夏半夏辛温性燥主入脾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可治胃逆呕吐,结胸、梅核气南星苦温辛烈,燥烈之性更甚,入肝经走经络,祛风解痉,可治风痰痉厥、破伤风故临床治湿痰、寒痰多以半夏为君,南星佐之;治疗风痰以南星为君,半夏佐之,旋复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复花的头状花序,旋复花,【处方用名】旋复花、制旋复花【性味】苦、辛、咸,微温【归经】肺、脾、胃、大肠【功效】降气止呕,祛痰平喘,1.降气止呕恶心呕吐痰浊中阻,胃气上逆2.祛痰平喘痰壅气滞之咳嗽多痰、胸膈痞闷苦降辛开,化痰下气降气化痰而平喘咳,化痰消痞利水而除痞满,39克绒毛-包煎,白附子(禹白附,天南星科:

独角莲块茎生用,白矾、生姜制,白附子(禹白附),药性辛,温。

有毒。

归胃、肝经功效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应用中风痰壅,口眼喎斜,惊风癫痫,破伤风。

痰厥头痛,眩晕。

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煎服,3-5g;研未服0.5-lg。

使用注意阴虚血虚动风或热盛动风者、孕妇均不宜用。

白芥子,十字花科:

白芥种子生用、炒用,白芥子,药性辛,温。

归肺、胃经。

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

应用寒痰喘咳,悬饮。

阴疽流注,肢体麻木,关节肿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消化道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

皂荚,豆科:

皂荚果实生用、炒用,皂荚,药性辛,温。

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应用顽痰阻肺,咳喘痰多。

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痰盛。

用法用量研末服;亦可入汤剂。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气虚阴亏及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白前,萝藦科:

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根茎及根生用或蜜炙,性味归经、功效及主治,辛、苦,微温。

归肺经,白前,主治病证,功效,降气化痰,咳嗽痰多,气喘,无论寒热虚实所致咳嗽均可,尤以寒痰或痰湿阻肺,肺失宣降为宜。

一、性味性均寒凉味多甘苦咸二、功用1清化热痰热痰证2清肺热肺热咳嗽或肺燥痰咳3软坚散结痰火瘰疬,瘿瘤等(部分药物),第二节清化热痰药,本节重点药物:

贝母、瓜蒌、竹茹、桔梗,川贝母,川贝母,药材川贝母,浙贝母,浙贝母,药材浙贝母,要点:

贝母有二,川贝母偏于润肺止咳,浙贝母偏于清热散结。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浙贝母主产于浙江。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或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产地: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等地浙贝母主产于浙江象山、江苏等地性味:

川贝母:

苦、甘,微寒浙贝母:

苦,寒,归经:

肺、心功效:

川贝母: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浙贝母:

清热化痰,散结消痈分析:

川贝母甘苦寒,甘重于苦,甘寒为用,清润为功甘能滋润清热化痰入肺经寒能清热润肺止咳浙贝母味苦性寒,苦寒较重,开泄力大,入肺经,而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应用1、川贝母多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燥咳浙贝母多用于风热、痰火郁结咳嗽痰热咳嗽两者均可(配知母)2、瘰疬及乳痈、肺痈、疮痈等。

川贝、浙贝均能清热化痰、解郁散结,但浙贝较优。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研末服,12g。

使用注意:

寒痰、湿痰不宜用。

反乌头。

川贝母均有清肺化痰,清热散结作用浙贝母可治痰热咳嗽、瘰疬疮痈等川贝母甘寒为用,清润为功,长于润肺止咳,多用于肺热燥咳、肺虚久咳,痰少咽燥等。

浙贝母苦寒较重,即大寒,开泄力大,以清泄为用,长于清火散结,多用于外感风热、痰火郁结之咳嗽及瘰疬疮痈等。

鉴别比较,41,瓜蒌,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瓜蒌的成熟果皮及种子,42,瓜蒌,【处方用名】瓜蒌、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性味】甘,寒【归经】肺、胃、大肠【功效】清热化痰,宽中散结,润肠通便,瓜蒌皮长于化痰开胸,瓜蒌仁长于润肠通便全瓜蒌兼具两者功效全瓜蒌1230克,瓜蒌皮612克,瓜蒌仁615,1.清热化痰肺热咳嗽,痰黄稠难咳出或肺痈咳吐脓血清气化痰丸2.宽中散结胸痹胁痛;乳痈初起3.润肠通便肠燥便结,【应用】,44,前胡,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根,45,前胡,【处方用名】前胡【性味】苦、辛,微寒【归经】肺【功效】降气化痰,疏散风热【应用】1.降气化痰痰热咳嗽,痰黄稠量多2.疏散风热风热咳嗽,身热头痛,咳嗽痰多,610克,46,桔梗,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47,桔梗,【处方用名】桔梗、苦桔梗、白桔梗、秋桔梗【性味】辛、苦,平【归经】肺【功效】宣肺祛痰,排脓,310克阴虚火旺、久咳、麻疹不发者不宜应用,48,1.宣肺祛痰咳嗽痰多2.开提肺气咽痛音哑3.理肺而通诸气癃闭、水肿故常于利湿通淋剂中应用4.排脓肺痈咳吐脓血,痰黄腥臭,引药上行:

治胸膈以上疾病;作引经药,【应用】,竹茹来源:

为禾本科多年生常绿乔木或灌木青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杆的干燥中间层。

性能特点:

本品甘寒清润,入肺、胃、胆经。

既善清痰热而除烦,又善清胃热而止呕,为治痰热咳嗽、心烦及胃热呕吐之佳品。

竹沥来源、分布同竹茹。

为竹新鲜的茎杆经火烤灼而流出的淡黄色澄清液汁。

现一般用安瓿密封保存备用。

鲜用。

也可熬膏瓶贮,称竹沥膏。

天竺黄来源:

为禾本科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鉴别比较竹茹竹沥均能清化热痰,治痰热咳喘天竺黄但竹茹归肺胃胆经,善除烦止呕,常治胃热呕吐及痰火内扰之心烦失眠证。

然竹沥则善清热滑痰,化痰力强,又能定惊利窍,尤多用于中风痰迷、痰热惊痫等证。

而天竺黄清热化痰之中兼能清心定惊,为治痰热惊痫等之要药。

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藻体,海蒿子,海藻,【药用来源】,昆布,为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叶状体,海带,昆布,【药用来源】,海藻、昆布,均能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为治疗瘿瘤瘰疬痰核的要药。

昆布药力较雄,与荔枝核、山楂、橘核等散结药同用,治睾丸肿硬,与丹参、鳖甲、莪术等药同用,还可用治肝脾肿大等症。

黄药子,为薯蓣科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植物黄独的块茎,【药用来源】,黄独,黄药子,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兼能清热解凄,凉血止血,多用治瘿瘤痰核,疮疡肿毒,血热吐血等症。

近年还用本品治甲状腺、食道、胃、直肠、乳腺等多种癌症,可单用吞粉或泡酒或复方使用。

唯毒性较强,损伤肝脏,不可过服。

胖大海,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成熟种子,【药用来源】,胖大海,药材胖大海,海浮石,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瘤苔虫的骨骼,【药用来源】,海浮石,海蛤壳,为帘蛤科动物和青蛤等多种海蛤的贝壳,【药用来源】,青蛤,文蛤,瓦楞子,为软体动物蚶科毛蚶、泥蚶或魁蚶的贝壳,【药用来源】,魁蚶,毛蚶,泥蚶,海浮石、海蛤壳、瓦楞子,均能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可用治痰热咳嗽,瘿瘤痰核。

海浮石兼能通淋消石,又治石淋涩痛。

海蛤壳又可利尿消肿,治小便不利湿热水肿。

瓦楞子尚能化淤散结,可用治症瘕痞块。

海蛤壳、瓦楞子研粉吞服,均可制酸止痛,又为胃痛泛酸所常用。

礞石,为绿泥石片岩或云母岩的石块或碎粒,青礞石,金礞石,【药用来源】,一、性味辛、苦,(甘),寒,温二、功用1清肺止咳平喘肺热或热痰咳喘2温肺止咳平喘肺寒或寒痰咳喘,第三节止咳平喘药,杏仁,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山杏及杏的成熟种子,64,杏仁,【处方用名】苦杏仁,杏仁,光杏仁【性味归经】苦、辛,微温,有小毒肺、大肠【功效应用】1、止咳平喘:

咳嗽气喘风寒麻黄、甘草三拗汤风热桑叶、菊花桑菊饮燥热桑叶、贝母桑杏汤肺热石膏麻杏石甘汤2、润肠通便:

肠燥便秘柏子仁、郁李仁、桃仁,310克肺虚咳喘者忌用,为止咳平喘要药。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打碎煎,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阴虚咳喘及大便溏泻者忌用。

用量不宜过大,婴儿慎用。

甜杏仁蔷薇科植物杏、山杏的部分栽培变种而味甜的成熟种子。

生用。

【性能】甘,平。

【功效应用】润肺止咳:

虚劳咳嗽【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杏仁中毒,过量服用苦杏仁,可发生中毒,表现为眩晕,突然晕倒、心悸、头疼、恶心呕吐、惊厥、昏迷、紫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脉搏弱慢、呼吸急促或缓慢而不规则。

若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杏林,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深得百姓敬重。

他为病人施治不计报酬,对于贫病者更是不取分文。

只是,他有一个很特殊的要求:

凡治愈一个人,就让被治愈的人在他的房屋前后栽种杏树,重病者五棵,轻病者一棵。

数年后,杏树上万郁然成林,上有百鸟鸣唱,下有群兽戏游。

成就一段佳话。

董奉和华佗、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

苏子,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紫苏的成熟果实,紫苏,苏子,【药用来源】,辛,微温。

归肺、大肠经,紫苏子,主治病证,功效,降气化痰,咳嗽痰多,有较好的止咳平喘和化痰的功效。

用治痰多咳喘之症。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肠燥便秘,咳喘痰多白芥子、莱菔子三子养亲汤久咳痰喘肉桂、当归苏子降气汤,比较杏仁苏子,降气止咳平喘:

咳喘润肠通便:

肠燥便秘,兼宣肺;微温,各种咳喘均用,兼化痰;性温,以寒痰证为主,71,百部,百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百部块根,百部,【处方用名】百部、炙百部【性味】甘、苦,微温【归经】肺【功效应用】1.润肺止咳肺痨咳嗽。

治各型咳嗽不论新咳、久咳、寒咳、热咳均可用之风寒咳嗽荆芥、桔梗、紫菀止嗽散久咳气阴虚黄芪、沙参百部汤肺痨咳嗽沙参、麦冬2.灭虱杀虫外用,头虱、体虱、阴道滴虫【用法用量】煎服,515克;外用适量;久咳蜜炙用。

药材葶苈子(南葶苈子),药材葶苈子(北葶苈子),播娘蒿,葶苈子,来源:

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独行菜或播娘蒿的干燥成熟种子。

前者习称“北葶苈子“,主产于华东、中南等地;后者习称“南葶苈子“,主产于华北、东北等地。

要点:

泻肺平喘,为咳喘痰多之良药。

性味归经:

苦、辛,大寒。

归经:

肺、膀胱。

功效: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分析:

味苦降泄入肺泻肺热消痰涎以定喘入肺、膀胱性寒清热入膀胱利膀胱之水湿利水消肿肺为水上之源,肺气壅实,则膀胱气化不行,肺气通则水道通,应用:

1痰涎壅盛咳喘。

2胸腹积水实证。

用法用量:

煎服,5l0g。

研末服,36g。

使用注意:

肺虚寒喘促、脾虚肿满者忌服。

76,紫菀,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的根茎及须根,紫菀,【处方用名】紫菀、炙紫菀【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肺经【功效应用】化痰止咳温而不热,润而不燥,为止咳化痰要药主治咳嗽,不论内伤、外感、寒热咳皆宜风寒咳嗽荆芥、桔梗止嗽散阴虚劳嗽阿胶、贝母,310克,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款冬,款冬花,【药用来源】,润肺降气消痰止咳,紫菀款冬,味兼甘,偏于祛痰,多用于咳嗽痰稠难咯者,偏于止咳,并兼能温肺,尤宜于虚寒咳喘,共同点,温而不燥,寒热虚实,外感内伤,新久咳嗽,均可应用。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的根皮,桑,桑白皮,【药用来源】,甘,寒。

归肺经,桑白皮,主治病证,功效,泻肺平喘,肺热咳喘,泻肺平喘,尤善于肺热雍盛,肺阴初伤之证。

利水消肿,水肿,肺热地骨皮泻白散痰饮麻黄、杏仁、葶苈子肺虚有热人参、五味子补肺汤水肿茯苓皮五皮饮,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枇杷,枇杷叶,【药用来源】,苦,微寒。

归肺、胃经【功效应用】1、清肺止咳:

多种咳嗽肺热咳嗽黄芩、桑白皮枇杷清肺饮燥热咳嗽桑叶、麦冬清燥救肺汤肺虚久咳川贝川贝枇杷膏2、降逆止呕:

胃热呕吐、干呕陈皮、竹茹【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止咳炙用,止呕生用。

枇杷叶,马兜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成熟果实,马兜铃,马兜铃,【药用来源】,【性味】苦、微辛,寒。

归肺、大肠经【功效应用】1、清肺化痰:

肺热咳喘肺热咳嗽桑白皮、黄芩肺虚咳血阿胶补肺阿胶汤2、清肠消痔:

痔疮肿痛或出血地榆、槐花3、清肝降压:

高血压病石决明,马兜铃,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成熟种子,银杏,白果,【药用来源】,甘、苦、涩,平。

有毒。

归肺经,白果,主治病证,功效,敛肺化痰定喘,哮喘痰嗽,敛肺止咳平喘同时还兼有一定化痰之功。

止带缩尿,带下,白浊,尿频,遗尿,白果,甘苦涩平,敛肺止咳,收涩止带,喘咳痰多,带下白浊,偏寒偏热;虚实皆可,唯过量及生食易致中毒,导致紫绀呼吸困难,甚至呼吸麻痹而死亡,尤当注意。

白果叶又叫银杏叶,功能敛肺平喘,可用治肺虚喘咳。

矮地茶,为紫金牛科草本植物平地木的全株,【药用来源】,矮地茶,矮地茶,洋金花,为茄科草本植物白曼佗罗的花,【药用来源】,白曼佗罗,洋金花,辛,温。

有毒。

归肺、肝经,洋金花,主治病证,功效,平喘止咳,哮喘咳嗽,止痉,癫痫,小儿慢惊风,麻醉镇痛,心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麻醉(用量大),本草纲目:

“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项昏昏如醉,割创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

”,洋金花,辛温有毒,止咳平喘,止痛镇痉,喘咳无痰,心腹冷痛,癫痫惊搐,均可应用。

本品剧毒,青光眼、高血压者忌用,表症未解,热痰粘稠者,均当慎用。

中毒时主要表现为口干,皮肤潮红,无汗,瞳孔散大及呕吐眩晕,狂燥等症,有类似阿托品中毒反应用当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