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863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有些同学感觉物理学起来很吃力,那是由于你还没有把握好物理学习的方法,只要你把握了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就犹如找到了金钥匙,物理殿堂的大门会向你轰然打开。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八班级物理下册学问点归纳,盼望对你们有关心!

八班级物理下册学问点归纳1

学问目标:

(1)知道光在匀称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在发光时进行着其他形式的能与光能之间的转化。

2.介质

光能够在其中传播的物质称为介质。

3.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匀称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光线、光束

在讨论光的行为时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有向直线,称为光线。

有肯定关系的一些光线的集合称为光束,如平行光束、发散光束等。

5.影

光源发出的光照在不透亮     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

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

(1)本影,光线完全照不到的区域。

(2)半影,只有部分光线照耀到的区域。

假如是点光源,只形成本影。

假如不是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

6.日食和月食

(1)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

当地球上在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时,这个地区的人就可看到日全食。

在月球半影区里的人,只能观察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

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里的人看不到太阳发光表面的中部,只能看到四周的环形表面,这就是日环食。

(2)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

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全食。

当月球有一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偏食。

需要留意的是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只是月亮的亮度有些减弱。

(3)日食和月食的观看无论日食还是月食,都是在地球上观看到的。

但是,发生日全食时地球上只有一小区域内的人可以看到,而发生月全食时,面对月球的半个地球上各处可以同时看到。

这是由于月球本影的长度约等于月球半径的57~59倍,而地球和月球的距离约等于地球半径的55~67倍,月球的本影只落在地球上微小的一个区域内。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本影里发生月食时,地球本影的长度约等于月球半径的216倍,远远超过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所以,月食时凡面对月球的半个地球上的人均可同时看到。

7.光速

光传播得很快,但光速是有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0×108m/s。

由于光速很大,要测定光速,就必需利用很大的距离,或者精确     地测出很短的时间间隔。

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是光年,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假如一年按365天计算,则1光年等于9.46×1012km/s。

八班级物理下册学问点归纳2

一、物体的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换算关系为:

1t=1000㎏1㎏=1000g1g=1000mg

测量工具:

天平托盘天平使用说明

①、使用天平常,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使用天平常,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整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留意: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值。

向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B、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

2、推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有2种方法:

一种是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另一种是指针在相对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摇摆的幅度相等。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当物体的状态、温度、外形、位置发生转变,但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转变,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温度、外形、位置的转变而转变。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测量方法:

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

这种“测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三、物质的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

质量体积

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则密度的公式可以写做:

mρ=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则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

符号为㎏/m,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符号为g/cm。

2、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单位:

㎏/m)

四、密度学问的应用

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可以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

除了用于鉴别物质外,还可以在已知密度和体积的状况下,利用密度公式计算该物体的质量;或者在已知密度和质量的状况下,计算外形不规章物体的体积。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

状态、硬度、质量、密度、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弹性、磁性等。

八班级物理下册学问点归纳3

一、分子世界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2、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二、静电现象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有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

负电。

4、摩擦起电并不是制造了电荷,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更小的微粒

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是由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统称为核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2022年八班级物理下册学问点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