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7927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上半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上半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上半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上半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上半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半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上半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一、选择题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答案】ABCD

  【解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不是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故选ABCD。

  2、老李闲暇之余写了一首七言律诗,投到某杂志社后,被采用,按照正文每字10元的标准计算,老李应得稿酬是()。

  A、20

  B、280

  C、400

  D、560

  【答案】D

  【解析】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3、对外开放的根本原则是()。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

  C、联合一切力量

  D、一致排外

  【答案】A

  【解析】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

每个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

故选A。

  4、“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答案】D

  【解析】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题目中说,只有“亲口尝一尝”这个实践,才能检验中梨子的味道。

故选D。

  5、古人记月除常用的序数法外,还以物候的特点来命名,或以孟、仲、季来命名每季的三个月。

那么,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孟春——桃月

  B、仲夏——荷月

  C、仲秋——桂月

  D、季冬——菊月

  【答案】C

  【解析】仲秋和桂月都指八月。

C项正确,当选。

A项,孟春指春季的首月(正月),而桃月指三月,二者不对应。

B项,仲夏指五月,荷月指六月,二者不对应。

D项,季月指十二月,菊月指九月,二者不对应。

  故选C。

  6、发生火灾时不匍匐前进难以逃生,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低处有残留的新鲜空气

  B、有毒有害气体集中于高处

  C、浓烟自下而上扩散

  D、低处视野比较清晰

  【答案】C

  【解析】在发生火灾时,燃烧的热空气向上走,并含有多种对人有害成分,所以

  A、B两项说法正确。

浓烟从上往下扩散,越近地面,浓烟越稀薄,呼吸较容易,视野也较清晰。

所以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

  7、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是()。

  A、B.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和平崛起的问题

  B、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D、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为题

  【答案】C

  【解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故选C。

  8、行贿罪的主体可以是()。

  A、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公民

  B、国家工作人员

  C、国有公司、企业单位、事业单位

  D、人民团体

  【答案】AB

  【解析】行贿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故本题答案选AB。

  9、关于我国古代所称的“五谷——稻、黍、稷、麦、菽”指代说法错误的是()。

  A、稻——大米

  B、麦——小麦

  C、黍——黄米

  D、菽——小米

  【答案】D

  【解析】关于五谷主要有两种说法,主流的说法是稻(俗称水稻、大米)、黍(俗称黄米)、稷(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菽(俗称大豆)。

因此D项当选。

  10、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根据资源格局,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重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格局,“两横三纵”指的是()。

  A、以黄河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线

  B、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大运河、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线

  C、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广、包昆通道为纵线

  D、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线

  【答案】D

  【解析】

  “两横三纵”是指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

  11、有关四大高原的表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沟壑纵横

  B、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

  C、黄土高原地形崎岖

  D、云贵高原雪山连绵

  【答案】B

  【解析】青藏高原:

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中华水塔”,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地形平坦,地面坦荡。

云贵高原:

地面崎岖,石林溶洞奇异,峰岭起伏,世界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区。

黄土高原:

世界最广阔的黄土分布区,3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故选B。

  12、中国古人一般是“因名取字”。

字和名之间在意义上往往存在相同或相近、相关联、相反等关系,下列人物的名和字之间意义相反的是()。

  A、诸葛亮,字孔明

  B、岳飞,字鹏举

  C、苏轼,字子瞻

  D、韩愈,字退之

  【答案】D

  【解析】诸葛亮,字孔明,字与名相同或相近。

岳飞,字鹏举,民间传说岳飞为金翅大鹏鸟转世,其字与名相关联。

苏轼字子瞻,源于“登轼而望之”

  (《左传•长勺之战》),其字与名同样相关联。

韩愈字退之,“退之”二字来自下面的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其名与字意义相反。

  13、下列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B、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海拔在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

  C、云贵高原主要包括云南省东部与贵州省大部,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在1000~2000米

  D、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南至秦岭,因地面覆盖黄土层而得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答案】A

  【解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因此A项错误,当选。

  14、以下名句揭示的哲学道理不同的是()。

  A、“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与“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与“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D、“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与“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答案】D

  【解析】A项都是揭示因果联系。

B项揭示的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项揭示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5、李某自幼为陈某收养。

李某12岁时,陈某病故。

李某继承了其遗产,李某的生父母又将其领回,则李某()。

  A、无权继承其生父母的遗产

  B、在对生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后,可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C、有权继承其生父母的遗产

  D、继承份额应为其他继承人的一半

  【答案】B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可依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依继承法第14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的适当的遗产。

故选B。

  1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分析法是人们最根本的()。

  A、认识方法

  B、工作方法

  C、思维方法

  D、实践手段

  【答案】A

  【解析】依据对立统一规律,我们在方法论上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

故选A。

  1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

  A、公共道德规范

  B、职业道德规范

  C、家庭道德规范

  D、基本道德规范

  【答案】D

  【解析】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故选D。

  18、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立事业单位的(),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强化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

  A、合法权益

  B、活动场所

  C、法人地位

  D、合法资格

  【答案】C

  【解析】事业单位位登记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立立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规范范事业单位的行为,保护事业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强化对事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

故选C。

  19、城市铁路桥的铁道两边往往留有一定宽度,足够一个人行走。

但是铁路桥是严禁行人通行的。

禁止行人通行的主要原因是()。

  A、担心行人被高速行进中的火车上的突出物剐到

  B、由于铁路桥的护栏间隙较大,行人容易从护栏间隙中坠落

  C、高速行驶的火车扰动空气,气流改变造成向外的推力,有将附近物体推下桥的危险

  D、高速行驶的火车扰动空气,气流改变造成向内的吸力,有将附近物体卷入的危险

  【答案】D

  【解析】为了安全,火车上不允许有可以剐到人的突出物,排除A;护栏间隙较大也并非禁止行人通行的原因;而火车扰动空气基本上不会造ѱ厀ಒ▊▊겈ಢಞ겈ಢ侤ѥ

  20、甲向乙买马一匹,丙的马走失,认定甲买到的马是他的,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甲返还马。

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通知乙参加诉讼,乙在本案中居于何种地位?

()

  A、原告

  B、被告

  C、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D、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答案】C

  【解析】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诉讼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由法院通知或自己申请参加诉讼的人。

由于乙对甲、丙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请求权,如果甲败诉,乙需返还给甲的购买款。

故选C。

  21、以下不属于公文的发文办理的环节是()。

  A、审核

  B、用印

  C、拟办

  D、签发

  【答案】C

  【解析】拟办是公文收文办理的环节。

  22、我国测量海拔是以()的平均海拔平面作为零点的。

  A、南海

  B、东海

  C、渤海

  D、黄海

  【答案】D

  【解析】解放以前,我国的海拔零点很不一致;解放后,从1956年起,统一改用青岛零点作为各地计算海拔高度的水准零点。

所以,目前我们计算的海拔高度都是以青岛的黄海海面作为零点算起。

  23、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两种形态包括()。

  A、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

  B、私人领域和公共场所

  C、个人秩序和公共生活

  D、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

  【答案】D

  【解析】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两种形态,它们并非截然对立,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故选D。

  24、火车和汽车车厢基本上都是金属封闭结构,在车厢里听不清半导体收音机的广播,却可以通过手机和外界通话,原因是()。

  A、半导体收音机的灵敏度大大低于手机

  B、二者电磁波的电磁场强度不同,穿透车厢的能力不同

  C、二者电磁波频率不同,穿透车厢的能力不同

  D、半导体收音机和手机接收和处理电磁波信号的机理不同

  【答案】C

  【解析】手机的电磁波频率比半导体的电磁波频率低,穿透能力比较强,C项符合题意。

  25、()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A、全面各种

  B、部分有关

  C、在条件成熟地区所有

  D、全面、有关

  【答案】A

  【解析】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故选A。

  26、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

  B、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管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

  【答案】B

  【解析】管理具有两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故选B。

  27、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概况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丰富,耕地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B、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C、矿产资源中能源的储量和产量居第一位的是煤

  D、四大渔场中黄渤海渔场是全国最大的渔场

  【答案】C

  【解析】我国耕地数量居世界第四位,不是第一位;中国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矿产资源中能源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的是煤;四大渔场中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故选C。

  28、端着水盆把客人淋成“落汤鸡”,客人不怒反喜,因为这是我国某少数民族在节日祝福客人的方式,该民族是()。

  A、傣族

  B、蒙古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答案】A

  【解析】端着水盆把客人淋成“落汤鸡”,客人不怒反喜,因为这是我国某少数民族在节日祝福客人的方式,该民族是傣族,传统节日为泼水节。

故选A。

  29、下列填入①处的内容,错误的有()。

  A、川府函

  【20XX】第59号

  B、川府函(20XX)59号

  C、川府函〔20XX〕第59号

  D、川府函〔20XX〕59号

  【答案】ABC

  【解析】填入①处的应为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组成,其中年份外标六角括号,顺序号不加“第”字,故本题答案为ABC。

  30、下列文件中必须经过拟办这一环节的是()。

  A、下级机关的呈送的文件

  B、平行机关所转发的文件

  C、最终处置权在领导而自己有一定发言权的文件

  D、领导明确指示代其提供决策方案的文件

  【答案】CD

  【解析】文件中必须经过拟办这一环节的是领导明确指示代其提供决策方案的文件、.最终处置权在领导而自己有一定发言权的文件。

故本题答案为CD。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

  B、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精神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

  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答案】B

  【解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美德。

故选B。

  32、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B、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有的分配方式

  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答案】B

  【解析】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分配方式,而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有的分配方式。

故选B。

  33、所有权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

其中,()是拥有所有权的根本标志。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答案】D

  【解析】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意味着人对物最充分、最完全的支配,是最完整的物权形式。

处分权能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是拥有所有权的根本标志。

故选D。

  34、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必须做好()工作。

  A、审核

  B、签发

  C、会商

  D、会签

  【答案】D

  【解析】会签是公文拟制的过程中,主办单位主动与有关单位协商并核签的一种办文程序,一般当公文的内容涉及本单位的多个部门或与其他单位有关时,需要进行会签。

联合发文由所有联署机关的负责人会签。

会签根据对象的不同分为内部会签和外部会签。

内部会签用于与本单位内部的各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并核签;外部会签用于与外单位的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并核签;二者的性质相同,但处理形式不同。

  35、“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依据的前提假设是()。

  A、人是很复杂的,每个人的需要及需要的层次都不尽相同

  B、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幅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C、人都有发挥潜力、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满足该欲望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D、人具有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的归属感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的行为

  【答案】A

  【解析】由“复杂人”假设出发产生的应变理论认为:

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相互作用并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因此,不可能存在一种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的管理方法,也就有了“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

故选A。

  36、决定与决议的主要不同在于()。

  A、规范性

  B、领导指导性

  C、生成程序

  D、时效性

  【答案】C

  【解析】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者都属下行的指挥性公文,主要区别在于产生程序不同。

决定是由领导机构直接作出的决策和部署,而决议是经由一定的会议讨论后才作出的决定。

故选C。

  37、公文主要由()、主体、版记三大部分组成。

  A、标题

  B、眉首

  C、发文机关标识

  D、落款

  【答案】B

  【解析】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个部分。

故选B。

  38、不需要清退的文件包括()。

  A、绝密文件

  B、群众上访信件

  C、过时的文件

  D、仅供领导传阅或审阅的文件

  【答案】BCD

  【解析】文件清退的范围如下:

1,涉密文件2,具有重大错误的文件3,仅供征求意见或传阅、审阅的公文4,未经本人审阅的领导人的讲话稿5,被明令撤销的公文6,其他由发文机关指定清退的公文

  39、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播性、激发性和()。

  A、入侵性

  B、可扩散性

  C、恶作剧性

  D、破坏性和危害性

  【答案】D

  【解析】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播性、激发性、破坏性和危害性。

恶作剧性是一种破坏性较小的病毒类型;入侵性和可扩散性实际上属于传播性。

破坏性和危害性才是病毒最主要的特性。

故选D。

  40、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主义社会过渡的相关知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是社会主义社会。

故本题应选择B选项

  41、火车和汽车厢基本上是个金属封闭结构,在车厢里听不清半导体收音机的广播,却可以通过手机和外界通话,原因是()。

  A、半导体收音机的灵敏度大大低于手机

  B、二者电磁波的电磁场强度不同,穿透车厢的能力不同

  C、二者电磁波频率不同,穿透车厢的能力不同

  D、半导体收音机和手机接收处理电磁波信号的处理不同

  【答案】C

  【解析】半导体收音机分AM(即中波和短波,载波频率一般在

  1.6MHz以下)以及FM(即调频,载波频率一般在80MHz以下)。

手机信号载波频率一般在450MHz,800MHz,900MHz,1800MHz几个频段,远高于广播的频率,11穿透能力比较强。

  42、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往复变化使得地球景观绚丽多彩,这是大自然赋予地球的珍贵礼物。

然而四季这个礼物似乎分配不公,地球上只有温带才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而寒带和热带则是长冬无夏和长夏无冬。

其原因是()。

  A、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和公转轨道有一定的夹角所致

  B、寒带的冰雪太多无法构成

  C、热带的地形地貌构成使之不易散热

  D、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答案】A

  【解析】四季的变化原因在于地于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与地球自身地轴的夹角所致,所以答案为A项。

  43、近年来,我国家庭拥有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下列对汽车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间汽车忌打开过多的灯光,汽车启动需要足够的电压,如果打开过多的灯光容易造成发动机启动不畅

  B.停车的地方需要慎重选择,如不宜顶风停车、不宜停在烈日下、不宜停在水中、不宜在树下停车等

  C.夏天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可以打开车窗以降低车内温度

  D.在停泊汽车时宜及时拉手刹,将车轮打正,下车后要尽量用手试下车门确保汽车锁好,把后视镜折好避免被其他物体刮蹭

  【答案】C

  【解析】高速行驶时打开车窗,会大大增加汽车的风阻系数,油耗会更高,这要远远大于空调增加的油耗。

另外,打开车窗也会增加风噪,让车里的人不舒服。

因此C项说法错误,当选。

  44、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般理解为“相互依存,互利互惠”,下列存在共生关系的是()。

  A、寄居蟹与海葵

  B、同一草原上的牛群与羊群

  C、菟丝子与豆科植物

  D、霸王花与大叶山毛榉

  【答案】C

  【解析】共生又称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

菟丝子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豆科、菊科等植物上,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以维生。

故选C。

  45、某日,甲某在街道上闲逛时,发现一辆摩托车停在路边,车主乙某正在和别人聊天,甲某趁乙某不注意骑上摩托车就跑,乙某发现后追上前去扭住甲某,甲某一拳把乙某打倒在地,骑着摩托车逃脱,后被警察抓住。

  甲某触犯的罪名是()。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交通肇事罪

  【答案】B

  【解析】抢夺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趁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在此点上本罪与抢劫罪不同,本罪不危及人身安全。

客观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