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061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docx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施工安排3

4.施工准备3

5.施工方法4

6.防护架的计算6

7.安全注意事项:

9

8.附图…………………………………………………………………9

 

1.编制依据:

1.1《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工程概况:

2.1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

2.1.1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的高压供电线路紧邻施工现场北侧围墙处。

施工现场西北侧为7#楼、9#楼及2#地下车库,变压器处于9#楼的东北处。

高压线在围墙外由西向东架设,距围墙约11-12m。

高压线杆高度约为12m。

变压器及部分高压线在9#楼塔吊作业范围内。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一部分高压线防护要求如下:

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4~6m。

第3.1.4规定,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

由于现场塔吊的塔臂回转半径均覆盖高压线,且达不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第3.1.2条和第3.1.4条规定的最小距离,《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5.2.5条之规定。

为确保正常供电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编制专项防护方案。

2.1.2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及建议

我们考虑搭设双排杉杆脚手架,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建议在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现场北侧高压线及变压器进行安全防护,安全防护用架要等到主体施工完毕塔吊拆除后才能拆除。

3.施工安排

3.1防护架搭设的必要性:

为确保行人和塔吊吊卸时高压线的安全,高压线防护架子应及时搭设。

3.2施工组织及任务划分:

由项目部负责人主管,项目部安全员组织架子组搭设防护架子。

在架设防护设施时,项目部临时用电电工、安全员及架子组长必须在现场旁站监督施工。

3.3高压线防护脚手架形式选择

根据防护架子搭设的目的及安全生产的施工要求,靠近高压线一侧的防护须采用绝缘材料并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

所以脚手架顶端高过高压线1.5m。

架体安全网距高压线应不小于1m。

4.施工准备

4.1材料准备

4.1.1杆选用剥皮的杉篙,小头直径不小于80mm,大头直径为120mm。

腐朽、折裂的木杆,一律禁止使用。

4.1.2材料计划表

搭设高压线防护架主要材料,见下列材料计划: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混凝土

C20

M3

26

杉杆

6m

460

安全网

3×6m

m2

1200

铁丝

8#

Kg

1000

缆风绳

Φ16

500

4.2技术准备

4.2.1了解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施工步骤。

4.2.2熟悉防护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规程。

4.2.3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4.3人员准备

4.3.1防护架施工设专业架子工长负责,其安装、拆除、检查和围护设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确保防护架的搭设和使用符合设计要求。

4.3.2配备体检合格并经《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规则》考核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架子工持证上岗进行施工。

4.4现场准备

4.4.1现场场地杂物清除干净。

4.4.2对施工区域人行便道封闭。

4.4.3定位放线。

5.施工方法

5.1搭设作业程序

场地清理→定位放线→支立杆→调直→扫地杆→搭大横杆→用8#铁丝绑大横杆→搭小横杆→用8#铁丝绑小横杆→接立杆并绑扎→加斜撑并加固→支设戗杆→搭马梁→支设顶层横杆→挂安全网→搭设木板→验收

5.2一般构造

5.2.1杉槁立杆的底端要埋入地下,宽度400×400mm,深度1200mm,并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

5.2.2在脚手架立杆底端之上200mm处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5.2.3杉篙搭接接头长度为1.5m,铅丝绑扎不少于3道,间距不小于0.6m。

交叉节点处铅丝要绑十字扣。

5.2.4脚手架左右相邻立杆和上下相邻横杆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并置于不同的构架框格内。

5.2.5斜撑与水平面的交角在45°~60。

之间,水平投影宽度应不小于2跨或4m和不大于6跨或8m。

斜撑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加以可靠连接。

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也在45°~60°之间,其间距不大于6m。

用铁丝将斜撑杉篙底下大横杆连接牢固。

5.3搭设

5.3.1木杆运到现场,应先选择分类,宜把头大粗壮者做立杆,直径均匀,杆身顺直者做横杆,稍有弯曲者做斜杆。

然后按构造要求的规定架设杆件,并力求做到横平竖直错开接头位置。

5.3.2高压线防护架搭设长度约90m,高压线防护架搭设宽度,变压器部位宽度为5.4m,高压线部位宽度为4m。

立杆中心间距1.5m,最上端大头向上,最下端大头向下,相邻立杆竖向接头中心间距错开不小于1.5m,立杆埋入地下1.2m并浇灌混凝土。

5.3.3封顶架子立杆应绑双扣。

立杆不得露出杆头。

接杆在封顶处的一根必须大头向上,上下垂直,保持重心平衡。

5.3.4大横杆一般应绑在立杆里侧,力求做到平直,两杆接头应置于立杆处,并使小头压在大头上,其步距为1.5m。

5.3.5小横杆绑在大横杆上,靠立杆的小横杆则宜绑在立杆上,小横杆伸出立杆部分不应小于300mm,小横杆的间距为1.5m。

5.3.6在6级以上大风的地区或多风季节施工时,必须考虑采取严格加强构件的刚度和附墙拉结措施。

附墙拉结是提高脚手架承载力和防止倾覆的重要措施,一般采用刚性拉结构造。

亦可采用柔性拉结和刚性顶杆合用办法。

5.3.7高压线防护架子两侧各设15道φ16缆风绳,下部使用花篮调节缆风绳受力。

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不能满足缆风绳最小要求角度,只好采取变压器之间空隙部位缆风绳进行交叉拉结,来满足角度要求,变压器位置不能交叉拉结的采用一侧拉结,以保证防护架稳定性。

缆风绳拉结部位使用双杆,缆风绳地锚用1米长Φ20钢筋2根与30cm长钢筋焊成十字架来固定,上部浇筑500*500*1200mm混凝土,

5.3.8杉杆防护架搭设完毕,应由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工长、架子工等有关人员对防护架各部分,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

由架子工班组进行维护、加固。

6.防护架的计算

木脚手架的稳定承载力按单肢杆件计算,即直接验算立杆受压时的稳定性,因为脚手架底面是危险截面,所以按底面单肢杆件计算,当荷载效应≤结构抗力时,该杆件稳定性符合要求。

以下计算公式及数据选自《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手册》。

当组合风载时,0.9(N/ΦA+Mw/W)≤fct/rt,式中有关参数选自《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fct—木材抗压设计值,按表5-25选用

rt,—木材抗力的附加分项系数,根据满足可靠指标要求确定

N—木立杆轴心设计值

组合风载时,N=1.2(NGK1+NGK2+NQK)

MW—风荷载对脚手架的风线荷载标准值

M=0.85×1.4qwkhw2/10=0.12qwkhw2

qwk—作用于脚手架的风线荷载标准值

hw—连墙点竖向间距

W—木立杆的毛截面抵抗矩

ф—木受压的稳定系数,按表5-26确定。

6.1计算参数

立杆截面积A=πD2/4=3.14×802/4=5024mm2

立杆的截面抵抗矩W=πD3/32=3.14×803/32mm2=50240mm3

挡风系数Φ=0.5

风荷载体形系数us=1.3Φ=0.65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z=0.6

6.2荷载计算

6.2.1恒载:

杉篙自重4KN/m3,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第101页表1-104。

q=πD2/4×4KN/m=3.14×0.082/4×4kN/m=0.02KN/m

6.2.2施工荷载:

q=1KN/m2

6.2.3风荷载标准值:

wk=0.7usuzw0=0.7×0.6×0.65×0.35=0.0956KN/m2

6.3脚手架单肢杆件稳定性验算

6.3.1确定木材抗压设计值

fct=10n/mm2

6.3.2确定木材抗力的附加分项系数

rt,=1.17

6.3.3计算轴心力计算值N

Ngk1=0.02×(8×2+2×8+6×4.5)=1.18KN

Nqk=1×2×5.7/2=5.7KN

N=1.2(Ngk1+Nqk)=KN=8256N

6.3.4计算风荷载弯矩

MW=0.12qwkhw2=0.12×0.0956×2×2KN.M=0.0459KN.M

6.3.5确定稳定系数Φ

(1)回转半径i=D/4=0.08/4=0.02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第173页表2-6。

(2)长细比λ=ι0/i=2/0.02=100

(3)稳定系数Φ=2800/λ2=2800/1002=0.28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第477页表5-26

6.3.6验算稳定

0.9(N/ΦA+Mw/W)≤fct/rt,

因为:

左边=0.9(N/ΦA+Mw/W)

=0.9(8256/(0.28×5024)+45900/50240)N/mm2

=0.9(5.87+0.914)N/mm2

=6.105N/mm2

右边=fct/rt,=10N/mm2/1.17=8.54N/mm2

综上所述,该木制防护架稳定性符合要求。

风载W=0.7μs·μz·Wo=

6.3.7双排架高度小于20m,验算最底层立柱杆及抗倾覆。

(1)抗倾覆验算:

作用于排架上风载线值q:

M倾=

双排架自重:

G1=

砼墩自重:

G2=

砼墩周围与土层摩阻力:

F’

土层按粘质土,抗剪强度ty=0.1MPa

F’=

M抗=

M抗/M倾=241.73/22.68=10.7>2

满足要求

(2)底层立柱验算

砼墩拔力F:

F=

立柱抗拉验算

σt=

立柱抗拉满足要求

i=

L=1.5米

λ=

<[λ]=150

当λ<75时,

=

N=F=6.6KN

<f=12

立柱抗压满足要求

通过计算防护架趋于安全,另外,本防护架是二排、四排的排架结构,两侧有缆风钢丝绳,增加了安全系数。

7.安全注意事项:

7.1施工人员开始操作前,必须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措施,并对施工环境及所需防护用具做全面、认真的检查,必须消除隐患。

7.2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凡有高血压、心脏病、晕高症等不适合高处工作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层架子作业;非架子工不许从事架子作业。

7.3架子工在高处(距地2m以上)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所用的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钎子、棍扳子应用2m钎子绳栓在身上。

7.4操作时架子工应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

7.5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架子的搭设工作,架设材料应随用随上,每次收工前,架上的材料应使用完毕,不要存留在作业面上。

已搭设的架子应形成稳定的结构,不稳定的应进行临时加固。

7.6架子工作业时,应精神集中,禁止打闹,不得酒后操作。

7.7气候恶劣时(五级以上大风、高温天气)应停止高空作业。

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过后,施工人员要全面检查防护架的稳定情况,保证安全使用。

7.8严格控制塔臂在高压线防护区域进行吊运作业,并且在旋转机构设置超限制动装置。

7.9塔吊作业中遇到5级以上大风时,塔吊司机应立即将吊物落下,将吊钩起升到大臂根部相距2m处,立即松开旋转机构的制动器,使大臂自由旋转。

因大臂及吊钩高度远离高压线路,就不会发生触电事故,也不会造成塔吊因强行制动旋转机构以致损坏设备或造成塔吊倒塌事故。

7.10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防护架的基本构件,以免影响架体的稳定,因作业需要不得不拆除某些杆件时,应征得施工负责人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弥补加固措施。

7.11架子拆除时应以“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为原则由上而下按层按部的拆除,平稳落地,不准随意扔下。

拆下的杉槁运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交材料部门验收保管。

7.12拆除防护架时,应有专人看护,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并在危险区外搭设围栏,禁止人员入内。

7.13施工进度至地上二层后,要高度注意高空坠物,防护架顶部满铺5cm厚脚手板。

 

高压线防护立面图

 

高压线防护侧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