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848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色彩的纯度渐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

2、初步了解色彩纯度的表现方法。

3、学习调配色彩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认识纯度渐变,学习调配色彩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用纯度渐变的方法制作自己设计的图案。

教学准备:

范例、水粉颜料、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准备好水粉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展示上一课的作业,复习有关明度渐变的知识。

出示反映不同色彩纯度的挂图。

问:

这两种色彩都是红色,但它们却是不一样的红色,你能看出它们的区别吗?

说一说:

为什么另一个颜色显得灰暗呢?

2、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导入新课:

那是因为这种色彩里有了杂质,没有另一种色彩纯净。

我们把色彩纯净的程度叫做色彩的纯度。

二、精讲探究

1、欣赏书上纯度渐变的作品。

问题

(1):

这些作品与上一节课上的明度渐变作品有什么区别?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小结:

色彩都是渐变的,但色彩的感觉没有前面的鲜艳、明快。

问题

(2):

你知道这样的渐变色是怎么调配出来的吗?

2、讲解示范色彩纯度渐变的调配方法。

(1)调配灰色,注意在用黑加白调配时,黑色用得要少,白色要多,黑色多了,灰色会显得很深,不适合用来调配。

(2)在高纯度的颜色里逐渐加入灰色,每调一点,就涂一下色块或色条,有序排列,就成了色彩纯度渐变。

注意点:

(1)所加的灰色要适量。

(2)颜料中加入的水不宜多,色彩要饱和、均匀。

3、教师问:

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是对比色?

红的对比色是什么?

黄与蓝的对比色又是什么?

4、组织学生复习已学知识。

教师:

色彩纯度渐变还有一种调色方法,就是选一种纯净色,逐渐加入它们的对比色。

同学们可以自己试一试这个方法。

三、练习展评

做一个色彩纯度渐变的调色练习。

作业要求:

(1)调色方法正确。

(2)涂色认真。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作业。

展评部分作业。

四、反思拓展

1、小结本课

2、布置下一节课的学具:

色彩画工具,有关风的知识和图片。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色彩纯度渐变

色彩纯净的程度 灰色=白+黑对比色

红黄蓝绿紫橙

2、漂亮的灯第一课时

1、了解古今中外的灯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礼堂和审美经验,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2、感受灯的功能美与装饰美,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3、掌握写生的画法。

教学重点:

感受灯的形式美,认知古今中外的灯的基本知识,感受其装饰美。

教学难点:

通过绘画的形式把自己所喜爱的造型、色彩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准备丰富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参观灯具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灯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展示上节课优秀作品,全班同学欣赏。

二、精讲探究

现在我们生活处处离不开灯,仔细想一想什么地方会有灯呢?

到处可以看到灯,教室里有日光灯,路边有路灯,家里有吊灯、台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晚上路边的彩为。

灯有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那么这些灯都有什么用呢?

(红绿灯是指挥交通的;路灯是为了方便在夜晚走路的人;教室里、家里的灯都是为了让小朋友看得更清楚;彩灯则是为了美观)

灯最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来照明。

这么多的灯,你喜欢什么样的灯呢?

为什么?

欣赏书上的图片

小朋友们,刚才讲的都是一些电灯,其实灯除了电灯以外,严寒有其它成员,比如说古代的青铜灯,后来的油灯,现代的太阳能灯等。

我们来欣赏这些灯的照片。

现代的灯和古代的灯有许多方面不同,一是现在灯大多数用电,二是现代戏的灯设计简洁大方、美观、精巧;而古代的灯花纹繁琐,稍笨重一些,用油或蜡点。

请小朋友来评一评,书上这些灯都怎么样。

三、练习展评

画你见过的,最喜欢的或家里的一盏灯。

注意:

1、可以照着家里的灯画,也可以凭记忆画。

2、注意构图,画大一些

3、可以多画几盏,先用铅笔画形再涂颜色。

巡回指导

展评作业,小结。

四、反思拓展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2、漂亮的灯种类

造型

2、漂亮的灯第二课时

1、在前一课学习灯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灯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提高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加强学习的探索性。

2、通过对实物及课本图片的欣赏,学生应尽可能地以立体造型来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以取得直观的效果。

3、吸取设计制作经验,启发和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表现出自己新奇的创意。

教学重点:

通过设计与制作,展示灯的功能性,突出灯的装饰性,表现灯的造型美及色彩美。

教学难点:

设计立体的灯,展示它们的魅力,突出个性。

教学准备:

灯具模型及图片、用于灯具制作所需的工具材料、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收集有关灯的装饰图片,看一看自己家里的灯有哪些造型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小朋友们,我们上节课了解了各种漂亮的灯具,有动物的、有植物的、也有图案的等等,这些灯好看吗?

那么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盏灯呢?

那么该怎样来设计呢?

先来看看看车些作品吧。

二、精讲探究

1、图片分析:

课本图片欣赏,你喜欢哪一幅作品?

为什么?

师:

我们先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打开课本,《漂亮的灯》书上的照片都是设计师或小朋友们设计的。

第一盏灯是以摩天大厦的形象设计的。

第二盏设计的灯是用花的形象想象而成的;花的茎作支撑,花朵花瓣做灯罩,看起来很漂亮;

第三盏灯以草莓的样子做原形;第四盏最有趣是一个的脸谱,你看他很凶狠的样子,好像是海盗,嘴里叼了一个烟斗,烟斗里有一盏灯,设计新奇巧妙,很有创意。

下面就是小朋友们设计的灯了,用色纸做成的手提灯,用色纸做的乌鸦灯,身体是个纸筒,再贴上眼睛,嘴巴羽毛,嘴巴里叼了一串联小灯:

右边这一幅照片上是小灯笼,很简单,小朋友们以前手工课都做过。

左下角是用废旧材料,酒瓶,铅丝和色纸组合而成的灯,

右下角是用黏土制作的灯。

(分析造型、色彩的特点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制作的呢?

2、实物欣赏:

师:

老师这里做了一盏走马灯,大家看一看,分析其材料应用、制作方法。

你想动手做一做吗?

制作设想:

你想设计什么样的灯?

用什么样的材料制作?

为什么?

(教学重点从功能、造型上进行简单分析)

3、设计方法:

我们设计灯要在灯外形的设计,巧用材料和色彩搭配方面表现出新奇的创意。

灯的外形可以用任何的形象例如:

动物、植物、水果、生活用品等。

做灯的材料可用黏土,纸或其他废旧材料,色彩搭配出要协调。

三、练习展评

设计一盏灯,可以画出来出可以用工具材料做。

四、反思拓展

1、展示秘书的制作作品,你觉得做得怎么样?

2、发表对同学作品的看法,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3、教师点评作品。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2、漂亮的灯图片

材料方法

3、风

第一课时

1、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受到风的存在,从而能了解风的存在形态。

2、回忆不同事物在风中的样子,从而回忆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3、通过对风能的了解,以及其它各种能源的了解,让学生能够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各种不同的事物在风中的形态,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教学难点:

用画面来表现风的形象。

教学准备:

电风扇、塑料袋或皱纹纸、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1、预习课本内容。

2、准备好油画棒、水粉等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在课前将教室的门窗紧闭。

在教室的周围挂上彩带,塑料袋,风车,风铃。

二、精讲探究。

1、请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将门窗打开,让学生感受风的到来。

2、学生睁开眼睛,观察风到来时教室周围彩带,塑料袋,风车,风铃的变化。

3、教师:

小妹妹说风是天上神仙的喷嚏;小明说风是电风扇吹出来的;晶晶说只有跑得快才能遇见风,玲玲说风是空气的流动。

你同意谁呢?

4、让学生相互讨论,也可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5、根据学生以往经验以及课前师生共同收集的有关风的文字、图片资料,讨论问题:

(1)什么叫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风是一个向量,风包括风向和风速。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风向,用十六个方位表示,以拉丁文缩写记录。

(2)风中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摇曳的杨柳枝条,翩翩起舞的落叶,云卷云舒的天空„„

(3)风中的我们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4)对风进行更多的了解。

地球上的能源,石油最多还能开采40年,天然气还能开采60年,煤还能开采200多年。

而风是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

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之上,你们再来说说对风还有哪些认识?

6、教师将自己在风中的感受以绘画的形式示范给学生,介绍“蜡笔水彩画”

的技法,并用此方法作画。

7、欣赏画家以及同龄学生描绘风的画面。

欣赏要点:

(1)表现内容;

(2)表现工具等等。

8、春天到了,什么样的活动最能让你们感受到风?

放风筝。

还有什么样的景物能够让人一下子就看出风的存在。

三、练习展评。

以“风”为题画一幅画。

作业展评。

布置下一节课的学具。

铅笔,水彩笔等色彩画工具材料。

四、反思拓展。

搜集资料,了解风的破坏性以及如何预防。

3、风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风的观察,发现事物在风中的变化,并能根据自己的感受,以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情趣、具有个性的作品。

2、本课以“激趣导入→寻找风儿→留住风儿→示范讲解→自由表现→展评延伸”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流程,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引导学生在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中大胆表现。

3、通过本课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或回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学习风的表现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难点:

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风车玩具、彩带、气球、水粉颜色及范画等等。

预习要求:

1、观察大自然中的风,了解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2、准备好油画棒、水粉等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查看学生工具准备情况,根据学生所带学习用具,分成若干小组,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复习回顾前面的知识,总结其特点,展示部分优秀作品。

二、精讲探究

1、教师提出思考问题:

风看不见,又摸不着,却常常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一些变化。

你能从下面这组图片中发现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吗?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伴随风的声音):

风吹皱的水波纹、飘拂的柳条、飞舞的风筝、鼓起的风帆、吹得东倒西歪的大树。

师:

看完之后,说说你的发现吧!

2、教师提问:

人们常称赞聪明睿智的诸葛亮能借来东风,同学们,你们能把风儿“借”来吗?

用什么方法来“借”呢?

可以使用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

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谁能“借”到风,谁的办法巧。

3、师:

同学们都很聪明,都用各自不同的方法,巧妙地“借”到了风。

想把风留住吗?

师:

看,多美的画啊!

(出示一张PPT,画上一个小姑娘,裙裾飞扬,伸手欲抓住刮飞的草帽„„)提出问题——画家是怎样留住风的呢?

风的痕迹在哪儿?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风的痕迹在飞扬的裙裾上,在刮飞的草帽上,在弯腰的小草上„„

4、教师带领学生玩游戏——“风来了”。

(每组一只盒子,内有各种待添画的图片和一些白纸片,白纸用来让组内同学互相出题。

(1)让同学们抽选,并对选出的图片进行添加,使画面呈现出“风来了”;

(2)利用白纸,组内同学互相出题。

看谁的创意好,表现精彩。

5、教师对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有创意进行鼓励。

教师小结:

要想“留住风儿”必须要借助其他事物来进行表现。

三、练习展评

1、学生出题考老师:

请学生出关于风中情景的画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示范。

2、师:

看过老师的示范后,看得出同学们都跃跃欲试。

别急,老师这儿还带来了一些精彩的作品,请同学们来欣赏欣赏,说不定还会给你带来许多启迪。

师:

看了这些图以后,同学们一定有了新的想法,能结合作业要求把它表现出来吗?

你打算怎么做呢?

作业要求:

(1)借助你所选择的事物形象来表现风,并注意风的大小及物体飘动的方向与风向一致。

(2)作品富有个性,画面主体突出,色彩搭配和谐。

3、教师巡回辅导。

及时点评,发现有创意的作品随时展示给学生,鼓励创新。

4、作品展示、评价:

(1)把你的创意介绍给大家;

(2)说说哪幅作品你最喜欢?

为什么?

(3)你需要对哪幅作品提出建议?

五、展评延伸

风儿虽然很神奇,看不见又摸不着。

但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可以捕捉到精彩的画面。

和煦的风儿让人心旷神怡,但它发起脾气来变成狂风、龙卷风的时候,也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灾难。

不过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会治服龙卷风,并合理利用它,让它为我们人类服务。

4、风筝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风筝的艺术美,了解有关风筝的小知识。

2、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3、激发对民间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认识风筝,感受其艺术美,并用画面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教学难点:

人物动态的正确表现。

教学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绘画用具。

预习要求:

回忆放风筝的情景,了解有关风筝的小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检查学生所带风筝,并组织学生欣赏。

师:

同学们喜欢风筝吗?

引导学生谈放风筝时的感受。

2、小结:

放风筝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最快乐的是看到自己的风筝在空中象鸟一样飞翔。

在一些地方还要举办风筝在空中飘扬,那就更有意思了。

3、师:

同学们知道风筝是谁发明的吗?

最初用来干什么的?

我国什么地方的风筝比较出名?

组织学生发言。

4、小结:

风筝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品,它制作精细,造型优美,色彩艳丽,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风筝的起缘很早,传说中有汉代韩信借风筝传送军事情报的故事。

全国各地不少城镇都有制作风筝的好手和世传习俗。

北京、天津、山东、江苏的风筝尤其有名。

山东维坊和江苏南通的风筝很有特色。

二、精讲探究

1、欣赏部分风筝的照片。

欣赏要点:

(1)风筝的造型与色彩特点。

(2)风筝的组织形式:

对称式与均衡式。

风筝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2、组织学生谈放风筝是的情景,欣赏有关描绘放风筝情景的少儿绘画作品。

图例1:

背景简洁,教学重点表现放风筝的人与各式各样的风筝。

图例2:

色彩对比强烈,色彩纯度高。

图例3:

这是一幅线描画,一个人在放风筝,许多人在旁边看。

3、分析并示范画风筝时的人物动态:

臂上举,人后倾,肩线和腰线都发生了变化。

三、练习展评

把你所见过的放风筝的情景画成一幅画。

作业要求:

1、画面生动、活泼,有生活情趣。

2、想象合理,画风独特。

学生练习作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相机指导。

四、反思拓展

布置下节课学具:

铅笔,水彩笔等色彩画工具材料。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4、风筝图片造型色彩

组织形式

4、风筝第二课时

1、通过课件详细了解风筝的造型特点、种类。

理解风筝的飞行(放飞)原理,掌握飞行物的基本常识。

2、回忆并表现放风筝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能够用图画表现放风筝的场景。

教学难点:

用绘画的形式,再现放风筝的情景。

教学准备:

图文、多媒体课件、各类风筝等。

预习要求:

1、预习课本内容。

2、准备好油画棒、水粉等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查看学生工具准备情况,根据学生所带学习用具,分成若干小组,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复习回顾前面的知识,总结其特点,展示部分优秀作品。

二、精讲探究

1、你知道风筝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吗?

有外国朋友把中国的风筝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美国的华盛顿史密斯宇航馆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它的边上写着:

“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好多同学都放过风筝,请你说说看,你放过什么样的风筝?

同学们放过风筝都不一样呀,说说看你放过的风筝和别人的风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同学们讲述了自己放过的风筝,有的放得高,有的放得远,还有的放到高空中很逼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我们中国民间风筝的种类。

(通过PPT,系统地了解风筝的种类和各种风筝的结构特点。

2、老师这里带来了几只风筝,大家看一看是哪一类风筝?

(分别展示:

板子风筝、软翅风筝、硬翅风筝、立体风筝、软体风筝、串子风筝等。

看了这么多风筝的图片和真实的风筝,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风筝的造型不管是飞鸟还是昆虫,也不论是人物或是动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找找看!

3、回忆情景,激发创作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总结出了风筝飞行的原理就是——对称!

那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风筝的色彩和真实的物体的色彩一样

吗?

对!

风筝的色彩很鲜艳醒目,比真实的物体的颜色更夸张。

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你们放风筝一般是在什么季节?

看来我们放风筝都是选择在开阔的地方,放风筝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这些放风筝地方周边都是什么样子的?

你放风筝的时候,边上还有哪些人?

他们在干什么?

你放风筝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哪位同学上来给大家模仿一下?

(简短介绍风筝的特殊玩法:

风筝送饭、风筝音响、风筝挂灯、风筝打斗、风筝跳舞。

三、练习展评

1、让我们来看看外国小朋友他们是怎么表现放风筝的场景的!

(幻灯展示)再看看中国小朋友的作品!

(幻灯展示)

2、如果让你来画一幅放风筝的情景,你会怎么画?

画些什么呢?

让我们用手里的画笔,把咱们放风筝的有趣情景画出来吧!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四、反思拓展

同学们都画出了放风筝的情景和乐趣,如果再给你一节课时间,你会在你的画中再画些什么呢?

同学们放风筝除了好玩,还有哪些好处呢?

风筝还有哪些作用呢?

课后我们可以向家长请教一下哦。

风筝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现代的飞行器有哪些呢?

我们下节课来共同探讨吧。

5、飞机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飞机画面与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飞机的起源、外形、种类等相关知识。

2、了解飞机的形体特征和基本构造,掌握由简到繁的绘画方法。

3、通过绘画去体会人类发明飞机的伟大成就以及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飞机的发展历史及各种飞机的种类和特点,用多种方式表现飞机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飞机的基本结构与外形特点,掌握由简到繁的绘画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飞机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了解飞机的形体特征和基本构造,初步体会人类发明飞机的伟大成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出示飞机模型:

这是什么?

2、师:

你坐过飞机吗?

想做飞机吗?

谈谈你的感受与想法,说说你的希望。

组织学生发言

师:

虽然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做过飞机,但大家都想尝试坐飞机上天的感觉吧,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飞机的知识好吗?

欣赏学生收集的有关飞机的图片,让他们说一说了解到的飞机的有关知识。

二、精讲探究

1、欣赏不同种类的飞机图片,认识飞机的外形特征。

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种飞机?

说说它们的用途。

小结:

飞机的种类很多,有直升机,涡旋桨飞机,升力型飞机,旋翼飞机,垂直起落机。

有用于民航的客机,有用于军事的战斗机,它们的造型也多种多样。

笼统的说有:

机身、机翼、机尾三部分组成,请你为每一种飞机归类。

2、出示写生飞机的绘画作品

你能把飞机分成几个大的部分吗?

说一说。

小结:

机身、机翼、机头、机尾构成了飞机的主要部分。

画飞机时我们可以从整体出发,在考虑构图的基础上先用铅笔轻轻的画出飞机的大的形体线,然后再分部分的去表现形体的细部。

线条要尽量准确、流畅、自然。

三、练习展评

1、参考例图或根据你收集的图片资料画出飞机的雄姿。

2、作业要求:

(1)整体观察,整体表现;

(2)画好飞机的造型特征和基本结构;

(3)可以用线描或者色彩画的形式来表现。

3、巡回指导学生作业。

4、展评部分优秀学生作业。

四、反思拓展

1、小结:

这一课我们学画了飞机,了解了飞机的造型特征,感受了飞机的形体美,你认为现代的飞机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呢?

下一课我们再来交流!

2、布置下节课学具:

铅笔,水彩笔等色彩画工具材料。

板书设计:

飞机:

机身、机翼、机头、机尾



5、飞机

(一)

直升机,涡旋桨飞机 整体细部整体旋翼飞机,垂直起落机

升力型飞机

5、飞机

(一)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新型飞机的特征,通过欣赏、收集、研究新型飞机的图片资料,讨论未来飞机的发展与变化,激发学生设计中的创新意识。

2、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美术技能将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来。

3、通过设计飞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设计未来飞机,通过讨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难点:

对未来飞机的创新设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飞机图片等等。

预习要求:

了解现代新型飞机的特征,初步想象未来飞机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大家知道人类从古到今,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交通工具的变化,同学说说看,现在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板书:

飞机)

2、说得很好,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叫“突出重围”大家想不想做这个游戏?

(出示幻灯)

大家知道地球上的人已经太多了,假设若干年后,地球上已经不够人类居住了,必须转移大量的人到别的星球上去,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人类要研制最新型的飞行器,能够带着人们去寻

找新的家园,这个宏伟的计划就叫做“突出重围”,你们愿意来做这个游戏吗?

二、精讲探究

1、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玩个游戏。

玩这个游戏必须过下面三关:

(一)回顾历史(板书:

“历史”)

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之上,来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是谁发明了飞机?

(2)(分别出示图片)这幅图片叫„„你知道它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的地位吗?

同学们说得很好,过了第一关,(贴星)下面来过第二关。

(板书:

“现在”)

(二)欣赏现在的飞机。

(出示图片)大家看,这就是现在的飞机,问题又来了:

请你们说说现在的飞机与以往的飞机相比,从造型上有什么优点?

(板书:

造型。

师小结:

我们可以用“新颖”一词来概括。

根据你的经验,功能上又变得如何呢?

师小结:

功能越来越强大。

一定能设计出更加漂亮的飞机,对吗?

三、练习展评

1、今天我们就画一画想象的飞机(板书:

“想象的”)。

2、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

四、反思拓展

1、总结:

经过大家的设计,我想如果有一天人口的压力越来越大的话,也许大家的设计真的能派上用场。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

2、布置下节课学具:

铅笔,水彩笔等色彩画工具材料。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5、飞机

(一)历史

现在未来

造型:

新颖功能:

强大

结构:

机身、翼、尾

6、飞机

(二)

1、进一步表现飞机的造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2、学习各种废旧材料制作飞机模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

巧妙选择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飞机模型,表现自己的构思。

教学难点:

合理选择材料,表现自己的构思,制作技巧娴熟。

教学准备:

飞机模型飞机图片、多媒体课件、各种制作飞机的材料和用具。

预习要求:

想象未来飞机的形象,准备好制作飞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