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824486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ppt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1、背景:

理论基础:

19世纪中期,阿瑟扬(英)、泰尔(德)提出生产要素配合比例和生产费用与收益的关系,资本主义农业经营为获取最大的利润。

在此基础上,杜能(德)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首次系统的阐述了农业区位理论的思想,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

19世纪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社会历史背景复杂,生产力状况呈现大变革的趋势,企业型农业开始成长。

土地资源私有,耕者获得自由,土地投资,农民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工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销售,市场距离,农业区位理论,一、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背景和目的,2、目的:

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泰尔:

合理农业理论耕作式生产方式取代三圃式农业生产方式(黑麦区、大麦区、休闲轮作区)杜能:

圈层式农业区位理论不同地方对中心城市距离远近所带来的运费差决定着不同地方农产品纯收益或“经济地租”大小。

将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分布的六个农业地带:

自由农业带,林业带,无休闲轮作谷物带,长期休闲的多区轮作带,三田制农耕带,畜牧业带,1、中央大平原只有一个城市2、马车是唯一的运输工具3、除中心城市外农村与其他城市无任何市场联系4、农民生产的动力是获得最大的区位地租5、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力工资、資本利息均假设不变6、运输费用同运输的质量和距离成正比,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第一圈:

自由式农业圈第二圈:

林业圈第三圈:

轮作式农业带第四圈:

谷物式农业带第五圈:

三圃式农业圈第六圈:

畜牧业圈,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形成机制,四、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地租,城市0,80km,自由,林业,谷草,三圃,畜牧,R=PQ-CQ-KtQ=(P-C-Kt)QR表示地租收入,P代表农产品市场价格,C为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等同于销售总量),K为生产地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一)宏观尺度乔纳森的欧洲农业分区模式:

国家或大洲范围第一地带:

温室、花卉第二地带:

园艺、果品、马铃薯、烟草第三地带:

奶制品、肉用牛羊、饲料、纤维用亚麻第四地带:

普通农用地第五地带:

面包用谷物、油用亚麻第六地带:

牧场第七地带:

森林,五、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型研究,

(二)中观尺度,1、上海(20世纪80年代初):

第一圈:

距市中心10km之内区域,蔬菜、奶牛、花卉为主第二圈:

距市中心1020km之内的区域,以棉花、蔬菜、奶牛和自给性粮食生产为主第三圈:

距市中心2035km之内的区域,以商品粮、棉花、季节性蔬菜生产为主第四圈:

距市中心35km以外的区域,以商品粮、棉花、渔业和奶牛生产为主,2、北京(与上海市圈层相似):

第一圈:

蔬菜、奶牛、鲜蛋为主的农产品第二圈:

以果、菜、粮为主要农产品第三圈:

以果、蛋、粮、棉油为主要农产品第四圈:

以棉、谷和肉为主要农产品,(三)、微观尺度,微观尺度研究以纳瓦佛等人在非洲卢旺达丘陵地带农村聚落的研究为代表。

在非洲中部卢旺达丘陵地带,围绕居住聚落呈现出同心圆状的土地利用状态,即从内向外依次为:

住宅地,香蕉地,内测耕地,咖啡种植地,外侧耕地,丘陵冲击土上的耕地,六、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及局限性,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即使自然环境相同,仍会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农业生产方式只存在相对优越性;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

经济学上的意义:

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经济区位研究,2、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局限性一种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河流干扰要素情况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的影响技术发展和交通手段发达使市场距离缩短该理论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而现实农业生产中大部分是自给性经营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的多样性,七、农业区位论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1、中国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农业区位论的空间法则区域间存在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区域空间距离的不可消除性;经济活动的趋利性。

2、农业区位论在中国农业经济中的现实应用中国城乡结构,农村包围城市;市场机制不健全,小农贸易仍然是城镇居民和来自城镇周围的农民;交通格局复杂,区域差异大,运输费用和生产成本最低的农业区位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