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8593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docx

浦克个人资料最新

  浦克

  姓名:

浦克

  原名:

浦聿方

  性别:

  出生年月:

1916.1.11-2004.3.17

  出生地:

山东蓬莱

  籍贯:

山东蓬莱

  职务:

导演、演员

  浦克,原名浦聿方(1916.1.11-2004.3.17)山东蓬莱人。

1930年于辽宁本溪县立中学毕业,后在沈阳当店员。

1938年考入“满映”,开始了演艺生涯。

一年之后便成为当时“满映”的青年明星。

1945年,东北联军接管了“满映”,他积极参加宣传活动,他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阿q正传》曾轰动长春。

1947年,他在金山编导的影片《松花江上》与张瑞芳合作,扮演爷爷,倍受赞赏。

此后,他又参演了《寒山寺钟声》、《小白龙》、《碧血千秋》等影片。

1949年他参加了北影第一部故事片《吕梁英雄传》的演出。

之后应东影之邀,出演了《丰收》、《沙家店粮站》、《夏天的故事》等影片。

1955年,调至长影,接演了《新局长到来之前》、《国庆十点钟》、《地下尖兵》(饰地下党干部陶干)、《画中人》、《马兰花开》、《寂静的山林》、《风从东方来》、《甲午风云》、《英雄儿女》、《艳阳天》、《向阳院的故事》、《熊迹》、《人到中年》等影片。

  他从影已经65个年头,人称“三朝元老”。

他在话剧《阿q正传》《太平天国》《万世师表》,《孔雀胆》,在电影《荒唐英雄》《劫后鸳鸯》《绿林外史》;《松花江上》;《新局长到来之前》《地下尖兵》《冰雪金达莱》《甲午风云》《英雄儿女》《艳阳天》《祭红》中,扮演过近百个角色。

他曾担任过长影演员剧团副团长,他到过吉林省东丰县农村当过普通老百姓,他荣获过多种奖励证书。

在他的屋里,醒目的挂着“淡泊明志”大字条幅,他一生淡泊名利,提携后人,艺品人品都为人称道,他就是已入耄耋之年的德艺双馨老影人浦克。

  历程:

  在阴霾的天空下

  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在鸭绿江边的安东(今丹东),浦家有个非常聪明而淘气的孩子,本来是一个男孩,因为母亲过于喜爱女儿,却给他起了个女孩名字——浦聿芳(上中学后,改成聿方)。

可能受他的名字的影响,聿芳在读小学时,却像女孩了一样心灵手巧,不只语文、算术、音乐各科样样学得好,特别是图画和手工课在全班相当出色:

贴版画,剪纸,用各色纸张折迭纸鹤等鸟禽,都逼真生动。

他所折迭的纸船和纸灯笼,更令人喜爱,他的好多“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还参加学校展览呢。

这可能是聿芳最早表现出来的艺术细胞吧。

  浦聿芳1916年阴历1月生于山东蓬莱,3岁时,父亲浦运昌为帮祖父做生意,将母亲和聿方带到安东,后来父亲到本溪银行做事,聿方在本溪读中学。

中学毕业,聿方本想继续读书,可他要帮父亲分挑家庭的生活担子,15岁那年不得不到沈阳一家布疋商店“泰和商店”去当学徒。

“泰和商店”是一家经营布匹、绸缎、皮草和瓷器的四层楼的大店,同时,四楼还经营当时人们极少见的16毫米电影放映机,也配有电影片子。

有时有客人来买放映机,他就偷偷跑上楼随着看一部半部影片。

浦聿方在这里最早接触到了电影。

偶有空闲,他也到电影院看电影,这时的浦聿方对电影已经产生浓厚的兴趣。

  浦聿方刚入“泰和”一年,1931年“9·18”事变发生,日本鬼子占领了东北。

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东北人民沦为亡国奴。

这时长春改为新京,沈阳改为奉天。

后来,沈阳新建了一家电影院,称光陆电影院。

原“泰和”的老板张慎斋,到这家新建的影院当经理,这可乐坏了浦聿方,一有空闲,他定到光陆影院蹭电影,上海片和美国片都看了不少。

卓别林和魏鹤龄等都成了他崇拜的偶像。

正当浦聿方对电影兴趣日浓时,1938年4月中旬的一天,他的好友张经理给传来一个好消息——“满映”(全称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来奉天招考演员。

浦聿方闻讯,急如星火地赶到光陆电影院,张慎斋早为他打听好了情况:

只要三元钱的报名费,谁都可以报名,他们一同到报考地点,以浦克的化名报了名。

考试由“满映”演员训练所专职教师近藤伊与吉主考,考试项目先作目测,然后问几句简单的问话。

目测满意,只问:

“你的,考演员,为什么的?

”浦克爽快地回答:

“为了艺术。

”初试合格。

第二天复试,他只朗读一段诗文,就顺利通过。

这使浦聿方兴奋不已。

数日后接到录取通知书,5月1日,他打点行装。

到新京“满映”报到。

从此他成为“满映”演员训练所第三期学员。

此前,“满映”已招收了两批学员近百人,按计划,学员要在演员训练所学习一年,实际上,大多仅仅学习数月,就抽出拍戏。

浦克5月入所,7月就抽出在《国法无私》中演一个速记员的小角色。

外景地在大连夏家河子海水浴场,他演的片断是跳海救人。

导演交待情节后,浦克为难,他告诉导演自己不会游泳。

导演说:

你跳,没关系,到时候有人救你。

浦克只好遵命,导演喊:

“开始”,他纵身跳进波涛汹涌的大海,结果不但抓不到人,自己却拼命挣扎。

眼看渐渐下沉,人要淹死了,导演才喊“停”,这时,有人跳入海中,拖上被海水呛得几乎奄奄一息的浦克。

为什么这样?

这正是导演所要求的效果。

浦克这次在摄影机前表演,使他初次尝受到做演员的滋味。

不过这种滋味并不好受。

但他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此后,他在给《真假姐妹》《患难交响曲》出演了配角后,1941年,中国导演张天赐邀请浦克在《荒唐英雄》中扮演主角王大凡并兼演马博士,《荒唐英雄》故事的确有些荒唐:

青年王大凡离校三年也没有找到职业,他正爱着姑娘丽华,但丽华父亲不同意这门婚事。

大凡好不容易当上了一家杂志的记者,开初很得势,后又被辞掉。

一次大凡意外地救了社长的女儿,社长深为感动,让他复了职,并当上了课长,成为英雄,终于同丽华结了婚。

在拍这部影片时,有一场戏王大凡要从高高的烟筒上跳下去,这可吓住了浦克,他估摸怎么跳下来也得摔死。

摄制组觉得实跳也不行,结果搭一个一丈高的高台,演员从上跳下,底下有垫的东西接着,不致于出太大的危险。

实拍那天,浦克还是望而怯步,导演鼓励,浦克小心翼翼走上平台,浦克还立脚未稳,导演刚喊:

“预备——”平台轰然塌倒,浦克被摔了下来,摔得昏然不省人事。

急救脱险。

那时拍电影,演员安全没有保证。

浦克从主演了这部影片之后,又主演了《镜花水月》《一顺百顺》《歌女恨》《迎春花》《劫后鸳鸯》《千金花子》《绿林外史》等多部影片,成为“满映”后期著名男演员之一。

并与1939年与一期女演员“金鱼美人”夏佩杰结婚。

  在风云变幻的日子

  一进入1944年,“满映”日籍年青导演都被派往前线,中国职员感觉到:

“日本快倒台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倒台。

中国人结束了亡国奴的日子,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舒展和自由。

这时,原“满映”中的中国进步职员,在中共长春地下党的领导下,于8月下旬组建了“东北电影演员联盟”和“东北电影技术者联盟”,浦克很快成为“演员联盟”的一员。

9月上旬,张辛实领衔将两个“联盟”组织在一起,成立了“东北电影工作者联盟”。

9月中旬以“联盟”的名义,接收了原“满映”的权力,当年,长春召开“庆祝‘九·三’胜利大会”,浦克参加了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饰爷爷)的演出。

10月1日东北电影公司成立。

这其间,国民党的特务分子一直与东北电影公司争夺人员,浦克一直坚定站在公司一边,并积极参加演员演出了《阿q正传》(饰阿q)《太平天国》(饰洪秀全)等话剧。

他饰演的人物,不夸张,不做作,各个演得恰到好处,受到观众喜爱。

特别是他把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形象,演活了:

他受尽了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可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他夸耀过去,幻想未来,自我安慰,自轻自贱,始终不敢正视现实。

浦克把阿q的精神胜利法,演得栩栩如生,深刻感人。

当年11月,正当东北电影公司演出《阿q正传》之时,东北局秘密派田方、许珂是入长春,了解情况,准备接收原“满映”的设备器材。

这时,国民党掌握的第七分局,将张辛实、王启民、于彦夫等7人和许珂逮捕,田方闻讯,有人将他送到市内,许珂坚说自己是上海来的生意人,被释放。

这些人被捕后,国民党势力在厂内大肆活动,拉拢人站在国民党一边。

浦克不顾任何威胁,坚决站在公司一边。

1946年4月14日,苏联红军撤出长春,国共两党争夺长春,4月18日东北民主联军取得胜利。

东北局派舒群任东北电影公司经理。

这时国民党军队从南向北扑来,5月初,东北电影公司,接到通知:

我军决定放弃长春,要将接收的电影器材后迁,并动员职工前往。

舒群召开各种会议,动员职工后迁。

浦克决定后迁并即着手准备,5月13日和18日前两批顺利迁出,舒群决定浦克等演员第三批迁出。

浦克做好了一切准备。

当晚,情况紧急,舒群派车来接浦克时,红旗街已有国民党特务打枪了。

车子未能返回,浦克后迁未能上车,滞留长春。

东北电影公司后在兴山落脚,浦克想去无法,而与东影失去联系。

笔者在采访舒群谈到这段历史时,舒群对未能将浦克等演员接出,深为遗憾。

说:

“每想到这,我总有种内疚之感,总觉得对不起他们。

  5月23日我军撤离长春,当晚国民党军队占领长春。

三天后,著名电影演员金山,作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接收大员,带人长到长春接收“满映”等文化设施。

原“满映”的一些电影人,出于各种不同的想法,有些人积极靠近金山。

浦克因为前段给共产党演戏,心里有些犯嘀咕,一时犹豫不定。

一天,有人到浦克家来,通知他金山召开一个会,请他参加。

他看过金山主演的《夜半歌声》《狂欢之夜》等影片,考虑到金山是著名电影明星,是个艺术人,心里放宽了些。

与妻子夏佩杰一起前去礼堂参加了会议。

屋里坐着一些人,金山很平和,在会上给大家讲话说:

“我叫金山,我是无党派。

”“我是干艺术的,希望大家来搞电影。

”就在这次会上,金山宣告成立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长制”)。

浦克对金山印象较好,决定参加“长制”,继续他的电影事业。

金山名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接收大员,实际他是受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的秘密派遗,来完成一项特殊的任务——占领这个厂,不为国民党拍摄反动影片。

金山以异常杰出的才能,把自己装扮得非常好,人们根本想不到他是共产党员。

浦克也根本不知金山的政治面貌,只是出于直感,愿意与他共事。

金山在同沈阳长春军政各方疏通了关系立稳脚跟之后,克服经费机器短缺等困难,很快组织他的骨干人员筹备拍摄故事片《松花江上》。

影片反映东北沦陷区人民的苦难遭遇,被逼走上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道路。

张瑞芳饰孙女,浦克饰爷爷,先由一演员饰青年。

影片在吉林市郊拍摄外景。

在拍摄青年赶大车,先甩一响鞭,然后边跑边跳上车镜头时,试了多遍,怎么拍也不像,金山想到这是位出生南方的演员,对东北生活太不熟悉。

悄悄问浦克:

“你看怎么办好?

”浦克想了想说:

“我看短时间练不出来。

”金山会意,问:

“有合适的人吗?

”浦克推荐王人路出演这个角色,结果演得很成功。

金山从浦克这里得到有力协助。

在拍爷爷带孙女和青年逃进山的戏时,浦克出了一些主意,使金山省力不少。

影片完成后,颇受各方好评,1947年11月,张瑞芳携片到上海放映,在上海也引起强烈反响。

  闲忙不均的50年代

  金山在拍《松花江上》之后,还为由朱文顺执导的“长制”的第二部也是反映抗日的故事片《小白龙》担任了角色。

《松花江上》完成后,这时东北民主联军已对长春形成包围之势。

金山根据我党“能走的都走,走不了的可留在长春”的指示,对人员撤退做了妥善安排。

正在这时,国民党新七军来人找到浦克,动员他参加新七军政工队,并许诺给他少校军衔,这使浦克极为反感。

这时浦克已风闻金山要带人去北平,同妻夏佩杰暗暗做好了准备。

12月一天,金山突然通知浦克携家属带最简便的行装,乘飞机去北平。

他们拎起行囊,匆匆赶到机场,坐空军的飞机到了北平。

这是金山以到北平拍摄《哈尔滨之夜》为由,带领包括浦克在内的几名演员和几名行政人员,最早撤出长春。

到北平后,金山借用“中电”三厂,开始筹备拍摄《哈尔滨之夜》。

浦克与妻子夏佩杰,在新街口附近的一处房子住了下来。

浦克一时没有什么事,在“中电”三厂《秋瑾》中客串了一回。

他们正准备筹拍一部影片,北平围城日紧,不能出城拍外景了。

他们艰难度日,等待光明,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浦克与夏佩杰自然欢欣鼓舞。

数日后,原东影秘书长田方进城,随北平军管会接管北平文化单位,浦克与老友相遇,高兴万分。

详细打听“东影”近况,田方简告东影正积极拍摄纪录片,浦克为未能随东影北迁而懊悔。

田方理解他的心意,亲自安排浦克和夏佩杰于1949年2月到华北大学学习。

一年下来获益良多,对自己的过去,觉得应该重新认识。

过去,只为拍片而拍片,经过学习,认识到:

日本在中国建立电影厂,是用电影向东北沦陷区人民灌输殖民主义思想,为他们的侵略帮忙是一种犯罪。

他对此做了检讨。

学习结束后,觉得自己变了一个新人,参加了4月成立的北平电影制片厂(10月1日,北平改称北京,“北影”也改称北京电影制片厂),浦克和夏佩杰同任演员,浦克兼演员科副科长。

二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1950年北影投拍故事片《吕梁英雄》,导演邀请浦克饰演片中张老汉。

这部影片是反映晋绥根据地吕梁山区民兵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张老汉是一位憨厚的农民,他为了减少乡亲们的牺牲而把鬼子引向绝路而自己舍身跳崖,行动感人。

这是浦克第一次饰演农民,虽然戏的分量不重,他对此却非常认真,随导演吕班到山西老区体验生活,走访当地老交通,与当地老农民结交朋友,不嫌农民赃,穿着农民的赃衣服演戏,没有表现出一点不舒服的感觉。

受到摄制组的称道。

同年,浦克还应东影导演王家乙的邀请,在《高歌猛进》中主演技术工人李广才。

开始,他思想保守,又听一些落后工人对他说了些坏话,的对技术革新消极,后来事实教育了他,他参加改革工具,提高了效率,思想得到转变。

这是浦克第一次扮演工人。

他有了扮演农民的经验,开拍前,先到沈阳某工厂深入生活,同工人交朋友,并同他们一起,在车床前干活,感受工人的气质。

由于浦克非常认真,较好地塑造了李广才这个技术工人的形象。

这两个人物形象,是浦克在新中国电影史最早饰演的两个人物。

  此后三年,由于体制的原因,全国电影产量大减,演员全都集中北京,多数人无戏可演。

1955年体制调整,演员下放回各厂。

当年6月,徐连凯等57名演员被调回长影。

1956年1月,浦克与妻子夏佩杰也调回长影演员剧团。

浦克回厂后,吕班先邀请他在喜剧片《新局长到来之前》中饰演张局长。

这时,导演严恭正筹备《地下尖兵》,立邀浦克主演该片我党地下工作者陶干。

影片描写北平解放前夕,以陶干为首的我地下工作者历尽险阻,突破敌人设下的层层圈套,成功取得敌军撤退日期的情报。

浦克在扮演这个人物时,将我党地下工作者的机智勇敢,随机应变的各种优秀品质,都较好地表现出来,人物血肉丰满,成功地塑造了新中国电影早期我地下工作者的典型形象。

这也是浦克在50年代所塑造的代表人物形象。

  完成《地下尖兵》,便进入了1958年,长影立马红火起来:

年初,长影成立六个创作组,5月,北京、八一和长春三厂在长召开创作思想跃进会,会后,各组采取打擂办法确定拍片数量,大字报讨论剧本,长影一下推上了30多部影片,人们思想狂热到难以把握。

在这种形势下,浦克一年内接连演了5部戏:

先在《徐秋影案件》中饰演公安处长杜永楷,随后在《古刹钟声》中饰演周部长,这在当年长影影片中,还算是两部质量较好的影片。

其他3部:

《水库上的歌声》《新的一课》《伤疤的故事》,由于这些影片是匆促上马,剧本很不成熟,拍出后很快便成为废品。

真是使浦克白忙了一阵。

  两次见到周总理

  60年代初,浦克应导演林农之邀,在历史片《甲午风云》中饰演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甲午风云》是长影拍摄的第一部历史片,拍摄难度很大。

导演林农精心构思,李默然、王秋颖、浦克、庞学勤和周文斌等大腕通力合作,使影片达到了高水平。

影片以磅礴的浩然正气,谱写了一曲振奋人心的爱国主义颂歌。

影片成功地塑造了邓世昌、丁汝昌和爱国水兵王国成的英雄形象。

浦克饰演的丁汝昌,是位性格矛盾的爱国军官,浦克将这个人物的矛盾心理:

既要服从李鸿章的调度,又要抵抗的那种矛盾心理,表演得恰到好处,这是浦克在60年代所塑造的代表人物形象。

  当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影片生产任务锐减,为使演员得到锻炼,也为了创造些收入,长影演员剧团,曾组织全团演员,同时排练演出了四台大话剧:

《孔雀胆》《升官图》《雾重庆》《我是一个兵》。

浦克参加了这些话剧的演出,在《孔雀胆》中饰梁王。

1962年6月17日,正当这几个剧紧张排练之时,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来长影视察,厂特意安排周总理审看了刚刚完成的《甲午风云》的一本样片和《雾重庆》排练片断及译制片的配音。

作为剧团的老演员,浦克陪同总理观看了样片和排练,亲耳聆听了总理的教诲。

总理对影片音乐说:

“电影音乐不要喧宾夺主,应该突出影片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看完话剧排练后,总理亲切地说:

“大家辛苦了。

”“戏可以上台演出嘛!

”然后问:

“剧团有多少演员?

”又问浦克、夏佩杰、金迪和卢桂兰等拍过多少片子?

浦克等都一一做了回答。

总理指着演员卢敏对邓颖超同志介绍说:

“这就是演《上饶集中营》的那个女孩子。

”又问卢敏:

“几年没有演戏了?

”然后,总理对厂长亚马和浦克说:

“你们要划个表,计算一下,每个演员到底演了多少戏?

给我看看。

”总理接着说:

“演员要多演戏”,“演员要长期培养”。

又说:

“演戏也是政治,《雾重庆》就是政治嘛!

大家通过排练,进行研究,可以做些适当的修改。

”总理在看了配音演员的配音后,称赞配音演员是“幕后英雄”。

最后,总理在接见全厂主要创作干部时,特别强调要减少人员,增加影片产量。

说:

“你们厂1600人”,是“庞然大物”。

厂长亚马请总理题字时,总理风趣地说:

“我现在不写,我写了,你们还是个庞然大物,等你们长春电影制片厂精减合理化了再写,不然,我给你们写了字,你们还是1600人。

”临别时,总理还再次强调了“演员要练游泳、骑马、体操等基本技术。

”总理对厂的这些重要指示,都给浦克留下深刻印象。

  1963年6月20日,周总理与陈毅副总理陪同朝鲜委员长崔镛建和外相扑成哲来长访问参观,再次来到长影。

陈毅副总理陪同扑成哲外相先进入厂内,周总理本陪同崔镛建委员长,因崔委员长临时有事,周总理后到一步。

当时,天正下着小雨,人们见周总理下车,乐队便吹奏欢迎曲,有人上前向总理抛撒彩色纸削,周总理忙挥动手臂,边说:

“不是外宾。

不是外宾。

”乐队停止演奏。

总理抖动身上的纸削,边说:

“看,都染成了颜色。

”这时,人们注意到总理虽是陪同外宾,穿着仍然非常朴素。

浦克有缘再次与见到周总理,感到非常高兴。

周总理这次首先询问了长影的精减情况,厂长亚马汇报已经减至1360人。

总理到摄影棚见到导演于彦夫和尹一青,询问了导演每天拍多少个镜头,两位导演分别答:

“7至8个。

”“11至12个。

”总理感到太少,要提高效率。

总理还强调演员要多实践,说:

“有些演员没有上戏的机会,应该组织他们通过舞台实践锻炼提高。

排戏可实行a、b制。

”1962年,浦克未能与总理合影,感到很遗憾。

这次浦克得到一张离总理很近的照片。

浦克一直细心收藏。

  1962年12月浦克被任命为剧团第一副团长,主管业务。

遵照周总理的指示,剧团精心组织了四台话剧到全国几个城市演出,既锻练了演员,也为厂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随后厂对人员继续进行了大力精减,在厂区修建了游泳池,在一宿舍修建了演员练功房,演员业务红火,工作条件有所改善。

60年代前半期,长影译制片演员还排练演出了话剧《钗头凤》,在长春、大连、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演出200多场。

轰动一时。

这个时期,是浦克所经历的长影演员剧团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1964年,浦克还在武兆堤导演的《英雄儿女》中饰演朝鲜老大爷金正泰,虽然只有两场主要戏:

带领群众将吉普车抬过弹坑,在敌机轰炸紧急时刻,抬担架踏过冰河,都拍得激动人心,表现出一位老演员的激情,这是浦克饰演的富有光彩的配角之一,受到人们称赞。

  再演主角,提携后人

  “文化大革命”那段日子,浦克遭受过各种折腾。

1969年大冬天,全家下放到吉林省东丰县那丹伯公社,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

浦克毫无怨言,与农民相处得很好,使他有机会接触农村各种人物。

1972年林农筹备拍摄《艳阳天》,邀请浦克饰演“反一号”马之悦,浦克全家返回了长春。

这部“首长”亲自过问的影片,真是把长影折腾得“死去活来”,首审样片即被枪毙,原因是“正不压邪”,肖长春的形象不够高大,反面人物马之悦等人的戏比正面人物戏耐看,这样不符合“三突出”的创作原则。

虽然林农火冒三丈夫地怒问:

“高大,高大,长影烟囱高大,把一号人物绑在长影烟囱上……拍,行吗”可还是得推倒重来。

剧本进行修改,怎样拍好正一号肖长春和“反一号”马之悦的戏,是修改后拍摄的重要课题。

浦克作为马之悦的扮演者,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该咋办好,最后,他只能本着一个信念,听导演和党支部的,就在这左右为难的情况下,浦克总算把马之悦的戏拍完。

人物演得到底怎样,自己也说不清。

评论者也一时也难以说清。

不过人们看了影片后,马之悦还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这部影片留给浦克的记忆是“折腾得太历害了。

  浦克拍完这部戏后,又参加拍摄了《向阳院的故事》《严峻的历程》,1979年在张辛实的《祭红》里饰演主角老陶瓷工人程瑞生。

程家世代烧瓷,掌握烧制祭红的秘方,在瓷界很有名气。

他支持徒弟(后成女婿)领导的游击队,拒绝为国民党分子烧制祭红大瓶,为人正直坚定,是老一代瓷器工人的代表。

浦克饰演这样一位人物并不感到费力,费力的是要减掉自己的大肚子。

他减少饮食,加强锻炼,吃苦不少。

再与他配戏的女儿龚雪、女婿林强都是新人。

龚雪是第一次拍戏,林强此前只在一部戏里演过一个小角色。

两人对怎样找人物感觉,怎样把握戏分,都心中无数。

作为老演员和“爸爸”,浦克只能耐心地一点一点的辅导。

特别是龚雪,未见过瓷厂劳动,她要学挑百多斤的盛放瓷坯的匣钵送窑,而且走的是又窄又陡的木板坡道。

龚雪当时骑车挨摔手伤未愈,做这种劳动,真是难为了她。

浦克热情鼓励,与瓷器工人师付耐心帮助,经反复练习,终于达到了拍摄要求。

浦克为辅导两位新人付出了心血。

浦克关心青年人的成长,热心提携后人,受到人们尊敬。

拍完这部戏后,浦克于1980年6月,光荣的成为共产党员。

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

  1978年7月6日,浦克还接待一位老友——日本环境厅政务次官、日本环境代表团团长大鹰淑子,即昔日“满映”明星李香兰。

大鹰率团来访本来没有长春,她到哈尔滨后,临时表示想到长春见见她在“满映”时的几位老朋友,但有顾虑,怕朋友不理她。

有关领导考虑,大鹰过去在“满映”虽然拍摄过坏影片,但归国后,多年来表现对我友好,省与厂商定接待大鹰来访。

厂确定浦克与夫人夏佩杰,王启民与夫人白玫及郑晓君,共同出面接待。

使大鹰深受感动,一再表示“我是有罪的人”,今后愿为中日友好多做工作。

  浦克应邀拍摄了《人到中年》《黄山来的姑娘》后,于1984年办理了离休手续。

离休后,他又参加了《中国的“小皇帝”》《关东大侠》《两宫皇太后》等影片的拍摄。

此后,他练习书法,数年不辍,书艺相当不错,求字者不断。

现在浦老身体硬朗,偶而也应邀拍三五个镜头。

浦克原配夫人夏佩杰1991年末病逝,这时浦克已75岁高龄,虽有儿女,生活还是很不方便。

有热心红娘牵线,1995年末,浦克与教师张静喜结连理。

张静对浦克尊敬有加,关怀倍至,从生活到工作全面照顾,现在张静既是老浦的生活好伴侣,又是非常称职好秘书,好护士。

受到多人的称羡。

  浦克电影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1939年:

真假姐妹

  1940年;现代男儿

  1941年:

患难交响曲荒唐英雄胭脂镜花水月

  1942年:

夜未明黑痣美人一顺百顺花和尚鲁智深歌女恨雁南飞皆大欢喜迎春花

  1943年:

碧血艳影求婚启事银翼恋歌白马剑客劫后鸳鸯千金花子燕青与李师师绿林外史夜半钟声好孩子

  1944年:

晚香玉妙扫狼烟

  1947年:

松花江上

  1948年:

碧血千秋小白龙

  1949年:

寒山寺钟声

  1950年:

高歌猛进吕梁英雄内蒙人民的胜利

  1952年:

一贯害人道

  1953年:

丰收

  1954年:

一场风波沙家店粮站

  1955年:

夏天的故事

  1956年:

新局长到来之前马兰花开国庆十点钟

  1957年:

寂静的山林地下尖兵

  1958年:

水库上的歌声徐秋影案件古刹钟声新的一课伤疤的故事画中人

  1959年:

风从东方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