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881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docx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

争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做教师难,做好教师难,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教师更难。

为了孩子,我力争做学生喜爱的教师,让孩子爱上语文课,爱我这个班主任。

读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收获颇丰:

不仅是在读那一条条独立成文的建议,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事例,一段段精辟的理论分析,更是在读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

特别是“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一条,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触动。

文中这样说:

“有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感兴趣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那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心里。

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

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态度。

”是啊,我们每一位老师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每个老师都非常头痛。

书中提到,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孔子说的“因材施教”。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这样的孩子进行细致的了解。

我们的孩子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兴趣爱好。

教师面对这样的孩子,首先要对他们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了解清楚,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使每一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再比如,有些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爱说话、爱做小动作、无精打采等,其实在抱怨孩子的同时我们应该想到:

有些原因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读了这本书,我们不妨仔细地反思一下自己,我们的课备得充分吗?

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激发了每一个孩子的探索知识的欲望?

是不是让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

是不是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

每天都这么想想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所以,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就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我们所设计的每一堂课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活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课堂是令人向往的、师生互动的、气氛热烈的、和谐积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一种愉悦的心情。

虽然要做到这些不容易,但是只要坚持努力,真正动脑筋来设计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抱怨声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少了很多。

读了第19条建议我也感触颇深。

他说: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书上作了这样一个比喻,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阅读,就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不要靠没完没了的补课,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因为阅读能教给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我们当教师的工作起来也就更容易。

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身边有不少家长竭力反对自己的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而让他们死抠书本。

认为书上的学会了,学习成绩自然会好起来,其实不然。

学生死记硬背也不可取,因为今天会默,明天就忘,就是记住了不知道怎么去用,也只能成为一种“死”知识。

更严重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失去学习兴趣,产生逆反心理,最后真正沦落为后进生。

由此看来,我们教师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为这些孩子推荐合适的读物,让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充实他们的头脑,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真正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当读到“请迟到的学生安静地走进教室”这一条时,我深深懂得了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报告”声打扰正在讲课的教师,影响正在集中注意力听课的学生。

为何不让学生安静地走进教室?

迟到的学生有他们的原因,很少有故意想搅乱课堂的。

迟到的学生也是个别人,在上课时间内,为了问清一个人的迟到原因而耽误全体学生的学习,实在得不偿失。

课上询问后无论是老师、还是没迟到的学生,精神都无法马上集中到课堂教学中。

如果课下提醒,其教育效果不比课上询问差。

如果凡是上课迟到的,不管什么原因都不用喊“报告”自己直接推开门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读到“从你听明白了吗到我讲清楚了吗”这条建议时,我在思考:

“你听明白了吗?

”言下之意是,作为老师,我把该讲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了,要讲的事情我已经表达清楚了,如果学生有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那应该是学生的理解有问题了。

而“我讲清楚了吗”是我们教师把“没听懂”的责任承担起来。

一声“我讲清楚了吗”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一声“我讲清楚了吗”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对学习的信心。

一声“我讲清楚了吗”大家不防也来试一试。

读了此书,我深深地认识到,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而且要善于宽容学生错误,善于赞美学生。

加油!

努力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吧!

 

作为小学班主任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琐事。

面对这些天真无邪,却又因娇生惯养而唯我独尊的孩子,更感觉到自己责任的重大。

谁碰谁以下,把谁的书弄掉了;踩了谁的脚;讲了他父母的名字,他都要跑过来找你,稍不满意就武力解决,着实让人头疼。

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培养他们的自我处事能力,我要求他们在不影响团结的情况下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再来找我。

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被同学们拦住了。

“老师,有人打架了”。

我赶紧跑进教室。

班里的两个男孩正怒气冲冲的相互对视着,全然不顾我的劝解。

我忍不住大喊一声“都给我住手”,他们才停了下来。

“告诉我怎么回事?

”“他说我坏话!

”“他动手打我!

 两人互不相让,又火药桶似的爆炸了。

这种情况已不在适合心平气和的劝解。

我连忙让他们安静下来。

“从现在开始谁都不要讲话,10分钟以后以‘我错了’为开头向我说明情况。

10分钟以后以后,他们先后来到我的办公室,脸上的怒气没有了,只剩下一脸的奥悔。

“我错了,我不该胡说八道,他打的也不疼,我不该还手,应该先向他道歉……”

“我错了,他说的话也不难听,我不该动手……”

我及时调解说“是啊,同学之间的冲突实际上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又能有什么血海深仇而非打不可呢。

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要我们多替他人着想,找找自己的缺点,这种伤和气的事就不会出现了“

两个人握手言和了。

以静止动,不失为调节冲突的一个好办法。

看着他们,我深知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良好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

从小培养他们懂得善待别人,学会宽容的人生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知不觉,来聚源上班已经一个学期了。

融入这个集体,工作是忙碌的、是辛苦的,心情是放松的、是愉快的。

因为我有幸担任一一班的班主任,和这帮孩子朝夕共处,一路耕耘、一路收获,共同成长,共同欣喜,共同欢笑。

让我又一次想到了“享受”,我真的是在享受成长,享受教育。

一、在养成习惯中快乐成长: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班主任,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面对的是一张张白纸,规矩、习惯全都需要从零开始,在琐碎的习惯培养中,我坚持带着爱前行,在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中,将良好的习惯带给他们。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教书,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要求学生做到,首先自己做到,如要求学生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我自己首先做到。

我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孩子们。

孩子们学着我的样子布置班级、组织活动。

平日里,在我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学会了关心、照顾他人:

小伙伴病了,问寒问暖;同桌有问题不会解决了,主动讲解帮助……

孩子们刚上小学,要学习养成的行为习惯太多,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种良好行为在21天的反复巩固之后便会形成习惯,并根深蒂固的影响人的一生。

所以,我将此化整为零,一周只重点抓好一种习惯,通过课前提醒、全班比赛、红花激励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并做到。

为了让孩子从小热爱祖国文化,我们还利用早读时间诵读《大学》,每天早上来到学校,从头背到已学的,再新背一段……班里孩子的行为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班里纪律乱的时候,我只需稍微提醒,孩子们马上就能坐好;跑操时,轻轻地提醒再加上表扬,大家都能排好整齐的队伍……

我对孩子的管理变得轻松了许多,许多外在的要求都变成了孩子内心自觉的警醒。

现在,看着孩子们懂事的做好每件事,真的是我最快乐的事。

二、在相互关爱中融洽感情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刚从幼儿园宽松的游戏中学习转而已学习为主,特别是上课的作息时间决定了他们每天在校与我相处的时间要多于和父母相处的时间。

作为他们在学校里最亲近的人,我坚持将呵护、关爱带给每个孩子。

每天早晨,我坚持7点40分就站在教室,将清晨的第一声问候送给他们:

谁今天进步了,我会走上前去摸摸他的头;谁换了新衣服,我也上前送上我的赞美;谁生病了,我也会及时地打去电话,送上我最真诚的祝福……为了每个孩子都能健健康康、有充足的精神上课,我在办公室的桌斗里还备着麦片、芝麻糊、藕粉等。

遇上谁因匆忙没有吃上早饭或者身体不舒服,我就会为他冲上一份有营养的早餐……其实,我的付出家长们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节日里,最鲜艳的鲜花送给了我,最真诚的问候也全给了我;平日里,我也不时接到他们问候的短信;谁做了好吃的,也会给我送来一份……在这相处中,对孩子的呵护更周到了,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了,我们也彼此成了朋友。

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50个孩子,50个家庭,中间的误会、不理解在所难免。

怎样让每个家长了解我的工作,明白我的要求,谅解我的苦衷,同时又让我更全面的认识孩子,了解家庭,是我工作的一个重点。

为此,我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站、校信通、班级博客等多种途径与家长朋友沟通交流。

在这坦诚的交流中,我与家长之间的误会消除了,理解增加了,我们也形成了一股合力,共同为教育孩子而努力。

三、在共同成长中享受快乐

作为一个班集体,最重要的莫过于班风班貌。

我切实在孩子的习惯养成,特别是结合大队部的检查评比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对孩子进行教育。

在每次的升旗仪式、每次的大型活动中,我坚持事前教育提醒、事后总结表扬。

如:

防震防火演习时,我们进行生命最崇高、有序方逃生的教育,孩子们明白了有序的重要性;运动会时,我们进行做文明运动员、文明观众的教育,特别在拔河比赛时,我们精心组织、齐心协力,连拔四场十多次,取得年级第一名;跳绳比赛时,我们进行积极锻炼、强身健体、我为班级争光的教育,大家积极投入到跳绳运动中,在跳绳中寻找快乐;校园文化节时,我们进行积极参与、见证成长、享受快乐的教育,国学比赛,我们结合班级孩子的特长,创造性的融入体育运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就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运动会的“最佳组织奖”、拔河比赛第一名、国学诵读一等奖、元旦汇演一等奖等多项殊荣都被我们收入囊中……

教育是爱的艺术,爱,是保护,是尊重,是耐心,是宽容,是理解,是期待。

爱需要沟通,爱需要宽容。

心中有爱,唇上有歌。

面对孩子的纯真笑脸,面对家长的殷切希望,面对校领导的谆谆教导,我会一如既往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与孩子共享成长的快乐。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特殊儿童,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细腻、敏感,易受伤害,需要老师付出真诚的爱心和极大的耐心。

  我们班有个小男孩说话吐字不清,但他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隋万鑫”,可是他却是班上的“打架高手”,无论是我们班还是其他班的同学都害怕他。

原因很简单,他总喜欢用他的小拳头“说话”,小拳头几乎成了他的全部语言。

他是一名住校生每天到学校就能听到关于他的一些“新闻”,你怎么教育他还是改不了我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

  有一件小事让我对浩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天早上,我在打扫教室,班级就他一人其他同学还没来,他看到我打扫教室,拿起水桶就去打水,打好水之后帮我搬椅子,我冲她他笑了笑并在班级上表扬了他。

从那以后,我每天打扫教室时他都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通过此事发觉他也是有优点的并通过这件事情想他讲解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使他理解了不能用拳头“说话”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团结。

  此后,我从家长那儿了解到了一些情况:

这是一个缺少爱的孩子!

他还有一个妹妹家里对他不是很关心,平时很少和孩子沟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内心世界,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细腻、敏感,易受伤害,需要老师付出真诚的爱心和极大的耐心。

  我们班有个小男孩说话吐字不清,但他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隋万鑫”,可是他却是班上的“打架高手”,无论是我们班还是其他班的同学都害怕他。

原因很简单,他总喜欢用他的小拳头“说话”,小拳头几乎成了他的全部语言。

他是一名住校生每天到学校就能听到关于他的一些“新闻”,你怎么教育他还是改不了我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

  有一件小事让我对浩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天早上,我在打扫教室,班级就他一人其他同学还没来,他看到我打扫教室,拿起水桶就去打水,打好水之后帮我搬椅子,我冲她他笑了笑并在班级上表扬了他。

从那以后,我每天打扫教室时他都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通过此事发觉他也是有优点的并通过这件事情想他讲解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使他理解了不能用拳头“说话”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团结。

  此后,我从家长那儿了解到了一些情况:

这是一个缺少爱的孩子!

他还有一个妹妹家里对他不是很关心,平时很少和孩子沟通,浩然不听话也就常常挨打。

他的许多破坏或出格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心理受到创伤,人格发展就会出现缺陷,我和家长达成共识:

用爱去补偿孩子心中缺失的爱。

对待隋万鑫,我们要给予他多一点理解,多一份尊重,多一些宽容。

利用各种动机,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这件事令我感受到“善用爱心、善解童心”的重要!

教师和家长的态度和做法往往决定着这些孩子能否重新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1.帮助特殊儿童找回被爱的感觉。

用欣赏的眼光,尊重的态度,鼓励性的语言与他们交往,,帮助他们找回被重视与被爱的感觉。

  2.改变高压政策,让孩子找回自信。

善于寻找孩子身上的长处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近日,从网上看到了窦桂梅的一段讲座实录,受益良多,窦老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没有埋怨,没有放弃,静静地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

在取得成果时还不忘记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

她建议我们从以下10个方面进行反思:

1激情不老。

时时自问一下,您有设有工作的激情?

一阵子?

一辈子?

要做到生命在,激情在,不因年龄的改变,地位升降而改变而改变自己的激情。

岁月可让我们容颜变老,激情让我们青春依旧。

只要站在台上,激情不老,这种状态可感染你的学生、家人、周围的人。

2读书一生。

当好班主任的窍门,要读书,做读书人。

我们的班会每每用故事说,每每用文章,用经典的格言警句,要读书才能成为一本站在学生面前不倒的站着的大书。

工资再少也要买书,房间再小也藏书,时间再少也读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让孩子读书:

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会为他的人生涂抹上人道主义的亮丽底色;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会陪伴他一辈子做个好人。

 

     老师读书:

一部《帕甫雷什中学》,会让教育的理想之花在他心中永远盛开;一本《爱的教育》会让爱的清泉永远流淌在他的教育生涯。

 

      孩子爱读书,我们才有未来;老师爱读书,教育之树才会常青。

孩子的希望在读书,老师的希望在读书,教育的希望在读书。

读书引领我们登临泰山极顶,阅尽人间春色。

3、宁静致远。

各种繁重的培训让我们每天都忙忙碌碌,勿要急躁,慢慢地走,静静地努力,默默地成长,润物无声的教育才能成就幸福,回味一生。

4、以写促思。

要善于积累,整理。

5、慎独养身。

按自己的理念,实实在在地按道德标准去做,面对不同的声音,拿得起放得下,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竭尽全力就是胜利。

6、伸展个性。

不能循规蹈矩,不求完美但求有特色,使缺点变成特点。

7、爱在细节。

一切都在细节中完成。

对学生要有等待,要细心,不能强求花一起开,教师要有花苞心态,迟开的花也许更美。

对学困生要雪中送炭、寒中送暖。

8、海纳百川。

谁走在我们前面,谁就是我们的老师,向老教师、向身边的同事学习。

9、合作共进。

新时代强调团队力量,个人发展依靠环境与伙伴的合作。

学会沟通,学会倾听,互相支持,共同分享经验。

10海星角色。

既要清醒,也要自省。

不要把自己当成哲人,而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海星角色。

名和利全是身外之物,凡事尽力去做就会活得很轻松。

窦老师在讲座中的一番话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摘录如下。

      以美好的心,欣赏周围的事物;以负责的心,做好份内的事;以谦虚的心,检讨自己的错误;以愉悦的心,分享他人的快乐;以不变的心,坚持正确的理念;以宽阔的心,包容对不起你的人;以感恩的心,感谢所拥有的一切;以无私的心,传承成功的经验;以平常的心,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以放下的心,面对最难以割舍的事。

    这不仅仅是教育之道,更是育人之道啊!

让我们通过努力,怀着对教育的理解和渴望,在“追求行动承受自省”中走向美好的境界。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一年半了,虽然班级管理工作繁琐而辛苦,甚至不被人理解,但是,我又从这份工作感受到了无穷的快乐,这份愉悦来自学生带给我的感动,它如蒙蒙细雨、湿漉漉地滋润着种子的梦境,如融融春意、甜滋滋地慰藉着我的心灵。

  三年级时,我班转入了一名叫余建波的同学,他的父亲因某种原因进了监狱,母亲也长年在外,他只好跟着70多岁体弱多病的奶奶生活,奶奶因年纪大、身体差、精力不济,根本管不住他,因此他逐渐养成了打架、偷窃,不爱学习的坏习惯。

当他的奶奶领着他来学校报名时,许多了解情况的老师均拒绝了他。

最后,这个孩子被领到我的面前,当他站在我面前时,我看见了他手中紧握的试卷上那鲜红的语文17分、数学5分的成绩,我也看见了他姐姐眼中无奈的泪水,他眼中流露出乞求的目光,我的心微微一震,我想:

一个因为想读书而流泪的孩子肯定还有希望,我相信那目光,于是,我收下了他,第一个月他表现很好,正在我心中暗喜时,同学们就开始告他的状了,外边的小商店的店主也找我告他偷拿别人的东西,渐渐地,他开始逃学……一连串的违纪表现让我头疼,我也开始动摇了,他还有救吗?

为什么我这么关心他他却无动于衷呢?

当我再一次去他家家访时,他的奶奶问我:

“张老师,是你要蒲公英吗?

”我奇怪地问:

“你怎么知道?

”他奶奶说:

“建波回来说的,他说张老师关心他,有一天他从你的办公室门口经过,听见有老师说,蒲公英晒干了泡水喝可以治疗嗓子嘶哑,因此,上周星期天我们就回老家去采去了,结果,连最后一趟车也没搭上,第二天,他连课也没来上成,等晒干了,就给你送去。

奶奶的一席话让我吃惊,也让我为自己曾有的退缩心理而深感惭愧,第二天我在班上讲了这件事,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并向他致以衷心的感谢,我看到了他眼中涌动着泪水。

从此以后,我不再只是停留衣、食、住、学习等方面对他的关心,而是真正把他作为一个有个性、有尊严、有希望的人来尊重和爱护。

新的学期来到了,报名的第一天下午,学生们早早地离开了学校,我也收拾好当天收的费用到财务室交接,当我再次回到教室的时候,我看见了12堆崭新的书整整齐齐地堆在了讲台上。

黑板上写着:

张老师,看你今天很忙,我就帮你把书领了,孩子歪歪斜斜的写在我眼的字比书法家的作品更飘逸、更有力、更美。

  第二天,我在班上表扬他说:

“余建波同学是一个关心老师、热爱班级的好学生,这方面,他超过了你们所有的人。

”后边半句话我说得特别重,他听后,低下了头,当然脸上是甜甜的笑容。

我又立即委任他当上了班里的公务委员,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期末考试,他语文居然考了73分,数学58分,创造了他的历史最好成绩。

  现在,余建波也会偶尔犯错,但他也不断走向上进,勤学,看着他的变化,我不由想起一句话“花开最美,等待花开更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