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9076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doc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doc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

曲家小学赵鹏杰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选题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深入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学生学习的改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理论素养以及自我反思的能力等专业水平都亟待提高。

新课程的小学教学如何设计?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

如何正确理解数学课堂改革的理念,从而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形式化的倾向?

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的。

我校选择了《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为子课题进行研究是因为我们意识到提问是构成课堂教学教与学的信息反馈的最直接,最贴近师生心理的一个过程。

课堂问题的设计对教与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各科教学中都会有不同形式的,不同类别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质疑,引发思考,完成每步教学目标。

课堂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手段。

只有善于研究和掌握提问艺术,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生搬硬套,搞形式主义,不仅不能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智力的作用,还会挫伤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的乐趣。

所以我们要苦心研究,精心设计,尽力做好,努力提高,这样,我们所提的问题才具有真实的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师的体温具有传递信息,反馈信息,调空教学的作用,而提问对学生却具有激发情趣,促进思维,发展语言,引导方向,巩固强化的作用。

(二)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重在设计训练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在合作、探究、讨论、质疑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在研究的过程中,具体会在课堂问题的设计、目的;提问的方法;数学教学叙事;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感悟、评析、问题创设评价等,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力争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辩证统一关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具体研究策略的理论假设、实施要领、操作流程和实施的范围以及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采取“研究——总结——研究”的滚动推广的方式,随时拿出反映新课程理念的微格案例和运用策略的小例子,用课例和文字形式及时向课题组汇报,点面结合,滚动推广。

(三)研究的思路

1.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在全面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新课程改革中,实施滚动式推进,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集体(教研组、)研究与个体研究相结合,齐头并进。

2.以案例(个案)的形式开展行动研究

根据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通过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创造性地设计出新的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实施、检验。

(四)研究方法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内涵是: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教师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

遵循“明目标”、“重过程”、“讲效率”的基本原则,克服“盲目性”、增强“明确性”,克服“简单化”,体现“递进性”,克服“低效性”,实现“高效性”。

研究的方法是:

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校本教研为主,并根据研究内容,选择有效的科研方法,如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个案分析及行动研究等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案例学习、反思、讨论,分析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三、研究的步骤和措施

本课题组根据市课题实施方案,制订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子课题研究计划,并填报子课题申请表。

第一阶段:

2012年3月---2012年6月(制定方案,分层次落实课题。

根据市课题总方案和我区的教育实际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我们自己的研究子课题--《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课题提出(选定)后,实验领导组和研究组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实验学校和教师提出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写成课题设计方案,填写申请审批书。

并于2008年5月,各子课题完成申报,制定子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并报送市课题组,由市课题组协调、审批后,子课题开题研究。

本校在制定出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验研究方案后,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课题的研究工作,加强实验过程的领导管理和指导,落实实验任务和方法,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第二阶段:

2012年9月------2012年12月(实践研究阶段)

1.加强学习,建立健全学习研究制度。

资料的搜集积累是实验必备工作,它也是研究的基础工作,是实验研究结论的基石;也是实验总结、实验报告、论文写作的起点和基础。

要重视日常的搜集和积累,有针对性地搜集和积累;可以从看书阅览材料中搜集,从教育教学实验中搜集如备课、研究教材、分析学生、设计实验课,编拟的教案、记录等;还应从上课的实践中搜集和积累。

建立教例撰写制度,开展案例研究,探索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学效果分析等。

还可以从评课中、作业、课外活动及课外调查中搜集和积累资料。

整理者定期整理研究员搜集到的材料。

本阶段所有研究员会利用网络教研,集中结合资料设计有关概念,计算,应用题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探讨有效策略,形成实验报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是实验研究的最实在、最丰富的实践活动,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应加强对教法、学法的研究,重视上好每节实验课。

依据上一阶段的研究策略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检验这样的策略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具有实效性,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创设,符合学生的兴趣。

2、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活跃科研气氛,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多种教科研活动包括:

针对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活动;区、校的优质课评选和交流活动;教改前沿性问题、热点问题,子课题的研究课,以及围绕这些热点、问题而开展的网络研讨活动;优秀教学设计评比等活动。

第三阶段:

2013年3月-------2010年6月(结题、总结、评比阶段)

四、实验过程的管理和物质保障。

1.确定研究方案,制定实施步骤,要树立明确目标,处理好理念与现实的冲突,从实现出发,做到安排有序,落实到位。

要本着求真务实,创新奉献的精神去真抓实干,稳步前进。

2.实验过程中,加强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在实验过程中随时对实验中产生数据材料进行收集,加以整理分析。

4.由于本课题是自筹经费,拟计划通过实验交流,培训指导等方式落实课题研究费用。

六、课题管理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对我校实验工作的整体规划、方案制定、研究设计、人员培训、组织实验、检查指导、效果评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