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读曹明海先生的《语文课程的根与本》有感.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8043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读曹明海先生的《语文课程的根与本》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读曹明海先生的《语文课程的根与本》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读曹明海先生的《语文课程的根与本》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读曹明海先生的《语文课程的根与本》有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2读曹明海先生的《语文课程的根与本》有感.docx

《2022读曹明海先生的《语文课程的根与本》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读曹明海先生的《语文课程的根与本》有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2读曹明海先生的《语文课程的根与本》有感.docx

读曹明海先生的《语文课程的根与本》有感

德国的哲学诗人荷尔德林写过这样的诗句: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拜读了曹明海先生的《语文课程的根与本》之后,了解到语文教育是“充满劳绩”的,而我们将在这“充满劳绩”的生活上,创造诗意的语文,然后与学生一起快乐、幸福地栖居。

在青年教师时非常期待语文的诗意,那时追求课堂形式上的优美,希望能够以此为学生带来语文美的享受。

之后,经过多年的教学,越来越希望能够探求语文课堂的根本,探究文化内涵,能够让学生在中国优秀文化上加深理解。

摆渡了这本书,果然给我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并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语文就是唤醒,语文就是陶冶。

语文课的教学根本,就在于唤醒学生的情感、心智、价值感和创造力,唤醒其生命成长的觉悟。

确实如此,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当中,我们把素质教育挂在嘴上,但在行动上更注重学生的识记,这样能够快速地使学生达到我们想要的成绩,但这是违背语文的实际作用的,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并非让学生死记硬背。

在课堂上,应该带给学生的是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一种美,都是一场视听盛宴。

那么,拜读本书之后,在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从而打造诗意课堂的问题上,又产生了新的思考。

一、夯实底蕴转变思维

在诗意的语文教学中,要摒弃只重视记忆性和固定格式的语言知识教学模式,不应该仅仅为了寻语用训练捷径、找语用窍门来进行教学。

它既不能提高学生语用技能,对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涵养也毫无裨益。

作为语文教师夯实自己的底蕴才能创设出富有文学味的语文课堂,从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师教的是自己的底蕴,一位有底蕴的教师定能得到学生的喜爱,然而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在我们的日常课堂中就可以感受到这一点,每当课堂上拓展到写作背景或是作者轶事的时候,学生们都会瞪着大大的眼睛,全神贯注。

可见,学生们对待这样的文学常识有多么的喜爱,教师不如就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转变功利的教学思维,用语言文字之美,促进学生对文学的喜爱,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书中指出:

“实际上,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具有这种鲜明的涵养功能。

比如在文学作品的教学——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感染力,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情冲击力,特别是文学作品中跃动的思想与精神、灵魂与气骨、生气与生命、神韵与意境,都会以其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唤醒学生的人性与理智、情感与灵魂,启悟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在执教《谈生命》这节课的过程中,这篇文章优美而又晦涩,学生这样花样年华不经历风雨怎知什么颜色?

因此,在讲课之前我翻阅了大量冰心的材料,包括《冰心作品集》《冰心自传》等,本文选自《寄小读者》,另外在文集的文章中我发现这样一句话:

“一位即将参军的小战士,问我生命是什么?

我一时难以回答。

”因此,发现原来冰心先生是写给一位即将献出宝贵生命的小战士的信,那么她想要表达的深层思想就很清晰了,生命壮阔又有坎坷,生命还有轮回。

这些材料成为了本课的切入点,而且将全文的基调奠定了下来。

总之,若想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必须扎扎实实先提升自己。

站在为学生建构文化美感的基础上,展示在语文课堂,与学生一同在文学之美中徜徉。

二、语言唤醒入情入境

曹明海先生在书中指出,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语用技巧学习和语言技术训练,在强调语用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重视品味语言、体味文字,即感悟、体验汉语言文字本体构成的意蕴内涵,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训练过程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淬炼、精神的涵养,即学语文、用语文、学做人。

语用训练的实践说明,只有当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过程中动情动容、激起情感波澜、感受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丰富蕴含的时候,才会取得语言文字运用的最佳效果。

就如品读一一个语言文字构成的语用文本,学生在字里行间穿行,和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与文本形象产生“情感共鸣”,这往往是学生语用学习效果最好的时候。

在我看来,要想达到情感共鸣,可以首先为学生们创造契合文章的情境,那么如何创设情境呢?

首先,教师自己的入情,用语言带动课堂。

很多教师由于对文本把握没有自信,而导致游离在课堂之外,更多的是以活动形式来代替语言的传导,在课堂上确实应该凝练自己的每一句话,也许就是那样的一句话,可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许就是那一句话,影响了学生的一生。

其次,教师要学会造境,用语言带学生入境。

我们看一部电影对里面的一些情景可以久久难以de忘怀,无疑是因为这一场景深入人心。

我们阅读文章常常用“使人身临其境”来赞美它,而我们日常教授的课文却往往没有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和深入人心。

这大概是源于教师没有将文中的境造就到学生面前,学生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没有产生共鸣。

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自己能够联想入境,并不断完善、凝练自己的语言,也可以在语文课上带领孩子们入境。

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有代入感,就和相声演员一样,需用一张嘴让人身临其境。

那么情感的投入和造境特别重要,在执教《安塞腰鼓》的起初,孩子们对黄土高原没有任何的情感,又怎能体味到作者那极尽努力的赞美之情。

因而,课前我播放了《安塞腰鼓》的朗读音频,学生们起初是听到专家朗读是发出笑声的,我并没有呵止,慢慢的学生们进入了状态,被专家雄浑的声音和豪迈的语气吸引,仿佛看到了黄土高原人们的舞蹈,听到那隆隆的鼓声。

随后,让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是怎样的安塞腰鼓”,他们都能准确的把握文章基调。

有的教师认为提前播放音频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而我认为对于这样遥远的文化,给予学生们带人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这节课没有情感将流于表面。

且任何一节课皆是如此。

三、建构自我体悟人生

我们不断打磨自己的课堂,力求能够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习得语文知识,然而虽然课堂表现为环节清晰、落实到位,并且可以一时取得不错的教学成绩,却难以提升文学素养。

语文课程内容是感性的,学生又是以感性的方式来掌握语文,我们语文课堂却还以一些不适合于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方法来教授,那定是不合规律的。

书中说道,“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许多意义的空白点和不确定之域,对读者富有一种召唤性,即所谓的"召唤结构”。

文本经由学生的阅读、参与和创造,幻化成生动活泼的生命体,获得了现实的存在。

”确实,一个文本,在未经学生阅读之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无生命的文字堆积物。

需要通过教师的带领进入文本,但最为重要的是要产生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方可产生最好的效果。

学生应当在每一个文学作品上打上属于自己的烙印。

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书中给予两点指导:

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思想自由驰骋的空间,以一颗理解和宽容心对待学生。

只要徐晟的理解和阐释合情合理,就应该给予鼓励,以此唤醒懵懂的心灵,开启创造的心智。

其次,学生在创造文本意义的同时,也完善了自身。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利用文本剔除心中的尘杂,纯化自己的心灵;提升精神的追求,走向自身的完美。

也就是说,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

诚然,语文课应该是感性的,应当欢乐的时候就该发笑,应当振奋的时候就该呐喊,应当悲泣的时候就应流泪,应当无奈的时候就应叹息。

特别是在小说题材的课文中。

在《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授课中,让学生们把自己作为主人公,来想象自己经历了这一切,自己的叔叔就经历了这样的对待,他们便能更加体味到当时的社会人性的丢失。

在《孔乙己》中,让学生们把自己当成店小二,作为一个个事件的旁观者,来体味世态炎凉、人心麻木。

给予他们画面、情感体验,尊重他们独特的理解,让他们更自由地在经典文学作品中观历史,看社会。

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蕴含着浪漫的情怀,体d现着自由的精神,孕育了高贵的灵魂。

我们为能打造优质的语文课堂而不懈努力,但却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真正的语文课堂必定是诗性的,教师不再执着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是培养能够发现美,欣赏美的人。

让我们与语文教学一起,探寻语文课程的根本,探索真正的诗意语文,以此点亮孩子生命的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