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时间计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896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3 时间计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3 时间计算.docx

专题3时间计算

考查点一 时间计算

考向1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题。

1.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

00~12:

00和14:

00~18:

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8:

00~9:

00B.11:

00~12:

00

C.14:

00~15:

00D.17:

00~18:

00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2.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

A.2月18日12时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D.2月19日12时

考向2 日期范围的确定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3.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4B.1/3C.1/2D.3/4

4.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

A.1/2B.1/3C.1/6D.1/9

5.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

18,北半球迎来冬至。

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

A.0B.

C.

D.

题组1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1~3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1月1日B.4月1日

C.7月1日D.10月1日

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

A.东北方B.西北方

C.东南方D.西南方

3.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  )

A.10小时B.11小时

C.13小时D.14小时

题组2 日期范围的确定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速度:

P=Q=M=O>N

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5.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Q点的地方时为17:

00

B.N地地方时为6:

00

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考查点二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

考向1 昼夜长短的变化

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

据材料回答1~2题。

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

A.日出东南方向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考向2 晨昏线的应用

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

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地时间为(  )

A.5日5时20分B.6日6时20分

C.6日5时20分D.5日6时20分

4.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悉尼B.上海

C.雅加达D.莫斯科

考向3 太阳视运动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5~6题。

5.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B.乙C.丙D.丁

6.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

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8.次日泰山站(  )

A.日出正南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D.极昼即将开始

考向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

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

读下图,回答9~10题。

9.发生日食的这天,在上图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10.在上图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11~12题。

11.图中M日最接近(  )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1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3.春节假期期间(  )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题组1 昼夜长短的变化

(2015·滨州统考)读“a、b、c三个月份北半球各纬度夜长的分布规律图”,回答1~2题。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曲线出现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B.b曲线出现的机会一年只有一次

C.c曲线出现时,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大

D.a、b、c三条曲线每年出现的次数相同

2.下列南半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图与上图表示月份对应正确的是(  )

题组2 晨昏线的应用

下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分析回答3~6题。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  )

A.(20°N,60°W)B.(20°N,120°E)

C.(20°S,60°W)D.(20°S,120°E)

4.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点B.12点C.18点D.0点

5.这一天(  )

A.青岛日出东北方

B.济南白昼正渐长

C.广州正午太阳高度正渐小

D.钓鱼岛(25°40′N~26°N)正午日影朝南

6.该季节(  )

A.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B.山东地区高温多雨

C.塔里木河进入枯水期

D.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题组3 太阳视运动

6月7日,科学家在回归线上使用位置、角度固定的普通相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持续拍摄太阳,再通过叠加获得自日出至日落的太阳视运动图,太阳在R位置时树影最短。

读图,结合所学回答7~8题。

7.太阳位于R所指位置时,科学家看到的太阳方位和所在纬度分别是(  )

A.正北 23.5°NB.正北 23.5°S

C.正南 23.5°ND.正南 23.5°S

8.若科学家要在同一地点,使用同样方法再次获得完全相同的太阳视运动图,在不考虑天气状况的条件下,拍摄日期应选择在(  )

A.6月17日前后B.6月27日前后

C.7月7日前后D.7月27日前后

题组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回答9~10题。

9.该地某日日出时间为8:

20(北京时间),白昼长1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如图所示(P<90°),该地的地理位置可能为(  )

A.65°N,85°EB.23.5°N,170°E

C.45°N,70°ED.69°N,155°E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日到②日期间,地球自转的速度逐渐变慢

B.该地昼长为14小时的日期可能为③日

C.②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

D.③日到④日期间,长沙市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下图为“某城市的太阳历广场平面图”,该广场参考古代的某种天文观测方式,在图示位置竖立标杆,①至⑥处分别放置石柱。

一年中,标杆顶影子的移动范围介于曲线①②和⑤⑥之间。

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地地理位置可能是(  )

A.20°N,126°EB.20°S,126°E

C.30°N,114°ED.30°S,114°E

12.站在广场中心进行观测,②处的石柱代表了(  )

A.春分的日出方位B.夏至的日落方位

C.秋分的日出方位D.冬至的日落方位

 

 下图为“太阳光照示意图”。

阴影部分表示夜,虚线圆圈表示极圈,晨昏线此刻正好与该虚线圆圈相切,相邻经线间经度差相同。

据此回答

(1)~

(2)题。

(1)对于①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一天昼长24小时

B.此刻地方时为正午12时

C.太阳即将在1小时后升起

D.经度为150°E

(2若虚线圆圈为70°,其他条件不变,则(  )

A.北半球夏半年时间增长

B.长江汛期缩短

C.香港(22.9°N~22.37°N)将属于温带范围

D.南半球的寒带范围扩大,北半球的热带范围缩小

考查点三 季节变化与地理事象

考向1 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

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2.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考向2 人类活动的季节变化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3~4题。

3.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

4.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题组1 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

下图为“非洲大陆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hPa)。

读图回答1~2题。

1.该月可能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2.对甲地降水影响较大的是(  )

A.东南信风B.赤道低气压

C.副热带高气压D.西风

题组2 人类活动的季节变化

下图是“以O点为中心的俯视图”,阴影部分为夜,空白部分为昼;O点所在纬线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正午太阳高度为40°。

读图回答3~4题。

3.若此刻,全球新旧日期刚好各占一半,R点的坐标为(  )

A.180°,20°SB.180°,20°N

C.0°,20°SD.0°,20°N

4.此时(  )

A.东北三省的春小麦开始播种

B.科考队员进驻南极进行大规模的考察活动

C.哈萨克牧民正在天山的高山牧场放牧

D.去往美国阿拉斯加欣赏极光的游客大增

 

专题提升练

(2015·菏泽市质检)下图为同时刻不同日期晨昏线图,斜线区域为T1时刻夜半球范围,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夜半球范围。

据此完成1~2题。

1.T1时刻,世界时为(  )

A.12月22日21:

00B.12月22日3:

00

C.6月22日3:

00D.6月23日21:

00

2.T1至T2期间(  )

A.北京昼长缩短B.纽约日出东北

C.莫斯科正午影长缩短D.地球公转变慢

图1示意A地地理位置,图2是12月22日在A地海边拍摄的风光照片。

完成3~4题。

3.图示时刻太阳所处方位是(  )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

4.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  )

A.12月21日18时10分B.12月22日7时20分

C.12月22日16时40分D.12月23日5时50分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校在操场积雪融化期间,测得的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图中时间均为地方时)。

读图完成5~6题。

5.与图示测量日期最接近的是(  )

A.12月22日B.6月22日

C.3月21日D.9月23日

6.上述测量结束后一个月内,该旗杆正午的影长将(  )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

读某区域图,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1时30分从乙地起飞时,太阳正好在地平线上。

飞机朝正西飞行,到达甲地时看见太阳又在地平线附近。

回答7~8题。

7.飞机飞行的时间为(  )

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

8.此时期(  )

A.图示北部沿海地区浮冰较少

B.阿尔卑斯山南坡雪线上升

C.甲地盛行西北风

D.飞机越过180°经线时日期加一天

读“我国东部某地(30°N)某座山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甲乙两地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45°,沿虚线L2坡度为30°。

回答9~10题。

9.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乙地最强正午太阳辐射日期约为(  )

A.6月下旬B.12月中旬

C.10月初D.11月中旬

10.甲乙两地中,夏季游客多选择的日出观赏点及原因是(  )

A.甲地坡度陡,观日出更佳

B.甲地海拔高,观日出视野更开阔

C.夏季日出东北,在乙地观日出视线更佳

D.甲地比乙地日出早,在甲地观日出更佳

读“某城市各月20日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回答11~12题。

月份

日期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3

20

7:

03

18:

58

6

20

6:

01

20:

00

9

20

7:

02

18:

59

12

20

8:

00

18:

01

11.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该城市所处纬度大约为(  )

A.30°NB.30°SC.10°SD.70°N

12.根据表中数据,该城市6月20日地平线上可看到的日出、日落方位分别是(  )

A.东北升 西北落B.东北升 西南落

C.东南升 西南落D.正东升 正西落

13.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北京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__________。

(2)把此刻的昼夜分布情况转绘到右图中,并在图上标注90°E。

(3)该日济南一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  )

(4)在下图中画出:

该日全球不同纬度日出时刻的折线图。

14.已知图甲中M点所在虚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该线与赤道成67.5°夹角,M点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M、N位于同一纬线,此时N地的日影为一天中最短。

据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推断M点的地理坐标,M点的位置在地球表面时刻在变化,判断该日它的移动方向并说明理由。

 

(2)在图乙中用阴影表示此时黑夜范围,在图丙中用阴影表示此时新的一天范围。

 

(3)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和亚马孙河在流动过程中,河流两岸受不同程度的侵蚀。

试比较两河受侵蚀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答案精析

专题3 地球运动

考查点一 时间计算

悟真题

1.A [M国国土大部分位于0°经线和10°W经线之间,主要属于中时区,与北京时间相差8个小时。

当地时间8:

00~9:

00,北京时间为16:

00~17:

00,都处于工作时间,故选A。

]

2.A [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东经的度数按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增大。

结合经纬网相关知识可判断南极长城站大约为60°W,位于西四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两地时间相差12小时,当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该地时间应为2月18日12时,A项正确。

]

3.D [日期范围的确定有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即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180°经线的地方时,以180°经线的地方时确定新旧两天的范围(注:

180°经线与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重合)。

180°经线以西总是全球新的一天(即今天),以东是昨天,因此,180°经线的地方时是N时,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N个小时。

本题中,已知客机出发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2时,此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月22日16时,客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月23日6时,此时6月22日为旧的一天,可见,新的一天6月23日约占全球范围的1/4,那么旧的一天6月22日占全球的范围约为3/4。

故选D。

]

4.D [首先计算该日该时白昼的经度范围:

地方时6:

00所在经线向东到地方时18:

00所在经线,即120°E向东到60°W,其中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120°E向东到160°E,跨经度40°,占全球的比例:

40°/360°=1/9。

]

5.A [当北京时间为12月21日19:

18时,世界上时间最早的地方(东十二区)为12月21日23:

18,即还没有地方进入12月22日。

]

对点练

1.C 2.A 3.D [第1题,当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景观时,显示的北京时间是19:

16,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可以求出64°W地方时,约7:

00,此地为40°30′S,为南半球,日出晚于6时,此时是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直接排除A、D,因为1月1日、10月1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4月1日太阳直射接近赤道,全球日出应该非常接近6时,所以排除B项,C项正确。

第2题,太阳的升落方位会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一个规律就是:

北半球的夏(冬)半年,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方外,其他各地,无论南北半球,太阳均从东北(南)升起、西北(南)落下,且纬度越高,太阳的升落方位越偏北(南)。

本题时间是夏半年,太阳从东北升起,所以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东北方。

第3题,别德马纬度为40°30′S,北京纬度为40°N,同一天南北半球相等纬度昼长之和等于24小时,别德马约7时日出,日出加日落等于24,则17时日落,昼长约为10小时,则北京昼长约14小时。

]

4.D 5.D [第4题,结合线速度分布规律知,线速度P=Q=M=N>O;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为南半球,所以左岸侵蚀严重;根据日期的特点可以判断过极点与P的经线为0时所在经线,南半球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NO为晨线。

第5题,结合上题,过Q点的经线为180°经线,过P点的经线为60°W,地方时为0时,则北京时间为12时,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Q点的地方时即为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6:

00;图中纬线圈上昼夜不平分,即N地不在赤道,地方时不可能为6:

00;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为6日。

]

考查点二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

悟真题

1.A 2.B [第1题,4月5日我国帆船手荣归青岛港,根据图中航海路线可知,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段航线顺盛行西风并顺西风漂流,顺风顺水,A项正确;非洲以南→南海段航线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季风,并不完全顺风;南海→台湾海峡、台湾海峡→青岛段航线多盛行偏北风,故B、C、D项错误。

第2题,帆船返回青岛港为4月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青岛应该日出东北方向,A项错误;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青岛应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B项正确;此时北半球越往北昼长越长,C项错误;春分日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此时青岛距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比春分时近,故正午日影较春分短,D项错误。

]

3.B 4.D [第3题,根据“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75°W)为6日0时20分”,可知该地此时的时刻为6时20分。

第4题,甲地此时的时刻为6时20分,又由图中斜线示意晨昏线,可知甲地此时位于晨线上,再根据晨昏线倾斜方向,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则北半球较高纬度的城市莫斯科当日白昼最长。

]

5.D 6.D [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则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与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图1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

第5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夏至(6月22日)之前且靠近6月22日处,故应为丁。

第6题,图中显示,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离不同;而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相关,故公转速度也不同,所以A、C错;冬至日为昼长的极值点,而甲、乙分居冬至日两侧,所以同一个地点在这两个日期昼长相同,昼长变化趋势相反,日出方位相同,故B错、D对。

]

7.B 8.C [第7题,F为当日太阳高度最大点,故地方时为12时,可以根据经度差估算选项中各地的地方时,泰山大约为15时(正值下午),东京大约为16时(此时正值当地冬季,日落较早),纽约大约为2时(正值深夜),开普敦大约为8时(正值上午)。

因此B项正确。

第8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2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因此,泰山站日出方向为东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继续变小;泰山站的昼长继续变短;泰山站极昼现象已经结束。

]

9.A 10.D [第9题,该日晨昏线经过极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甲、乙、丙、丁四地中甲地与赤道的纬度差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A项正确。

第10题,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交点上,就观测者而言,甲、乙、丙三地太阳均位于东南方向,丁地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故D项正确。

]

11.B 12.A [第11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即为出现极夜的范围,大致在接近最右侧日期时极夜范围达最大,此时为冬至日,a所在虚线的日期和b所在虚线的日期恰好为极昼极夜的分界,故两虚线所在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结合极夜变化可知,a所在虚线的日期为春分日,b所在虚线的日期为秋分日,而M日大致位于春分日后、秋分日前的中间处,应为夏至日,故选B项。

第12题,由于图中统计的是“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因此不受天气状况与海陆位置的影响,C、D项错误;读图可知,a点太阳辐射量为30MJ/m2、b点为20MJ/m2,由上题可知,a、b两点所在的日期分别为春分日和秋分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因而两点的白昼长度相同,排除B项;a点纬度位置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量大,b点纬度位置较高,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量较小,故太阳高度是影响两地太阳辐射量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选A项。

]

13.D [春节假期期间为2015年2月19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北半球的南京应日出东南,A项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向赤道,南京昼夜长短逐渐接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